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核電,如何讓公眾接受?

核電,如何讓公眾接受?

"在核電全民科普、核電戰略傳播與溝通策略編製、供需雙方互信增強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總之,核電能否被公眾接受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相關行業任重而道遠。"

——賈峰

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主任

自1954年首座核電站運行開始,核電建設曾有過二十多年的黃金時代,全球有四分之三以上核電站在那個時期建成,彼時核電建設的門檻是技術、資金和製造水平。除了美國、法國、前蘇聯等發達國家外,發展中國家是絕無能力涉足的。

時過境遷,技術的進步和製造業的轉移,似乎降低了核電建設的難度。但是,建與不建的爭論卻成為新的門檻影響著核電發展的未來。

僅就發展中國家而言,電力需求在今後十年或更長的時間裡會穩定增長,要跨越無電、有電和不限電的階段,以滿足公眾生存、生產和小康生活之需。而從電力供給側看,核電無論在安全性(反應堆停堆、衰變熱的排出和放射性包容三項基本安全功能)提高、上網電價成本降低看,還是從破解資源環境約束來分析,發展核電要遠比繼續上火電的理由更充分、合理、經濟和綠色。

比如,核電是解決印度、伊朗以及我們中國煤炭使用引起的大範圍空氣污染問的重要選項。

再譬如,為避免地球上的化石能源在未來50到100年被耗盡後人類失去「光明」,核能還可以在傳統化石能源向可持續能源過渡中扮演基載能源的重要角色。有數據指出,在2013年世界前10位原煤可采儲量最多的國家中,中國的儲采比最短,僅有31年。

由此可見,今日大力開發核電具有未雨綢繆之效。

市場有需求又有供應,接下來本該是供需雙方的珠聯璧合。然而,核電縱有優點千千萬,卻抵不過發生在三里島、切爾諾貝利尤其是福島的核事故對公眾心理產生的負面影響,近40年來的這三次核事故,近因效應顯著,令一些人談核色變,恐核、反核活動時有發生,棄核也成為一些國家的政策之選。

面對日趨複雜的涉核輿論環境,核電企業已經意識到了危機,進一步加大投入,確保核電設計和運行的安全性。但是,近年來核電廠在運行期間發生由於人員誤碰或誤操作等行為導致的運行異常或運行事件還時有發生,導致應急柴油發電機組日用燃油罐排空,甚至觸發反應堆停堆。想想應急柴油發電機在福島核事故發生過程中的關鍵作用,真的讓人驚出一身冷汗。在核電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方面,近年來核電企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但是,從社會的反應看,效果還非想像中的那麼明顯。因此,如何把專業的核電辭彙和知識轉換為公眾通俗易懂的道理,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僅僅講核電站如何安全是不夠的,那無異於自說自話;同樣,反覆強調核電從業人員素質高不會犯錯,也難以令公眾心服口服。

公眾是電力需求側的重要客戶,客戶自然有商品和服務的選擇權,當然也有知情權。若要讓公眾接受核電,首先電廠運營單位質量控制有待提高,報警響應與參數監視亟需完善,風險分析和防範應對還需進一步加強。此外,在核電全民科普、核電戰略傳播與溝通策略編製、供需雙方互信增強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總之,核電能否被公眾接受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相關行業任重而道遠。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言環保 的精彩文章:

邊遠小城「綠生金」啟示錄

TAG:微言環保 |

您可能感興趣

王嘉爾與媽媽在各種公眾場合接吻,你們能接受嗎?
講道理?獎勵?懲罰?都沒用!如何預防孩子在公眾場合發脾氣?
公眾對轉基因的接受度下降了嗎?
無人駕駛汽車如何贏得公眾信任?答案是做更多測試
紀凌塵闞清子感情有變?某小花說錯話被報復?鄭爽分裂自己面對公眾?吳亦凡新電影?
如何克服公眾演講的恐懼?
遲來的祝福,范瑋琪喊話謝娜,再遭公眾質疑!
女性公眾場合當眾哺乳你能接受嗎?網友:我會強制自己不看!
魯山案:除了「用詞不當」,公眾還在焦慮什麼?
翟天臨的道歉信為什麼不容易獲得公眾諒解?
薛之謙再被diss,公眾人物的小事也會被放大,如何正確曬娃?
安琦重回公眾視野,並不是因為足球!而是…
對於公眾場合母乳,你怎麼看?文明否?
謝霆鋒在公眾平台喊救命,他到底遭遇了什麼?
公眾表達,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從身心健康到精神受損,作為公眾人物,「哥哥」的遭遇又有誰能懂?
李曉霞似乎從公眾視野里消失許久了,她近況如何?
向太陳嵐呼籲用華為手機,網友:公開表態的公眾人物,卻被群嘲?
俠客島解局:關於疫苗,公眾的恐慌該如何平息?
王寶強真的急了,要求公開審理離婚案,並不怕公眾知道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