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漢唐街上新修的三座橋,意義非凡!
在水橋記
田綠洲
夫建橋修路自古為仁人之舉,善行第一也!為方便出行,促進旅遊,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決策指導下,相關單位先後在祖厲河兩岸城區段修建了寨子橋、文昌橋等大小數十座橋樑,這些美輪美奐的之橋樑,橫卧於祖厲河上,如新月出雲,似長虹飲澗,既方便市民出行,又增添多處美景,此誠前無古人之善舉也!
2016年,縣委縣政府又決定在鐘鼓樓正門台階下建設跨河人行橋樑,以方便市民遊覽觀賞漢唐二十四節氣文化休閑商業街與鐘鼓樓,該橋由三幅拱橋組成,左右兩橋各寬6米,中間一橋寬9米,三橋各長54米,經各方努力,歷一載而竣工。竣工之日,有鄉賢借《詩經》之句取其名為「在水橋」,在水橋為三幅拱橋之統稱,其中三幅小橋分別命名為「春風」、「夏雨」、「秋月」,並分別對應「唐詩」、「晉字」、「漢文」。
妙哉,是名!夫「在水橋」者,取其在水潤萬物也;「春風」、「夏雨」、「秋月」者,取其以萬物應時令也;「唐詩」、「晉字」、「漢文」者,取其以時令載文脈之意也。
美哉,是橋!融科技為橋藝,化美學為建築,設計精巧,跨河而起,如飛龍,似彩虹,朝迎旭日,晚收暮靄,可覽洪波巨浪,可賞漢唐燈彩,無限美景,盡收眼底,立於橋頭,追尋既往,暢想未來,不禁感慨系之也。
夫若論山川美景,文採風流,則天下之大橋名橋多矣。倘以區區小縣論之,倘以利民善舉、文化傳承之意論之,則惟我在水橋是也。
歌曰:鐘鼓樓兮,鳴福鳴祥;漢唐大街,穆穆煌煌;在水橋兮,寓意吉祥;願我會寧,福祉無疆!
是為記。
2017年7月
唐詩
晉字
漢文
春風
夏雨
秋月


※會寧中考錄取分數線公布
※會寧狀元縣最美鄉村中小學
※甘肅考生一封信驚動了清華校長邱勇,媽媽陪兒子上清華已妥善安排
※會寧柴門四十鋪、遼坡、岳家溝、王咀人看過來
※會寧四年級小學生今天上了新聞頭條
TAG:西雁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