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語音識別虛火過旺?尷尬在於既容易被複制又無法去超越

語音識別虛火過旺?尷尬在於既容易被複制又無法去超越

2017年,無疑是人工智慧最火爆的一年。大大小小的人工智慧論壇也在如火如荼的召開,各方都在拚命強調自己對於這個行業的深刻見解。然而,在如此豐富的理論支撐下,真正落地的產品不少,產品體驗卻難盡如人意。

就在6月29日,雲知聲召開的發布會上,推出了「Pandora」語音中控技術方案,據云知聲CEO黃偉介紹,「Pandora」將遠場語音識別、語義理解等AI技術元素整合到一起,聚合多方資源,幫助客戶實現6個月快速集成,量產出貨」。

然而,技術實現應用與落地或許不難,但實現產品真正的價值,成為眾多人工智慧初創企業的瓶頸。

亞馬遜的成功可以複製嗎

近兩年,智能音響市場持續火爆,首先想到的就是Amazon的 Echo。 Echo作為將自然語音轉化為在線指令的設備,其效率之高無容置疑,並且可保持在線的自然環境中的自然語言識別。除此之外,Echo定位於家庭設備,直接避開了用戶在外使用語音助手的尷尬與不便。據了解,Echo在2014年11月發布以來,2015年售出400萬台,2016年售出800萬台,2017年銷售額達到1000萬台。繼Echo之後,亞馬遜又推出面向中、低端市場的智能音響:Tap和Dot。

Echo的核心技術在於它集成的智能語音助手Alexa。在2015年6月25日亞馬遜曾宣布,將開放智能語音硬體Echo的內置AI助手Alexa的語音技術,供第三方開發者免費使用。由此可見,亞馬遜向用戶呈現出來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領先,還有真正落地的產品,以及良好的產品體驗。

目前,有太多的企業只是停留在技術研發層面,然而,一家企業想要存活並且脫穎而出的真正難點不在於所謂的技術壁壘,而在於商用和落地。或許想要意識到這一點並不難,就像黃偉所說,「想要打造一款類似Amazon Echo的智能中控和音箱類產品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

三年多的時間,和Echo的量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雲知聲在今天向行業內展示的「Pandora」的PPT,這套所謂針對行業痛點而提出的解決方案,究竟何時落地,還是個未知數。這似乎並不是一個想要模仿甚至超越競爭對手應有的發展速度和模式。

如果說國外的企業在技術上具備領先優勢,短時間內難以超越,這一點無可厚非。與此同時,國內語音識別領域也開始爭奪大戰。以訊飛聽見系列產品為例,自2015年發布以來,總用戶突破1000萬,應用於30餘個行業。目前,已經形成了以聽見智能會議系統、訊(詢)問筆錄系統、聽見轉寫網站、錄音寶APP、聽見智能會議服務等以智能語音轉寫技術為核心的產品和服務體系。訊飛輸入法以超過97%的語音輸入識別準確率,英日韓三種隨聲翻譯,獨家支持21種方言語音輸入,成為鋒時互動、驀然認知等眾多企業的合作對象。

用戶體驗是檢測產品的關鍵

人工智慧的發展逐漸滲透到越來越多的行業當中,與人工智慧相結合的前提,是要做好自己「份內」的事。語音識別的準確是打造良好交互體驗的重要前提,下圖為訊飛輸入法(左)、雲知聲輸入法(中)、搜狗語音輸入法(右)的應用對比。

「紅鳳凰粉鳳凰紅粉鳳凰花鳳凰」,對於普通話版繞口令的識別,三者都能達到較高準確率。

「Do you have any special dishes you can recommend?」然而,對於英文的識別,差距似乎有些明顯。

以河南話為例,「你們那有沒有啥好吃的可以推薦」,對於方言的識別,不改變原意是最基本的要求。

事實證明,將技術做成可落地可商業化的產品不難,用戶體驗卻是無法逃避的試金石。做好產品品質與體驗才是在行業內立足的關鍵,無非是需要回到專註技術的研發,蘊含在產品背後的科技力量才值得被關注。對於一個專註於語音技術企業而言,讓機器「聽的懂」不應該是最基本的么?

喜馬拉雅硬體總經理兼副總裁李海波,曾經在給我們舉例驗證了語音識別領域競爭的殘酷性:目前,語音識別和語義理解已經成為人工智慧發展較為成熟的領域,做語音的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來搶佔市場,它們拼模組,拼方案,拼場景,拼IOT(物聯網),然而它們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拼用戶和體驗。因為它們根本不知道用戶在哪裡,只知道趨勢來了,我要跟上。

這種行業內的爭相效仿,導致的無非是技術上的複製與模仿,以及技術落地後無法打造良好體驗的尷尬。如此一來,語音識別虛火過旺,不僅無法帶來黑科技的實現,還失去了原有的期待和關注,因為用戶最在意的始終是好的產品品質與體驗。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耳朵 的精彩文章:

曝小米與諾基亞合作 雙方都能得到什麼?
iOS 11系統測評——10個新特點
從諾基亞做產品再到創業,他們正在努力修復VR最大的技術問題
短視頻大戰硝煙瀰漫 IP和運營將成制勝法寶
危機四伏的移動互聯網下半場,短視頻的機遇在哪兒?

TAG:IT耳朵 |

您可能感興趣

圖像識別攻擊還沒完全解決,語音識別攻擊又來了!
小度智能音箱:連續語音識別,人機尬聊?不存在的!
語音識別技術到底有多難?
深入淺出話智能語音識別
在「樹莓派」上玩兒轉語音識別,就這麼簡單!
分離人聲問題的攻破,將會為語音識別領域帶來哪些可能性?
雷神從什麼時候開始看鋼鐵俠不爽的?還記得那個語音識別助手嗎?
微軟語音識別逆天新突破!機器人越來越像人了
語音識別的前世今生,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這個乾貨一般人我不說:智能語音識別與關鍵詞識別有什麼關係?
語音識別技術如何突圍?搜狗走了一條音視覺結合之路
語音識別技術造就越來越多會聊天的平台
一款顏值高的智能音箱,配有語音識別功能,居家生活好選擇
依圖做語音了!識別精度創中文語音識別新高點
解密:依圖如何一年實現語音識別指標超巨頭玩家
用於語音識別的數據增強
Siri 語音識別的小心機:你在哪裡,就能更準確地識別那附近的地址
語音識別成標配 智能音箱增長放緩
語音識別的未來 用AI控制屬於你的「數字雙胞胎」
改進語音識別性能的數據增強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