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0w就裝修出一幢別墅,然而自己卻不敢住

10w就裝修出一幢別墅,然而自己卻不敢住

GIF/1K

妙屋集

6

妙屋集里收集一些「研屋達人」的好居所。

當中許多都是屋主自己設計的。

他們會分享一些經驗,心得和問題。

我是一個朋友們公認的,集金牛、處女、摩羯、天蠍四大星座優缺點於一身的糾結與受困於自我的90後。

杭州

戶 型

四層聯排

面 積

223m2

花 費

10w+

時 間

2017/05 - 2017/06

特 點

未完成;DIY;光影打造;

今天的「研屋達人」是李遇,

一位特立獨行的藝術從業者。

GIF/2K

房間里的光影對我來說很重要,不同的時間會有不同的光線透射進來,被屋裡的環境遮擋、反射,形成各式各樣的影子和光斑,就會特別的美。

為了製造光影,李遇把所有的門統統拆掉,換成竹簾和帷幔。沒有加牆體和遮擋物,盡量保持光和物體間的反應,讓整個空間都流動起來。

隨之而來的一個讓他「不解」的事情是,每晚燈滅,只剩下月色和帷幔在風中飛舞,無論如何挽留,他的親朋好友都不願意在他家過夜。

1

「前前後後我只花了10萬」

關於要不要花大價錢去改造出租屋,如何改造?是一個經久不衰的熱門話題。

很多人因為房子是租來的,就一直湊合著,無論房子的裝修、傢具多辣眼睛,為了省錢怕麻煩,一件不肯丟,因為以後帶不走,一件不敢添。

許多大學生畢業後會選擇盡量便宜且湊合的方式生活,而李遇卻在這套租來的房子里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只為了過得更好。

「房子雖是租來的,但房子下的生活是自己的。」

沒有設計師,沒有施工隊,從租來時的毛坯狀態到現在大家看到的樣子,所有的東西都是他一個人想,一個人做,又當設計師又當民工,一點點慢慢打磨。

其實最讓人恐怖的並不是房子的夜景,而是李遇只用花費了10萬多就把一個四層的房子裝成了植物園和展覽館。

GIF/1K

一個人完成雖然辛苦,但也省去了和他人碰撞和爭吵的麻煩。只用了10萬多就把一幢破舊的四層房子改裝成了充滿文藝氣息的植物園兼展覽館,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1 / 入「丐幫」

李遇是中國美院的學生,自定義是一個遊走於城市與山間田野的人。好吧,其實就是遊走於溫飽線邊緣的窮人。改造這幢房子時他還沒畢業,經濟實力有限,所以房子里很多的東西都靠撿撿撿和DIY。

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東西,都是李遇「撿」回來的,他每每四處溜達時看到路邊的廢棄物都會激動地兩眼放光,像一個職業拾荒者。

GIF/2K

「進門的地方我做了一個枯山水景觀,下面的石頭是刷牆的時候落在地上的水泥凝固成的,枯樹也是撿回來的。」

2 / 保留原始牆面

李遇另一個省錢的方式是保留磚牆和水泥的「毛坯」效果,結合了自己「手藝欠佳」的特點,順勢而為的粗狂風格,也形成了一種另類的和諧統一。

GIF/2K

唯一的「缺陷」就是大把樹枝加上未完成感的牆壁、紙燈和窗幔,入夜之後如果不開大燈就直接進入恐怖片現場。至今沒有一個朋友敢在這裡留宿,連他本人晚上都不敢上廁所。

GIF/1K

2

「 你怎麼這麼作! 」

「房間里的光影對我來說很重要,改造前我花了一周的時間過來,觀察不同時間段的光影的走向。把所有自己想要呈現出來的感覺全部印在腦海里,才開始動手去做。」

裝修之前,我們可能會去測量面積,研究風格,選購材料,但很少人會花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房子的光影變化。這一點上,李遇心思細膩的程度,讓人不得不佩服。

結合房屋本身的結構和採光,根據每層樓的功能分區營造出不同的氛圍和效果,這對多層建築改造來說是很重要的。

以景見景的空間設計

為了製造光影,他把所有的門統統拆掉,換成竹簾和帷幔,房間與房間之間減少牆體和遮擋物,盡量保持光和物體的互動,讓整個空間流動起來。

GIF/2K

用竹簾和帷幔代替門,影子和光斑特別美

成功很簡單,他只是把別人畫設計圖和跟施工隊溝通的時間,統統用在了搬磚上。

當初設計時,是沒有設計師和施工圖的,他說草圖都在他的腦子裡,甚至每一塊磚都是李遇自己搬,自己砌的。

他母親第一次來到這裡時,不理解地教育他,「你怎麼這麼作!」其實在媽媽眼中的「作」,卻是讓他最滿足的成就。

3

「求求你們,別再說我像李白鹿了」

GIF/1K

「每次採集標本時,所看到的一切景物,聽到的一切聲音都會產生不同的印記。每當我再次看到這些標本,當時的情形,灌木林、溪流、小徑、青石板,又再次重現在眼前。」

GIF/1K

在改造這幢房子的時候,他特意把地下室做成一個展廳,將植物標本和收集的老物件成列其中。他很喜歡這些東西,漂亮,自然,原始又細膩。之前因為沒有條件,沒法陳列出來,現在終於圓了這個夢。

當他開始把自己的改造體驗分享出去的時候,就有很多人評論說他像這個人像那個人。說的最多的就是小成本爆改出租屋和破院子的網路紅人李白鹿。

他非常不喜歡這個說法。他覺得需求和審美都是非常私人的,他把房子做成這樣完全是因為自己的喜好和判斷。

或許實際呈現出來的風格和李白鹿有些許相似,但這對有著7年美院專業背景的李遇來說,這種流於表面的評價終究難以接受。

他的朋友這樣形容他:「他是一個外向的男孩子,然而更多的時間是在獨處,他和各種社交走得很遠,和自己走得很近。」

採訪最後,我們又一次提到這個話題。李遇的反應夾雜著曖昧、排斥和不屑一顧。他說並不覺得自己像李白鹿,除了性別和姓氏。

斗西補兩句

李遇的家有哪些地方可以讓大家借鑒呢?

1

沒什麼可借鑒的

:)

李遇因地制宜地設計了自己看好的家,從設計角度有許多亮點和變廢為寶的富有創意的處理方式,是一個非常棒的空間案例。但如果從對廣大群眾的居家借鑒角度看,可能並不太有共性。

1:空間太特殊。

李遇的房型很大,加上地下室4層的別墅。住在這種空間內,像李遇這種苦行僧式的隱居人物畢竟少數。換作你,多半捨不得浪費豪宅胚子,想正經拾掇拾掇。

2:處理方式過於奔放。

一些非常粗放的,例如裸磚,鏟掉牆面表層漏出斑駁膩子的做法,商業空間運用比較多,但的確不太適合常規的居家生活,特別是空間不大且有小孩的家庭。

3:捨棄了許多舒適度。

摒棄房門,用帷幔區分空間,氛圍固然不錯,但防盜和蚊蟲侵入問題很難妥善解決。

2

「不可借鑒」才是我希望大家「借鑒」的

對於非職業設計師身份的大家來說,借鑒一些「研屋達人」的設計手法和傢具選擇,是快速提高審美,不踩坑的實現自己理想空間的巧妙法門。這是我個人非常推薦的科學方法,也是我們做這些節目的意義所在。但實際上,一個「漂亮的家」並不是我們最想追求的,我們的終極理想是——做一個「適合自己的漂亮的家」。

我們在工作中經常碰到客戶指著某些圖片說,「我就要這種風格!」 第二天,又指著完全不同風格的照片「我就要這種!」

一些道行粗淺的設計師也經常做一些追求表面的東西,甚至是一張張美圖最容易掩蓋的東西。比如當你看到一個非常酷的,在純黑色空間內的菜市場,給設計師點贊時,可能並不知道,這個甲方原本定位於廣場舞大媽群體的菜場已經因此倒閉2個月了。

當我們看到一些心儀的設計和美圖,想據為己用時,不妨先觀察一下,對方之所以好看是不是因為層高特別高?空間敞亮舒服是不是因為高大的落地窗?地毯如此漂亮是不是與很大的地面空間形成良好的比例?而你買的樓盤是否有同樣的先天條件?好看的案例圖片會給我們很好的借鑒,但如果不走心地瞎看,也很容易迷惑你的眼睛。

因此,知道哪些是適合自己的「美」,哪些是跟自己暫時沒有關係的「美」,也是我們要儘快建立起來的居家審美素質之一。

看滿大街流行洗剪吹窄腳褲風潮時,你會先評估下自己的肥腿,但換成裝修這件事,不經訓練往往會陷入盲從,好了說到這裡,大家加油!

from斗西

屋 研 之 選

×

李遇的家

「屋研之選」里有經過屋主生活考驗的居家好物。

雙面玻璃草木畫

長按進入購買

價格:89-249元

材質:原木+玻璃+植物。

天然植物,每一幅都是獨一無二。咖啡色、原木色、胡桃色、淺綠灰,以及百搭的黑色和白色。多種尺寸,適合各種風格的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屋研woooyan 的精彩文章:

TAG:屋研woooyan |

您可能感興趣

回歸自然的別墅設計,住進去就不想走
都2018了,蓋別墅必須要給力,這3款就很不錯
一棟別墅住3家人,不擁擠,重要的是還不貴
在美國為啥就算住獨棟別墅,也不肯買輛好點的車?一份維護清單就能給出答案
免費住了18年別墅就是自己的?這邏輯可笑嗎?
這是朋友花500萬裝修的「別墅」,看起來像鬼屋送我都不敢要
他們出道還不到兩年,公司就給她們建築了別墅
我們不一樣,你住鴿籠房,我住大別墅,自建別墅九款實景匯總
400㎡豪宅別墅,卻沒有土豪氣!進屋被迷住,住上3代不過時
幾乎荒廢的「幽靈別墅」究竟為何賣不出去,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每次出行都住特惠別墅,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你可能不知道,每3位別墅業主中就有1位,是這樣裝修的
一層別墅可以美成什麼樣?給你們兩個腦子,也想像不出來!
3套實力型別墅了解一下?囊括你所有需求,不建一棟感覺自己虧了
別以為住一樓不好,只要把庭院這樣設計,能跟別墅一樣美
他每拍一部戲就買一套別墅,79歲有這輩子都用不完的錢!
100平的別墅也可以建得這麼好看,就問你眼不眼饞
住不起別墅!買了這套199㎡複式樓,照樣裝出豪宅范!朋友都羨慕
朋友新房裝成大別墅,一問居然只有60㎡,她怎麼做到的?
「別墅」本身就不好賣,這一個政策出來,國人真的告別別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