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它真的不是一種疾病
我們經常會聽到媽媽們說:孩子生病了,發燒。其實發燒真的不是一種疾病,它只是我們人體的一種表現而已。
寶寶發燒它真的不是一種疾病
為什麼人體要有發熱的表現呢?
發熱說白了就是人體的體溫上升,那為什麼體溫會上升呢?
正常狀態時:人體的體溫是由大腦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控制的,它通過散熱或產熱使體溫保持在37攝氏度左右。
異常狀態時:當人體受到病菌侵襲時,我們就會啟動自身的防禦機制,告訴身體「有危險,該戰鬥了」。而發熱就相當於這場戰役中「拉警報」的那個人。
簡言之,發熱是人體啟動防禦機制的主要新號之一。
寶寶發燒它真的不是一種疾病
除此之外,在對抗病菌時發熱還有哪些意義呢?
1.幫助產生抗體。
2.增強體內白細胞的作戰力(主要通過增強白細胞消除黴素的酶活力)。
3.增強肝臟對毒素的解毒作用。
看到這裡,我們似乎覺得發熱一點也不可怕。
Tina最怕的就是各位媽媽們走極端,一個極端時過度恐怖發熱,孩子一發熱立即驚慌失措。另一個極端是過度信任發熱,對發熱問題不管不顧。
寶寶發燒它真的不是一種疾病
對於發熱,我們建議媽媽們有這樣的思路:
一、了解何為發熱?何時就醫?
1.體溫超過37.5攝氏度,視為發熱。
2.新生兒超過37攝氏度,物理降溫,持續上升時立即就醫。
3.滿月-3個月的嬰兒,超過38攝氏度及時就醫。
4.3個月以上嬰幼兒體溫超過40攝氏度。
二、了解敏感體溫值
我們給出的敏感體溫值是38.5攝氏度。
雖然發熱是防禦機制的表現,但是孩子的大腦中樞發育不成熟,接收到體溫調節中樞信號後,經常會出現調節過度。一旦發生人體體溫超過39攝氏度,就會刺激大腦皮層出現異常放電,產生驚厥,使人體陷入過度興奮或過度抑制。
為什麼敏感值是38.5攝氏度,而不是39攝氏度?
因為藥物起作用的過程大約需要20-30分鐘,提前一點用藥可以避免體溫超過39攝氏度。
將體溫控制在38.5攝氏度以下,這樣既不會引起驚厥,還能發揮人體自身抵禦疾病的效果。
三、及時使用退熱藥物
在護理髮熱問題時,一旦寶寶體溫超過38.5攝氏度,請及時選擇退熱藥物,服用美林或泰諾林。
四、梳理髮熱問題的新思路
1.發熱本身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人體表現。
2.我們重點了解的是,引起發熱的原因是什麼?
3.退熱這件事和及時飲水關係非常密切,特別是喝溫水。
4.影響退熱效果的一是水攝入不足,二是藥量不足。
聲明:本文為美好孕產嬰高級母嬰護理Tina老師原創文章,如需授權 請聯繫微信號 否則侵權必究


※預防寶寶脫水,試試蘋果汁簡單實用
※寶寶手指上的倒刺,究竟是怎麼來,又是怎麼沒的?
※懷孕6個月生下一枚男寶寶,產婦看到孩子卻淚流不止,讓人心疼!
※盤點那些逗逼奇葩搞怪的嬰兒寶寶
※寶寶不吮手指是長大了?你一定要注意!
TAG:寶寶 |
※寶寶發燒了,這樣做是錯誤的!別傷害了寶寶都不知道
※寶寶發燒了,這三種常用方式不能退燒,還對寶寶有害
※寶寶發燒不要驚慌,並不一定是壞事
※寶寶發燒,這樣處理才正確,寶媽們不要做錯了
※寶寶發燒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知道這些
※寶寶發燒的誤區有這些,你可不要再做了
※寶寶發燒不要慌,家長需要這樣做
※寶寶發燒就要去醫院?錯,發燒不是病,媽媽這樣護理更科學
※寶寶發燒,這些事情千萬不要做
※寶寶發燒不可怕,可怕的是這7個問題你搞不清楚,那才是真要命
※寶寶發燒老不好,這幾種食物別再給孩子吃了,多吃反而會加重病情!
※神奇!寶寶發燒咳嗽時,身體和病毒竟是這樣鬥爭的!
※寶寶發燒了可別亂喂葯!尤其是這種常見發燒葯……
※寶寶發燒,這兩種水的作用很關鍵,第二種很多人不知道
※寶寶發燒還有這兩種葯可以用
※寶寶發燒了你應該這樣做
※寶寶發燒後,家長最常用的這幾種退燒方式都是錯的,別再害孩子了
※寶寶發燒後的第一件事,不是吃藥也不是上醫院,很多家長都做錯了!
※小寶寶發燒原來是得了這病,它和普通發燒的4點不同爸媽知道嗎
※寶寶發燒如果出現這幾種情況,不能耽誤,及時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