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今天凌晨,胡雪岩的最後傳人,走了

今天凌晨,胡雪岩的最後傳人,走了

點擊政商參閱關注我

作者:陳光

2002年,馮根生、魯冠球、宗慶後三人被評為杭州傑出企業家。

發布會上,魯冠球說「要造一座汽車城,為每位杭州市民造一輛汽車」,宗慶後說「要成為杭州的李嘉誠」,馮根生說「那些離我太遙遠,我只想好好休息」。

時過境遷,魯冠球造出了汽車,宗慶後問鼎過全國首富,馮根生卻於今天凌晨駕鶴西去。

生前,他曾說自己沒有夕陽紅,「像奴隸一樣工作了30年」。外人則稱「他把一輩子都獻給了這家企業」。

1

1934年7月,馮根生生於杭州,祖父、父親都是「紅頂商人」胡雪岩創辦的「胡慶余堂」的老葯工。

1949年,小學畢業的第四天,馮根生也去胡慶余堂做了學徒。

+

穿上祖母一針一線縫製的長衫,馮根生站到了葯堂的門口,一塊寫著「江南藥王」四個大字的牌匾下。

祖母反覆叮囑他:窮要窮得有志氣,老闆給你的錢拿著,別的一分也不能拿。要規規矩矩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多做積德的事,能幫人盡量幫人,千萬不可做缺德害人的事。

此後的一生,他都在實踐這段話。

解放前,胡慶余堂一年只收一個學徒。解放後,學徒製取消,馮根生由此成了胡慶余堂的關門弟子,也是胡雪岩的最後傳人。

+

3年學徒期間,馮根生將兩千多種藥材的藥性、配對、功效爛熟於胸,其藥到病除在杭州有口皆碑。後來,他學徒時的故事,被收錄進了浙江的小學課本。

2

胡慶余堂收歸國有後,馮根生成了體制內的員工。1972年,胡慶余堂一分為二,市區原廠更名杭州中藥廠,西郊桃源嶺下的作坊升級為杭州中藥二廠。

說是二廠,實際是一座破廟,走幾步便是墳地。夠做廠長級別的幹部中沒人願去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好事」破格落在了只是車間主任的馮根生頭上。

一片荒涼中,馮根生走馬上任。時值十年動蕩,剛上任2小時,他便被「掛牌」為「走資派」,接受批鬥。

馮根生說,我又沒走,算個什麼走資派,但當時,誰家的工廠還在冒煙,誰家就是「走資派」。

即便這樣,馮根生也不放棄,一邊抓生產,一邊被教育。生產好了,他給職工多發3塊錢獎金,然後又因「只抓生產、不抓革命」被再教育。

即便這樣,馮根生也不覺得苦,反而鬥志昂揚,他的內心有一團火。

第一次召集工人開會時,他就叉著腰告訴大家說,要在「十年內建成國內一流的中藥廠」,話音未落,工人們哄堂大笑。

+

說笑完畢,荒郊野嶺,他開始熱火朝天。不久,破廟變成了廠房,土路變成了公路,再過不久,這裡成了一片蔚為壯觀的中藥城。

3

二廠是國企,但一出生便被扔進了市場的大潮里。馮根生上任時,廠里沒有一分錢現金,他向政府借了5000塊才發出工資。

如何自力更生,甚至做得更好?

馮根生的答案是,找能人,一起干。

於是,他大膽延攬當時大家避之不及的「臭老九」,費盡心思從全國各處請知識分子。

現北京振國腫瘤研究中心主任王振國,當年因為身份屢遭排擠。受命到杭州搞醫藥工業調查時,他來到了馮根生的二廠。馮根生看上了他的才華和研究項目,當即「獻媚」不止,親自陪同遊覽西湖,還當場提出安排住房、安排配偶工作、安排單獨實驗室,安排幾名助手等一系列優越條件。

思考再三,王振國婉拒了馮根生的好意。熟料馮根生卻說:即使你不來,需要錢就吱一聲,我們支持你搞研究,目的是讓全世界認識中藥。

這句話令王振國至今感嘆馮根生的氣魄和遠見。

對於費盡心思挖人才、用人才,馮根生的解釋是:舊社會有人發國難財,我現在也是在發財,為咱們社會主義發人才之財!

帶著這樣的信念,馮根生在那個知識分子都是「臭老九」的年代,冒天下之大不韙,不僅網羅了一大批醫藥專才,還招來機械、化工、建築等看似和醫藥不沾邊的人才,構成了二廠後來成為最具創新能力國企之一的基石。

1982年,二廠工業總產值躍升至全國業內第7位,固定資產增加了10倍,員工人數增加的5倍,被國家醫藥管理局列為行業樣板廠。

「十年內建成國內一流的中藥廠」的「笑話」,轉眼成了現實。

4

馮根生認為,二廠真正實現原始積累,是在開始搞改革開放試點工作的1984年。

是年,時任杭州市委書記厲德鑫組織人去福州福日電視機廠學習,這是當時最出名的合資企業,效益很好。

回浙後,厲德鑫要求大家向福日學習,馮根生聽完後說:要學習,得放權,我們全部實行合同制,可不可以?

當時,全中國都沒有一家全部合同制的企業,但馮根生的斗膽要求得到了厲德鑫的首肯,二廠由此打響了改革的第一炮。

這一改變一度在杭州引發了強烈爭議,原因在於相較之前,合同制過於「嚴苛」。按照新規定,廠方有辭退權,遲到一次罰款10塊,3次遲到算曠工,3天曠工除名、解除合同,而當時工人的普遍工資才50多塊。

有人質問馮根生,「你有政策根據嗎」,他回答說,「沒有,就是覺得不這樣改革,企業沒法發展!」

嚴格的同時,馮根生也有愛。這就是他聞名的一嚴二愛論。當時二廠沒有廠車接送,雨雪天或是帶小孩的女員工,難免遲到,遲到就要罰款,怎麼辦?馮根生開出的方案是:咱們現在不講條件抓緊干,3年內一定全部大巴接送,讓大家享福。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全大巴接送像是天方夜譚,但馮根生兌現了承諾。「一嚴二愛」間,二廠效益突飛猛進。

+

1983年,二廠營收2400萬,利稅300萬。合同制後,到了1988年,其營業額猛增至1.7億,成了中國2000多家中藥廠里,突破億元大關的第一家。

出於這樣的成績,1988年,馮根生當選首批「全國優秀企業家」——對於他們那個年代的人而言,榮譽幾乎是為商的最高成就。

5

馮根生有句名言:「以權謀公,膽子大點沒關係;以權謀私,膽子要越小越好。」

為了二廠的發展,他時常大刀闊斧,甚至跨紅線、越雷池。

1989年,國家提出整頓國有大中型企業,期間非公有制經濟大發展,國有企業的規模開始萎縮。巨大衝擊下,二廠的營收跌至不足1億,利稅更從頭年的2700萬跌倒500萬。

節骨眼上,馮根生又接到了工廠自營出口被取消的通知,「國內市場走下坡路,國外又出不去,這不是要命嗎?」眼看著訂單化為烏有,營收持續下滑,他決定破釜沉舟,改制自救,將二廠變為合資企業。

一番運作後,他和泰國正大集團走到一起,而且打破一般合資的慣例,提出兩個要求:一是集團不合,保留母體,二是從新評估藥廠總資產。還有一點,他希望正大可以佔大股,也就是控股合資公司。

正大同意了這些安排,也提了個要求,馮根生得屬於合資公司。

馮根生所謂的「集團不合」的集團,是他的一個高招,也是他憑空捏造的一個產物。具體手法是,在二廠之上成立一個新國企——中國青春寶集團,把二廠的品牌,產品秘方和有形資產分開裝入集團,然後轉身用青春寶集團旗下的二廠實體,來跟正大合資成立正大青春寶葯業有限公司。

這樣做的好處是,二廠原有的品牌、產品秘方不用裝入合資公司,可以保護下來,而且確保二廠的利潤仍然屬於國家所有。

保住了這個,馮根生便可以放心讓正大控股,而正大控股後,從某些方面而言,他也可以搖身一變,多擁有一個外資的身份,得以在市場和政策中,更遊刃有餘、左右逢源。

這是一個高明的安排,但高明之外,馮根生還配套著精明。

合資時,二廠賬面凈資產只有4600萬,但馮根生據理力爭,未入賬的土地開發費、新品開發費,甚至綠化雕塑費也要全部納入評估範圍。

最終,賬面凈資產不足5000萬的二廠被評估出了1.28億的價值,正大集團收購總資產的60%,餘下的40%仍作為國有資產投資,按比例分取利潤。

+

大膽「以權謀公」談合資期間,馮根生還收到了國外財團的邀約——有馬來西亞老闆請他過去做中藥,僅安家費就給百萬美元。

但他一口拒絕,說「那是出賣祖宗」。

6

合資後,青春寶集團實現飛速發展。1996年,馮根生還做了件大事情:收購胡慶余堂。

彼時,胡慶余堂已經病入膏肓,累計債務9500萬元,年貸款的利息就有1000多萬,但年營收只有5000萬。是年10月,杭州市政府作出決定,讓馮根生負責救火。

合并這樣一家企業,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對於步入晚年、珍惜名聲的馮根生而言則風險更大,但他依舊接了手。

兼并後的第一次大會上,馮根生說:「風險大我清楚,可是胡慶余堂不救回來是會丟中國民族葯業臉面的,號稱江南藥王,結果卻關門倒灶,外人會笑掉大牙。為了中藥業的,我得拼一拚老命,還管自己什麼名聲。」

最終,他如願拯救了這個民族品牌,兼并後的第一年,胡慶余堂就扭虧為盈,實現營收1億元,創利稅1100多萬元。2014年,胡慶余堂的年營收突破10億。

2000年,馮根生就曾提交辭職報告,但直到2009年才批覆下來,此時的他已是76歲的高齡。

因此,馮根生稱自己沒有「夕陽紅」,他每天7點半上班,6點半下班,周末沒有休息,「像奴隸一樣工作了30年」。

即便退休後,他依舊每天早早來到公司,背著手慢篤篤巡視一遍廠區,看見舉止懶散的工人,他會蹙緊眉頭,看見員工開著私家車上班,他打心底開心。

馮離世前,馬雲曾去醫院看望,稱馮根生給予了浙商很大的精神支持。

今日上午,得知馮根生去世的消息後,馬雲在浙商總會理事微信群寫道:「馮董事長是江南藥王,也是改革的先行者,是我的榜樣。他不僅把中醫藥發揚光大,而且他自己也是一味改革的猛葯,他的勇氣、遠見和擔當,是我們浙商的經典代表。在我早期創業時,他還幾次指導、鼓勵過我。馮董事長,一路走好。」

7

改成開放是一條摸石頭過河的路,期間有人「溺亡」,有人入獄,功成名就者只是少數。

作為後者中最耀眼的人之一,馮根生的過河路並非一路平坦。

上世紀80年代末,國家加強對國企領導人的關注,但方法卻不太對,其中一個後來被認為是玩笑的舉措就是,推出國企廠長考試制度。

1990年的某天,馮根生的桌上又放進了幾張考試通知,「中藥工業企業質量管理知識考試」、「企業稅法教育考試」等等,一個比一個麻煩。

最終,這些考試把馮根生惹怒了:即便把我的廠長免掉,我也不考。成績是做出來的,不是考出來的。廠長應該集中精力搞管理、搞創新。「為什麼民營企業萬向集團發展那麼快、那麼大?魯冠球從來沒有人去考他。」

然後,他真的罷考了,愛咋地咋地。

他的言論被媒體廣泛傳播,在全國掀起了一場「為企業領導人鬆綁」的大討論。不久後,「廠長考試」取消,全國的廠長紛紛給馮根生寄來感謝信,稱其講了大家不敢講的話。

「樹大不僅招風,樹大也抗風的。」馮根生說。

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楊軼清曾評價馮根生說,「他不甘碌碌無為的沖頭脾性,在體制變革中扮演了『出頭鳥』的角色。」

而馮根生對於「出頭鳥」卻有一個別樣的解讀:只要保護好心臟(沒有私心),索性只管自己拚命飛,飛得快、飛得高,飛出槍的射程之外,就沒事了。

+

「沒有私心」,正是馮根生給自己牢牢豎起的一把保護傘。他70年代出名,80年代享譽全國,1999年,一家三代人還住在一間只有69平方米的屋子裡。廠里的分房機會,獎金等等,他都讓給了其他人。

打鐵還須自身硬,自己硬了,你不小心得罪了人,想整你的人就不容易抓到把柄。

但沒有私心、沒有把柄,不代表就一定安全,尤其在法治與人治並行的環境里。馮根生對此深有體會:「改革不可能一帆風順,要冒險、要得罪人,特別是站在風口浪尖的,哪裡會不得罪人?」

既如此,怎麼辦?

被很多人所忽略的馮氏生存和發展智慧派上了用場。

馮根生膽子大,但他從來不會盲目蠻幹。每個冒險的背後,都有他對大勢和人情的研判與關切。

他認為,好的企業家一定要懂政治,經營管理中時刻都有政治。被外界解讀為膽大的他,每一次冒險、趟雷,事實上都在政治大勢的安全之內。

他做了很多次先行者,打破諸多禁錮和束縛,這些行為顛覆了地方的傳統甚至政策,但卻都是跟在中央政策大勢之後。

如用越雷池一步來形容,馮根生是越雷池半步的人。比地方快半步,但永遠不會走到黨的政策之外。「許多國企領導人對形勢的敏感不夠,其實中央精神就已經告訴你可以怎樣跟上形勢的發展,你錯過了就錯了。」這是他的總結和體會。

除了政策安全,馮根生也是個講究做人藝術的人。

不像很多隻管做事、不管為人,甚至因為勞苦功高而居功自傲、目中無人的改革派和實幹派企業家,馮根生與很多領導都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原杭州市委書記厲德鑫就是一個例子。不少關鍵時刻,他們都支持甚至保護過馮根生。

+

「馬勝利為什麼免掉,就是得罪了當地輕工局領導。佳木斯造紙廠,全國最大的造紙廠,1年的利潤那時候就3億元,孟祥海得罪了當地領導,說免就免掉了,這個教訓還少嗎?我為什麼沒有免掉,虧得當時的厲書記、現在的領導們支持我。」

「厲書記以及現在的領導們」為什麼會支持一個經常在工作上出難題,甚至唱反調的馮根生,這裡面的學問,值得深思。

會做事,還得會做人,這是一句老掉牙的話。

遺憾的是,從古至今,無數英雄好漢都倒在了這句話上。

有才華的人脾氣大,為人桀驁,國企經營者中做出成績後看不起官員,四處樹敵的大有人在。北有孟祥海,南有李經緯,一代企業家們吃過太多教訓。

華商韜略認為,如何堅持自己的追求又能讓領導支持,這是研究馮根生時,不應該忽略的一個核心。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政商參閱 的精彩文章:

剛剛,央行出手!一箭三雕
一個日本經濟學家的疑惑:中國人哪裡來這麼多錢?
重慶又雙叒叕火了,比玻璃橋恐怖10000倍!
爆大動作丨全國「股友會」成立,超級牛散坐鎮,打響下半年翻身大戰!

TAG:政商參閱 |

您可能感興趣

胡雪岩的悲哀:贏了天下,輸了時代
為什麼說胡雪岩的破產葬送了清朝最後一次復興的機會?
胡雪岩:誰都有雨天沒傘的時候(深刻)
晚清首富胡雪岩,臨終前說了4個字:勿近白虎,令人深思!
晚清「首富」胡雪岩,臨終前告誡後人:勿近白虎!白虎指的什麼?
晚清「中國首富」胡雪岩,臨終說了5個字,從此後世子孫再無經商
清朝首富胡雪岩,為何落了鬱鬱而終的下場?只因他得罪了李鴻章
歷史上最富有的幾個人,胡雪岩都比不過最後一位
胡雪岩是清朝首富,最終卻成為了一個犧牲品,誰殺了他?
此人是晚清首富,鬥倒了胡雪岩,張學良的岳母曾是他家傭人
大清首富胡雪岩被整倒後,為後人留下了哪些遺產?
晚清首富之爭,胡雪岩憑此物飛黃騰達,盛宣懷靠它笑到最後!
胡雪岩萬貫家財,最後卻被人絆倒,離世前留下五字遺言,發人深省
清末首富胡雪岩,為何會被李鴻章逼死,只因為他跟錯了一個人
胡雪岩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是如何得到的?
清朝首富胡雪岩晚年留下五字遺言,此後子孫遍及世界,無一人從商
胡雪岩的阜康錢莊究竟是怎麼一夜之間崩塌的?一起來看看
清朝首富胡雪岩為何最後被抄了家?10年後李鴻章說出真相!
胡雪岩:白手起家到晚清「首富」,去世留下一句話,子孫再無經商
胡雪岩:從「打傘」中悟出來的生意經,學會了,富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