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中組部選拔幹部感悟:做人、做事、做官二十忌

中組部選拔幹部感悟:做人、做事、做官二十忌

做官要知足,「官帽」總是有限的,總會有個「頭」。如果不知足就會把當官看得過重,會沉湎於當官路線圖的設計,會為每一次的升降去留而千方百計、千辛萬苦,為每一次的不如意不如願而焦慮、抓狂、耿耿於懷,甚至無法釋懷、失落失衡。 ——徐文秀

做人做事做官「十忌」

做人做事做官有很多不可想不能想、不可為不能為、不可有不能有的「名利事」,倘若想之為之有之則事與願違,而不想不為不有則願遂事成。以下這「十忌」,是從一個個教訓和一次次失敗中汲取總結出來的,它像一塊塊警示牌,提醒著人生路上該怎麼左轉右拐,以規避風險、應對挑戰和經受考驗。

一、霸氣、傲氣、神氣是折戟沉沙的「滑鐵盧」

人應該大氣但不可以霸氣。大氣之人語氣不驚不懼,氣勢不張不揚;而霸氣則行事張揚霸道、專橫跋扈,霸氣十足的人讓人畏懼。人應該有傲骨但不可以有傲氣。傲氣之人往往自命不凡,目中無人,傲慢而狂放,當一個人沾染上了傲氣就會飄飄然,就會看起來很囂張。傲氣十足的人讓人遠離。人可以得志但不可以得意,得意容易忘形,得意忘形便是一種神氣。神氣的人往往趾高氣揚,不可一世,聽不進批評和忠告,辨不清真假與是非。人的思想可以高人一籌,但言行切不可以高人一等。霸氣、傲氣、神氣的人無形中高人一等,拒人千里之外。「三氣」往往是一個人失敗的先兆。

二、自私、自負、自滿是故步自封的「絆腳石」

自私的人整天打的是自己的「小九九」「小算盤」,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來考量取捨,只顧自家一畝三分地,只掃自家「門前雪」,有時甚至是斤斤計較、錙銖算計。自私的人讓人厭惡,自私者沒有朋友。為人等於為己,幫人實質幫己。自私者會在一時一事上佔到便宜,然而失去的是長遠;得到的是「蠅頭小利」,失去的是「大局大利」。自滿和自負是孿生兄弟,本質上都是一種對自己的盲目認知、錯誤認知,是輕別人重自己的思維和心理,是自以為是的「兩張面孔」和「兩副表情」。「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當」,自負和自滿的人都這個德行。「九牛一毫莫自誇,驕傲自滿必翻車。」自負自滿是「攔路虎」,是做人的「違禁品」,是一個人裹足不前、止步於成功的開始。

三、虛榮、虛偽、虛假是進步前行的「障礙物」

虛榮是一種幻覺,它貪圖的是表面上的榮耀,是自尊心的放大和扭曲;愛慕虛榮的人往往希望通過快捷的方式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有時甚至不擇手段。虛榮是一種面具,很多惡行都因虛榮而生,又為滿足虛榮而動。虛榮的人必定會有一些虛偽的表現和虛假的言行,虛假流於表面,而虛偽卻深入內心。虛榮、虛偽、虛假都是活在不真實的世界裡,共同特點是說假話、辦假事、戴假面具。「時窮節乃見」「板蕩識誠臣」,假的就是假的,它最經不起時間的檢驗,最經不住危難的考驗。虛榮、虛偽、虛假的人或許可以一時走得快,但絕對走不遠,它是一個人進步前行的「障礙物」。

四、浮躁、急躁、暴躁是功敗垂成的「加速器」

當下社會,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躁,缺乏平和之心、平靜之狀、平淡之態,「慢一點、靜一點」成了一種稀缺。當看到人家成功或者提拔重用時,「羨慕嫉妒恨」之外,焦躁不安、心神不定;當自己遭遇到一些不順、不公或不利時,沉不住氣、靜不下心,耐不住寂寞、擋不住誘惑、坐不住冷板凳,「猴子屁股坐不住」。現在很多時候,不缺心中添把火,但缺心中灑點水;不缺幹勁,但缺韌勁;不缺激情,但缺沉穩。淺水喧嘩,深水沉靜,欲成大事,得學會沉穩。急躁、暴躁缺失的是理性、理智和沉穩,帶來的是一時衝動,造成一世追悔。很多事情就因為沒有「控制住自己」「把握好自己」而釀成不可收拾的結果,或前功盡棄,倒在了成功前的「一米線」上。

五、鬥氣、賭氣、撒氣是英雄氣短的「催化劑」

人要學會爭氣而不鬥氣、消氣而不賭氣、鼓氣而不泄氣。你爭我斗傷的不僅是面子,還有里子,相互拆台往往兩敗俱傷、共同垮台。人可以紅臉但不可以翻臉,鬥氣就是翻臉。鬥氣、賭氣、撒氣,說白了都是在發泄內心鬱積的一種不滿、不平的情緒,有的拿人出氣,有的則拿事說人,指桑罵槐者有之,「撂挑子」「卸擔子」者有之。如果說,不敢發脾氣是一種懦弱的話,那麼把脾氣壓下去則是一種修養。有時發脾氣的那一刻,也許就成了命運轉折的那一瞬。世間只有回不去的,沒有過不去的,忍一忍就過去了,讓一讓就沒事了。內心的「氣」發出來可能會一時痛快,但帶來的也許是對自己深深的傷害。人與人、人與事可以較真,但千萬別較勁。鬥氣是在較勁、「掰手腕」,賭氣有時「堵」的恰恰是自己的路,撒氣倒霉的恰恰是自己。

六、放肆、放縱、放任是身敗名裂的「致命傷」

不顧場合、不管對象、不分情況,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隨心所欲、為所欲為,這遲早要出事。一個人,說話要說三種話,即有思考的話、有分寸的話和有選擇的話。如果口無遮攔、信口開河,甚至口出狂言,那麼說之前你是話的主人,說之後話是你的主人,覆水難收。人生最大的懶惰在於放任。任性,就是性子放任,完全由著自己的性子來,任性的人遲早要付出代價。人可以放下但不可以放肆,可以放鬆但不可以放縱,可以放開但不可以放任。現實中,雷人雷語頻現,因言惹禍者不少,甚至因此掉入陷阱、落入「圈套」、慘遭「秒殺」,導致身敗名裂。

七、無數、無事、無牌是庸碌無為的「安眠藥」

心中無數、腦中無事、手裡無牌,這樣的人終歸干不好事、幹不成事。有的人對實際情況不作調查研究、不作分析研判,心中無數主意多,情況不明決心大,習慣於憑經驗、想當然,拍腦袋拍胸脯,結果胡亂決策、瞎折騰,工作盲目蠻幹;有的則腦中不裝事、眼裡不見活兒,整天不想事、不記事,空空洞洞地成了一個「思想懶漢」;有的有想法沒辦法,有思路卻找不到出路,特別是面對矛盾、問題和困難時沒招沒術,無牌可出,結果即使心有餘也力不足,無濟於事。

八、媚俗、世俗、庸俗是自甘墮落的「迷魂湯」

人可以隨俗但不可以媚俗,媚俗是一種討好、取悅、迎合和遷就的行為,是尊嚴的迷失或放棄,媚俗者缺乏自我思想、自我理智,只知隨波逐流。有作為的人是追波逐浪而不是隨波逐流,懂得示好但絕不一味地討好。世俗是殘留在人身上一些不良、不好的習氣,貪財、勢利、見利忘義等,都是世俗的表現。在這樣一個世俗社會裡,要知世故而不世俗,雖不可能超然脫俗,卻不可沾染世俗低俗。保持一份清高、一份矜持,這或許是屏蔽風險,防止被「拉下水」、被人「圍獵」的一道「防火牆」。

九、門客、門臣、門附是為官從政的「絞索架」

為官從政,「決不能搞小山頭、小圈子、小團伙那一套,決不能搞門客、門臣、門附那一套,搞這種東西總有一天會出事!」這既是歷史教訓,又是現實告誡。門客、門臣、門附是什麼?就是封建人身依附那一套,誰是誰提拔的,誰是誰的人,誰是誰的主子,誰是誰的嫡系,等等。甘做「家臣」「走卒」「夥計」和「馬仔」,整天削尖腦袋找靠山、攀高枝、抱大腿、進圈子,整天想盡辦法拉關係、找門路、拜碼頭,這都是在政治生態不好、各種「潛規則」盛行情況下走形變樣的為官從政行為。隨著各種「潛規則」被打破和政治生態的凈化,在靠山很有可能成為「火山」、圈子很容易畫「圈」為牢的情況下,再搞門客、門臣、門附那一套不但不行了而且很危險,搞小山頭、小圈子、小團伙那一套不但不靈了而且會出事。為官從政者,就是要橫下一條心,讓上下級之間的關係回歸正常、理性和本真,做到乾乾淨淨、簡簡單單、清清爽爽、規規矩矩,團結而不結團,同志而不同夥。

十、不知足、不知恥、不知畏是敗走麥城的「通行證」

做官要知足,「官帽」總是有限的,總會有個「頭」。如果不知足就會把當官看得過重,會沉湎於當官路線圖的設計,會為每一次的升降去留而千方百計、千辛萬苦,為每一次的不如意不如願而焦慮、抓狂、耿耿於懷,甚至無法釋懷、失落失衡。從現實看,這種失落往往是人生觀價值觀蛻變滑落的開始。人可以無知但不能無恥。無知不可怕,只要加強學習,就會從無知到「有知」;可怕的是無恥,更可怕的是還不知恥,如果無恥還不知恥就什麼事都可能幹得出來。人要懂得害怕,知道敬畏,敬畏百姓、敬畏法律、敬畏輿論、敬畏人生,知曉為官做事的尺度,知道底線在哪裡、邊界是什麼,明白出界意味著出局、越線等於越軌,也就意味著敗走麥城的起步。

總之,做人成功、做事不成功是暫時的,做人不成功、做事成功也是暫時的,而做人做事都成功,做「官」則是永遠的。以上這「十忌」似苦口良藥,雖不中聽、不好看但絕對管用。

做人做事做官「又十忌」

做人做事做官要做好「加減乘除」。正的方面要多做加法、乘法,負的方面要多做減法、除法,這樣的人生才盈虧有數,才有勝算。「忌」,就是不要想、不要做,它們好比人生路上的一個個陷阱,掉下去就爬不上來。之前寫過一篇「十忌」,這裡再續「十忌」,慎之戒之。

一、盲目、盲從、盲幹是事倍功半的「墓志銘」

盲目者沒有方向、看不清目標,盲目的人往往心中無數、腦中無事、眼中無活;盲從者沒有主見、缺少主心骨,盲從的人常常隨波逐流、人云亦云,「跟著感覺走」是他們的標籤;盲幹者沒有章法、不講道理,盲幹的人經常使的是蠻勁,走的是「偏鋒」,甚至逆潮流而動、違規律而行。盲目盲從盲幹的人幹不成事、干不好事,「拍腦袋」是他們的習慣,「拍胸脯」是他們的愛好,「拍屁股」是他們的伎倆。我們反對盲目,但不盲目反對,即便是反對也拒絕盲目,足見盲目是「罪魁禍首」。盲目的人必定盲從盲幹,最終因為「盲」而「瞎忙」,落個事倍功半甚至一事無成的結局。

二、勢利、功利、近利是鼠目寸光的「自畫像」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是勢利者的真實寫照。對有錢有財、有權有勢者百般趨奉、卑躬屈膝,反之則輕視疏離,乃勢利者的通病。勢利,古今中外不乏其人,這種人可能會得勢於一時,但絕不會得勢於一世,而且下場往往可悲可憐、可嘆可惜。勢利是小人的符號和嘴臉,也是人性的一大弱點。勢利小人源於功利心太重,做什麼事都把個人的利益、好處算計得很清楚,而且奔著好處去。一個把自己的功名利祿看得太重、舉得太高、想得太多的人,勢必會去追名逐利、急功近利,變得世俗世故,甚至會不擇手段、不顧廉恥,沒有底線、沒有節操。勢利功利近利皆因一個「利」,「利」不可沒有、不該不講,但切不可大講特講。《圍爐夜話》中說「人品之不高,總為一利字看不破」,重利品不高。淡泊名利方能致遠,也才能成大器;反之,將鼠目寸光、為利所困。

三、虛話、虛功、虛招是自欺欺人的「假把式」

做人做事最怕虛、最忌虛。說虛話、出虛招、做虛功,既誤事又坑人還害己。說虛話的人,不是一是一、二是二,出的招、做的事都不靠譜,帶著水分、不實在,是玩虛的。魯迅先生筆下的「今天天氣哈哈哈」,現實中如「領導,我給你提個意見,你的缺點就是工作太投入,不注意休息、不注意身體」等都是典型的說虛話、玩虛招。顧左右而言他,避實就虛、去里言表,是忽悠人的表現。「千招萬招,不落實都是虛招」「這樣子那樣子,不見效都是做樣子」,做樣子就是做虛功。虛話虛招虛功,冒的是虛汗,出的是虛火,都是虛晃一槍白費勁,無濟於事、自欺欺人。

四、心急、心黑、心狠是半途而廢的「劊子手」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凡事別太急。而所有的急都是心急,心急是焦慮的表現。人生如白駒過隙,當然要只爭朝夕,但切不可心急火燎,因為很多時候成敗得失不是只看朝夕。「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告訴我們,人心不要太大、太黑,慾望太強、貪心太重,心大心黑最終會落個「蛇吞象」的悲慘結局。心大的人會變得心黑,心黑的人會變得無恥。心黑就會下狠手,這樣的人必定心狠。心狠必定手辣,這樣的人大多自私冷漠,為了一己私利可以置親情、友情、愛情乃至人性於不顧。它與善良絕緣、與仁厚相悖。心黑心狠的人或許能幹成一兩件所謂的「大事」,但最終會眾叛親離、遭人唾棄。

五、鬆懈、松垮、鬆勁是我行我素的「麻醉劑」

「歇一歇、喘口氣、乘乘涼」,這是鬆懈者的口頭禪。鬆懈的多半是思想和心理、精神和情緒,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不堅定。思想鬆懈是一種思想上的滑坡和疲勞症,也是思想「被按摩」的結果。思想上松一寸,行動上就會散一尺。當一個人思想鬆懈之後,就會作風鬆散、行為松垮、做事鬆勁。自由散漫慣了是很可怕的,它會讓人變得無所謂和不以為意,變得我行我素、隨心所欲,頭腦中缺一根弦、身子上缺一股勁。人是需要一種精神和一股氣的,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絲鬆懈和退卻則會一瀉千里。

六、圓滑、油滑、狡猾是待人接物的「假面具」

說人不關痛癢、論事不知所云、道物不置可否,此乃圓滑油滑狡猾的現實寫照。這種人在官場叫「官油子」,在社會被稱為「老油條」。人之圓滑,堪稱是人的一種本能,倘若以圓滑而達自我保護之效且無害他人之果,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無可厚非。然而,不少人視圓滑為中庸,甚至奉圓滑為圭臬,作為不擔當、不擔事的處世哲學,大搞明哲保身,成了左右逢源的騎牆派,而且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不以為戒、反以為樂。這就顛倒了是非、混淆了對錯、模糊了好壞,弄壞了風氣。圓滑與油滑是孿生兄弟,圓滑的人表現得都油嘴滑舌,特別善於耍嘴皮子,顯得油腔滑調、不踏實;油滑不是幽默,而是不正經、小混混,給人輕浮之感,讓人反感。狡猾則更進一步,是圓滑油滑的一種極致,它詭計多端不可信,陰險奸詐不可交。做人切莫圓滑油滑狡猾,自以為聰明卻誤了卿卿性命,自以為左右逢源卻左右不是人,落個聰明反被聰明誤。

七、耍賴、抵賴、無賴是道貌岸然的「馬賽克」

賴者,不認賬、不認責、不認過也。依程度輕重,可分為耍賴、抵賴和無賴。輕者可謂耍賴,好比調皮的小孩子,淘氣讓人哭笑不得,它更多耍的是脾氣,耍的是心眼。抵賴則罔顧事實、編織謊言、百般狡辯以否認過失乃至罪行,抵賴的人可以昧著良心、睜著眼睛說瞎話,其實這樣的人已經無疑是個無賴了。如果說耍賴的人尚且可以「救死扶傷」的話,那麼無賴之人則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了。如果說耍賴只是壞到剛剛好,那麼抵賴、無賴則是壞透了,無賴無異於流氓、惡棍和地痞,市井無賴只會死乞白賴。做人切不可成為無賴之徒,抵賴無賴的沒有一個有好下場。

八、撒謊、撒潑、撒野是為人處世的「粉碎機」

人這一生不可能沒有撒謊過,撒謊似乎是一般人的天性。然而,人不可以撒大謊,也不可以常撒謊,更不可以一輩子撒謊。不管怎麼說,撒謊都是不誠實的表現,不管出於什麼目的,撒大謊和常撒謊都是不可以原諒和寬恕的。撒大謊和常撒謊,既失信於人,又讓自己背上沉重的精神十字架。撒謊多的人沒有朋友。如果說,撒謊折射出一個人修養低下,那麼撒潑和撒野則折射出一個人教養缺失。撒潑、撒野的人言語放肆、行為放蕩,粗俗無禮、任性無邊,既不尊重別人又不尊重自己。那些撒潑的「路怒」、撒野的「雷語」,最終都要為自己的任性放肆而買單,付出沉重代價。

九、發泄、發飆、發狂是人生休克的「注射劑」

現實中有些人的美好前程往往定格在發泄的那一刻,秒殺於發飆、發狂的那一瞬間。人得學會忍,學會忍受、忍耐、忍讓。俗話說:「忍得一時氣,免遭百日憂。」忍,既能「免遭憂」「不亂大謀」,又能修身養性。發泄發飆發狂雖然一時痛快爽快,卻常常讓人追悔莫及。把脾氣發出來是本能,把脾氣壓下去是本事。人有情緒當然可以也應該發出來,但能管理好和控制住自己情緒的人才是大丈夫和真君子。

十、小山頭、小圈子、小團伙是做人為官的「大黑洞」

為官從政怎樣才能行得穩、走得遠,才能健康安全可持續,過去很多人迷信「拜碼頭」「進圈子」,似乎那樣安全可靠,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朝中有人好做官」。於是攀高枝、抱大腿、找靠山,熱衷於搞什麼「同學會」「戰友圈」「鄉友團」,甚至搞江湖式的「金蘭結義」等等,似乎進了圈子就可以屏蔽不相關的人,可以一榮俱榮。殘酷的現實是,上山頭不易下山頭更不易,進圈子不易出圈子更不易。靠山容易成為「火山」,圈子容易畫「圈」為牢。「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幹事業要靠班子不靠圈子,靠團隊不靠團伙,搞小山頭小圈子小團伙那一套,總有一天會出事!

可以說,每個人身上都有正負能量,就看正負能量大小多少和此消彼長。這裡的「又十忌」加上此前的「十忌」,都是應該克服的人性弱點,都是需要抑制和戰勝的負能量。當一個人身上的正能量多於負能量或正能量戰勝負能量時,便是陽光、清新、明媚的人,便是健康、純粹、高尚的人。唯此,才能做人有膽有識、做事有聲有色、做官有模有樣。

王陽明心學

|為往聖繼絕學——鑄造心學傳播第一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什麼才是人的本來面目?
一定要在事上磨鍊
董平教授:陽明心學不是當代「雞湯」
錢穆:天下之學 盡在王陽明心學
董平教授:知行合一的真義

TAG:王陽明心學 |

您可能感興趣

中組部「筆杆子」徐文秀最新力作:做人做事做官「二十大關係」
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針
做人與做事!
做事做人的「七字秘訣」
做人和做事幾毛關係?
做人:看、想、感、悟
【薦讀】深刻!做人做事做官「十法」
做人做事,敗於十忌,成於十悟
做人做事十大要訣
做人做事,敗於十忌,成於十悟!
十二句話,體味墨子的做人、做事、交友之道
做事先做人,做事一陣子,做人一輩子(寫的真好)
清白做人、乾淨做事
《二十四史》中的警世恆言,做人做事有根底!
太極拳理與做人做事
佛系的做人與做事
弘一法師:做人做事,十要訣
弘一大師:做人做事的十大要訣
要像楊漢軍那樣做官做事做人
三國告訴我們如何做人、做事、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