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落落大方,醇如奶茶。她連孤獨都那麼得體!

落落大方,醇如奶茶。她連孤獨都那麼得體!

有格調的人都關注了

有品位,有內涵,做一個智慧的女子;不空洞,不浮躁,做一個豐盈的女子,即使生命枯竭,亦在優雅中變老。和格主一起,做有格調的lady。

一件普通的白襯衫,搭配一條藍色的牛仔褲,扎著簡單的馬尾,簡練清爽、不施粉黛。

在奼紫嫣紅的娛樂圈,「奶茶」劉若英似乎從來都不惹眼,甚至有點顯得過於平凡。

許多人提到她時都會說,「文青長相,不是標準美女」。索性她也自嘲,說自己擁有「長倒的瓜子臉」、「留學時在餐廳端盤子練就的壯碩雙臂」。

阿信說:「奶茶在我眼裡一直很漂亮,可是跟她相處這麼久以來,我自己的感覺是,你會忽略她的漂亮,因為在她的靈魂和為人處世里,有一個很強烈、很巨大的部分,你會非常認可,而且崇拜那個部分。那叫認真嗎?好像又不止。」

這個「很強烈、很巨大的部分」是兩個字:得體。

劉若英出身名門,受到極為嚴苛的家庭教育。她的父母在她兩歲的時候就離婚了,她是由祖父和祖母帶著長大的。

祖父同胡宗南、杜聿明、左權、徐向前同為黃埔一期同學,同聶榮臻、葉挺為黃埔三期教員,國民黨陸軍上將。

祖母是當年名盛一時的名媛閨秀:八十多歲高齡,不穿絲襪依然絕不出門,走路時會把腰桿挺得筆直筆直的,在重要場合要穿旗袍以及有跟的鞋。

既然是名門,規矩自然比一般的家庭要多:家裡的客廳是沒有電視的,祖父母在外人面前永遠不會吵架,不準穿睡衣出房門。關了房門以後,幾乎不會敲其他人的門,有事會塞紙到門縫裡,祖父的小紙條,都是用毛筆寫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兩個字:得體。

七歲那年,祖母帶著她去學鋼琴,年幼的劉若英問:「為什麼要學鋼琴呢?」祖母答:「如果有一天你老公不要你了,你還能有一技之長,可以養自己、養小孩。」當時的劉若英覺得很奇怪,自己竟然在連男人長什麼樣子都不太知道的年紀,就要開始學習「他有可能會離開自己」這一點。

高中畢業後,她照著祖母給她規劃的道路,遠赴美國學習音樂和鋼琴演奏。在幼時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的她,到了美國只有一盞檯燈的小公寓里,劉若英從燒水、燒飯、洗衣的基本生活技能開始學起,幾度因為各種困難哭到想要放棄。

她打電話給祖父,說想放棄美國的學業回台灣,以前總是對劉若英有求必應的祖父,卻第一次說:「如果你大學沒有畢業,你死都要死在美國!」

後來劉若英回憶說,就是因為祖父那次的嚴厲,她開始意識到有些事情必須要自己一個人來勇敢地去面對,去一步步地學會克服人生中的困難。

從美國讀書回來以後,劉若英進入了娛樂圈。

《少女小漁》劇照,劉若英飾演小漁

她用心唱歌,沒有華麗的歌唱技巧,全情地投入到音樂里;她投入演戲,打磨每一個角色,用她認為最好的方式呈現出來,拍了很多作品,一直堅持著自己「三點不露」的底線。

她不搞緋聞,也不愛炒作,在娛樂圈裡保持著自己低調的本色。她的低調背後是得體二字,是從良好的家庭教養以及對自我的嚴格要求里來的。

劉若英是出了名的文藝女青年,先後出版《一個人的KTV》《下樓談戀愛》《我想跟你走》《我的不完美》《我敢在你懷裡孤獨》等多部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讀者的好評。

劉若英曾在書中寫道:「我們要堅強,我們不能讓生命能量流失,因為我們是這樣地固執而真心。我寫,因為我想誠實面對不完美的自己。」

在和鍾小江結為伴侶之前,劉若英一直被視為娛樂圈資深剩女的典型。一個人,是她身上的標籤。一個人通常意味著孤獨,於是我們都不太喜歡孤獨。但劉若英恰恰相反,她很享受孤獨,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兩歲擁有了自己單獨的房間,十六歲的時候一個人去旅行了,隻身一人去了美國上大學。雖然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些緊張,但她很快便適應了過來並享受其中,她一個人去浮潛,一個人去當地的酒吧,從此迷上了一個人旅行。

那麼多年的單身生活,無數粉絲為她操碎了心,但對於劉若英來說,一個人並沒有什麼,反而獨處的時光是非常寶貴的。她唱歌、拍戲、寫書,活得有聲有色。

她覺得,一個人看電影兩個小時就搞定;兩人看麻煩也多了,「一直要顧慮另一個人的感受」 。

直到後來,她遇上了鍾小江。

很多時候,只有當你能把一個人的生活過好的時候,你才有能力去經營好兩個人的生活。這一點在劉若英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

她說:「能把單身生活過好的女人,才能和男朋友相處好,你黏著他時,他就想辦法要逃;你把自己的生活和心靈都打理好,不依賴他、不試圖套牢他,他就會對你產生好奇,就想和你待在一起,就想和你結婚。」

她認為真正成熟美好的關係是「窩在愛人懷裡孤獨」,即使兩人暫時無話可說也沒關係,可以靜靜地躺在對方懷裡孤獨,這是兩人相處互相信任的極致表現,也是最高境界。

她的婚後生活:夫妻倆一起出門,去不同的電影院,看不同的電影。兩人一起回家,進家門後一個往左,一個往右,因為兩人有各自獨立的卧室和書房,只共用廚房和餐廳。

她的《我敢在你的懷裡孤獨》里有一句話:「人的一生,不是在爭取自己的空間,就是在適應別人的空間。獨處是將自己無限放大,相處則是儘可能地縮小,去適應別人空出來的位置。」

這兩年,劉若英已經很少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不知不覺間她的兒子都已經兩歲多了。但是劉若英依然還是那個喜歡獨處的劉若英:一個人去書店,一個人去咖啡館坐著發獃,在深夜的時候安靜地看書或者寫書。

她是過得那麼充實而舒心,孤獨卻得體。

(編輯助理 :宋哈娜)

Lady格調出品

— END —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貝爾格萊德國家劇院《茶花女》
喝紅茶到底有什麼好處?
喪茶:愛看看,不看滾
張國榮資深麻友,一打就是七天七夜,梁朝偉為他端茶送水
茶葉還能這麼用,喝完茶千萬別扔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去旅行,如果你連孤獨星球都不知道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