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誰的成長不是驚心動魄、險死生還?

誰的成長不是驚心動魄、險死生還?

誰的成長不是驚心動魄、險死生還?

文 | 霧滿攔江

霧滿攔江,著名作家,自媒體人,「心學講武堂」創始人,幽默寫史領軍人物。他寫歷史、職場,也寫百態人情,擅長透過複雜表現揭示事物本質,其文辛辣生猛、犀利幽默,為千萬讀者所追捧。代表作有《民國就是這麼生猛》《神奇聖人王陽明》等。其微信公眾號粉絲量已逾200萬,閱讀量破3億。新書《在改變的時代改變自己》火熱銷售中……

(01)

華東師大的心理學教授陳默,最近有個講話值得我們琢磨。

——為方便琢磨,我們把陳教授講的幾個故事,重新組織一遍。

第一個故事,陳教授說,有個高中生告訴他,學校請了個老軍人,來教育孩子們憶苦思甜。老軍人說:我們戰爭年代如此艱苦,而你們這些熊孩子,到現在滿腦子資產階級思想,天天想著穿名牌,真是太不像話了。

於是那個熊孩子高中生,弱弱地問道:老爺爺,你們當年把自己搞那麼艱苦,是為了什麼呀?

不就是讓今天的我們穿上名牌嗎?

……唉,你看這熊孩子,這是怎麼跟大人說話呢……陳教授說這個事兒,意思是說,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新一代的年輕人,跟以前不一樣了。

(02)

陳教授說,孩子變得不一樣,始發於1993年。

——那一年,中國取消了糧票,從此不缺吃穿了。

從那以後及當時出生的孩子,就好比老鼠掉進米缸里—心理壓力,大到無以復加。

……為啥不缺吃不缺穿,孩子的心理壓力反倒大呢?

孩子們閑余時間多了,開始思考人生,偏偏正處於蠢萌的節骨眼上,不思考還好。這一思考就犯糊塗了。

正糊塗著,家長們迅速趕來添亂,把自己當年沒實現的願望,咣嘰一聲,砸孩子腦殼上了。

陳教授說,好多高中生,心理壓力那叫一個大,整天價憂心忡忡板張後娘臉,瘋了一樣不停地玩手機。見到他們,陳教授只需要一句話,就讓這些熊孩子們,哭到淚奔。

陳教授說:孩紙,你可能考不上你理想中的大學,然後你會覺得你對不起你的家長,因為他們對你太好了,是不是?

聽到這句話,孩子們淚飛頓作傾盆雨,灑向校園全是怨。

……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好孩子太多,可好學校卻太少。憑什麼你家孩子就要念最好的大學?這艱難處境,把孩子們逼得煙熏火燎、走投無路。

(03)

陳教授說,現在的孩子是老鼠,被弄進了第三隻籠子。

這裡說的是個實驗,把老鼠關進第一隻籠子,籠子里有隻小踏板,老鼠一踩,就會有食物出來,老鼠大喜,就會狂踩不休。

再把老鼠弄進第二隻籠子,也有隻小腳踏板,老鼠一踩,哎喲俺那個娘親,這腳踏板一踩,就會電到,電得老鼠不要不要的,從此再也不碰腳踏板。

——再把老鼠弄進第三隻籠子,裡邊還有隻腳踏板,踩一下,有可能嘩地掉下來好多食物。但也有可能,只是挨到電擊。

想想第三隻籠子里的老鼠感覺會怎麼樣?

——感覺快要瘋掉!

陳教授說:現在的孩子,家長們視若珍寶,不停地給食物—希望孩子優秀再優秀,卻不肯培養孩子們優秀的品質,只是一味地灌輸知識,這就給了孩子巨大的壓力,就好比電擊,孩子們真的吃不消。

(04)

過高期望,強大壓力,導致吃不消的孩子們,會怎麼樣呢?

陳教授說—因此孩子們的現實感,非常弱。

什麼叫現實感非常弱呢?

陳教授舉了個栗子……不,是舉了個例子。

說倆孩子,都玩電子遊戲,越玩越友好,玩到基情四射。

於是倆孩子決定線下見面。

見面了,倆孩子你看著我,我看著你,看看對方,再看看手機……居然找不到一句話來說,最後兩人相互鼓半天眼睛,不約而同地說:我們還是回到網上去聊吧。

……看把這孩子給糟蹋的,如陳教授所說,孩子們在虛擬空間里,有超強的現實感。而在現實世界卻格格不入,有種超強的虛擬感。

(05)

現實中,我也經常遇到些家長,對我講述孩子們的種種怪奇,央求解決辦法。

有時候,我會給家長們,講這麼個故事。

說,兩名男中學老師,各自帶著自己班的學生,去郊遊踏青,親近大自然。

在郊外小河邊。男生們挽起褲腿,蜂擁跳進小河,撲進水裡挖泥鰍。

女生們卻已經發育成熟,一個個挺著胸脯,無意識地在兩個男老師面前,走來走去秀身段。

其中一個男老師看了,感慨地說:哎呀,你看看,現在的小男生,福利真好。那啥,咱們上學時,女生髮育得可沒這麼好。

另一名男老師笑道:錯,你那時候女生髮育得也挺好。只不過,當時的你,正趴在河裡挖泥鰍呢。

講這個故事,意思是說,孩子們的心理成熟,是有周期、有規律的。

而有些家長,會忘掉自己成長的歷程—徜如果家長能夠記得這些,就會知道青春期的孩子,面臨著多麼大的心理危機,學業和所面對的人生,又讓孩子承受著多麼大的壓力。

——每個人的青春成長,就是驚心動魄,險死生還的。

忘掉了這些,就意味著背叛!

——意味著,喪失了引導孩子、教育孩子的能力。

(06)

那麼,我們現在到底應該如何來引導孩子呢?

第一個,一定要知道,人的心理世界,比之於現實世界,更危險、更混亂、更充滿了可怕的不測之險。

現實世界,有強制性規則在約束,機動車乖乖地在公路上滾動,不可以突然離開公路,衝進你家裡肆意輾壓。

但在我們的心理世界裡,卻沒有這些規矩。

許多可怕的東西,會突然之間沖入你的心靈,在你心裡橫衝直撞,把你的心,弄到支離破碎、狼藉一片。

——這裡說的,是孩子們感受到強大心理壓力時,所產生的退縮意識。

人生就好比一場足球賽事,每個人都在奔跑。但有些孩子,不懂賽事規則,不明方法要領,拚命跑了幾圈,再被裁判吃個黑哨什麼的,就會感覺好絕望,好悲憤,抑鬱之心無以抒懷,就有可能氣憤離場—不玩了。

從此任你家長耳提面命,任你老師苦口婆心,我自巋然不動。我就這樣行不行?我不想要什麼偉大的目標,不想要什麼激情人生,我就隨大流混日子,混得下去就混,混不下去你有本事咬我呀?

——頹廢之心起處,教育就走向了它的反面。

(07)

每個人的成長都面臨著四大陷阱:

少年頹廢、青年消沉、中年抑鬱,與老年時的意志力崩潰。

人生猶如一輛駛往幸福家園的腳踏車,這四個陷阱只要栽進去一個就會泥陷其中。從此沉淪於自己的心靈底層,陷入絕望與重重壓力之中,再也難以紓解。

青春期最大的危險是頹廢之心,而家長如果不明此理,或是自己原本也患有頹廢消沉加抑鬱,那就有難度了。

——需要一個好的方法論,迅速地衝過這些危險心理區域。

(08)

為父母者,真心應該感謝孩子。

——正因為有了孩子,所以我們才會更迫切地需要認識自己,教育自己,完成從蠢萌父母向睿智父母的轉型。

為父母者,一定要對孩子講清楚這樣一個道理:

所有幸福快樂、成就事業的人,都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甚至在許多方面,還不如我們。

但是他們沒有浪費自己的特質。

——所謂智商、所謂情商、所謂天資、所謂天賦,這些都沒什麼意義。

有意義的,是你學會運用這些。

假如郭敬明不會運用自己的特質,就有可能去和姚明打籃球,而且他還會不停地喝雞湯、打雞血激勵自己,努力一定會成功,一定會打敗你……可能有些人真的希望看到這場景,但實際上,許多人確是犯了這樣的錯誤。

目標第一,方法第二,第三才輪到努力。

而目標,它一定是合乎我們自身的,根據我們自己的特性,量身定製的。

於是問題轉入下一個,如何找到適合於自己的人生小目標?

(09)

圍繞著人生目標的選擇,大概要經過這麼三個流程:興趣、能力與努力。

先說興趣,孩子們的興趣最廣泛,呈無限展開式,見到什麼都要問一句。但這些詢問並沒有深度可言。

可取的人生實踐,是興趣面不變,而且呈進一步拓寬趨勢的同時,發現自己的能力面。

——就是自己能夠做好,比別人做得更好些的領域。

比如以前英國有個叫哈代的帥哥,他最痛恨數學,感覺數學不如妹子好玩。可是他偏偏在這方面有天賦,這就構成了他的能力圈。再稍微努點力,在能力圈裡往深度上挖一挖就成了著名的數學家。

還有個維根特斯坦,這廝心智不成熟,精神遊移不定。做什麼都不上心思。可他找到了自己在哲學方面的長處,從此一面渾渾噩噩,一面用哲學擠對別人。

大多數人生,正是這個樣子的。自己喜歡的,未必就能成為自己的職業。而能夠成為職業的,必然是自己更擅長的事情。

不可以一朝風月,而味卻萬古長風,不可以萬古長風,而味卻一朝風月。興趣與職業,能合并就在深度上拓展,不能合并就在廣度上聯合。最要不得的是在這二者之間磨磨嘰嘰,即憎恨自己的工作學習,又沒時間玩自己喜歡的,這種人生就有點跟自己過不去了。

(10)

第三個問題,父母和孩子一定要明白,幸福或痛苦,不過是每個人的主觀感受。只要你找對了辦法,就能夠讓自己的人生變得鮮活有趣起來。

總有些人做奇怪的事兒,這些事兒在別人眼裡毫無意義。

可是他們自己喜歡。

比如說,有些人不喜歡讀書,但在網路社區里非常活躍。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他們不是不喜歡閱讀,只是不得其法,找不到自己喜歡的而已。倘若他的小夥伴們經常談論某本書,他也會找來一本看看—父母對孩子的引導也是如此,必須先讓自己的生命,鮮活靈動起來,才有可能幫助孩子衝過心理頹廢區。

再比如說,寫作讓許多人痛苦萬分,但這只是我們的寫作課出了問題,動輒長篇大論逼得讀者快要瘋掉。你可以嘗試每天寫一句,或只寫一行,一年下來就近一本書的累積量。

再比如說你在工作中體驗不到樂趣,但如果你意識到,人生的大部分事情,諸如洗臉刷牙穿脫衣服,都只是你人生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只是你人生的一個階段而非總長度。出門和妹子約會時,你不會因為穿上還要脫掉的衣服而痛苦,又為何片面強調工作所帶給你的不快感受?

人生就是這樣,跌入頹廢陷阱之人,莫不是片面誇大問題的心理側面。

現在我們知道了方法,就可以從拓展人生興趣面開始,慢慢找到自己的能力圈,先定一個小目標,讓自己於能力圈中,強大而優秀起來。於是目標有了,方法有了,努力已是題中應有之義。

然後於自己的努力所帶來的改變中,獲取快感。於廣泛的興趣面,獲得充實感與現實感。你會發現自己的心理舒適區在不斷地擴大,事業根基越夯越紮實。

這時候再回顧此前的迷茫、困惑與強烈的非現實感,才會猛然意識到—所有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一如我們在嬰兒時代,面臨第一次走路時是多麼的恐懼,而當我們於跌扑中爬起,獲得走路能力之時,內心所湧出的狂喜,瞬間湮沒了此前的所有雞毛蒜皮!

《在改變的時代改變自己》

by霧滿攔江

我們正處於一個偉大的時代,也是一個不斷改變的時代!想不被時代淘汰,就必須改變自己,讀《在改變的時代改變自己》,改變思維,提升自己,才能擁有贏得人生的智慧,擁抱生命的無限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採雅集 的精彩文章:

即使深陷愛情,也要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

TAG:博採雅集 |

您可能感興趣

誰的成長不是險死還生
人生,既要有逼自己成長的恆心,又得有放過自己的信心
成長的動力,來源於想給他們更好的生活
你打掉的不僅是老師的尊嚴,更有你孩子的靈魂、成長和前途!
不丟人怎麼在社會生存,其實成長才是重要的
你要墮落,神仙也救不了;你要成長,絕處也能逢生!
成人世界的九大心酸 成長讓你覺得最心酸的是什麼?
能忍著想踹人的衝動還很淡定的和討厭的人聊天就是在成長
成長之路,身邊的人不給你助力,但也不能讓他們成為你的絆腳石
愛,讓生命更好地成長
你要墮落,神仙也救不了;你要成長,絕處也能逢生
與別人存在的差距,才是你成長的動力
你要墮落,神仙也救不了;你要成長,絕處也能逢生!(特精闢)
兒童房不止是睡覺的地方!用心設計,才能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
「別人都賺錢了、成長了,只有我還原地不動,好焦慮!怎麼辦?」
真正更好的自己,是不斷成長的自己
任何時候都不要停止能讓生命成長的事情——讀書
身心靈:是心理成長,還是洗腦邪教?
熊孩子不好養,白頭葉猴的成長也夠讓人操心的!
人生貌似艱難,但也讓你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