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利民:大渡橋橫鐵索寒

李利民:大渡橋橫鐵索寒

李利民:大渡橋橫鐵索寒

瀘定橋又名鐵索橋,位於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城的大渡河上,相傳清朝康熙皇帝統一中國後,為加強川藏地區的文化經濟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橋。該橋始建於1705年,建成於1706年,康熙皇帝還御筆題寫了"瀘定橋"三字,並立御碑於橋頭,此橋是中國古代橋樑建築的傑作,也是國務院1961年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長103米,寬3米,由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台落井裡,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每根鐵鏈由862至997個熟鐵手工打造的鐵環相扣,共有12164個鐵環,底鏈上鋪滿木板,扶手與底鏈之間用小鐵鏈相連接,這樣13根鐵鏈就聯為一體,全橋鐵件重40餘噸。在瀘定橋兩岸還有橋頭古堡,為傳統木結構建築,也是我國而獨有。自清以來,瀘定橋就是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塞。

1935年5月25日,中央紅軍長徵到達大渡河渡口安順場。安順場曾是太平天國將領石達開全軍覆沒之地,蔣介石企圖把紅軍作為第二個石達開,派重兵前後堵截。此時國民黨軍隊已經佔據了大渡河西岸,同時紅軍背後還有敵軍大部隊在追趕。紅軍必須越過大渡河天險,才能突圍。當時渡口只有三艘小船,紅軍要渡過大渡河,僅靠這三艘小船,需要一月左右的時間。但此時敵軍大部隊離紅軍就只有幾天的行程了,在這緊急的關頭,中央軍委領導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王稼祥等當機立斷,決定於5月26日兵分左右兩路沿河而上,奪取大渡河上游的瀘定橋以突圍;並由左路軍黃開湘、楊成武率領的紅二師四團為前鋒,奪取瀘定橋。

5月28日紅二師四團政委楊成武、團長黃開湘接到上級命令後,便率紅四團經過千辛萬苦、晝夜兼行240華里山路,終於在29日凌晨到達瀘定橋。此時對岸的敵人已經構築了工事,拆去了橋上的橋板,只剩下13根光溜溜的鐵索鏈閃著寒光。看完地形後,紅四團開會定:由第二連22名勇士組成奪橋突擊隊,連長廖大珠任隊長;由第三連組成鋪橋突擊隊,連長王友才任隊長;同時向西岸的群眾借用大量門板和木板用來鋪橋,以便於後續部隊跟進。

5月29日下午4時,紅軍先鋒團發起總攻,突擊隊22名勇士身掛衝鋒槍,背插馬刀,腰纏十來個手榴彈,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在晃蕩不定的鐵索橋上匍匐前進,有的鋪設橋板,有的隨後跟進……。當紅軍勇士快接近東橋頭時,敵人利用拆下來的橋板點燃熊熊大火,妄想以此來阻止紅軍。連長廖大珠第一個衝進火海,緊接著,劉金山、劉梓華……都陸續衝進火海。而且後續部隊也邊鋪木板邊衝鋒,並與敵人展開了白刃戰,一舉消滅了橋頭守衛的敵人。同時政委楊成武率領隊伍也衝過東橋頭,打退了敵人的反撲,佔領了瀘定城,並迅速撲滅了橋頭大火。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戰後,敵人便向東北方狼狽逃竄,紅軍驚險而成功地奪取了瀘定橋,打開了紅軍長征北上抗日的通道。「飛奪瀘定橋」不僅譜寫下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兩年間,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中最壯麗的一頁,而且也創下了中國革命史上和世界軍史上「驚、險、奇、絕」的戰爭奇蹟。瀘定橋也因此成為中國共產黨重要的歷史紀念地;「飛奪瀘定橋」這神奇般的英雄故事,在小學課本中也影響、教育了幾代人,我從小就知道紅軍飛奪瀘定橋的故事,並對紅軍深感敬仰。

6月5日,我院黨支部組織職工,開展了「重走紅軍之路,重溫長征精神」的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參觀大渡河、瀘定橋,使我親眼目睹了大渡河和瀘定橋的風采,零距離感受到了紅軍在崢嶸艱苦的歲月中留下的歷史印記,在參觀時,也讓我又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和心靈的震撼。參觀中,當我站在瀘定橋橋頭堡上,看到橋下的大渡河水流湍急,波濤翻滾,鐵鎖橋那十三根碗口粗的鐵鏈從奔涌的河水上伸向對岸,猶如十三條巨蟒,硬生生把兩岸連接起來,8根底鏈上鋪著木板,形成簡易的橋面供人行走,其場面真是雄偉,景色頗為壯觀,我的心潮也頓時激蕩起來。當我踏上瀘定橋時,人便同橋一起起伏蕩漾,簡直是驚心動魄,我小心翼翼的走在橋面上,橋體的晃蕩更讓人心驚膽顫、心有餘悸。站在橋中我也猛然想到革命先烈卻在只有鐵鎖的情況下,還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一邊前進、一邊戰鬥並英勇的奪取了瀘定橋,那激烈的戰鬥畫面立刻就浮現在眼前,在感受紅軍的壯烈與豪邁之中,我便提起精神昂首闊步向前行走著,並且其心驚與膽怯也逐漸消退。

參觀的當天,晴空萬里,陽光燦爛。當高原那金色的陽光照耀在康熙皇帝題寫的「瀘定橋」匾牌上,照耀在1961年國務院頒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上時,幾百年的滄桑歲月,已給瀘定橋留下了許多的神奇和英雄故事。當我穿戴著紅軍衣帽,站在雄壯的瀘定橋頭,遠眺滾滾大渡河與巍峨的高山時,我的心中不禁激起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對紅軍將士的敬佩之情,而不時拍照,以留下對紅軍精神永恆的懷念;當我走上瀘定橋,撫摸、端詳著那13根碩大的鐵鎖鏈而不斷思索時,心情激動不已而久久不願離去,站在橋中又多次留影,更加深了對紅軍的崇敬之情。

踏紅色之旅憶往昔歲月。在原路返回重上瀘定橋時,當我再次站在瀘定橋中,看到橋上那錚錚鐵索和腳下波濤滾滾的大渡河時,思緒又把我帶到了那艱苦遙遠的戰爭年代,便情不自禁就輕聲吟誦著當年毛澤東主席寫下的「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的著名詩句來,也再次想起了紅軍「飛奪瀘定橋」的英勇場面與硝煙烈火。我也更加堅信,紅軍那為共產主義而勇敢頑強、赴湯蹈火的鬥志,為祖國、為革命衝鋒陷陣、克敵制勝的大無畏精神,將永遠都是全人類的精神財富,永遠都值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崇敬和學習。

李利民,四川巴中人,中國國畫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巴中市巴州區作家協會副秘書長、巴中市恩陽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業餘從事文藝創作,現已有1400多篇(幅)文藝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文化》《青年詩人》《作家》《當代文藝家》《中外文藝》《西南商報》《四川工人日報》《巴中文學》等200多種報刊和網路。已出版有個人文學作品集5部,美術專集13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南作家 的精彩文章:

魯海:致一條河流
焦海梅:莫斯科郊外迷人的旋律
童春華:我見到了長江
馬永歡:快樂的支點
郁犁:詩詞十首

TAG:江南作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大渡橋前,毛澤東大讚此人為真英雄
他是大渡橋上的突擊隊長,承受住了戰鬥的艱苦,卻敗給了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