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校園貸」悲劇之後,最重要的是:我們還應該做些什麼!

「校園貸」悲劇之後,最重要的是:我們還應該做些什麼!

日前,央視等多家媒體先後對校園貸黑幕問題,進行了深度報道,「廈門女大學生欠款57萬元絕望自殺」「5000元借款滾至26萬被公布裸照」等消息,以「血淋淋」的面目被呈現在公眾面前,不僅是失去生命的大學生,還有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整個家庭。令人震驚的真相背後,留下的是人們無盡的的嘆息與思考。

悲劇已經發生,那社會能為孩子們及他們背後的家庭做些什麼?日前中國銀監會和共青團中央、教育部等聯合啟動了「送金融知識進校園」活動,從上周開始,滬上多家銀行走入對口高校,圍繞違法互聯網金融、「校園貸」糾紛、電信網路詐騙、建立良好個人信用記錄、相關金融基礎知識等熱點內容展開普及教育,通過觀看視頻、分享案例、對回收的調查問卷、學生現場提問等具體問題進行答疑、設點個別諮詢等方式進行立體宣傳。

(攝影 陳至軼)

金融知識進校園的出發點,是幫助低年級在校學生,在獨立生活開始時,儲備應知應會金融知識,幫助高年級在校學生,在畢業前踏入社會之前,先做好必備社會財經知識準備。由於針對性強,各校活動現場都反響熱烈。

往前追溯學生中暴露出來的「借債」風波,曾幾何時出現信用卡透支無力償還,家長鬧到學校和銀行的情況,此後有關部門規定在校學生不得辦理信用卡。

但大多數高校學生都滿18周歲,從年齡上來說已經成年,在法律上也已擁有完全民事責任能力。進入高校,離開家裡掌舵經濟大船的父母,根據自身情況學著安排生活模式,這門新學問中,經濟必然是其中的重要章節,今天的校園已經不是往日封閉的象牙塔,與外界社會的交融溝通日益頻密,「錢」豈能一禁了之,洪荒之水,用「禁」法又怎能治......

據有關統計,參與校園貸的學生,53%的用途是交往與消費,正路不能走,兩旁深溝暗渠必然叢生,非銀行「貸款」服務紛紛湧現,以孩子的聲譽、隱私、前途為抵押,目標瞄準的不僅僅是學生,更是背後的家庭,高達20%的利息,再加額外的手續費、代理費等名目,欠款滾動速度嚇人,使學生承受了很大的物質壓力,也給學生及其背後的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困擾。

那麼,這些學生的悲劇,責任都在社會嗎?家庭呢?在孩子進入大學之前,父母有沒有給他們一些相關協助,我們的父母自身具備這些能力嗎?難說!在中小學時期,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的唯一要求似乎就是「成績好」,在進大學前很多孩子可能連銀行卡都沒接觸過,貸款又是個什麼「鳥」兒?成年人的情況又好到哪裡去呢?陷入「電信詐騙」為代表的的金融騙局的事屢有耳聞吧,都是成年人,甚至連上海著名高校教授、企業高階主管也「乖乖就範」,損失幾十萬。

近些年,我們的經濟和現代化進程驚人,人稱我魔都大上海,一天一個樣兒,硬體飛速「進化」,經濟發展速度迅速,人們面臨的"軟體「問題也是前所未有的,其中各類經濟金融詐騙也層出不窮,可我們的民眾經濟知識教育系統,並沒有相應的變化,既然人們是無知者無畏的「傻白甜「,那成為別有用心者的「口中食」就是遲早的事了吧。

學校不是象牙塔,我們的孩子大學畢業以後也不會到「桃花源」去工作,那麼家校聯手、借力正規金融機構的專業力量,給孩子們補上他們本就該具備的金融知識,讓孩子們在做功課、戰題海之外,也從正規渠道接觸一些金融產品,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勢在必行。救救孩子,救救他們的家庭,用理論和實踐知識武裝好他們,才有可能成長為未來的合格社會公民。

再看遠一些,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探索一些長效機制,是不是可以教育部(國民教育是指納入國家教育計劃里的教育系列,其主管部門是國家教育部——引自百度百科,應該不限於學歷教育吧?)牽頭,銀監、人行、消協等三方摒棄各自的本位,合力在全民中進行金融與經濟知識普及的,提高整個國民的認知水平,以避免疲於奔命地「救火「。

當務之急是在青年人中開展這項工作,藉助高校(甚至中學高年級)、部隊,這些青年人集中、組織完備的地方,上這樣一門「必修」課,掃除「金融盲」、「經濟盲「,培育全民理性消費觀念和個人信用保護意識。但成人的這一課,要怎樣補才有效,是個費思量的問題,街道居委會吸引的可能是大爺大媽這樣年齡層的人了,目前社會的中堅力量,中青年這一層,很難觸及,行政單位、工會、黨團力量......貌似難度都不小。

(正當此文已成,但還未發出的時候,恰遇自己大學同學從新加坡來滬,我就向她了解新加坡的做法,同學是當地著名中學的資深教師,所以真是問對了人。

原來,新加坡這一工作真的是由教育部來實施的,與我上面的思路一致,他們從小學、中學、大學就持續不斷地設立「金融安全與常識」方面的課程,逐漸教授孩子們如何存取款、如何量入為出、如何投資等,把它作為公民教育課全流程實施的。要求家長從小就給孩子開立個人賬戶,與學校的課程進度配套,讓孩子開始相關實踐。所有課程的課本,都十年更新一次,不用擔心「知識落後於生活現實」的問題。)

(至於家長教育這一層的權力與義務,也是賦予學校的,學校不僅有教育孩子的責任,還有教育家長的責任,新加坡方面認為,合格的家長與學校一起,才能共同培育出品行優良的公民。

如果在工作中,教師發現孩子的問題主要來源於家庭,不管是身心健康,還是道德行為,教師就會約談家長並持續跟進,如果發現無效,就會讓校方設立的經專門資格培訓的工作人員對家長再跟進教育,這些工作人員平時不擔任教學工作,他們專職負責對孩子及其家庭進行這方面教育。

所以,新加坡的孩子在開始獨立生活之前,早就學會了相關知識,也已經建立起了自己對金錢、經濟的合理行為模式。

這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我們可以借鑒嗎?)

(攝影 郭曉燕)

防範關口前移肯定是必須,唯有此才能真正減少此類罪案發生的幾率,避免更多這類悲劇的發生,減少偵查、破案、審判、甚至監管等方面更多的耗費,通過長時間、不間斷的努力,方能求得長治久安。

權且拋磚引玉,期待更多有效方法的湧現以及得以實施。

(如果覺得文章好,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但反對任何形式的「拷貝粘貼」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鳥的多彩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青鳥的多彩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爆笑校園:天啊做醫生是那麼的恐怖?誰還想當啊,真是的
當我們面對校園慘劇時,看到的是什麼?
校園故事:要是你堅持,我們可能就在一起了
爆笑校園:護膚霜不是最貴的就最好,最重要的是要合適才行啊
「憑本事借的錢,我為什麼要還??」那些被校園貸壓榨的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
好看的校園動漫有哪些?不要以為只有百變小櫻,他們也堪稱神作!
因為校園暴力,他選擇上吊自殺。或許,這個問題比我們想像的要嚴重得多……
爆笑校園:獃頭爸:我不要什麼禮物,只要你別再讓我頭疼就好
爆笑校園:「是什麼讓你堅持跑到終點的呢?」「是我的腿」
爆笑校園:拿著香去求婚,你覺得結果是怎樣呢?
如果讓你選擇校服,你會選擇哪一款,測你在校園裡是什麼樣的擔當
校園襲擊後,我們還能理性地為孩子做些什麼?
不捨得已是累贅:走出校園的那一刻,我們的愛情也到此為止了
他把鎚頭砸向了親爹娘,這次,還要重返校園嗎?
爆笑校園:獃頭用這樣的方式還錢,還有比這更「不要臉」的嗎?
校園趣事:獃頭:你覺得這樣就能阻止我笑?看來是我想太多!
爆笑校園:獃頭這也太直接了吧,竟然直接問女孩要不要和他結婚
我們校園春天就是這麼任性,這些美景都來自於校園,你相信么?
新番:果然校園是可怕的,從活下來的我們都是優秀的
校園時光:校花「最討厭」的3種男生,想撩到手?那是沒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