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一年間讓股價翻了六倍,AMD 能否在蘇媽治下重振旗鼓?

一年間讓股價翻了六倍,AMD 能否在蘇媽治下重振旗鼓?

一年間讓股價翻了六倍,AMD 能否在蘇媽治下重振旗鼓?

雷鋒網按:今年 PC 市場的大事件,莫過於 AMD 的「回歸」。我們都知道 Ryzen 跳票了好幾個月,從計劃於 2016 年底發布一直推遲到今年三月;也知道 Ryzen 相比上代「推土機」實現了 52% 的 IPC 提升。然而,Ryzen 只是蘇媽入主 AMD 之後的第一步棋。今天我們一起來看 Ryzen 背後的故事,以及蘇媽為拯救瀕臨破產的 AMD 進行的一攬子戰略調整。下半年 AMD 還有 Vega 和 Epyc,這家一直在努力追趕不讓自己掉隊的公司,未來是否有機會「盤活大龍」?

Ryzen 的使命

Ryzen 的故事和一個女人牢牢捆綁在一起——她自然是蘇姿豐,國內 PC 圈喜歡親切得稱呼她「蘇媽」。

蘇媽的辦公室在四樓。從這裡,視線穿過 AMD 的奧斯汀總部園區,可以直接看到晶元實驗室。AMD 的新一代晶元,就在這裡進行測試。去年整個春天,蘇媽經常往那個方向看,時時聯繫實驗室的工作人員了解測試進度,焦急關注著新一代晶元 Zeppelin 的測試進度。

一年間讓股價翻了六倍,AMD 能否在蘇媽治下重振旗鼓?

位於德州首府奧斯汀的 AMD總部園區

Zeppelin 是 AMD 新一代處理器的代號,暨面向 PC 和伺服器的旗艦 CPU。AMD 的命運,完全賭在了這塊晶元上面。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已經猜出來了:Zeppelin 的 PC 端品牌,就是現在的 Ryzen 「銳龍」。

MIT 本碩博畢業的蘇媽,自己就是個高級微處理器工程師。她在 2014 年 AMD 銷售慘淡時臨危受命,擔任這家投資者、消費者都擔心隨時會倒閉的公司的 CEO。 而 Zeppelin,就是她上任後重振 AMD 產品線藍圖中的第一個項目。這款從頭設計的晶元,被寄予厚望幫助 AMD 奪回有強大計算性能需求的部分客戶,恢復他們對 AMD 的信心。這些目標客戶包括頻繁升級的 PC 遊戲玩家,以及有 AI、機器學習應用需求的科技企業。如果 Zeppelin 能成功,AMD 扭轉多年虧損就有了希望,或許還有機會從英特爾、英偉達兩廠的陰影下站起來。

一年間讓股價翻了六倍,AMD 能否在蘇媽治下重振旗鼓?

蘇姿豐 *福布斯 Sarah Lim 攝

危機

蘇媽沒預料到的是,當承載著全公司希望的晶元樣品到達奧斯汀,卻讓整個 AMD 技術部門炸了鍋:

一個設計缺陷讓整個 Zeppelin 項目蒙上陰影,整個測試團隊被迫進入蘇媽口中的「阿波羅 13 模式」——阿波羅 13 是 1970 年的 NASA 載人探月任務,在數個核心設備發生故障的絕望情形下,宇航員和飛船仍安全返回地球,是人類太空探測史上最富英雄主義的事件之一。用它來形容當時的 Zeppelin 項目,除了情況危急,大概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當時是 2016 年 4 月,測試主管 Louis Castro 調集了 80 名工程師準備檢查第一批 Zeppelin 樣品,同時也是第一批 Ryzen 工程晶元。但在測試的頭一天晚上,晶元設計團隊主管給 Louis Castro 打了一個電話,通知了一個極其糟糕的壞消息:設計團隊在計算機模擬中發現了一個缺陷,第一批晶元到達的時候就會是壞的,連讓電腦啟動也不可能。如果該問題不能立刻解決,Ryzen 上市可能會延遲數周甚至數月。而當時,蘇媽正在 8000 英里以外的印度出差,與總部有 10 個小時的時差。


Louis Castro 回憶說:」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沒有遇到過比這更嚴重的事了。當時我坐下來想:老天,我該怎麼做?「

Zeppelin 的工程負責人 Lee Rusk 打電話給 Global Foundry,AMD 的晶元代工製造商,通知他們立刻停止生產。CTO Mark Papermaster 在電話里把情況告知了蘇媽,情況很緊急,但兩個人倒是都沒慌。蘇媽的第一反應對後來 Ryzen 的上市至為重要:測試不能延期

AMD 團隊立即進入」阿波羅 13 模式「,四個不同工作組的工程師坐下來頭腦風暴解決方案——怎樣繞過工程原型晶元的缺陷,立刻進入測試階段。蘇媽回到奧斯汀之後,直接趕到實驗室,給團隊打氣的同時對他們強調:我們沒有退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一年間讓股價翻了六倍,AMD 能否在蘇媽治下重振旗鼓?

實驗室里,蘇媽和 Louis Castro(Ryzen T-恤)、Lee Rusk(Polo 衫)以及 Zeppelin 項目工程師。

今天的 PC 和智能手機里的晶元,可以說是極端複雜。一個五美分硬幣大的 Ryzen 晶元,有 50 億個排列在 100 多層空間里的晶體管。那個要命的缺陷,影響了不到萬分之一的電路。如果它發生在最靠下的幾層,解決這個問題會極端費時。

不過最終讓 AMD 鬆了口氣的是,這個問題在 Global Foundry 用一個月就可以解決。而 Louis Castro 團隊又找到了一種在測試中避開該缺陷的辦法,連這一個月的時間也不會浪費。

如果 AMD 運氣再差點,Ryzen 的最終上市日期可能還會再跳票好幾個月。

藍、綠兩廠陰影下的 AMD

在 Ryzen 上面,背水一戰的 AMD 迫切需要一場勝利,並且要快速見到戰果以重整旗鼓。

過去幾年 AMD 賴以生存的戰略,可概括為製造滿足基礎需求的晶元,每年或者每兩年進行小幅升級,並提供比競爭對手更便宜、有更高性價比的產品。但該戰略已經到了末路——IDC 的統計數字顯示,在 2007 到 2016 年之間,AMD 的 CPU 市場佔有率從 23% 下降到了不足 10%;伺服器晶元到了不足 1%。與此同時,在移動智能設備革命衝擊下,整體 PC 市場在這幾年間的萎縮超過了大多數人的預期。但這股移動設備浪潮與 AMD 無關。AMD 連續五年虧損,營收在 2015 年觸底,僅有不足 40 億美元,相比 2011 年下降 39%。

而 AMD 的壞消息,很大程度上也是矽谷的壞消息。AMD 從來沒有坐過半導體市場的頭把交椅,但它仍然為行業貢獻了不少創新——第一個突破 1Ghz 頻率的晶元設計商,以及第一個推出雙核 CPU。作為一個晶元市場的追趕者,AMD 推動了晶元價格的下降以及新技術的普及。無論是依賴強大計算性能的公司,還是普通 PC 消費者,都從中受益良多。不少消費者即便不用 AMD 的產品,也希望它推出有競爭力的晶元給藍廠、綠廠造成壓力,迫使後兩者降價。

HPE 的 CEO Meg Whitman,一語道出了為什麼這麼多人支持 AMD 的原因:


」在我見過的幾乎所有行業,競爭總能帶來創新。晶元市場的生態更多樣,對於行業整體而言是利好。「

一年間讓股價翻了六倍,AMD 能否在蘇媽治下重振旗鼓?

英特爾和 AMD 的市佔率變化以及股價捆綁關係

今天,AMD 破產的可能性看起來低了些——部分應歸功於蘇媽。她的戰略是憑藉激進的重新設計幫助 AMD 在超級計算機市場大步趕上英特爾和英偉達,做出能同時做更多計算、能快速訪問存儲在計算機其他地方數據的晶元。同時,蘇媽開始降低 AMD 對 PC 市場的依賴,聚焦於為三大主機品牌:微軟、索尼、任天堂供應晶元。她還將伺服器晶元設計授權給中國合作夥伴,以提高凈收入。

今年三月,第一批 Ryzen 晶元(即 R7 系列)上市,雖然受到內存兼容、主板 BIOS 等問題困擾,各路媒體評測總的來說十分正面。這些晶元輕鬆達到了 IPC 比上代產品提升 40% 的承諾。 相對於英特爾發燒級的 Broadwell-E 系列,R7 用不到一半的價格就達到了相似性能。舉個例子,同樣是八核十六線程,Ryzen 7 1800X 售價為 $499,英特爾 Core i7-6900 則是 $1,089。結果是,本來在 2 美元(2016 年初)徘徊的 AMD 股價,現在怒漲到了 12 美元,翻了六倍。有競爭力的產品,直接改善了 AMD 的境況。去年,AMD 的收入同比增長 7%,達到 42 億美元。

但 Ryzen 並不是故事的全部。據雷鋒網消息,今年夏天,AMD 伺服器處理器 Epyc 將會出貨,衝擊幾乎被英特爾壟斷的伺服器市場。 隨後,Vega 的消費級顯卡將面世。Vega 是個十分特殊的產品。不僅是因為本代 Polaris 高端產品的缺席,更重要的,GPU 已經不再僅僅是遊戲硬體,隨著 GPU 通用計算的浪潮,成為了驅動 AI、機器學習應用的計算平台。GPU 的市場需求,不僅沒有隨著 PC 整體市場萎縮而下滑,反而持續增長。而 Vega 的性能,據說可與英偉達目前的高端產品相提並論,蘋果已決定在 6 月份公開的灰色 iMac Pro 上採用 Vega。

一年間讓股價翻了六倍,AMD 能否在蘇媽治下重振旗鼓?

AMD 企業部副主管 Forrest Norrod 拿著 Epyc 晶元

AMD 的顯卡部門,也正得到更多的資源。2015 年,蘇媽把公司所有 GPU 業務都整合到一個部門—— Radeon Technology Group,並交給 Raja Koduri 負責。從那至今,Radeon 部門的員工數量增長了 60%,已有 3200 人,成為 AMD 最大的一個部門。蘇媽表示:


」AMD 的 CPU 晶元一直處於公司焦點,但從現在起,顯卡業務也同樣是『一等公民』。「

一年間讓股價翻了六倍,AMD 能否在蘇媽治下重振旗鼓?

Raja Koduri

很快,市場就將對蘇媽的戰略進行檢驗。夏天,Vega 將出世面對英偉達的 10 系 Pascal 顯卡。而對於英偉達而言,硬體優勢僅僅是它的一部分,很多人認為它的軟體更加出色:尤其是 CUDA 平台,已經壟斷了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的顯卡開發平台。雖然 GPU 通用計算市場目前來看體量還很小,但增長速度飛快。去年,市場價值僅有五億美元,而到 2020 年,Bernstein Research 的晶元市場分析師 Stacy Rasgon 預計市場總值將達到 90 億美元。為了追趕英偉達,AMD 正開發一套開源的軟體平台對標 CUDA,但即便是它自己的管理人員都承認,CUDA 已經領先了太多。

Epyc 和 Vega 畢竟是尚未發布的產品,它們的市場表現尚待驗證。Stacy Rasgon 認為蘇媽下對了注,也成功調整了 AMD 的資產負債表,但她仍需向市場證明,AMD 能實現其對上述兩個產品的承諾。


」對於一家一年半前大家還在擔心是否要破產的企業而言,她做得非常漂亮。但我對 AMD 的黑歷史實在太熟悉,不會輕易相信他們對承諾的兌現能力。「

若想打消這些疑慮,蘇媽還需要做很多很多。

via fortune,雷鋒網編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不用再插 U 盤入侵它,西門子38款工業產品因 Intel 晶元嚴重漏洞又「躺槍」
厲害了!董明珠要在印度建廠,推廣銀隆電動車
北汽集團北美操持招聘會,欲戰略引入矽谷人才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爐石傳說,不穩定的小薩,再給你一個DK能否給你撐起一片天
如果KD連續三次拿下Fmvp,那麼他能否超越大鳥成為歷史第一小前,你怎麼看?
天下第一的P5,能否成為B站四月番霸權?
倒計時又開始了:下周一國內油價能否下跌?
TFBOYS能否居榜首,EXO要超越?最後一個組合可惜了
紅軍再次復興?KOP們紛紛表示這是我們的一年,利物浦能否重現70年代?
WE涼了?季後賽首輪對決RNG,那個C姓打野能否歸來安排一下?
如果打仗了,每人捐100,能否堅持一個月?專家:一天都勉強
「這!就是灌籃」第九期 李慕豪受傷下場,J-TEAM能否再次逆襲?
強隊籠罩下的EMG還能否「一黑到底」?
臨近年關大降價,這四款手機能否選一下?
下一個六年,普京能否「還你一個奇蹟般的俄羅斯」?
HTC重磅回歸!世界首款5G手機,這次能否重整旗鼓?
降至2759元,華為這款旗艦機能否在下一代來之前再次輝煌一下?
滬指再創逾兩年新低,暴力長陽後七翻身能否如期而至?
搞笑GIF:美女,我想換個備胎,能否為我介紹一下!
兩個人能否走在一起,就看這一點
如果科比底薪加盟CBA八一隊,八一能否進入季後賽?
劉備有卧龍鳳雛五虎上將,如果再多給他一些人才,能否一統天下?
曾國藩:一個人能否成功,主要看這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