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奶蜜鹽》:如何來愛你,我的孩子?

《奶蜜鹽》:如何來愛你,我的孩子?


點擊上方藍字可關注史夫子



「我生下來時是很聰明的——教育把我給毀了。」


——蕭伯納




1


中國父母的教育方式一直是大家樂此不疲、不斷探討的話題,究其根本,還是因為人們始終在尋求一種合適而有效的讓孩子健康成長的方式。無論是棍棒下的狼爸虎媽式教育,還是西方式的自由散養教育,都可以看出,現在的父母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但卻始終在效仿,而沒有真正找到 「因地制宜」、「適合自己」的方式。




我有幸讀到了這本由許多寶媽推薦的書籍:《奶蜜鹽——家庭教育第一定律》,它告訴所有父母的不是一種固定的方式方法,而是一種教育理念,你懂得其真諦,才能滲透到與孩子相處的細枝末節。



教育,之於任何一個初為人父人母的我們來說,都是陌生、擔憂而充滿無限未知的。從襁褓里嬰兒的哺乳到孩子一點點認識世界、探索世界、了解世界,作為父母的我們不僅承擔著撫養他們的責任,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我們更影響著孩子一生的成長和未來。



所以,我們有需要,也有必要從這本《奶蜜鹽》中學習到如何來愛孩子?如何給孩子成長供給更好的「養料」?這本書以專業的教育理論為依據,不僅遵照兒童的身心成長規律,從孩子一生的發展出發,更將從根本上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家庭的教育問題。






在過去,我們父母輩的那代人會覺得孩子能吃飽穿暖、健康長大就不錯了,長大了以後要是工作有成、嫁人娶妻,他們就覺得是最大的成功了。然而實際上呢,伴隨他們成長,甚至影響著他們一生性格形成的種種問題,父母們卻看不到,也並不在意。



而其實,教育對於任何一個健全人格的人來說,要比你所能看到的,外在所能擁有的一切都要重要的多,這也即是作者張文質,在書中所一再強調的教育中的「奶、蜜、鹽」。



我這個年齡的人,小時候父母是不會講求太多方式方法的,尤其是我的父母特別喜歡誇耀別人家的孩子,我就是那種永遠活在別家孩子陰影下的人,直至現在依然如此。很多人看到我現在有了不錯的工作,在事業和家庭上都信心滿滿,實則表象背後卻是一顆極其自卑而敏感的心,這是我父母根本看不到的。



實際上,我的成長教育中既缺乏鼓勵和安慰,又面對著長期的指責和對比,所以造成了我一生自信心的缺乏。因此,我現在常常看一些教育的書籍,也是為了更好的培養我孩子的自信心,幫助她建立一個健全而充滿自信的人格。






2


在《奶蜜鹽》中,作者用我們最親切熟悉的三個字眼「奶、蜜、鹽」,恰到好處的形容著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三種必需品。





奶—從滿足孩子的本能需求開始;蜜—讓孩子認識與體察「好的世界」;鹽—我們的人生缺的往往是品格與智識的「鹽」,這三個角度恰恰反映出一個父母所應帶給孩子的三種成長教育和體驗。



無論是給孩子創造安全感、帶給孩子愛與快樂的「奶」,還是培養孩子天性,讓孩子快樂幸福成長的「蜜「,亦或是培養孩子品格與德智的「鹽」,每一種體系背後,其實都是孩子成長所需要接受的「營養」和正確的指導方式。而無疑,所有的父母都需要系統而真正的去學習和啟發。




作者張文質是《奶蜜鹽》是教育學家,所以他的角度是以長期植根於中小學課堂,與上千萬價值的溝通互動中得出的經驗之談,相比社會上某些特殊的狼式教育、散養式教育,都更客觀、全面。



我想「奶「、「蜜」、「鹽」,不僅僅是孩子成長中所必需的營養物質,更是孩子身心形成的三大核心元素。每一種元素的缺乏,都會引起相應的問題;每一種元素的供給,才會讓孩子得以健康快樂的成長。



我相信這本書是每個父母必讀的育兒書,作為父母,我們會從中懂得如何愛孩子,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與孩子共同成長;作為孩子,能夠從父母的「奶「、「蜜」、「鹽」中接受春風玉露的滋潤與教導。



讓孩子感受愛,學會愛,這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更是家庭教育必須知道的定律。





END


您的閱讀、留言與轉發,


就是史夫子前進最大的動力,謝謝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夫子說 的精彩文章:

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你弱還有理了?
投錯胎!不幹了!這個皇帝誰愛當誰當
朋友合夥做生意,是「關係老鐵了」,還是「老鐵扎心了」
你不只是婊,也是渣

TAG:史夫子說 |

您可能感興趣

只喝過一口,就決定要自己做出來的牛奶蜜桃飲
香妃身上的香味,是青草香還是奶蜜香?
她靠G奶蜜桃臀征服身價上億球星男神,嫌換衣麻煩當裸模,身材好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健康加餐分享一-自製酸奶蜜紅豆
「奶蜜黃色」才是2019春夏最美流行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