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丈量六尺巷

丈量六尺巷

一場雨後,空氣中氤氳著甜潤,正是外出玩賞的好時節。周末,駕車來到桐城市參觀文廟,感受桐城散文學派的文學氣息。

川端康成說,美是邂逅所得、親近所得。六尺巷是在尋找文廟的途中邂逅的。通往六尺巷的是一些曲折的小道,道旁的屋舍低矮,古色古香。六尺巷朝東的巷口,高聳著一座氣勢恢宏的石牌坊。上端鐫刻著「禮讓」二字,輝映著朝陽,格外耀眼。抬眼望去,六尺巷掩映在綠樹間,兩邊約兩米高的圍牆,新刷的淺綠色油漆,與周邊的色彩相映成趣。走進六尺巷,腳踩著地上的鵝卵石,一股虔敬之情油然而生。儘管一眼可望到盡頭,但丈量它長度和寬度的慾望仍如烈火一樣在心中燃燒。步行所需時間約5分鐘,巷子長達100米,兩手平舉,比量兩道圍牆之間的距離,巷寬整整6尺。

見我如此虔誠地測算六尺巷的長度和寬度,一位穿著紅色志願服的老大爺笑眯眯地走上前來問道:「巷子只有100米長,6尺寬嗎?」我被老大爺問得一頭霧水,正在琢磨他的「弦外之音」,老大爺就指向廣場上一塊黑色的大理石,抑揚頓挫地念起石上的詩句:「千里來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老大爺指著當年張宅和吳宅的位置,如數家珍般地講述禮讓的故事。

清代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住宅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家人飛書京城,讓張英打招呼「擺平」吳家,張英卻微笑著回給老家人一首「打油詩」。家人見書,主動在爭執線上退讓了3尺,下壘建牆,而鄰居吳氏也深受感動,退地3尺,建宅置院。於是,兩家的院牆之間有一條寬6尺的空道,就是眼前聲播四海的六尺巷。

張英及他的後代名著一時,父子雙宰相,一門三世得謚,六代翰林。張英之子張廷玉更是叱吒政壇50載,冠絕百僚,歷經三朝不倒,配享太廟。張英家族可謂簪纓世族,貴胄滿朝。恭謙禮讓、忠厚待人,這是張英家族代代相傳的家訓,是整個家族興旺發達的「秘籍」。身教重於言教,張英主動讓地3尺,給子孫讓出一個廣闊的人生大道。

對比張英的大度,許多人都在為平時的斤斤計較感到汗顏。於是,夫妻們雙手緊握,紛紛在巷口合影,將六尺巷這把「尺子」銘刻在心,時時刻刻拿出來量一量,測量是否能夠寬以待人,是否能夠引導子女擁有人生的高天白雲。

(作者單位系湖北省鄂州市教育局)

《中國教師報》2017年07月05日第16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知行合一
陝西省西安市周至中學:周山培德 至水啟智
教師要成為德性之師
教育世家的院士成長路
● 精彩觀點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按照古人標準五尺侏儒 六尺矮小 七尺男兒 八尺好漢 九尺大英雄,你是哪個段位的?
談算術:與「六尺君」聊聊「六尺巷」
才女出一上聯:六尺綾羅,三尺纏身三尺墜!書生的下聯太經典
大喇叭廣播——「六尺巷」的故事
六尺整紙弘一法師偈語
明星畫家劉燕聲老師國畫六尺整張精品山水畫四幅圖
靜之若儀六尺男兒
61作文‖荷凡:六尺巷
夜眠六尺 日食三餐
當六尺巷遇到「張扣扣案」
身高不滿六尺的晏子卻是偉丈夫?
畫家高建華國畫精品小六尺《源遠流長》山水畫三幅圖作品
首度面世!張大千六尺潑彩山水、書法合璧巨制現身香港蘇富比春拍
張梅國畫大六尺寫意富貴滿堂牡丹和王慧麗精品四尺工筆牡丹欣賞
窅娘善跳金蓮舞,李煜特意建造一座六尺高的金蓮舞台
精品國畫大六尺水墨山水畫,一級美術師陳兵老師《江寨人家》作品
從富蘭克林的碰壁到六尺巷,看如何走出人生天地寬
中華禮儀故事之「六尺巷」
張大千六尺潑彩山水及書法合璧上拍香港蘇富比
相六尺之軀,不如相一尺之面,為什麼說「榴子齒」的女人必嫁貴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