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伊麗莎白女王憑什麼變得人見人愛?

伊麗莎白女王憑什麼變得人見人愛?

眾所周知,美國的一個州得名於一位「廣受愛戴」的女王,她的名字叫伊麗莎白。英語圈人民對她的喜愛,到底非理性到什麼程度呢?她真的是一位引領黃金時代的明君嗎?我很樂意沾點墨汁簡述她的傳奇一生……

由於終身不嫁、謚作「童貞女王」,才有了弗吉尼亞這名兒。然而為何會終身不嫁呢?不婚的君主,對王國真的是福音嗎?這要從她不幸的身世開始說起。

油畫中的英王亨利八世

童年不幸

伊麗莎白的父親,是英國歷史上最風流、放蕩、不負責任的國王——亨利八世。她父王為了娶二老婆,和王后反目,不但引發了戰爭,還被羅馬教皇開除了教籍……王后是大國公主,婚姻出現任何變故都可能會引起國際紛爭;可是亨利八世為了廢掉老婆什麼都可以捨去,國家的安全、人民的福祉他全然不顧,一意孤行要娶美女過門。這才有了她母后的入宮,以及她這位公主的出生。

被指定為王位繼承人的好日子沒持續幾天,厄運降臨得太快。伊麗莎白三歲時,父王又移情別戀了,她的母親安妮·博林被判處叛逆罪、並被處死。伊麗莎白從王位繼承人、高高在上的公主,變成了被公開宣布的私生女,她從「伊麗莎白公主」變成了「伊麗莎白·都鐸小姐」。

油畫中美麗的簡·西摩

她老爸為了娶三老婆,對二老婆可真是狠毒至極,身為一位貴族,缺乏最起碼的德操,更別提騎士精神了。

亨利八世和他的三老婆簡·西摩生了一個男孩,國王為他起名叫愛德華。伊麗莎白和曾經的瑪麗公主都淪為愛德華的傭人,在服侍人的工作中,伊麗莎白不但要被王弟欺凌,還要被姐姐瑪麗收拾,長期生活在絕望中。

這五年間,已然年邁的父王繼續循環往複地毀滅著自己剛剛搭建的婚姻,直到他娶了在宮廷任職的女官凱瑟琳·帕爾作為第六任妻子。知書達理的凱瑟琳對瑪麗和伊麗莎白都很好,讓她們接受了教育,幫她們找了玩伴。在王后的勸說下,亨利八世國王這才赦免了兩位公主……開始把她們當女兒對待。

伊麗莎白的最後一位繼母凱瑟琳

這五年間,已然年邁的父王繼續循環往複地毀滅著自己剛剛搭建的婚姻,直到他娶了在宮廷任職的女官凱瑟琳·帕爾作為第六任妻子。知書達理的凱瑟琳對瑪麗和伊麗莎白都很好,讓她們接受了教育,幫她們找了玩伴。在王后的勸說下,亨利八世國王這才赦免了兩位公主……開始把她們當女兒對待。

少年危局

凱瑟琳找來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人文主義者羅傑·阿斯坎作為伊麗莎白的老師,她接受了古典文學、歷史、數學、詩歌和各門外語教育。伊麗莎白在這段最快樂的日子裡學會了聽說讀寫英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拉丁語和希臘語。

凱瑟琳王后勸說年老的國王重新賜予兩位公主繼承權,國王在一年後頒布了新的法令,恢復了她們的繼承權,但繼承順序排在弟弟愛德華之後。另外,由於伊麗莎白的母親是按照新教禮儀與國王成婚的,在國王與天主教「和解」之後,伊麗莎白依然被視作「私生女」。

三年後亨利八世去世,年幼的愛德華六世繼位。由於愛德華難以親政,政權落在以聖公會新教為主的攝政議會中,這些人暗中保護著伊麗莎白,以及她的繼承權,以防止政權再度落入天主教君主的手裡。

雖然兩位姐姐一直儘力照顧著愛德華,但年幼的愛德華六世對她們卻毫無好感。他在登基後的第五年得知自己可能命不久矣,於是頒布新法令,廢黜了兩位姐姐的繼承權,指定自己的表妹簡·格雷繼承大統。

愛德華國王很快撒手人寰。簡·格雷即位後,瑪麗公主隨即發動了武裝政變。瑪麗公主與伊麗莎白不同,她的母親是大國公主,又篤信天主教。她長期擔任「威爾士公主」擁有自己的封地、家臣;背後又有羅馬教廷與西班牙等國宮廷的力量在支撐。瑪麗輕鬆顛覆了簡的政權,並殘忍地將她殺害。簡被斬首時,還是個未滿十八歲的少女。

瑪麗公主加冕為瑪麗一世女王后,迫害了很多不接受天主教信仰的人士,伊麗莎白非常恐懼,反覆表態自己願意接受天主教信仰。而瑪麗從未信任過她。伊麗莎白的一直在命懸一線的處境下艱難度日。

當年冬天,信仰新教的托馬斯·懷逸以擁立伊麗莎白之名,率軍起義;他的軍隊從肯特郡一直打到了倫敦市郊。瑪麗女王非常恐懼,然而叛軍未能破城。雖然她也知道,伊麗莎白這小女孩,在幽禁期間根本沒可能聯絡到外部貴族勢力,但她還是給伊麗莎白扣上了叛國罪名,監禁於倫敦塔(相當於中國古代的「天牢」)。

進了倫敦塔一般很難活著出來,英國議會的一些人為營救伊麗莎白而聯合了起來,瑪麗女王面臨巨大的輿論壓力,不得不宣布暫時「釋放」伊麗莎白,其實是把她幽禁到了郊外的一處隱秘的莊園里。

英國議會一直流傳著瑪麗女王幽禁本國唯一王室繼承人的傳言,而沒有子嗣的瑪麗面對輿論竟然突然宣布自己懷孕。大臣們建議她,為了大統,可以把「住在鄉下」的伊麗莎白叫回宮「陪侍」。伊麗莎白隨即「奉旨入宮」,結束了被關押的命運。

伊麗莎白陪侍了幾個月,卻沒見瑪麗女王的肚子變大;相反,瑪麗在半年後又恢復了苗條身軀,事實證明她的懷孕是個謊言。沒有子嗣的瑪麗整日憂心忡忡、身體狀況也每況愈下。由於與她聯姻的是西班牙王子腓力,查理五世辭世之後,瑪麗女王又成為了那不勒斯女王、西班牙女王以及名義上的耶路撒冷女王。她特別希望能產下後代穩住這個成就,可是越是著急越難以如願,兩次假懷孕之後,她告別了人世。

青年登基

1558年,25歲的伊麗莎白作為唯一王室繼承人宣布繼位。並於來年一月在西敏寺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加冕為女王,稱伊麗莎白一世。

油畫中的年輕女王伊麗莎白

1558年,25歲的伊麗莎白作為唯一王室繼承人宣布繼位。並於來年一月在西敏寺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加冕為女王,稱伊麗莎白一世。

在瑪麗女王統治時期,伊麗莎白在囚禁中反覆強調自己是天主教徒,但自己成為女王后,立即召開議會,按照安立甘宗新教的禮儀進行了加冕。羅馬教廷、信奉天主教的法蘭西、西班牙等國都拒絕承認她的女王地位。而國內的反對派人士亦蠢蠢欲動。如何穩住來之不易的權力,是年輕女王面對的巨大挑戰。

油畫中的青年女王伊麗莎白

在瑪麗女王統治時期,伊麗莎白在囚禁中反覆強調自己是天主教徒,但自己成為女王后,立即召開議會,按照安立甘宗新教的禮儀進行了加冕。羅馬教廷、信奉天主教的法蘭西、西班牙等國都拒絕承認她的女王地位。而國內的反對派人士亦蠢蠢欲動。如何穩住來之不易的權力,是年輕女王面對的巨大挑戰。

一開始伊麗莎白並沒把西班牙當作敵國,而議會的元老們也樂於用年輕的女王來引誘法蘭西、西班牙等國宮廷,套取一些政治利益。瑪麗時代西班牙與英格蘭是共主聯邦,瑪麗甚至還統合了南義大利並宣稱了亞洲西部的領土。而西班牙王子前來提親的行為,或許也能緩解與教廷作對的英格蘭跟西歐鄰居們的關係。然而,伊麗莎白差點被西班牙王子刺殺了……

這事要從悲劇女王瑪麗·斯圖亞特說起,這位出生後六天就成為蘇格蘭女王的絕代佳人,年紀輕輕就被法蘭西王子相中,眼見著就能同時做蘇格蘭女王和法國王后可是丈夫婚後二年離奇死亡,回國寡居又遭遇貴族叛亂,被叛軍囚禁凌辱逃脫後前來投奔姨媽——英格蘭的伊麗莎白……

伊麗莎白一開始真心接納了這位年輕美貌的悲情女王,但久而久之發現她忠於天主教信仰,又是和自己親緣關係最近的人,在自己沒有婚配沒有子嗣的狀態下,是對自己的王冠威脅最大的人。於是下令將這位美女囚禁。

油畫中的瑪麗·斯圖亞特告別法國

被囚禁的美女成了羅馬教廷、西班牙、法蘭西等勢力聯手顛覆英格蘭的希望所在;而相對的,伊麗莎白一邊鐵血鎮壓著天主教徒,將天主教徒宣布為非法、叛國,讓所有天主教神父生活在隨時被殺恐懼中的同時,她也在消耗著英格蘭的財力,以新教勢力滲透法蘭西、荷蘭的市民階層。

對法蘭西的滲透並不成功,聖巴托洛繆之夜後,十萬位數的法國新教徒被屠殺,新教勢力備受打壓,而荷蘭的滲透卻非常成功,八十年戰爭爆發,西班牙大軍開始血腥鎮壓荷蘭,而英格蘭獲得了對抗西班牙的先機。

在長期的關押中,瑪麗·斯圖亞特並沒有能夠取得與外界的聯絡,相反,法蘭西、西班牙的宮廷與羅馬教廷卻宣布她才是英格蘭女王。英國本土的地下天主教勢力以及蘇格蘭反詹姆士黨人都聯合了起來,希望發起一場大的起義,扶持瑪麗·斯圖亞特成為英、蘇女王。最終,伊麗莎白終結了作為一個貴族最起碼的憐憫,她在歷史上首次使用了斷頭台,來斬首一位王室成員,也讓悲劇女王瑪麗成為了最早死於斷頭台的西歐貴族。

晚年險境

在守住英格蘭王冠的漫長戰爭中,伊麗莎白在內政、外交、軍事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無底線的決策。

開戰前,伊麗莎白縱容自己的寵臣訓練、組織海盜,在北海、加勒比海、大西洋上大肆劫掠,一開始只針對西班牙商船,擴大化之後海盜基本不認船上的國旗……當然,女王頒布了打劫手諭,大量海盜都是「奉旨打劫」,他們會把自己劫掠的一部分金額或商品,作為貢品交於倫敦朝廷。這大大加速了英國資產世界的原始積累,而伊麗莎白成了外國人冒險故事中的海盜女王。海上劫掠成為了英西戰爭導火索之一。

伊麗莎白還縱容自己的寵臣在非洲沿岸綁架當地居民,販賣作奴隸,開啟了一門嶄新的生意。為帝國的原始積累追加了砝碼,並使得英國的國際聲譽再次受到連累。

在開戰之後,伊麗莎白做出了一系列錯誤的決策,導致英國在戰爭初期幾乎陷於絕境。

油畫中與西軍肉搏的英軍

伊麗莎白派她的寵臣帶領英國精銳陸軍,史無前例地在伊比利亞半島登陸,攻打西班牙本土。然而她忘記提醒她的寵臣帶上大炮……在對方堅硬的城堡面前,英軍損失慘重,進攻失利的同時喪失了有生力量。

西班牙軍艦與英國海岸炮台激烈對射時,伊麗莎白女王會跑到碼頭上吶喊助威,這使得保護她的衛隊付出了重大犧牲。

油畫中正在與西班牙海軍作戰的英軍士兵

伊麗莎白女王錯誤的軍事指揮,使得英國本土城鎮史無前例地被西班牙軍隊圍困,甚至被攻佔,損失巨大。

西班牙支援了16世紀80年代的愛爾蘭大起義,伊麗莎白女王一度沒有能力鎮壓這場起義,使得戰火蔓延了四年這給英國造成了極大的打擊。

內政方面,伊麗莎白女王為了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頒布了一系列毫無底線的法律。

1563頒布了著名的《徒工法令》,規定凡沒有土地或土地收入少、或無固定職業的人都必須接受僱主僱用,期限不短於一年;未經主人同意不得在期滿前離開,工資數額由各地治安法官統一規定。這項法令保障了英國用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可用。

1572年頒布《懲治流浪者法令》,規定十四歲以上的無證乞丐如果在兩年內沒人願雇,就處以鞭笞和烙印;再度行乞且年過十八,又無人願僱傭者,則判處死刑;第三次被發現流浪或行乞,則以叛國罪處斬。

伊麗莎白女王設立了商品專賣權,壟斷了國內貿易,然而她隨意把許多商品專賣權賞給寵臣的作法遭到了議會的猛烈抨擊。在僵持了多年之後,晚年的伊麗莎白不得不在1601年向議會許諾停止出售有害的專賣權。

宗教方面,伊麗莎白女王頒布了一系列法令「統一了宗教禮儀」,實際上是為清除異端打下法制基礎。除了宣布天主教為非法,伊麗莎白對其他派別的新教也並不寬容。尤其在統治後期,轉而對清教徒進行殘酷鎮壓。

油畫中秘密集會的清教徒

在她晚年的鐵腕統治下,英格蘭爆發了清教運動,這類慘劇的後果便是大量清教徒被迫逃亡——也是北美殖民地得以迅速開創的原因——如果在國內呆的下去,誰會願意背井離鄉去往蠻荒的美洲開闢殖民地呢?流浪去美洲,只為離女王遠一些罷了。

油畫中背井離鄉的清教徒

順道解釋下安立甘宗(英格蘭國教)、加爾文宗(清教徒)、天主教(羅馬公教)在當時的主要區別。英國國教除了拒絕承認教皇的權威之外,依然是個等級森嚴的宗教組織,該宗基督教將英國王室作為最高宗教領袖;清教徒是基督教原教旨主義的衍生物,拒絕崇拜任何偶像,包括女王,信徒要按聖經上的描述來生活,從另一個維度衝擊了王政的穩固;羅馬公教只認可羅馬教宗為最高領袖,區域大主教須由羅馬任命,絕不承認女王在宗教上的地位,他們的彌撒和禮儀被女王明令禁止。

一系列看上去不為近代文明人所接受的法令、政策與行動,終於成就了英國歷史轉折期的「最偉大君主」——伊麗莎白女王。當然,她臨時召集的艦隊打敗了遠比英軍強大的西班牙無敵豪華海上陣容,也是她「被歷史書追捧」的一大主因。

油畫中的無敵艦隊末日

英軍打敗了宿敵,海盜與資本家們又收穫了大量的資源與資金,執法者們還清除了大部分異見分子。英格蘭在伊麗莎白的統治下,變得富裕、穩定,文化事業得以開展。伊麗莎白幼年深受文藝復興中期文風的影響,她精通多門外語,在把朝廷瑣事交給寵臣們之後,伊麗莎白把餘下的精力投入到詩歌、散文、戲劇與文學翻譯上,她特別鍾愛文風俊秀的才子,贊助了劇作家莎士比亞以及一大批有志青年。

終身未嫁的極權統治者,在一代又一代英國文人的讚美詩中,成為了聖潔、睿智、慈愛的化身,哪怕是她用自己的婚姻作籌碼,在各國貴族之間虛與委蛇、套取利益的行為都成為被歌頌的佳話。關於女王的頌歌在英美關係正常化之後,也傳到了美國。在整個英語世界,幾乎再也沒有人去追究她當年的殘酷鎮壓異見人士與施政不當了。可以說,沒有伊麗莎白,就沒有後來的英國,更不會出現什麼美國。對她的紀念,就是對英語民族的身份認同,與政治坐標無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鄭好 的精彩文章:

TAG:鄭好 |

您可能感興趣

伊麗莎白是名不是姓,英國伊麗莎白女王姓什麼?
伊麗莎白圈是伊麗莎白女王發明的嗎?
為什麼人們認為這是伊麗莎白女王的抗議服裝
伊麗莎白?阿伯特:為什麼總有人對婚姻不忠?
伊麗莎白女王為何終身未嫁?
伊麗莎白女王也遇尷尬!接見名人竟不認識麥當娜,與人握手被強吻!
論優雅,很難有女人能比過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和黛安娜王妃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委屈哭泣,誰這麼大膽,敢給女王氣受?
英國伊麗莎白女王最討厭的人竟不是卡米拉,而是凱特王妃的母親?
世紀婚禮後黛安娜王妃和伊麗莎白女王以及丈夫的關係鬧得有多僵?
王室都愛的格子裝,只有黛安娜和凱特王妃穿出了氣場?女王伊麗莎白只是可愛
夏洛特公主長得像伊麗莎白,更像黛安娜王妃,網友:未來女王無疑
肯尼迪夫人曾這樣「羞辱」伊麗莎白女王:平庸乏味的中年婦女
為什麼伊麗莎白女王從來不用支票?
女王伊麗莎白對凱特王妃很滿意?你如果聽了這件事情還會這麼想嗎
凱特王妃為什麼喜歡穿亮麗的裙子,伊麗莎白女王和她一樣
瑪格麗特公主和撒切爾夫人吵架,惹哭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皇家的「熊孩子」也不好帶
哈里王子老婆「不服」王室規矩,卻獨得女王伊麗莎白恩寵
伊麗莎白女王不會向任何人「鞠躬」唯獨只有她享受了女王的對待
「不值錢」的海藍寶石?為什麼黛安娜王妃,伊麗莎白女王都戴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