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就註定被欺負?是時候告訴孩子「打架」了!
▲
點擊「爸媽營」關注
Parents
【爸媽營說】
本文是爸媽營【
爸媽教育專題
】的一篇好文關注「爸媽營」,在主菜單回復「
爸媽
」
可查看200篇
【
爸媽教育專題
】好文
作者:魚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後奶爸,童書編輯,閱讀推廣人。微信號:養育男孩(breedboy)
今年準備送兒子去幼兒園。
老婆說最擔心的是他會不會被欺負,
怕有人打他,不會保護自己。
這是很多媽媽對孩子走進校園的一種擔憂。
如今校園暴力愈演愈烈,
讓當爹媽的心都是懸著的。
什麼樣的孩子在欺負人,
什麼樣的孩子被欺負呢?
我說不要太擔憂,
因為兒子的身體素質,
足以應付跟他一般大小的孩子。
可問題是他比較守規矩,
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那種乖孩子。
如果遇到了不守規矩的孩子對他動手,
該怎麼辦?
我每次帶他去外邊遊樂場玩的時候都會交代:
「不要打其他的小朋友啊」。
「那有人打我呢?」
「注意防守,保護好自己,
記得我教你的防守技能呀。」
「記住了!」
幸好我經常在家裡跟他「打架」,
所以我還是比較放心的。
有一句很有意思,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打鬥。
孩子們的世界裡也是如此,
總是有的孩子在欺負人,
而有的孩子被欺負著。
我們會發現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性格氣質。
有的孩子天生好鬥,
有的孩子就天生文靜內向一些。
所以,當不同性格氣質的孩子到了一起,
就會打鬧。
那些弱勢的孩子總是被欺負。
我們在任何一個班級都會發現
有一兩個孩子是常常被欺負的。
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被欺負,
而欺負他們的那些孩子也習慣了去欺負他們。
要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裡生存好,
就必須學會保護自己。
是每個孩子必須上的課。
當然,學會保護自己不是說
要孩子主動出手攻擊。
因為我們會發現有一部分父母是
允許孩子去打人的,卻不能容忍孩子被打。
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孩子跟爸爸說自己被同學打了。
那個爸爸直接說:「明天就去學校給打回來,
出了問題爸爸負責。」
還有的父母在孩子打架後,
面對其他家長溝通時,
還會給孩子的攻擊行為找一堆的借口。
比如
「我的孩子天生就衝動,沒辦法,對不住啊!」
好像那個孩子被自己孩子打是活該倒霉。
還有的會說「應該是有什麼激怒了他吧,
一般情況下他不會動手的。」
意思是孩子打人是對的,是表達自己的憤怒。
面對這樣的父母,我們只能避而遠之,
願這輩子都不要打交道。
可是,你不教育你的孩子,
這個世界總會有教育他的方式。
在孩子小的時候,
請告訴孩子,
學會保護自己,也不要傷害他人。
這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面,都要好好學會。
多跟孩子玩一些打鬧遊戲吧。
孩子們會在打鬧中增強自信和力量。
我一直提倡爸媽跟孩子多打打架。
特別是男孩更喜歡一些這樣的對抗遊戲。
當然,這個最佳的打鬧對象就是自己的父親。
在小的時候,
孩子們打鬧只是為了證明自己力量,
有時是為了開心一點。
(爸媽營微信號:bamaying)
有時是為了跟父母進行一種聯結,
因為這樣的溝通刺激而有趣。
孩子跟父母在這種特殊互動中,
獲取一種親密聯結。
因為雙方都會把全部的注意力
放在這一場打鬧之中。
孩子們非常喜歡這樣刺激而被關注的時刻。
而且在對抗中,
孩子能更好地明白規矩是什麼?
比如有很多的父母平時跟孩子說
「不能打架,打架的孩子是壞孩子」。
結果聽話乖巧地孩子
就會守住這個不能打架的規矩。
往往被欺負到了頭上,
也是一味忍讓,默默流淚不吭聲。
但是打鬧的規矩可不是這樣的,
因為打鬧能讓孩子明白:
我是能還手的。
打鬧的規矩會約定什麼不能打,
不能踢,不能咬人,不能掐脖子,
也不能打臉、頭、肚子。
而守住了這些規矩,
你完全可以還手,
用自己的力量保護好自己。
還有一個好處我們大部分人都想不到,
孩子會通過打鬧來控制、
調整自己的行為。
比如那些容易衝動、攻擊性強的孩子
進行這樣的打鬧訓練,非常有用。
因為在打鬧中,
父母能有效地教會孩子打鬧的一些規則。
只有這樣的經驗,
他們跟小夥伴起了一些衝突的時候,
就會明白自己該怎麼辦,該用多大的力氣。
禁止和打罵有時候是於事無補的。
他們過一會又把拳頭砸在了小夥伴的臉上。
教會他們去控制自己的行為,才是出路。
記得有一次兒子跟一個孩子玩。
因為搶一個玩具
而被那個孩子狠狠地踢了肚子。
這個孩子是非常容易激動的孩子,
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
那天剛好小男孩的奶奶在,
他奶奶就訓了孩子幾句,
然後要孩子道歉,
孩子就跑遠了,
我也沒多說。
第二次小男孩在我們家玩,又動手打了人。
那天我就把他叫過來,
問他是不是打了弟弟。
他就站在那沒說話。
我說:「其實叔叔小時也經常打人,
但是我不打人的肚子,
也不打人的腦袋,
這些地方不能打,太危險了。」
該怎麼打呢?
比如打打手和屁股可以,
但是有些地方堅決不能打,
你得學會控制自己地拳頭。
那一天幾個孩子都聽得很認真。
在孩子打鬧的這件事上,
父母永遠不要想著去替代孩子。
因為你幫助孩子去「打贏」自己的夥伴,
或者罵贏對方的家長。
都無法讓孩子真正的強大起來。
而真正能幫助孩子的,
只有他自己的力量。
內心自信的孩子會敢於說不,敢於反抗。
父母要接納並且鼓勵孩子,
培養孩子內心的強大。
另外就是身體素質必須強大起來。
因為身體素質好,
或者經過打鬧訓練的孩子,
面對找茬的夥伴,也足夠應付。
我經常給兒子創造增強體能的機會,
爬山和跑步是非常不錯的一個鍛煉機會。
多帶孩子去外邊跑跑,
孩子會追求速度和力量。
在家可以由爸爸跟孩子玩對抗的打架遊戲。
我們會發現自信的孩子
會一直追求更高的目標。
而父母就要肯定孩子的成績。
比如跟孩子玩打架遊戲,
可以示弱,
培養孩子利用自己力量戰勝對方的信心。
當孩子有了新的目標,
就積極地鼓勵他們去挑戰。
讓孩子愛上一項運動跟學習一樣重要。
因為好的身體素質,
會給孩子帶來勇氣和信心。
告訴孩子:
這個世界很亂,
我們無法期待每一個人
都會善意地對待自己。
可是我們一定要有足夠的勇氣和實力
來面對這個世界的善與惡。
如果你擔心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負,
如果你擔心自己的孩子也成為芸芸大眾,
如果你覺得自己也在職場發展中被低估、被忽視,
那麼,
用
中國最受歡迎的心理學家之一、最暢銷心理學書籍作者武志紅老師
的建議來說,就是要
「活出自己的攻擊性!」
攻擊性的英文是 Aggressiveness,除了傳統的「侵略、攻擊」的意思,在國外還有一個受歡迎的含義:「有進取心,上進心,勇於表達」。而這和中國傳統文化中隱忍內斂的教育是很不一樣的,更偏向於西方價值觀中的理念。
而「活出你的攻擊性」,是武志紅老師和爸媽營想送給所有爸媽和孩子們的一個系列課程。
下面,就是武志紅老師專程為爸媽營的爸媽們錄製的視頻:
但凡是對於心理學有一些興趣的爸媽,都會知道武志紅老師,但是如果你不知道,也完全沒問題,且聽爸媽營隆重介紹一下這位真正的大咖!
武志紅是誰?
從去年開始,有幾個詞特別火——
巨嬰、媽寶男、假性單親
,很多爸媽終於為家裡的各種情況找到了解釋,找到了原因,找到了發泄口——
為什麼總覺得生活過得那麼累?原來家裡有個巨嬰啊!
為什麼婆媳關係總是搞不好?原來家裡有個媽寶男啊!
為什麼明明有婚姻,卻覺得過得像單親一樣呢?原來是假性單親。。。
而在朋友圈,好多朋友都看了
武志紅老師
的下面這本書,這是大家第一次從心理的角度去看了一下中國的家庭關係,尤其是關於婆媳、夫妻的一些關係原因,簡直寫得入木三分。朋友圈裡好多朋友都在點名表揚這本書。我們概括一下裡面最「讓人過目難忘」的概念,就是
一個家裡,常常是媽媽和婆婆搶兒子,而兒子是巨嬰沒長大,而公公經常是個旁觀者
。很多的問題矛盾,就源於此。
很多人活到了20多30多歲,很多人都是頭一次真正思考一下自己的家庭關係。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一個伴侶的時候,每個人每天就處在關係中,會遇到無數的麻煩和挑戰。
而武志紅老師,卻總是可以一針見血地化繁為簡,把問題的根源快速揪出來,告訴你,為什麼會這樣,然後該怎麼樣做。他不僅是當前中國最受歡迎的心理學家之一,也是難得的可以把複雜問題分析得清晰又明白,人人都能快速get,並真正解決問題(起碼知道如何去解決)。
所以,當得知武志紅老師願意為我們爸媽營的爸媽們講課,真心非常高興。而且最不容易的是,武志紅老師願意將一堂
原來
線下收費每人1580元的
課程內容,直接給到爸媽營的左右爸媽們,僅68元即可完整收聽3小時40分鐘的專業內容!
長按識別二維碼可以直接購買課程:
他是武志紅,是心理學家中最了解 中國式家庭問題 的人。
他是北京大學心理學碩士,在讀研期間得了抑鬱症,但他通過不斷的自我觀察與分析,最終成功走出來,對人性的理解也達到了全新的高度。微博粉絲已達95萬,微信活躍粉絲百萬以上。
他是中國最有人氣的心理學作家之一,一直致力於解讀中國人的獨特心理,目前為止他寫了10多本心理學著作,本本暢銷,銷量超百萬冊。其中《為何家會傷人》在各大網站的心理學類書籍中名列前十。
關於他到底有多牛,大家可以看我們課程頁面的詳細介紹,我們這裡就不贅述了。下面來仔細說一下這個在線課。
「活出你的攻擊性」在線心理課
最簡單的案例、最深刻的人性
3小時40分鐘,僅 68 元
記不得是哪一年看到武志紅老師的文章,自從爸媽營創立開始,我們就轉載過武志紅老師的文章,他的文章主要是心理學的,會講述孩子、母親和家庭成員的各種心理分析。
可是奇怪的是,作為心理學零基礎的我們,卻不僅能看得懂,竟然還能看得很爽快。。。
他的文章就像一個老師,循循善誘地在訴說,沒有高高在上炫耀術語,沒有極端非尋常生活的案例,一切都很平易近人,簡單說就是——既有深度,又接地氣。
也是因為看了很多他的文章,讓我對心理學有了很多入門級認識,所以到今天,
我們一共已經發布過112篇心理教育相關的文章。
所以,當我們決定邀請武志紅老師第一次為我們講課的時候,我們特地挑選了爸媽和親子教育都非常有用的一個話題——
活出你的攻擊性。
為什麼我們會特別向武志紅老師約這門【活出你的攻擊性】的課程?是因為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太深了!
所以這次武志紅老師為大家帶來的在線課程,是原來在線下收費數千元/人的一個專業心理學講座。整個現場講座包含3個小時40分鐘的現場講座音頻。可是友情給到爸媽營所有爸媽們收聽的價格
僅68元!
以下為詳細課程內容目錄:
爸媽營最深刻的體會是,這個課用最簡單告訴我們什麼是「活力、生命力、活出自己」,為什麼和如何不要壓抑自己的攻擊性,同時如何活出自己積極的「攻擊性」,讓自己的生命散發出生命之光。
課程時長:1個視頻 + 8節課(3小時40分鐘)
形式:音頻+視頻
限時價格:僅68元
一次性購買,無須等待更新,永久可反覆聽
購買和收聽方式:
長按識別
二維碼
,即可進入課程頁面。收聽小Tips:
1)點擊右上角,找到【在聊天中置頂】,就可以一邊聽,一邊刷微信啦!
2)如果希望經常查看課程,可以在【爸媽營】公眾號首頁菜單條的【課堂 文庫】中找到【課堂】,你可以找到更多的課程
3)我們的輕課堂中還有
【孩子課】
,有親子口語、蘇斯博士中英文導讀、婷婷唱古文、交通大學昂立STEM專業積木思維訓練等各種課程。【爸媽營輕課堂】是我們今年最新推出的各類興趣課程,不僅有給爸媽們的課程,也有給孩子們的興趣課。
願我們和孩子一起,終生學習,共同成長!
猜你喜歡:
《
千萬不要給嬰兒睡眠訓練!否則將奠定孩子一生灰暗的生命底色!
》
《
這些年,你有沒有逼孩子認錯?
》
《
讓寶寶從小自信的28個好辦法!
》
關注爸媽營,打開首頁輸入框,
回復
媽媽
,看【媽媽教育專題】
200+
篇好文
回復
爸爸
,看【爸爸教育專題】132篇好文回復
心理
,看【心理教育專題】112篇好文回復
繪本
,看【史上最強繪本資料庫】回復
下載
,看【61個頂級下載資源】回復
安全
,看【安全教育專題】187篇好文回復
明星
,看【明星教育專題】200+篇好文回復
隔代
,看【隔代教育專題】91篇好文回復
健康
,看【健康教育專題】173篇好文回復
購物
,看【海淘購物專題】144篇好文回復
早餐
,看【親子早餐專題】46篇好文回復
二胎
,看【二胎教育專題】101篇好文回復
英語
,看【英語教育專題】94篇好文回復
樂高
,看【樂高教育專題】34篇好文回復
看片
,看【電影動畫專題】54篇好文回復
手工
,看【創意手工專題】65篇好文回復
興趣
,看【早教興趣專題】26篇好文回復
親子游
,看【親子游攻略】200+篇好文回復
兒童房
,看【親子家居專題】137篇好文爸媽營,www.bamaying.com
由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獲得者、白領媽媽創立。長期與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專業人員合作。
只研究:精英爸媽們的學、玩、買!
商務合作:bd@bamaying.com
投稿郵箱:tg@bamaying.com
▼ 點擊
閱讀原文
,進入【爸媽營輕課】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裡!「國際幼教教母」手把手教你200個在家能玩的遊戲!
※一位爸爸對孩子的告白:我們就躺在那裡, 好像和天地融合了一樣。。。
※家有6歲文藝男青年!每天就好像活在800集瓊瑤劇里!
※2折!世界頂級《牛津閱讀樹》1-6階和配套【閃卡+活動書】套裝!全球133個國家、英國80%學校在用!
※辦公室搶光!比手掌還長的冰醉小龍蝦,拆開即食!4年研發,還原「生態蝦」本味!
TAG:爸媽營 |
※告訴你!男孩子來「大姨夫」的時候也不簡單
※別以為你養的蛙兒子很純潔,是時候告訴你們真相了!
※給孩子講解卧薪嘗膽的時候,別忘了告訴他:勾踐不是什麼好人!
※當孩子們安靜的時候你以為就是天堂了嗎?呵呵,九張圖給你靈魂暴擊,這輩子再不生孩子
※再愛孩子也不能經常抱,這兩個時候總抱孩子,對孩子沒好處!
※吃飯搶付賬有多厲害?網友:我小時候被嚇哭過,說你們別打了
※「孩子一哭就抱」是有講究的,你能分得清楚什麼時候該抱孩子嗎?
※當孩子向你要錢的時候,就算不給,也千萬別傷了孩子的心!
※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家長不要這樣說,容易傷害孩子
※在你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做好你孩子的身份
※孩子小時候就有這些表現,恭喜你,這輩子不怕沒人疼了!
※假如「父母打孩子」是一款遊戲,你玩的時候會心痛嗎?
※妻子生孩子的時候,丈夫陪產好還是迴避好?
※孩子開始說不的時候,正是孩子的自我意識敏感期,媽媽別再罵他了
※只因為我愛你兒子,在我坐月子的時候,婆婆啊,你就給我吃這個?我快哭了
※小時候被爸媽打過,你會記著嗎?不但記著還是一輩子的傷疤
※一隻失去孩子的貓媽媽,看見屬於自己的孩子的時候,眼淚再也沒忍住……
※所以孩子便秘的時候我就選擇給孩子榨果汁,孩子也願意吃。具體的做法給大家說說
※我離婚帶個兒子,二婚時候你卻讓我把兒子送孤兒院,是不是過分了
※帶孩子的時候感覺累,可能是因為孩子半歲前你做了這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