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國墓出土的玉牛
片狀雕跪卧玉牛
位於河南三門峽市區北部上村嶺的虢國墓地,經過20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兩次大規模發掘,出土了數量眾多的包括商代及西周早期的動物玉雕,特別是1990年以來,考古部門對新發現的國君兆域區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發掘和清理,出土的動物造型玉雕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土裡鑽的,不僅包含了神化動物形象,而且現實中的各種飛禽走獸都有發現,種類幾乎囊括了北溫帶所有的物種,玉牛就是其中數量較多的一類。發掘的18座墓中共出土10餘件牛形玉器,分別是:
片狀雕跪卧玉牛
出土於虢國國君虢仲墓M2009.通高3.6厘米,身長5.6厘米,厚0.7厘米。青玉,淺豆青色,局部受沁成灰黃褐色斑塊或斑點。玉質較細膩,微透明。其做工精細,以單面陰刻線勾勒。玉牛前腿彎曲在地,蹄收於腹下。牛首側視,雙角聳立,橢圓形眼,隆鼻,口部有一圓形穿孔。
片狀雕跪卧玉牛
片狀雕跪卧玉牛
出土於虢國國君虢仲墓M2009.通高3.1厘米,身長4.2厘米,厚0.5厘米。青玉,淺豆青色,局部受沁,有黃褐色斑紋或斑點。其玉質細膩,微透明。做工甚為精細,以單面陰刻線勾勒出牛的兩角、眼、鼻、肩、胸、頸等部位,前後肢收於腹下,背部隆起,頭微低,雙角聳立,「臣」字眼。口部有一圓形穿孔。
圓雕青玉卧牛
圓雕青玉卧牛
出土於虢國國君虢仲墓M2009.青玉,深豆青色。一對牛角呈彎月形,雙耳呈凹面狀,「臣」字眼,直鼻子微凸,陰線刻出牛嘴,口部有一圓穿。尾巴貼於兩臀之間。
片狀雕玉牛頭
片狀雕玉牛頭
出土於虢國國君虢仲墓M2009.青玉,淺豆青色,局部受沁呈灰白色。玉質溫潤,半透明。「臣」字眼,雙角聳立呈彎月形。從頭頂垂直向下有一穿孔。
片狀雕青玉牛
片狀雕青玉牛
出土於虢國國君虢仲墓M2009.青玉,淺豆青色,局部受沁呈黃褐色斑。玉質溫潤,微透明。玉牛翹首平視,雙角聳立,張口似叫。
虢國墓地出土的這幾件牛形玉器,皆為佩飾。其大多材質優良,造型優美,做工精細,是玉雕動物中的精品。尤其是幾件圓雕作品,寥寥數刀就勾勒出了牛的輪廓,或卧或站,形象逼真,給人以藝術美感。在這幾件圓雕玉牛中,有屬於商代的玉器,其厚重的造型,簡練的刀工,方折的線條及典型的「臣」字眼,完全是商代玉雕的特點。如圖8牛背上的方折雲紋是商代玉雕的典型工藝;圖3玉牛造型質樸,憨態可掬,可謂拙中見巧。上述玉牛中也有西周早期的作品,造型相比商代玉牛更加明晰,線條趨於平滑,如圖4除了雕刻出牛的整體造型外,還清晰地刻划了牛的肩胛骨、尾部及蹄足等部位,雕刻更趨細化;圖9玉牛的眼睛雖然還是「臣」字眼,但線條刻劃已經比較柔和了,不再是稜角分明的方折線。其實,西周早期的玉雕和商代的玉雕區別不是很大,到西周中晚期,其時代特徵才逐漸明顯。
點擊展開全文


※西夏官窯——貢瓷特徵
※魏晉南北朝劉媚子墓誌
※紫砂壺摔碎後才發現不是紫砂!
※怎麼鑒定祭紅釉?
TAG:董收藏 |
※生肖六:金烏西墜,玉牛東升
※新手用一顆價值不菲的夜明珠換回一隻玉牛,專家鑒定給出結果!
※「食療葯膳」試過牛蒡根、忍冬藤搭配鯪魚等食材煲湯嗎?這個金玉牛蒡鯪魚湯,十分適宜清除濕熱、通脈行滯以解除春困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