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婚」:婚姻大事,高攀沒有好結果
什麼是離婚的主要原因?結婚。王爾德說的。
結婚是西方的說法,在中國古代叫「成親」,成為彼此的親人,兩個人結合起來,共同排除第三者,相攜到老。慎始未必能善終,何況不慎始。
他也說,結婚是想像戰勝了理智,再婚是希望戰勝了經驗,有點女人昏了頭,才結婚的意思。
但古人造字「婚」,是很有智慧的,可不是「女人昏了頭才結婚」,且聽細細說來。
婚,金文,類似傘的遮蓋物,像一個人被牽著手,且走且哭、耳,「取」的省略,代「娶」,表示被呵護的新娘,由人牽著離開娘家。另外,古人稱男子娶妻為「婚」;稱女子嫁夫為「姻」。
有學者指出,造字時代人類尚在採獵(採果子菌菇、狩獵)時代,到父系氏族後,男權膨脹,每天黃昏就到處搶女人,也就是金文中邊走邊哭的形象,強搶強娶。
」昏「於是等於昏媾,易經時代另造「女昏」 成婚字。屯卦就有記述: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大意是到新地區屯駐,黃昏時騎馬巡跑,到非人寇族搶女性婚媾,女子堅拒不從,十年後懷孕,後來另造「婚」 專指男女結合。
即使到了現代社會,新郎到丈人家接新娘,都有兄弟團與姊妹團較勁的習俗,就是源於遠古搶婚的攻守過程。
《說文解字》中言「婚」,婦家也。《禮記》娶婦以昏時,婦人歸也也,故曰婚。從女,從昏,昏亦聲。 說的是,婚,妻子的家。古代禮法認為,娶妻在黃昏時分,因為女人屬陰,所以叫「婚」。 字形採用「女、昏」會義,「昏」也作聲旁。
《禮記》中「昏義」說道,昏禮者,將行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又曰:敬慎重正而後親之,禮之大體,而所以成男女之別,而立夫婦之義也。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古曰,昏禮者,禮之本也。
由此可見,古人對婚禮的慎重,因為婚姻是人生大事,更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而齊家是根本的根本。
從上文解釋來看,婚,本義是動詞,表示女子出嫁。古人言,婚者,昏時行禮,故曰婚。另外也做名詞,即合法的配偶關係,比如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里「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翻譯成白話文就是,雖然我同府吏有過誓約,但同他相會永遠沒有機緣,立即就答應了吧,就可以結為配偶。
人們常說婚姻大事,今天就展開了講講。
婚姻最重要的是配偶,那麼選擇配偶就是重中之重了。
台灣交通大學教授曾仕強說,門當戶對很重要。高攀的結果是很痛苦的。一個窮人家的女兒嫁到富人家,就變成高級傭人,多做事,行;享受,你不行,因為你不配。一個窮人家的兒子,娶富人家的女兒,就變成長工,長期的工人。
圖/嫁女兒和娶媳婦兒的差別
現代人不妨聽父母之命,讓父母給些指導建議,聽媒妁之言,找個德高望重的人牽線,還有要門當戶對,要找個有共同興趣愛好,家庭背景差不多的人。
愛情是不能有條件,婚姻一定要有條件,要「門當戶對」,找到不配的,總會有一個被淘汰出局。
婚禮的禮儀,也是在告訴夫妻,在今後的婚姻生活的中的角色,還有責任。
一拜天地,謝天謝地;二拜高堂,感恩父母養育之恩,三夫妻對拜,雙方互相尊重,彼此平等,最後相送入洞房,是指現在或以後的性關係,才是合乎禮儀的。
另外,結婚典禮宴請親戚賓朋,很隆重的把兒子、媳婦介紹給親戚賓朋,是拜託他們以後多栽培,多照顧,這是很深長的用意。
從漢字「婚」里女子落淚來到夫家,到拜堂成親結為夫妻,直到白頭到老,這是天大的福氣,怎能不好好珍惜?


※釋「熱」:人類低估了自己散熱的能力
※給未婚男女的15個忠告 已婚的請自覺繞道
※窺見余秀華的輕佻與失重
※永恆之語言,引導我們上升
TAG:赳赳中國 |
※婚姻里如果沒有孩子,你們是否早就離婚了?
※中國好媳婦:一場婚禮,沒有婚車,也沒有婚紗,看了讓人心酸。真愛!
※兩個好人,卻沒有好婚姻
※婚姻里,有這7個表現,夫妻離婚是早晚的事,但願沒有你!
※沒有婚禮的婚姻,你嫁嗎?
※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沒有結果,就不要再糾纏,久了你會累
※這樣的我,還沒有準備好結婚
※女人二婚不可怕,但是你沒有準備好這三件事,那麼最終還是離婚!
※婚姻經營需要的因素,你們之間有沒有?
※婚姻中有這三種情況,是最不能長久的,但願你沒有!
※這3種婚姻,想要長久真的很難,希望其中沒有你
※我就想問問:再婚到底有沒有真愛?
※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 成熟,就是用微笑來面對一切小事
※婚姻沒有撤回鍵,更沒有重來的機會
※沒有回應的婚姻,才是墳墓
※婚姻里沒有真愛,只有相互包容的夫妻
※感情再好的夫妻,這六件事都做絕了,你們的婚姻也就到頭了,希望沒有你
※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只有想結婚的心情
※最容易閃婚的星座,有沒有你?
※被父母催婚怎麼辦?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只有該結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