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德國下水道讓青島不淹水,是真的嗎?

德國下水道讓青島不淹水,是真的嗎?

文 | 諶旭彬

每年夏天,暴雨導致城市內澇的新聞後面,都會出現「德國人設計建造的下水道讓青島百年不淹」這樣的跟貼。

這是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

肯定者稱:

「德國人佔領青島期間,沒搞形象工程,而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先把下水道給修了。給中國人留下了百年以後從來不淹水的青島。」

否定者則稱:

「事實是,青島之所以很少有內澇,跟德國人的下水道沒有任何關係。德國殖民青島期間,大概修建了80公里的下水道,但經過近百年的更迭,如今只剩下了不到3公里,僅占青島下水道總長近3000公里的千分之一。事實上,青島少有內澇,主要是地形有利。青島市西高東低,三面臨海,洪水很容易順勢排入海洋。」

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

巨額投資德國欲將青島建成模範殖民地

德國學者托爾斯藤·華納(Torsten Warner)所著《近代青島的城市規劃與建設》一書,是目前涉及青島下水道歷史,最權威、最全面的研究著作——作者90年代初曾留學中國作學術交流,期間收集了大量關於德治時期青島市政建設的檔案資料;同時亦能深度利用德國本土的相關資料。

該書披露,青島之所以能夠在當時被建設成為一座亞洲最超前的花園城市,與德國政府所提供的巨額資金補貼關係甚大:

「撥給這塊小小租借地的補貼總計達到1.74億金馬克,而在所有德國殖民地中,只有德屬西南非和東非曾經分別得到了2.78億和1.22億金馬克的資金。帝國對其他德國殖民地的補貼明顯小於對膠澳地區的補貼:喀麥隆4800萬,新幾內亞1900萬,多哥350萬,薩摩亞150萬金馬克。如果把這個數目與青島的『一次性支出』——亦即青島的公共建設費——相比較(總共達7300萬金馬克),立即就會明白:青島的地上和地下建築,之所以能達到一個遠比德屬非洲和南太平洋殖民地,甚至也比天津和漢口的德國租界要高得多的標準,是因為在其施工中,或多或少都得益於有獨立的財政支持的緣故。」

巨額的資金補貼,為的是將青島建設成「模範殖民地」,重塑德國在東亞的「國家形象」。德國學者余凱思(Klaus Mühlhahn)認為,巨額投資建設青島,是為了證明德國殖民模式(國家規劃主導)要優於英國殖民模式(私人商業主導):

「十七年間,在帝國海軍署的主管下,德意志帝國投入了大量財力、人力,試圖在中國建立一個『模範殖民地』。人們希望通過這個『模範殖民地』來展示一種特殊的、德國的殖民主義,用科學規劃、專業性實施和國家監督為『現代的』、『講究效益的』殖民政治提供一種典範,以區別於在香港實行的帶有盎格魯-薩克遜特色的殖民主義,即主要由私人商業利益承載的殖民主義。」

下水道建設方面的投入,自然同樣不菲。如1905年批准了30萬金馬克經費,1906年是20萬金馬克,1907年是34萬金馬克,1908年是14萬金馬克。德治青島17年間,共計至少投入了約600萬金馬克。「由於建下水道系統造成的高昂費用,(工程結束)之後幾年仍有爭論,並招致『建造過於大手大腳和花錢多』的批評。」

以最大降水量為修建依據導致下水道明顯尺寸過大

1898年6月8日,青島下了一場大雨,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

「6月8日降了一場大雨,斷斷續續延續了36個小時,幾乎所有可行的道路以及乾涸的溝渠都變成了小溪和河流,給交通帶來了很大不便。例如,一周前進行過基線測量的海泊河谷,經過這場大雨,變成了約20米寬、半米至一米深的河流。可惜當時雨量測量站尚未建好,所以無法測定所降雨量。雨後過了兩天,積水就基本上都流走了,於是,這次大雨造成的各種破壞都顯露了出來。特別是剛修成不久的道路被嚴重沖毀,許多庫房也經不起如此大雨,尤其是房頂漏水。」

據托爾斯藤·華納的研究,這場遠超出了正常均值的大雨,成為了德治青島當局制定下水道規格的重要依據。其結果,導致下水隧道尺寸過大,造成了很大的浪費;同時也使德治青島城區的防內澇能力,遠超過其實際所需

「1898年10月(下水道工程)開工建設後,根據該雨季的最大降水量確定了下水道的種類和尺寸,由此造成尺寸明顯過大。麥爾克把這種巨大尺寸的混凝土隧道留下的印象描述為『一個怪物』,1898~1899年冬,中國數百名勞工就居住在建設中的2m高的下水道里,並且能『在裡邊根據其習慣安排得舒舒服服』。……倉促規劃的問題在隨後幾年已經顯現,這種『建得明顯過大的』下水道,在從每年9月到次年5月初的幾乎無雨的季節里都是乾涸的。……這種尺寸過大的雨水下水道,對於青島來說,只有在罕見的暴風雨情況下才能證明其優越性。例如1911年9月,華北的一場颱風造成了可怕的毀壞,但在青島造成的損失卻很小。

圖:青島下水道結構示意圖

雨、污分離先進程度超出同時代列強在華租界

德國人在青島所建設的下水道,分為雨水下水道(防內澇)、污水下水道(排出沖水馬桶等產生的生活污水)與混合下水道(雨水、污水共用)三種。

托爾斯藤·華納認為,青島的下水道系統,其先進程度,遠遠超過了當時西方各國在華的其它租界區

「只有同其他國家在中國的租界相比較,方可清楚說明,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德國工程師為青島的下水道系統做出了多麼異乎尋常的功績。直到20世紀20年代初上海的兩個外國租界都沒有下水道。……1923至1927年間才實現了雨水和污水下水道的分離,但只局限於公共租界房屋密集的區域。……而上海的法國租界和中國的老城則直到1934年仍無任何下水道。1918年前,香港也同樣沒有污水下水道,因為一直到那時各家仍在使用乾式馬桶系統,而這時青島的歐人商業區已開始安裝沖水廁所。…… 天津的情況也可以作為對比,直到1914年,該地外國租界的部分區域才安裝了雨水下水道,但尚無污水下水道。」

日本人和中華民國政府在青島下水道問題上均沿襲德國舊制

1914年,日軍佔領青島。對德國的城市建設,日本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具體到下水道系統,日本媒體曾感嘆「它們如此完美」。 這座「德國模範殖民地」的市政規劃,成為日本政府模仿、學習的對象。

日本對青島的統治,維持到1922年,然後被中國政府收回。日治期間,青島城區有很大的擴展。擴展部分的下水道系統,仍沿襲德國舊制。北洋政府的治理維持到1928年,期間亦對青島城區有所擴展,相應部分的下水道,同樣沿襲德國舊制。1928年出版的《膠澳志》,對此有扼要的總結:

「溝渠者,日人稱為下水道。膠澳未開以前,無市街之建設,即無所謂溝渠也。自德人租借後,將我國原住土民置之大鮑島及台東台西鎮三處,令其建築半歐式之房舍集合居住,一洗原有村落之舊觀。然後規劃市街、建設下水道,以備將來市街發展擴張之計劃。其規模宏大,用意至為周到。…(該部分系介紹下水道的種類、位置及具體構造,從略)…日人佔據以後,因仍舊制,年有增設,而其增築部分均系(雨污)分離式。(中國)接收以來,因市街之擴充,亦復增置若干處。」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青島作為特別市由中央直轄。城區繼續擴張,其下水道建設亦仍因襲德國舊制。如1934年青島市政府秘書處編纂的《青島市政府三年來行政摘要》中稱:「本市下水道因住戶增多馬路加闊,必須新設污水管、雨水管及雨水明溝等以供使用。而各污水排瀉處原有設備亦與現在之設備不合,必須增加與改良。以維宣瀉效用。」可見德國人帶來的雨水、污水分離的設計,仍獲繼承。

圖:青島市市長沈鴻烈(1931-1937年在任)

1938年,日軍再次佔領青島,雖制定有「母市計劃」,但困於戰事,青島的市政建設並沒有太大的動作。1945年國民政府收回青島,內戰隨至,市政建設也沒有多少進展。

簡言之,截至1949年,維繫青島城市正常運轉,使其「不淹水」的主要功臣,仍是德式下水道(包括德國人直接主持修建部分與沿襲德國舊制修建部分)。

這一點也得到了時人的認同。李連墀於1933-1934年就讀於青島海軍學校。1997年,他在台灣接受「中研院」的口述史訪談,回憶青島往事,即將青島的「從來不淹水」,歸功於先天的地理優勢(其實,沒有好的排水系統,高低錯落的山城也很容易淹水,比如重慶)與德國的市政建設

「對於整個青島市,我有許多感慨。……不過我只說一件事,青島的山地,都是一大塊的石頭,這種先天上的優勢,再加上設計良好,青島下水道建設得極其成功,愈下雨愈乾淨,從來不淹水。下水道從東鎮到西鎮再排到海里,都是可以容許人在裡面跑的寬度。那個時候德國的市政建設就有那麼好的規劃,但是今天不管台北市或高雄市,下水道均未建設完備,我們可將此地當做訓練市政人員的模範,檢討我們不能把市政建設弄好的原因。」[11]

由李連墀的這段回憶可知,「德國下水道讓青島不淹水」之說,由來已久,並非近些年才出現,更非刻意針對近年來頻出的城市內澇新聞而捏造。惟近年來伴隨著頻出的城市內澇新聞,這段往事被傳播得很廣,傳播過程中,被加入了一些不真實的情節。比如,有些文章稱:「德國人在老化零件周邊3米範圍內用『油布包』藏著備用零部件,今天仍能使用」,這是子虛烏有的事情;還有些文章認為,今天的青島不內澇不淹水,主要是當年德國人造的下水道仍在起作用,這也是一種過分的想當然——今天青島城區的面積,遠遠大於1949年之前的青島城區面積;下水道系統肯定要擴建,且擴建管道長度必然遠大於舊的德式下水道。

德國造舊下水道目前已形同退場

1949年之後,青島的下水道系統經歷了很多波折。

據中國建築學會的統計,1949-1958年,「(青島)下水道由200.2公里增加到273公里,為解放前的136%,其中一部分是配合新區的建設,另外大部分是改善勞動人民原有居住區的環境衛生。」[12]也就是說,此一時期,德式下水道系統(包括德國造和沿襲德國舊制所造),仍是維持青島城市正常運作的主要力量。

及至60年代中葉,受運動破壞,青島「有500多處下水道失修,糞尿外溢。農民進城在市區積肥……」,「沿海52個雨、污水出口,被堵被壓的就有26個」,相當比例的舊下水道失去了應有的功能。1977-1978年,青島開展市容整治工作,「疏通堵塞的下水道480多處,疏通污水溝6.5萬米多」,下水道系統再次復活。[13]此時,大多數中國城市仍沒有或只有少量下水道,雨、污分離式的下水道尤其鮮見,逢雨即澇現象很普遍(武漢是當時媒體常報道的典型,其城市下水道覆蓋率只有約3成)。

1985年,青島的下水道總長度增長至505公里;1992年增至671公里。2006年,青島的排水管道長度已達3994公里。[14]德國(非指德式)舊下水道在整個青島排水系統中所佔的比例,已形同退場——按青島市市政公用建設中心副主任黃緒達2016年的說法:

「德佔時期共建造了80公里排水管道,但大部分管網因為超期服役和城市規劃等原因,已陸續被翻建整修,只有位於安徽路和大學路的約2.66公里雨水暗渠和污水管線仍在正常使用。目前,青島市內三區排水管網總長約3000公里,德佔時期修的管網佔比不到千分之一,對整個青島排水系統影響已經非常小了。」[15]

上述統計,忽略了日本人和中華民國政府沿襲德制所造的下水道,沒有將它們是否仍在服役納入考察,也沒有說明翻建整修的部分,是否還沿襲德制。但不管怎樣,青島城區近三十年來的大擴張,新建排水(污)管道長度,早已在比例上碾壓德國所建的下水道,此事毋庸置疑。

綜上。略言之:「德國下水道讓青島不淹水」是一個曾經的事實;今天的青島不內澇不淹水,已非依賴德國下水道,則是一個當下的事實。前些年,這段往事在中文互聯網上廣為傳播,情節上古今不分,將古事當作今事;近一兩年,針對這段往事出現了大量「闢謠」文章,也同樣古今不分,用今事否定古事。這使得原本簡單的事實變得撲朔迷離,實在是令人遺憾。

***********

注釋

申東昕,《被中國人神化的德國製造》,浪潮工作室2017年6月13日。(德)托爾斯藤·華納/著、青島市檔案館/編譯,《近代青島的城市規劃與建設》,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P74。(德)余凱思/著、孫立新/譯,《在「模範殖民地」膠州灣的統治與抵抗:1897-1914年中國與德國的相互作用》,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P01。(德)托爾斯藤·華納/著、青島市檔案館/編譯,《近代青島的城市規劃與建設》,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P169、P165。膠澳發展備忘錄(截止到1898年10月底),收錄於《青島開埠十七年——《膠澳發展備忘錄》全譯》,中國檔案出版社,2007,P15-16。(德)托爾斯藤·華納/著、青島市檔案館/編譯,《近代青島的城市規劃與建設》,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P 166-167。同上,P171。同上,P253。趙琪(膠澳商埠局總辦)/主編、袁榮叜/輯,《膠澳志》,1928年。收錄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第31輯》,文海出版社,1973年,P1116-1120。青島市政府秘書處/編,《青島市政府三年來行政摘要》,1934。[11] 《李連墀先生訪問紀錄》,收錄於:張力、吳守成、曾金蘭/訪問,張力、曾金蘭/紀錄,《海校學生口述歷史》,九州出版社,2013,P08-09。[12]中國建築學會、中國建築學會青島分會/合編,《青島:中國建築學會專題學術討論會的報告》,建築工程出版社,1958,P04。[13] 侯克濟/主編,《山東省預防醫學歷史經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P91-92。山東省城鄉建設委員會/編,《山東城市與城市建設》,山東大學出版社,1987,P235。[14] 青島市統計局/編,《青島統計年鑒 2007》,2007,P192。[15] 《青島:德國管網的N個「神話」真相調查》,新華每日電訊,2016年7月25日。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史記 的精彩文章:

清末新政在啟動的那一刻,就已經死了
「民國第一偉人」凄涼的政治生涯
不存在什麼「農民起義」 | 短史記
蔣介石召集10萬「青年遠征軍」,不是為了讓他們去遠征 | 短史記

TAG:短史記 |

您可能感興趣

那些年網上流傳的青島市排水系統神話及事實真相
呂氏傳承—青島.呂中
青島"海水稻"實測畝產261.39公斤 袁隆平:滿意不滿足
青島海爾擬斥資38億元收購義大利家電企業Candy
青島海爾擬38億元收購義大利家電企業C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