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業沒有死在雙狼山 鳳雛沒有死在落鳳坡 竇名望真的死在磨盤山

楊業沒有死在雙狼山 鳳雛沒有死在落鳳坡 竇名望真的死在磨盤山

七子去,六子歸,楊老令公死在雙狼山。楊家將威名傳千古,潘仁美奸臣難翻身。

事實上,按《宋史》記載,潘美、楊業等人與遼兵作戰,遼國勢力強大,士氣旺盛,楊業建議不可輕出,不如計取。監軍王侁卻認為他是怕了遼軍,說不定有異心。潘美也持類似的觀點。楊業沒法,只好出擊,出發前哭著對潘美講,「此行必不利」,我是降將,皇上不殺我,還授我兵權,委我重任,本當以死報國。我死沒關係,但大宋不能敗啊。「因指陳家谷口曰:『諸君於此張步兵強弩,為左右翼以援……』」

(楊家將 劇照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結果,潘美等人並未於此設伏,楊業最終被俘,絕食而死。

由是可知,楊業是在陳家谷口被抓的。陳家谷口在山西沂州寧武縣;而雙狼山則在山東。相差起碼幾百公里。

為何楊老令公會死在雙狼山呢?因為小說戲文的作者們,需要他死在那裡。楊羊同音,羊入狼口,哪裡還有活路?一切都是天註定罷啊。

類似的情況,還有漢末鳳雛龐統死在落鳳坡,實際上,按《三國志》記載,「進圍雒縣,統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卒」。可見,是死在城下。

GIF/28K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隋末唐初李密呢,則是被殺於一處山谷。李密死在斷密澗,大半是後人編的。

從上幾例可知,那些巧合,並非巧合,滿滿都是套路。

然則,今天要說的這個,則是真正的巧合。

主人公叫竇名望。他是明末李定國手下的抗清將領,因功封為泰安伯。他好飲酒,每次打仗,都要喝得盡興,不戴頭盔不穿甲胄,赤膊上陣,軍中引為傳奇。

明永曆十三年(1659),李定國軍數次被吳三桂打敗,皇帝朱由榔等人均往西撤,到了雲南境內,怒江邊上,李定國在磨盤山設下埋伏,想給吳三桂一次沉重打擊。

埋伏有三道,第一道就是竇名望的。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據顧誠先生《南明史》里寫,接到命令後,竇名望對人講,我姓竇,此山名磨盤,豆入磨盤,哪裡有不腐的呢?今天就是我的死日了。

果然,竇名望戰死在磨盤山上。

這件事記載在《清史稿》還有明末親自參與那場戰鬥的一些人的書籍里,磨盤山之名,早就是有的。豆入磨盤,這種巧合,太悲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與現實 的精彩文章:

英國特種部隊遭伏擊 以少勝多狂虐恐怖分子 隆美爾超級痛恨他們
五六十年前的日本農村 破敗不堪 最後一張很像中國北方農村
美國佔領軍攝影師鏡頭下的日本 傷兵街邊乞討 酒吧女當街拉客
舉人進京趕考 給一女人修了墓 晚上做個夢 皇帝面前派上大用場
清軍八面包圍中的夔東十三家 為何能堅持抗清近二十年

TAG:歷史與現實 |

您可能感興趣

以假亂真的門頭溝塔林磨盤 你值得擁有
磨盤山血戰之後,南明光祿寺少卿盧桂生為何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
盤玩兩年的磨盤獅子頭,附盤玩前的照片
飲恨磨盤山,南明李定國將軍的絕地反擊因一個叛徒功敗垂成
生活的磨盤很重,你以為它在將你碾碎,其實是在教你細膩
它的果實像磨盤,小時候當水果吃,20年前大量種植,現在很少見
磨糧變作磨腳!這個山寨花了一千萬元買了十萬個老磨盤鋪路、砌牆
上帝的磨盤轉動很慢,但是卻磨得很細
從小米粒到超大號的「石磨盤」,翻車魚的一生都經歷了什麼
徽州最具情懷的民宿村,地上鋪了3萬口磨盤,曾經是個進士村
遺恨磨盤山:南明忠臣李定國的絕望反擊
元寶形磨盤文玩核桃,有點稀奇了
石槽磨盤的造景應用
石匠為陰曹地府打磨盤——泄露出了天機!
中東徹底淪為血肉磨盤!美國小弟昨日公然向俄兩大盟友開火
記憶中的磨盤
建造古村竟然用了6000個石磨盤,如此大手筆,只有魏集
它結果像個「磨盤」,長得特別用處還不小,是好藥材能賣60一斤
月餅原為桌上祭品 直徑如磨盤 吃不完留著春節再吃
好別緻的「小院」,文人墨客的味道,磨盤、石磙、石槽寶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