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公益與我 ashling sui

公益與我 ashling sui

生長在重慶,初中二年級的時候搬去加州學習,我基本上沒有在真正意義上體會過一個季度之長的寒冷,這讓我鐵了心想去體驗美國東部快節奏的生活和偏冷的氣溫,申請的大學也幾乎通通位於東部。我有幸被坐落於費城的賓夕法尼亞大學錄取,考慮主修國際關係,輔修消費心理學。我喜歡美術,旅遊,滑雪,馬術和健身。

洛杉磯是一個擁有華人最多的美國城市,許多在洛杉磯留學的朋友都居住在華人社區,讀著華人比例相對較多的學校。然而通過一年半的準備我媽媽依然決定讓我轉去這所位於白人社區的基督教學校。這所學校在我去之前,也只收了一名中國學生。這也迫使我與美國小夥伴交流。初到美國,14歲的我因為年紀偏小,並沒有覺得融入特別的困難。我還記得一位美國同學邀請我跟他們的午餐小群體一起吃午飯,這位女生也成為我初中到高中最好的朋友。初來乍到,我連走廊里的locker都不會開,課堂也不熟悉,自己的教室更是找不到。這個小群體給予了我許多幫助。

有很多人有跟我提到過留學比國內輕鬆很多,我給這個提問有一個統一的答案。我的確見過一些留學生過得很輕鬆,但是對於我來講,我並不覺留學本身會減少身邊的壓力。老師不會刻意的提醒你的成績,但是這使得學生必須有極強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其說學習上的壓力,不如說生活上,實習中和社團裡帶來的壓力更大。

因為留學這一方面可以聊的實在是太多,我決定主要來講講在美國很特別的,自己也很感興趣的一個方面:公益事業。

因為高中學校支持公益和個人興趣的的原因,在大學前的五年里我將自己的很大一部分時間都交給了公益事業。 這些年裡也接觸了很多不同的公益機構,到最後也有幸在學校開啟自己的公益事業,讓這種精神在學校也得以延續。從八年級開始,我積極的在周圍社區找可以做公益的地方。找到了一家 Ronald McDonald House 就在漢庭頓醫院附近,專門收留需要住院但是經濟不允許的家庭。在一周兩個小時里,我也認識了許多美國各個州的家庭。有時候還會帶小夥伴周末一起來做義工。之後後來在大大小小類似的地方都有體驗過。

在10年級的時候,有幸加入了一個由學生成立的免稅慈善組織National Business Science Society我們每周六上午會穿正裝開會討論接下來的慈善項目,比如翻新修建貧民區小學的圖書館,組織捐書活動;夏天組織去師資缺乏的公立小學教科學課。所有的科學實驗材料和步驟都是學生自己計劃參與;自己成立手工藝品賣家,去各個洛杉磯有名的手工藝品展覽和批發市場與當地藝術家們交談,找靈感,買材料,最後一起在LA Downtown組織一次手工藝品展覽和義賣,所有的錢都繼續捐助於已有的項目。

Team world vision 洛杉磯馬拉松

在10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學校教堂和 Team World Vision 的加州地區負責人交談得知他們也很願意與當地學生合作。利用這個機會,我在學校創建了Team World Vision Club,通過參加每年的洛杉磯馬拉松為非洲募捐,修建水泵讓他們有乾淨的水資源。不到五歲的小孩被迫背著水桶每天幾趟的步行去同一個泥潭取水為家裡所用,不用說上學,這條路取水的路還充斥著人口販賣和性販賣的非法組織,讓取水的孩子們每天面臨著危險。在就職會長的最後一年裡,通過募捐獲得和參加洛杉磯馬拉松,宣傳乾淨水源在第三世界國家的重要性,共籌資2.7萬美金,捐獻慈善組織用於肯亞救助。

GDC董事會成員

大學公益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春假的時候,利用十天的放假的時間,我和Gobal Developent Colabborative組織8個學生去秘魯的特魯希略做公益活動,幫助跟進GDC多年來在秘魯的一些項目,比如人口普查,健康知識推廣,女性自我保護等等。還會讓她們做一些手工藝品,有我們的團隊帶回美國銷售。這種時候,高中時期學的西班牙語就派上用場。

秘魯義工

總的來說,公益是一項會讓人上癮的活動。它讓我學會與人交流,學會領導組織,學會感恩和懂得什麼是來之不易,學會探索世間原來有那麼多種活著的方式。公益是一種正能量的傳播,我希望不管你在哪裡,都可以支持並加入我們的隊伍。

主編 謝增宏

編輯 余曉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