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導離世,世間再無《西遊記》
2017年1月28日,徐克和周星馳的電影《西遊2 伏妖篇》上映了,票房很高,口碑也是兩極分化。
2017年4月15日,86版《西遊記》導演楊潔女士因病逝世,享年88歲。
導演楊潔(中)跟唐僧師徒
那位將齊天大聖孫悟空帶進無數人童年英雄夢裡的女導演,真的便一去不回了……
序曲《雲宮迅音》
聞舊曲,念故人。西遊記的序曲《雲宮迅音》一響起,我們就好像回到追劇的童年。可是今天,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緬懷和紀念。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西遊記》是一部奇書,絕大多數人除了看個神話故事外,就是看個熱鬧。為什麼《西遊記》能成為經典,到底神奇在哪裡?
之前有人給我推薦培訓課程:從《西遊記》學團隊管理。大意是說:一個團隊,需要有個信仰堅定的唐僧,需要有個能力強的孫悟空,需要有調節氣氛的豬八戒,需要有忠厚老實的沙和尚,還需要有一直甘願當坐騎的白龍馬。只有這樣,團隊才完美,才能完成任務,取得真經。這樣講也不是沒有道理。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能夠穿越時空,打敗歲月。可是,每個人最終卻都會輸給歲月。
斯人已去,我們才忽然發現,小時候陪伴我們長大的那些「神仙妖怪們」,陸續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沙僧扮演者閆懷禮。我們只知道他是沙僧,不知道他還扮演了劇中的太上老君、千里眼、西海龍王等10多個角色。
2009年4月12日上午10點20分,閆懷禮因肺部感染在北京與世長辭,享年73歲。
「車遲國皇后」扮演者是趙麗蓉,曾帶給國人無數歡笑和思考的小品表演藝術家。那時候的藝術家,是真正的藝術家。
2000年7月17日清晨7時30分,趙麗蓉因肺癌逝世,享年72歲 。
《禍起觀音院》里貪戀唐僧袈裟的「金池長老」由表演藝術家程之飾演。老爺子其實是個學霸,精通詩詞、書畫、篆刻,考上復旦大學經濟系後因為熱愛話劇輟學當了演員。
程之先生於1995年2月14日因病去世,享年69歲。
王母娘娘飾演者萬馥香是著名的金嗓子。
可是王母娘娘也會駕鶴西去。1994年11月8日,萬馥香因病逝世,享年53歲。
「蜈蚣精」扮演者李鴻昌,國家一級演員,也是在《西遊記》被撤資差點夭折時拉來300萬贊助的「幕後英雄」。
2003年2月12日早8時,因病醫治無效,李鴻昌在濟南病逝,享年73歲。
「黃眉老怪」的扮演者曹鐸,上海電影製片廠二級演員,中國電影協會會員,一生拍了60多部電影。
2005年因病去世,享年76歲。
「彌勒佛」的扮演者鐵牛原名楊錫業,是我國著名電影演員。
那麼愛笑的彌勒佛也敵不過時間。2004年鐵牛病逝,享年82歲。
我們看過很多版本的《西遊記》,也看過大唐玄奘的相關書籍。我之前總不明白:
歷史上的玄奘大師那麼堅強勇敢,被稱為民族的脊樑,但《西遊記》中的唐僧卻顯得迂腐,手無縛雞之力!這到底是為什麼?
在網上看到過這樣的解讀說《西遊記》也是一部修行之書,作者吳承恩也是個明白人(證悟之人)。講述了《西遊記》中的幾個場景:
1 為什麼吃唐僧肉能長生不老?
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這五個角色,其實是代表一個人五個面。
唐僧,代表一個人的本性、空性。本性是不生不滅的。妖怪想證悟空性,於是想走捷徑,吃唐僧肉就可以長生不老。吃唐僧肉,表示證悟空性。空性表面上什麼都做不了,故而唐僧看上去手無縛雞之力。
白龍馬,代表一個人的本體。白龍馬和唐僧總在一起,本性和本體總在一起。性不離體,體不離性。
孫悟空,代表一個人的本心。本心就像猴子一樣,上躥下跳從不安靜,心猿意馬就是這個意思。心可以上天入地倒海翻江,修行人修得就是「降伏其心」。整個《西遊記》也是「降伏其心」的過程。
豬八戒,代表一個人的本能。食、色性也,人的本能除了吃,就是淫慾。豬八戒這兩個慾望最大。每個人都是如此,人的本能顯化成豬的樣子,顯得醜陋。
沙僧,代表本凈。身體如果有前面的樣子,就需要休息,就稱為本凈。
2 孫悟空的師父到底是誰?
書中孫悟空的師父是菩提老祖,菩提老祖在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靈台,是心靈的意思。方寸,方寸之心,還是心。靈台方寸山,指的就是心。斜月,是卧鉤,三星,三點水,還是個心。我們心上有個洞,洞里住著菩提老祖。
菩提老祖是誰?就是那顆想覺悟的心。學什麼?學的也是自己,讓自己覺悟。
猴子知道了,讓自心覺悟,向自己學習,靠自己,最後他神通廣大。否則怎麼可能孫悟空學了幾年就能天下無敵啊?!但後來他的妄心起來了,狂心起來了,要和老天爺比高低,起了個名字叫「齊天大聖」,這就是一個人的慾望。
3 壓住孫悟空的是「無知山」
孫悟空被壓倒五指山下,「五指」和「無知」是諧音。五指山,就是無知山。無知,就是佛學中的無明。
所以孫悟空被壓倒五指山下,其實就是本心被自己的無知壓住了。看看生活中,那麼多人每天糾結、煩躁、吵架、痛苦、抑鬱,這些都是無明之苦,把本心壓得死死的。
一壓壓了五百年,五百年,或許是「無百年」!只要不證悟,永遠被壓著。
誰才能救孫悟空?唐僧。
如何才能脫離無明?見到本性,證悟空性!
所以孫悟空遇到唐僧的時候,就是「本心」初遇「本性」的一刻,那叫一個開心啊!
一路去西天取經的過程,也是修行的過程。本心有習性,一步一步修行的過程。
4 七十二變
七十二變,也可以讀成「七識二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和末那識,第七識是末那識。末那識代表著日常生活中的我執:我的家庭,我的財富,我的工作,我的衣服,我的未來,我的理想......
二變,就是二元世界的所有對立。好壞、對錯、真假、美醜、高低、長短....... 七識二變,變化無窮!所以孫悟空的變化是無窮的,並不是只能變七十二種物體。
緊箍咒,就是「戒」。戒並不只是佛法中的戒,生活中也有很多約束,都是戒。只有這些戒律,才能讓本心受約束。
5 真作假時假亦真
師徒最終取得的真經,是無字天書,什麼都沒有。沒有字才是真的,真正證得空性,空空蕩蕩,了了分明,那就是什麼都「沒有」。
但人們長期執著於「有」,不願意接受這個「沒有」,於是要求把真經換成了假經來用。這就是《心經》中講的顛倒夢想。
之前講到末那識,製造出「我執」,讓每個人都認為有個「我」,但真正的本性卻被遺忘。那個本性知道我們的所有苦,但它不苦;知道我們所有的痛,但它不痛。真正的本性,就是「無」,就是那個「沒有」,只是頭腦無法接受!
上面的觀點,來自於網上摘錄。如果有明顯錯誤的部分,歡迎吐槽。
提起《西遊記》,楊潔導演的央視86版《西遊記》,這部陪伴著70後、80後、90後三代人長大的神劇,這個溫暖了我們整個童年時代的神話故事。隨著楊導的離世,世間再無《西遊記》,但是這段傳奇之路,我們必須再重走一遍,緬懷我們對楊導的尊敬。
現在我們有機會重走這段神奇之路。
「火車西遊記」絲路專列作為陝西凱旋文化旅遊集團和西北大學陝西文化產業研究院聯合推薦、最新創意的研究成果,被陝西旅遊業界和媒體評價為國內首家主題絲路文化旅遊原創產品。此次7月底開行的「火車西遊記」絲路專列一共設計了三條線路:唐僧取經路、中哈直通車、探秘喀納斯。
西北大學陝西文化產業研究院相關專家表示,這次專列開行,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和優勢。專業老師帶隊,專家學者講座,專業媒體跟蹤報道,互聯網自媒體即時互動。朗誦一部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了解兩部經典《西遊記》、《大唐西域記》,學會十首邊塞唐詩;熟悉十首經典歌曲,認識數位新朋友,寫兩篇遊記,拍一百張優美照片,既可收穫知識又能增加友誼,一起跟隨唐僧的腳步,看看這火車西遊記之唐僧取經路不一樣的路程。


TAG:大秦旅遊 |
※李盈瑩受郎平格外關愛,第二場沒結束郎導離場!
※《紅海行動》武術指導離世,生前身體健康無疾病
※繼李大為之後娛樂圈又一名導離世,曾執導多部瓊瑤作品,生前過著一夫兩妻的生活!
※大道至簡!這位正國級領導離任講話值得細讀
※曾被稱為「中國第一美女」,與名導離婚回家種地,今身家超10億
※怎樣成為領導離不開的人?記住這些,一生受益
※要讓領導離不開你,做到這3條就夠了
※73歲名導離婚換自由,代價19億財產全不要,選擇凈身出戶!
※領導最喜歡的員工,不需要多優秀,只需要做這3點,領導離不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