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鑒:顧亮的線索

楊鑒:顧亮的線索

蜂巢(北京)當代藝術中心於2017.5.27-7.7,以A、B、C三個展廳正在展出「零度之維:抽象藝術的理性表達」大型群展。展覽由夏季風策劃,邀請了陳丹陽、陳牆、封岩、高入雲、戈子餘、顧賓士、顧亮、郭銳文、冷廣敏、李平、李文光、劉國強、劉可、馬晟哲、錢佳華、曲豐國、任倢、宋建樹、王豪、王一、張如怡、張雪瑞(按姓氏拼音排序)等二十二位當代藝術家參展,以平面繪畫、裝置、雕塑、影像等多種創作媒介,來考察中國當代抽象藝術中的理性表達。本次展覽也是繼2015年大型群展「秩序的邊界」之後,蜂巢當代藝術中心以中國抽象藝術作為考察對象的又一次學術梳理。

本篇將介紹藝術家顧亮的作品。在顧亮被幾何異化的空間當中,彷彿存在著一種理性的經過精確算計後的感覺,顧亮通過空間營造與幾何架構,建立起了一套能夠篡改空間導流視線的獨特視角語言。

顧 亮 | Gu Liang

「零度之維」展覽現場,顧亮作品(左、右側)

顧亮/ Gu Liang

正立方/ Square Cube

2017

布面綜合材料/ Mixed media on canvas

(140~57)×140cm

(「零度之維」參展作品)

長立方/ Long Cube

布面綜合技法/ Mixed techniques on canvas

從左側垂直邊順時針六條邊分別為/ Length of the six edges: 180cm,32cm,35cm,180cm,55cm,61cm (from thevertical edge on the left, clockwise, respectively)

線索-15/ Clue-15

2016

布面綜合技法/ Muliple techniques on canvas

130×130cm

線索-17/ Clue-17

布面綜合材料/ Mixed media on canvas

180×150cm

相較於藝術界中那些直接藉助西方非具像成果進行創作,並且企圖逆向推導的藝術家而言,顧亮近兩年在繪畫實踐當中的非具像轉向,無疑是清晰的,更具有一定說服力。他從自己有著顯著再現繪畫烙印的創作作為源點開始推進,逐漸在主觀經驗和感性與理性的自我閱讀當中,建立起了一條具有形式自律的創作線索。在長達數年的自我剔除與揚棄之後,他的創作幾乎脫離了傳統的再現繪畫系統,並且通過空間營造與幾何架構建立起了一套能夠篡改空間導流視線的獨特視角語言。-

自2015年開始至今,顧亮的創作在視覺形式方面保持著持續性經營,加大推進畫面的感染力和張力,同時又維持著穩定的感性邏輯和越發清醒的理念。傳統意義上的具象描繪在他的畫面當中已經淡出,過於真實的描繪在此時顯然已成為負擔,並且在自身表達層面亦已失效,藝術家覺察到非具象形態似乎更能有效也更加直接地傳遞出自身的情感世界。顧亮這個階段的作品乍看之下有著明顯的抽象表徵,然而在一些關鍵環節的塑造方式上和對空間光影的去留選擇上,依然能感覺得到藝術家對一些真實空間和日常元素的保留,這或許是他有意地剋制自己的創作滑向抽象的形態,轉而自覺性進入對抽象資源的主動攝取。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藝術家應和了自己在「深藍的現場」階段中,所創作的作品為觀者預留「線索」的設置,重申希望觀眾與作品相遇之後,能夠成為這種偶然性時空的見證者。這種類似「夾層」狀態的感覺並非藝術家在視覺上玩的小把戲,而是讓觀看更加可知可感,畫面中不確定的狀態給觀眾帶來一種不確定感,也帶來作品與真實空間的距離感。

在顧亮最近的創作中,創作的技法變得更加多元,畫面的邊界設置是靈活可變的,是可以被激活互動的,觀者的視線可以調度他潛藏在畫面中的可見與暗示的空間,因而形成存在與不存之間微妙的辯證關係。在這個被幾何異化的空間當中,彷彿存在著一種理性的經過精確算計後的感覺,但事實上卻蔓延著一種荒謬的怪誕感。顧亮的作品挑釁著他所描繪的現實時空,也挑釁著觀者的視覺,被迫調動自身的經驗加入其中,進而使缺乏生命氣息的畫面具有了某種與藝術家有關的氣息與意志,這也可以視之為解讀藝術家作品的另一條「線索」。

(摘自楊鑒《顧亮的線索》)

顧亮

1980 生於西安

後畢業於西安美院

現工作居住於北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閆珩:再過幾年 我們也是四五十歲的大叔
古代工藝最精湛的瓷器為何如今無人問津?
任微音畫藝及其作品市場價值初探
眾家評述大土三陽山水畫
錢幣收藏:材質不同保管方式也各盡不同

TAG:雅昌藝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復古氣質兼顧亮眼細節!這雙 adidas Originals 新品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