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第85期-在戰火紛飛的艱難的歲月里,盧瑟福仍然孜孜不倦投身科研

第85期-在戰火紛飛的艱難的歲月里,盧瑟福仍然孜孜不倦投身科研

大家好,

這裡是放眼宇宙世界、縱觀物理髮展、

科技人文共賞,環球物理【名家說】!

前面我們已經分享了盧瑟福在物理學上傑出的貢獻-原子核模型,

今天我們將繼續跟大家分享——原子核物理之父盧瑟夫

這一節我們介紹在戰火紛飛的艱難的歲月里,盧瑟福仍然孜孜不倦投身科研!

盧瑟福在曼徹斯特度過的幾年是非常愉快的。他的周圍有一群熱情的合作者,他接受了無數的榮譽學位,並獲得科學界的最高榮譽——諾貝爾獎。1914 年 7 月,當他在紐西蘭的母校作「元素的演變」的演說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圖85-1 盧瑟福

僅僅幾個月的時間,盧瑟福的實驗室在戰爭的煙火中分崩離析了。他的助手和研究生,幾乎全部被征去服兵役。但是盧瑟福從來未想過要停止他的工作,即使在震撼世界的大搏鬥中,純科學的天真的幻想仍然佔據著他的心靈。但是他也曾通知英國政府,只要對反侵略戰爭有利,他將時刻準備承擔他認為合適的工作。

大約在1915 年 7 月,盧瑟福本人被卷進了戰爭的旋渦。他受命在英國海軍本部的發明和研究部工作,這個部門負責處置水雷、潛水艇和探照燈。

盧瑟福感到,如果要從事任何對偵察潛水艇有益的工作,就必須擁有一些用於實際工作的儀器設備。當時英國有一艘部隊運輸船在希臘海岸被潛水艇擊沉,損失上千人。他深切地感到他的工作的巨大價值。正是這種熱情使他由α粒子一下子轉到潛水艇上來。

他在曼徹斯特實驗室的地下室里安裝了一個巨大的水箱,開始研究這項對他和其他大多數人都很陌生的新課題——水下聲學。他認為,利用某種水下偵察器來發現潛水艇是可能的,於是他就根據這一設想迅速行動起來。

1917 年美國參戰後,英法兩國決定派遣一個聯合委員會,同美國專家會晤,以便讓他們了解某些切實可行的偵察潛水艇的儀器。盧瑟福和皇家海軍中校布里奇代表英國政府,擔任聯合委員會的成員。5 月,盧瑟福和布里奇先到巴黎同法國專家會晤。兩周後,盧瑟福冒著敵軍潛水艇襲擊的危險,橫渡英吉利海峽,輾轉到了華盛頓。

1918 年秋季,盧瑟福利用與法國當局商談有關潛水艇的某些問題的機會,與法國物理學家蘭格文探討了原子問題。據說有一天,盧瑟福沒有去參加討論反潛艇新方法的英國專家委員會會議。當有人就這件事向他提出指責時,這位剛毅的紐西蘭人強烈地抗議說:「請你說話客氣點兒吧!我正忙著做實驗,這些實驗能夠證明,原子可以用人工方法發生突變,這樣的前景要比戰爭重要得多。」

在這艱難的歲月里,盧瑟福仍然孜孜不倦地進行他的α粒子實驗。由於科研人員十分缺乏,他只好改用書信的形式,通過中立國同他的在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學生和朋友們保持學術上的聯繫。

戰爭一結束,盧瑟福就以巨大的熱情和精力,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他原來的研究工作中去。1919 年 6 月,當交戰雙方在巴黎召開會和會締結條約的時候,盧瑟福在《哲學雜誌》上發表了論述他關於α粒子的一系列複雜的實驗結果的論文。他在 1918~1919 年間所做的實驗表明,用α粒子轟擊氫氣,取得的運動更快、穿透力強的新粒子就是氫核。他又使用氫以外的其他氣體做實驗,最後成功地表明,用α粒子轟擊氮,也能獲得氫核。其數量儘管是微不足道的,但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地運用人為的方法分裂了一顆原子!

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明天我們繼續為大家分享——盧瑟福的「鱷魚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物理 的精彩文章:

伽利略的「時間」
第83期-盧瑟福對兩大射線的發現
法拉第天才般的成就和剽竊門風波
海南文昌現場火箭發射觀禮!
為什麼地球不是平的?

TAG:環球物理 |

您可能感興趣

走在科研前端,周邊卻充滿「歷史」,1008億在他眼裡分文不值
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會拉小提琴的科學家一生科研路
南美洲發現2000多年前的科研所,精確程度令人驚嘆
最新科研表明:至少在30萬年前 智人的臉已經誕生
88歲的袁隆平下田搞科研,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2018年科研界因壓力過大而發生的那些悲劇
科研團隊聯合探測:2018年最後幾個月,這6個火山最可能爆發
三星砸下180億搞科研:中國高端科技的落後缺的不僅僅是錢
湖北第二大人才聚集地,科研院所800多家,從這裡走出了138位宰相
從地球前往金星只需3個多月,科研團隊為何從不考慮登陸金星?
我國「最神秘」的一本大學,實力不輸211,科研成果並肩985?
14年科研結果,內陸蓄水量加劇下降,每年損失1000億噸水!
他64歲下潛10000米「搞科研」只為拍電影,68歲的張藝謀也開始突破
還處於科研試飛階段的蘇-57為何要倉促應戰?
一名91歲老焊工,科研成果價值千億,讓航母提前30年下水!
曾是「山寨機」的代表,投入100億搞科研,現在和華為齊名!
巨浪3運用的技術,美俄至今沒能突破,中國科研家在70年前提出
2018中國大學科研排名,排第一的是這所!
曾經和華為並立國產巨頭,如今為了4.5億賣掉科研大樓,令人唏噓
這5種生物幾乎「不會死」,507歲的蛤蜊是被科研人員弄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