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論壇】如何讓孩子渡過轉型期?——從9~11歲兒童油畫教學中思考
每個門類的藝術創作都有其自身內在的規律,教師只有通過沉浸在藝術創作中,才能體會如何將珍貴的個體感受和情感,用恰當的媒材、獨特的藝術語言進行準確的表達。
把藝術實踐總結的經驗轉換為有效的教學行為,結合教育原理,把握藝術創作和美育過程中教師學生的進退關係。
教師在教學中
是給孩子們當頭棒喝般的拓展突進
還是細雨滋潤般的溫情呵護?
9-11歲的孩子已經不能從「兒童中心主義」單純的保護孩子原生態去施教,孩子會感覺學不到真正的美術,也不符合這一年齡段孩子的生理和心裡需求特點。教學是理性出發感性生成,藝術創作是感性出發理性駕馭,殊途同歸,都是完善審美與人格的方式。
所以需要用理性的教學設計和感性的課堂生成,逐步提高和同步孩子的審美,才不會出現我們認為很好的作品,孩子卻認為非常糟糕,才會在同一個「頻道」上認同我們的教學成果。
美術教師要堅持教與學的互相滋養,需要有相對系統的現代造型練習與色彩基礎理論的學習,了解中外各個時期藝術家的造型語言和形式風格,不斷的在各門類藝術語言的吸收與揚棄中前行。
有價值、有創造性的審美,總是在經歷各種美術語言的建構、梳理與層層剝離中出現,孩子們自主去判斷什麼是有質感有溫度的美,才能讓孩子自主的在本土文化中生成那個帶有東方審美屬性的自我。
鼓勵孩子們勇敢的打破條條框框,
引導孩子們在詩性中去招魂、去理解
任何時代都需要人文關懷
這個時代充斥著大量流行的、短暫的、消耗的、低成本的、大批量生產的產品,扎眼的、年輕的、俏皮的、性感的、花哨的、美艷的和大商業化的圖像,我們的藝術創作與藝術教育需要與時代同步,也需要在繁雜的現實中發現隱藏著的價值。
當代的藝術教育重視創意、文化、現代性、視覺性,而所有這些思考與探索,最終還是要上升為:用藝術的方式,用這個時代的語言去表達更為深層的人性關懷。不為創意而創意、不為視覺而視覺,世事變遷,風潮更替,要思考不變的是什麼?
在小學四年級以上,教學方式的選擇上,要對孩子在審美認知和創作技能上做很多難度遞進的加法,同時也要學習真正藝術家的創作方式,適當的做減法,只有減法才能去功能性,化繁為簡,彰顯自我,追求個性化的純粹的表現。
要鼓勵孩子們勇敢的打破那些條條框框,引導孩子們在那可見的詩性中去招魂、去理解任何時代都需要的人文關懷。可現實總是有難以割捨的迂腐,讓人本末倒置,太多流於形式的東西,遮住了眼睛,讓人不知道如何引領?但我們肯定不僅僅是引導孩子畫出一幅廉價的裝飾畫或者做出一件粗糙的手工藝品。
當孩子來了童畫,如何讓他們快樂,讓她們成長,讓他們滋生藝術的思維?童畫很多課程都體現了現代性、視覺性,要做到這幾點非常不容易。
繪畫之於孩子應該是一種自我不斷生成的過程
繪畫之於孩子應該是一種自我不斷生成的過程,遭遇生命中的某些情景,用各種便於造型的材料來物化兒童天真的思維。不能習慣性的被外在的物質性牽絆,迷失在無窮盡的細節中,障礙重重且束縛無處不在。
我們能否遵循兒童內心的聲音,從孩子的視角,理性的設計教學流程,來解決9-11歲少年兒童不斷增長的認知與表現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
當面對物象時的觀照感知中,感受的不僅僅是唯美的、小清新、溫柔怯懦的美,事物和諧優美到一定程度時,會對個體心智產生極大牽制力,這個時候如果還一味的用畫筆去描繪唯美,一種只想把這些感官表層的美好凝固於畫面,將會失去對萬物多維而立體豐富的本真狀態的領會。
所有的藝術都不是再現事物本身,而是思考與事物之間的關係,當代藝術教育更應該從這個起點出發,讓學員未來如何在這個浮世中篤定從容的自處,在將來從事的任何領域積極開拓。
值得我們思考的是,我們太容易把美術教育做成了沒有個人情感溫度的方式,簡單的去描摹照抄對象。在教學中直接的示範要降到最低,視覺語言的引導儘可能多一些,才能給孩子一片天地。如果回顧孩子一學期作品,全是老師的影子,沒有了孩子自身的視角出發的稚拙與童真,就要反思我們的教育方法了。孩子掌握再多的美術語言辭彙,都是為暢快自由表達服務的。
9歲開始進入青春前期,
這是童年期的結束,
也是塑造新「我」的開始。
這個階段,兒童在生理、情感上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知識面進一步擴大,邏輯、推理意識有所增強,理性和社會性的興趣有所發展。
這些改變對兒童繪畫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們再不滿意兒童敘事性的繪畫形式,希望用寫實的手法記錄視覺印象。比如喜歡描繪單純的景物,對陰影、透視等視覺現象有一定的好奇,會嘗試用象徵性的事物來表現抽象的概念,熱衷於描繪喜怒哀樂和社會道德的話題;會更客觀地思考問題和假設;對細節和詳細形狀的刻畫興趣和能力增強等。
這時,他們將「寫實再現」作為繪畫的目標。但是,他們的敘事性繪畫方式並未完全結束,對光線、明暗、透視和立體表現的規律不甚了解,表現技法不夠嫻熟。
青春前期的兒童進入了一個從兒童的敘事繪畫向再現寫實繪畫的「轉型」。「轉型期」兒童的最大特點是希望與能力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種差距促使他們即不滿意兒童式的繪畫形式,又為達不到寫實再現的目標而焦慮。焦慮使他們陷入十分矛盾的境地。
對處於「轉型期」的兒童,如果不能幫助他們闖過這一難關,他們往往會有放棄學習繪畫的可能。所以設計了油畫單元課程:向現代大師米羅、畢加索學習超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用色彩的碰撞進一步拉大孩子們的色域,不求形似,既有來自現實的細膩感受,又突破僅僅畫我知道的兒童畫方式;設計《叢林》《救援》《戰爭的傷害》這樣些課滿足這一年齡段孩子們內心的需求,逐漸滲透對現代形式語言的學習認知與內化,而這些成果也會在其它材質與形式的創作中體現出來。
觀念與技術、平面與構成、邊緣線的變化、色彩的內心化、塑造與表現、藝術的精神指向……不能因為我們在從事是「兒童」美術教育,就盲目的判斷孩子的認知,只提供「弱智」傾向的內容和形式,我們有許多案頭工作待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如有異議,童畫期待與您交流探討~)


※這樣「紅果果」的彩鉛畫教程你收藏了嗎?
※漫畫告訴你,胖一點的媳婦有哪些好處!
TAG:童畫 |
※2018年入學年齡會提前嗎?9月1日的孩子怎麼辦?
※曹錦:如何教孩子管理壓歲錢?5-12歲是培養兒童財商的關鍵期!
※西班牙11歲女孩生下14歲哥哥的孩子
※致2016屆六(1)班的孩子們
※2歲時燙傷,疤痕攣縮讓15歲的她如同7、8歲孩子般!
※11歲女孩懷孕快臨盆 孩子爸爸竟是14歲親哥哥
※22歲拿影后32歲嫁影帝,如今是11個孩子的母親
※男子4年捐精400次 28年後22個孩子來認爹
※官宣,20歲NBA天才當爹,女友20歲還在上學,97和98年的有孩子了
※和90年的男孩子談戀愛,在衛生間學英語,45歲的李冰冰活的很瀟洒
※她二婚嫁初戀,因減肥太瘦至今沒孩子?47歲換造型年輕了20歲
※20歲女孩生子 孩子父親是她42歲的爸爸
※他是傷害翁美玲最深的男人 如今60歲娶小25歲嬌妻生5個孩子
※22歲拿影后32歲嫁影帝,丈夫3年零收入卻養11個孩子,如今依舊美麗!
※她23歲拿影后32歲嫁影帝,如今是11個孩子的媽,美的驚艷!
※女子從14歲開始就懷孕,將近30年之間共養育20名孩子,如今成為英國最大家族!
※2-8歲小孩原來有這些行為變化,教你讀懂N歲孩子!
※孩子護牙:3 6歲最好半年塗氟一次
※考辛斯,240斤的熊孩子!
※英國女子18歲生孩子,35歲當奶奶,為變年輕花費11萬元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