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攻克稻瘟病重大突破!發表高水平文章獲獎1350萬,劇情卻反轉了……

攻克稻瘟病重大突破!發表高水平文章獲獎1350萬,劇情卻反轉了……

農財君說,今天偶不僅被王者榮耀蒸發的1000億炸醒,還被一篇文章的標題驚醒。《一篇論文獲獎1350萬!值不值?網友吵翻了!當事人回應說…》,這到底發生了什麼?

1

《CELL》主刊論文零突破

6月29日,全球頂尖學術期刊《CELL》在線發布了四川農業大學為通訊單位、水稻所陳學偉教授為通訊作者,李偉滔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朱紫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Mawsheng Chern博士、水稻所尹俊傑博士、碩士研究生楊超和冉莉為本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的一篇論文,該雜誌2016年SCI收錄影響因子達30.41。該篇論文名為「A natural allele of a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rice confers broad-spectrum blast resistance」(一個轉錄因子的天然變異賦予水稻對稻瘟病的廣譜抗性),該文實現了四川農業大學乃至整個西南地區高校在《CELL》主刊發表論文的零突破。

稻瘟病世界難題,可引起大幅度減產,嚴重時減產30%~50%,甚至顆粒無收。世界各稻區都可發生,而且它在水稻的各個生長環節都可能發生,所以防治非常困難,一般只能靠施藥或者使用抗病基因改良的種子。一直以來,科學家致力於發現不同的抗病基因,導入材料中形成具有抗性的水稻品種,但是,隨著病源菌進化,抗病基因也需要不斷迭代更新,不然就會失去作用。那麼,此次登上《CELL》的陳學偉研究團隊取得了哪些突破?

牛逼一

陳學偉研究團隊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水稻的天然變異位點——編碼C2H2類轉錄因子的基因Bsr-d1的啟動子,其作用正是有效提高對稻瘟病的抗病免疫能力,這一位點是水稻本身存在的,純天然的,不是外在的導入變異,這非常罕見。

據陳學偉介紹,論文登上《CELL》,主要是因為以下突破:一是發現的天然變異位點極其難得,這一變異位點在提高抗病性的同時,對產量性狀和稻米品質沒有明顯影響,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二是清楚完整揭示了抗病調控機制,發現的新抗病調控機制在水稻等植物中尚屬首次。

論文中的圖片

牛逼二

該項研究描繪了這個天然變異位點的「作用路徑」,分析了它究竟如何與上游基因發生作用,並如何作用於下游基因的「全路徑」:C2H2轉錄因子和其上游的MYB轉錄因子通過協調減弱過氧化氫的降解來提高廣譜抗病性。這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相關新型抗病機理研究也提供了重要借鑒。

論文審稿專家們評價「This outstanding body of work provides the rare combination of findings that will carry a high impact to both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ers.」(這是一項罕見的對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人員都具有很高影響力的傑出研究成果。)

中為陳學偉

牛逼三

陳學偉表示,2011年他從美國回校組建實驗室就投入到此項研究中,其研究的難點在於變異位點用傳統經典方式不容易鑒定出來,後來使用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才找到這個變異位點。而且這個位點不在一般人認為的編碼區,而在啟動子區域,這也為發現它增添了更大難度。

據了解,本研究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七大農作物育種」、「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四川省百人計劃」、「四川農業大學學科建設雙支計劃」、「四川農業大學傑出青年培育計劃」和「四川農業大學引進人才啟動經費」等項目的資助下,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等國內外科研機構合作完成。

《CELL》是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頂尖學術期刊,與《Nature》和《Science》並列,是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雜誌之一。據統計,截止本論文發表之前,我國在Cell主刊上發表涉及植物研究的文章共有8篇,其中研究論文6篇,涉及水稻的研究論文僅1篇(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完成)。全國農業類高校共發表5篇,其中研究論文4篇;國內單位作為第一通訊單位的僅2篇(中國農業大學,1篇與擬南芥相關,1篇與動物相關)。

2

陳學偉其人其事

這次發表文章中使用的研究材料叫「地谷」,這個材料,頗具傳奇色彩,陳學偉從1997年讀研究生的時候就開始和它結下不解之緣,「這個材料是當年陶家風老師那一輩從其他地方引進回來的,具有高抗性,水稻所很多人都研究過它。」

這個材料也是李仕貴教授當年做博士論文的材料,而李仕貴教授的博士論文《水稻幾個重要性狀的遺傳分析和分子標記定位》2000年成功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開創了四川農業大學第一。「我的碩士論文其實就是在李老師博士論文的基礎上進行的。」陳學偉說。師從周開達院士、朱立煌研究員和李仕貴教授,陳學偉的學術之路起點不俗。碩士一年級下半年,陳學偉就非常幸運地被送到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所聯合培養。當時,周開達院士在水稻育種上成效卓著,中科院朱立煌老師則是當時水稻界分子生物學的開山大師。

2004年他赴美先後在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在著名植物病理學專家Pamela Ronald教授的指導下,繼續從事水稻抗病性研究,著力點是抗病分子信號轉導及抗性機理研究,研究期間,取得了相當豐碩的成績,他先後在PNAS、PloS Biology等國際頂級雜誌上發表論文多篇,申請獲得專利多項。

「經過多年的積累後,重新來審視地谷這個材料,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2010年在決定回水稻所組建水稻重大病害理論與應用研究室後,他就委託李仕貴老師幫他準備材料。2011年回國後,新的研究正式拉開帷幕,一投入就是6年。

論文中的圖片

「我們這個研究是在前人基礎上的才得以展開的。」陳學偉介紹,國內外對不少水稻都進行了基因組測序,這為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提供了基礎。他們將地谷和基因組已經測序的66份非廣譜抗病水稻進行分析,終於發現了這個處在極易被忽略部位的具有廣譜抗病性的天然變異位點,這是地谷具有廣譜抗病性的重要原因。

「下一步還會繼續深入下去,比如要搞清楚如何去激發的這個變異過程,把這個過程弄清楚。」對陳學偉來說,論文發表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果,還有很多的未知等著他們去繼續探索。

據了解,1990年,儘管中考特別優異,陳學偉卻因身高緣故落榜中專,1993年,考大學時,分數超過了重點線,但再次因為身高的緣故,沒有被第一志願學校錄取。在表彰大會上,陳學偉的發言滿滿都是「感謝」二字,「這並不是個人的成績,而是團隊的殊榮。走到現在,我受到關愛太多了。我的義父李明寬小時候救過我的命,而且一直鼓勵著我、關心著我,沒有他的恩就沒有我的今天……在川農的時候,周開達、李仕貴、黎漢雲等幾位恩師對我關懷備至;在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求學期間恩師朱立煌先生對我精心指導,陳受宜先生、翟文學老師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我回國工作期間,這幾位恩師對我的工作一直特別關心並給予鼎立支持。」

表彰大會現場,右二為陳學偉

3

爭議源起於表彰大會

在農財君看來,陳學偉老師的故事非常勵志,甚至有些傳奇色彩。這樣一位學術達人帶領團隊有所作為應是可喜可賀的事,然而很快在網路上出現爭議,而爭議的焦點出自這次表彰大會

據了解,6月30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員成立96周年暨表彰大會上,四川農業大學設置特別環節,對此事進行了表彰,發出共計1350萬元的獎勵和支持經費。

1350萬元怎麼分的

副校長朱慶宣讀了表彰決定。文件規定,依據《學科建設雙支計劃》,確認陳學偉和李偉滔作為第二層次人選,連續五年每人每年資助25萬元,一次性特支後補助50萬,共計300萬元。列入學科建設實施方案,單列資助陳學偉和李偉滔團隊條件建設費和專項科研經費每年200萬,5年共計1000萬元。依據《教職工獎勵辦法》,單列獎勵論文作者50萬元。依據《關於調整基礎性績效工資和生活補助發放標準的實施方案》,提高陳學偉研究員基礎績效工資標準,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檔次執行。依據《專業技術崗位聘任管理辦法》,特聘李偉滔副研究員為教授二級崗。根據學術團隊建設的實際需要,特配陳學偉和李偉滔專職科研助手每年2名,5年共計10名。

李偉滔

校學術委員會主任榮廷昭院士、校黨委書記鄧良基、校長鄭有良共同向陳學偉、李偉滔課題組頒獎。水稻所所長李平發言,他表示,從2009年1月15日學校首屆教職工獎勵大會上學校號召大家開展高端學術研究,培養高端學術人才,培育高端學術成果以來,水稻所一直在苦尋破題之策。此次陳學偉研究團隊發表的高水平論文實現了量變到質變的飛躍,今後,水稻所將從人才隊伍建設、團隊建設、條件建設等方面尋求新突破,進一步提升水稻所的國際學術影響力和綜合實力。

然……鵝……1350萬元引起了一番風波

據四川日報報道,重獎消息傳出後,有微信公眾號推送了名為《一篇Cell論文重獎1350萬,你怎麼看?》的文章,文章中稱,科學家需要獎勵,科學家也需要榮譽,然而因為發表了一篇高分期刊的論文而獲得成百上千萬元的重獎,這種評價導向可能不利於科研本身的健康發展,也嚴重影響年輕一代科學家做科研的態度,甚至由此滋生為拿獎金而發論文、為寫論文而做研究的傾向,甚至不惜學術生命,干起造假、抄襲的買賣。

該公號認為:「把發論文變成政績工程,過分崇拜刊物,不看內容,遲早會出問題。」隨後,網路上出現了一些「一篇《Cell》論文值不值1350萬」的討論。

7月3日,當事人之一、四川農業大學水稻所所長李平在個人博客上發表了題為《關於Cell論文學校獎助的那些事》一文,對「1350萬」進行了解釋。這才使得網評風頭有了轉向。

@PNR小睿是幼兒園扛把子:我感覺值,比那些明星一下賺那麼多錢來的值!支持科研!

@多讀書少說話18:每次娛樂新聞都有人在那喊,明星賺錢多,對科學家不公平。好了現在科學家剛拿點經費你們又開始質疑了。

@疏影橫斜水清淺lxy:頂級期刊發表文章,說明文章質量很高。 難道在大眾眼中,所有研究人員要甘於清貧?

1350萬元對於艱苦的科研工作來說,是否算多?

廣東省農業科學研究院水稻研究所所長王豐表示,陳學偉教授及其團隊的研究成果屬於基礎性的研究,能否對選育品種時提高稻瘟病抗性還需要更多的實踐。1350萬元基本是作為陳偉學教授及其團隊後續的科研經費,並不是裝入自己的口袋。這個獎金具有導向作用,希望大家並不要過多關注獎金,要關注科學家所獲得的科研成果。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林青山表示,這個研究成果闡述了秈稻材料地谷中的廣譜抗稻瘟病的基因Bsr-d1的有關機理,要投入實際應用還需要一定的時間。1350萬元的獎金,對於水稻科學研究領域是一件好事,表示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對水稻研究成果的重視和認可,將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有關的研究。

親,你覺得呢?請留言

END

一周頭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財網種業寶典 的精彩文章:

遭洪水侵襲,廣西受災人口已達27萬,湖南已經……
還在犯愁嗎?2017年的蔬菜新品種來這裡找就對了!

TAG:農財網種業寶典 |

您可能感興趣

等一個重大發表!《炎炎消防隊》系列累計突破200萬部
夢回巔峰!帕帥23分鐘砍16+6+3,賽後激動發表感言!
1979-2017熱浪和高溫事件的大規模數據記錄發表
難道是動畫續篇?!「鑽石王牌」11.25將會有重大發表!
她是國防大學的教授,47歲依然貌美如花,發表論文100多萬字
蘋果9月12發表會搶先爆!蘋果連發3款新機,6.5寸將上市
《最終幻想14》全球玩家數突破1400萬 吉田直樹發表感言
老牌歌手病逝:表演至70歲,發表超過2500首歌
850億美元大單拱手相讓!波音發表失敗感言:對手太強,不公平
抖音先是禁止三億用戶使用抖音,再封禁39361個發表低俗內容賬號!
2017dアニメストア最動畫受賞發表!成最大贏家
雷軍剛發表:未來5年這個行業出現,存5萬一年讓你翻300倍
日本畫師發表漫畫諷刺上班族 獲3萬轉發12萬點贊
蘋果寄出10月30日邀請函,預期發表多項產品
2013-2018年中國累計發表AI論文7.4萬篇,超越美國位居全球第一
袁世凱用20萬大洋也沒能阻止梁啟超發表這篇文章,結果……
競選最後一天,全國500萬人大遊行,洪森發表演講
小米7遭爆5月發表,小米手環3同場爭艷,今年最難買到的手機!
紅米Note 5 要來了?傳2 月底發表、漲價至1799元
專業數據分析,2018年和旱災的相關性綜述文章發表在哪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