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騰訊4.5億元注資雷鳥加碼OTT行業布局 為什麼說更加印證了酷開模式的成功?

騰訊4.5億元注資雷鳥加碼OTT行業布局 為什麼說更加印證了酷開模式的成功?

7月初,騰訊以 4.5 億元注資TCL集團旗下互聯網電視品牌雷鳥的新聞,打破了互聯網電視行業的平靜,要知道,現階段的互聯網電視行業,正在經歷上游供應鏈成本上漲和市場優勝劣汰洗牌期的雙重考驗,來自互聯網巨頭的青睞,無疑會增強整個行業對未來的信心。

而更引人熱議的是,成立僅三個月的雷鳥為何能成為騰訊加碼OTT行業布局的新選擇?

這令不少人聯想到一個月前,同樣獲得騰訊3億元戰略投資的另一家互聯網電視品牌——酷開。

雷鳥緣何受認可?「新品牌+酷開模式」成發展基石

有人說,雷鳥是酷開的一個「複製品」,並非沒有道理。

同屬於背靠傳統電視廠商的互聯網電視品牌,脫胎於TCL的雷鳥與當初創維創立酷開品牌的想法類似,而以新品牌的方式邁開傳統電視企業互聯網轉型步伐,雷鳥能否繼酷開之後,再度成為互聯網電視行業的攪局者?足以給人留下更多猜想。

可以看到,酷開品牌的誕生,確實走出了一條與以終端硬體銷售製造為主的傳統電視企業完全不同的發展模式,給了像雷鳥這樣的新晉品牌發展借鑒的模版與機會。

正如去年酷開提出的大內容戰略,正是以電視大屏為載體構建開放平台,引入包括影視、教育、旅遊、健康、遊戲在內的差異化內容服務商,給合作夥伴帶來更多價值的全面開放,被視為OTT行業的破局者。

雷鳥成立三個月就獲得騰訊投資,其背後的原因,一方面是在PC端和移動端的布局過後,互聯網巨頭對家庭智能電視內容入口的持續看好;另一方面,「新品牌+酷開模式」能否真的造就「第二個酷開」?也成為其短時間內被資本市場看好的主要原因。

千萬日活用戶背後 酷開已率先敲動OTT行業萬億市場

其實在雷鳥此次獲得騰訊注資之前,酷開已連續獲得來自愛奇藝和騰訊的兩次戰略投資。

互聯網巨頭加碼OTT行業布局,為什麼在選擇酷開之後,仍在尋找「第二個酷開」?這一切還是需要用數據說話。

酷開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創維軟體研究院院長王志國曾對外表示,截至2017年6月6日,酷開的激活用戶量超過2200萬,日活用戶突破900萬,2016年內容分成後運營收入達1.67億元,毛利1.2億元,並預計未來兩、三年酷開業績有望繼續保持每年超過兩倍的增長速度。

這意味著,今天的酷開已經成長為日活躍用戶突破千萬的互聯網電視品牌,酷開模式已經率先從OTT大屏新形態發展環境下搶先分得一杯羹,加上酷開系統能夠對多個品牌的電視機提供適配的特性,以酷開大內容戰略為核心的平台運營能力產生的影響力,也不斷被放大。

還不容忽視的是,成立於2006年的酷開,是創維集團憑藉對OTT行業未來的先知先覺,在十年前做出的決定,十年後的酷開依舊能不斷獲得外界資本的加持,甚至複製酷開模式的其他新品牌也能得到行業資本的關注,無不表明OTT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已被探索出來,並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

酷開開拓的道路,正在成為行業變革前行的快車道,引起包括雷鳥在內友商的效仿,更是必然結果。

隨著PC端和移動端流量導向大屏端的趨勢逐漸顯現,有業內人士預計,2019年OTT大屏在點播流量中的份額將提升20%-30%, OTT大屏市場將迎來萬億規模的蓬勃發展,但擁抱未來的前提是需要一改曾經的產品和商業模式,加大對內容運營的布局與投入。

從目前看來,在用戶層面,手握上千萬的日活躍用戶的運營實力;以及資本層面,發展模式在不同電視品牌上一次次被肯定的事實面前,酷開不單單成為了電視企業互聯網化轉型、深化大屏內容運營的受益者,也使酷開模式成為互聯網電視廠商在擁抱大屏未來、發展變革時,真正意義上的可行選擇。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科技 的精彩文章:

直播風口轉向短視頻內容創作 面對八成淘汰率各平台將何以破局?
海信過後小米也入局 激光電視究竟是大屏未來還是緩兵之計?
LGD產線事故恐將損失6萬片玻璃基板 大屏計劃推進受阻
當格力美的變成空調行業的蘋果三星 九年專利之爭如今目的何在?

TAG:電科技 |

您可能感興趣

2.9億美元入股點我達 菜鳥加碼分鐘級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