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班章、易武、茶王樹...9大名山古樹黃片聚集在此

老班章、易武、茶王樹...9大名山古樹黃片聚集在此

作者:黃耀庭

普洱大熱以來,茶人們從多方面挖掘其品飲價值。論山頭產地,論古樹原料,論陳化年份等等,樂此不疲。漸漸,在普洱市場熱潮的衝擊下,較邊緣化的黃片也開始備受關注。

黃片價格普遍較低,就算是名山名寨,售價也處於大眾都可接受的區間。其次是口感,雖不及正料豐富細膩,但在保留了正料產地風格的同時,滋味平和、順滑、甘甜,別有韻味。

另外古樹茶黃片對血糖高、尿酸高的茶友,具有一定養生功效。適合作為口糧茶飲用,這些年品質較好的黃片在茶界也非常討喜。

什麼叫「黃片」?

「黃片」俗稱黃金葉,大多是指採摘茶青的芽葉中,包含三葉及以上的大葉、老葉(一般不會超過五葉)。這些葉子由於葉質含水量相對較少,葉片相對疏鬆、粗大,殺青時較易失水變黃,且揉捻時又不宜成條,而被作為「黃片」揀剔出來,以保證茶葉的賣相。

所以,每到四五月份去茶山的話,經常能看到雲南當地茶人(大多以中老年人為主),坐在自己門口,在太陽底下挑選黃片。

最初,黃片是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民間飲品。秋冬季節,雲南的茶農會對茶樹進行養護,修枝,深翻,積肥。如果樹上還有一定含水率的,沒那麼纖維化的大葉子就把它摘下來,按照很簡單的方法自己炒做,這就是最古老的黃片。

做好的黃片要麼放在房樑上,要麼放在竹筒里,或者拿個麻袋放起來。要喝時,就拿一個大搪瓷缸子,抓幾片黃片放進去,在火塘上烤。等葉子的香味出來後,再把水倒進去煮,煮開了一大家子人圍著一起喝,或者泡飯。 「好看不過素打扮,好吃不過茶泡飯」由此而來。

真正留下的「老黃片」並不多

對茶企來說,黃片只是加工茶葉過程中的副產物。過去的國營茶廠收購原料時將原料等級劃分為五級十等,而黃片屬於「級外茶」是不被收購的。所以國營大茶廠生產出來的普洱黃片基本難得一見。

即便是在製作供應「邊銷茶」的年代,黃片也沒有被大量加工。粗老體壯的外形、極低的經濟附加值,決定了黃片無法在追求規模化、專業化的茶廠立足。

再加上茶葉基地的茶樹實行定期管理採摘,粗老葉當做肥料直接還田。這在今天看來,如此對待老黃片有點「暴殄天物」。

目前茶葉市場上出售使用黃片製作的優質茶餅極其稀少,其中很主要的兩個原因是現在茶葉採摘時會特意挑選嫩度高的茶芽去採摘,避免採摘黃片;其次,即使在採摘過程中留有少量黃片也會在篩選中被剔除,以保證產品外觀誘人。再加上現代的茶園管理方式,留下來的老黃葉並不多。

「黃片」為什麼會悄然走紅?

某種程度而言,黃片的「命運」是跟著古樹茶走的。在古樹茶還沒有現在這麼貴時,黃片也很便宜,甚至是半買半送。更多的時候,是當地人留著自己喝。而隨著古樹茶價格的不斷上揚,黃片的市價也水漲船高,從幾十元漲到上百元。

不過,黃片的悄然走紅不僅僅在於古茶樹受熱捧,箇中原因一是消費者的獵奇心理因素,想知道黃片到底是什麼滋味;二是消費者內部的分級,一部分人喝茶越來越精細,對老黃片也有著更高的要求;三是相對還不錯的性價比。

無論是黃片還是正料茶,都是由茶葉的品質決定。黃片的品質和所選原料茶青的品質是一致的,只要東西對(樹種、山頭等),品質好的黃片不一定會比年份不好、工藝欠缺的一芽一葉/二葉差到哪去。而且如果樹種好的話,像老茶樹、野茶樹上的黃片,質量稱得上上乘。

口感討喜+養生功效,「黃片」熱度持續上升

當然,黃片討喜的口感也不容忽視。黃片比一芽兩葉雖老一點,茶味雖淡一點,但是多糖、單糖類物質含量較多,甜度卻較後者高許多。好的黃片往往滋味甘醇、口感獨特、耐泡度高,陳化後滋味更加柔和。

存上兩年,煮來喝和泡都很好。茶語的同事曾在易武多次喝過90年代到2000年左右的老黃片,非常驚艷。

更令人驚喜的是,黃片會保留原來山頭的特徵。如果是口感特徵很強的老樹黃片,它肯定會帶有自身產地的特點,雖然並不完整。比如老班章的黃片,就還是會帶有一點苦味兒,茶湯也比較帶勁。

此外,黃片保健功效的無限延伸也是其受到歡迎的重要原因。不少茶友在喝了黃片之後,都表示其有降脂減肥、降壓、抗動脈硬化、防輻射之功效。而且還聲明喝芽頭,喝梗,和喝葉子的作用不一樣,一些抗衰老的東西只在老葉子裡頭才有。

資深普洱達人分享名山名寨春茶黃片

此次參與眾籌的九款黃片,分別是資深普洱達人胡錦明收藏的名優小微產區系列黃片,來自茶王樹、老班章、老曼峨、高山寨;以及四隆茶莊掌門人鄭必能製作的古六山系列黃片,其中包含易武、倚邦、莽枝、蠻磚、革登五個山頭。

從今年春茶原料中,按照生產標準,毛茶製作完成後,篩選出葉片較為疏鬆、寬大,無法捲成條索狀的黃片。並壓製成磚,在保證環境乾燥、通風的條件下儲存,更利於後期轉化。

權威機構檢測,重金屬含量遠低國家安全標準

許多茶友擔心黃片重金屬超標,如果是台地,黃片因種植施肥等原因,確實容易出現氟超標、重金屬(如鉛等)超標的問題。古樹則好得多,本次眾籌的產品全是古樹黃片。

而且為了確保不超標,我們特意將這批黃片的樣品寄往權威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檢測報告得出,這批黃片的重金屬含量、氟化物含量遠低於國家安全標準。

人工篩選工作量較大,原料比較好的黃片產量也有限。此次眾籌一次性集齊九個知名產區的黃片,在保證原料、製作工藝的基礎上,喝得放心的同時,帶你領略不同產地黃片的口感滋味。

品鑒:

老班章黃金葉

茶湯:金黃、淺橙黃明亮,前兩水入口較柔和,稍帶甜和微苦,三水之後,苦澀感提高,茶湯厚度和勁道增加,苦化開之後回甘,生津稍淺,有淡淡的酸,香氣聚攏,似乎顯得低沉,但是當香團打開,還是在杯底和口腔中帶來較好的呈現,茶湯整體有一定飽滿度,能帶來較豐富的口感體驗。

茶王樹黃金葉

茶湯:湯色金黃明亮,蜜甜香明顯,在湯中和杯底都可尋覓蹤跡,後期又帶有甜糯的木質香,茶湯苦澀感適中,回甘生津快且能保持一定時間,給人口感滋潤之感,香氣和滋味融合度較高,茶湯的層次感也展現出較高的水準,帶來驚喜。

易武黃金葉

茶湯:湯色金黃、淺橙黃明亮,入口甜柔,香氣以植物清香和淺蜜甜香為主,在湯中輕輕地呈現,彷彿一陣青煙起,在口腔隨風飄散,三水之後茶湯勁道增加,微苦,但是很快轉甜,微有果酸,生津較好,有清涼感,耐泡度好,六水之後悶泡可至八水,整體湯感平和舒服。

倚邦黃金葉

茶湯:金黃較明亮,茶湯柔滑順和,湯中香氣以植物清香為主,略帶蜜甜香,似有青梅果的香氣,湯中香氣不張揚,但是杯底留香飽滿度頗高,花香和蜜甜香清晰,四水之後苦感較直接,微帶澀,口腔停留不久,化開後生津較好。

莽枝黃金葉

茶湯:淺橙黃、金黃;入口清甜,持續的柔滑茶湯刺激性很小,湯中帶著淺淺的植物和花香,清純平靜,茶湯滑過喉嚨,不會有任何的阻滯之感,茶湯整體平和不張揚,回味卻很長久。

蠻磚黃金葉

茶湯:金黃明亮;湯中略帶熟果香,三水之後稍帶苦,化開很快,茶湯糯感增強,香氣較為複合,蜜甜香、花果香、木頭香氣顯現,細節呈現不錯,在杯底停留時間較長。整體香氣和滋味較協調,後期有點淡冰糖水的感覺。

革登黃金葉

茶湯:淺金黃、金黃油亮;茶湯順滑甜柔,澀感輕微,能較快化開,香氣不張揚,但是有一定的飽滿度,留香好,淺花香、木質香細膩輕柔,回甘生津稍淺,口腔似有咀嚼青橄欖一段時間之後的清潤之感。

高山寨黃金葉

茶湯:金黃明亮;前期茶湯入口平和帶甜,之後稍帶苦澀感和酸感,在上顎前段稍有停留,茶湯厚度提高後,勁道也提升,生津較為飽滿,6水之後茶湯厚度降低,趨於平和順滑,湯中香氣骨架不顯,回味中顯蜜甜香。

老曼峨黃金葉

茶湯:金黃明亮;入口的苦來得比較快且直接,但是當苦化開回甜,帶著絲絲生津,有種峰迴路轉的感覺,湯中稍帶煙香,與茶湯融合度較高,後期茶湯轉糯,顯木頭的香氣,整體茶湯勁道足,令人印象深刻。

沖泡方法:

1、蓋碗/紫砂壺沖泡

投茶量7-8g,可以比正常沖泡生普稍稍增加投茶量。

沖泡時間:第一水15-20s,第二水10-15s,較正常沖泡稍微增加時間約5-10s。

2、大杯/隨行杯沖泡

大杯沖泡,取3-5g茶葉置於玻璃杯,加入沸水沖泡即可,可續水4-6次,夏日飲用,清涼解暑。

隨行杯沖泡,將2g左右茶葉放入茶包袋,置於保溫杯或者隨行杯,潤洗後將水倒掉,再注水即可。

3、煮飲

存放3年以上的黃片,可進行煮飲。取5-7g茶葉放入茶包袋中,然後置於陶壺、鐵壺、銀壺中煮飲,過程類似於煮老白茶。

以上九款名山名寨春茶黃片正在眾籌,掃描識別下圖二維碼即可參與:

眾籌須知

1、該項目眾籌時間為2017年7月5日開始至8月5日結束;

2、本次眾籌目標為三萬元,僅此一次。眾籌期限屆滿,達到眾籌目標金額則眾籌成功;

3、眾籌成功後,於7月17日按用戶下單順序依次發貨,用戶無需承擔配送費用;

4、若眾籌未能成功,您所支持的款項將原路返還到您的賬戶;

5、眾籌結束前,不支持退款;眾籌結束後,非商品質量問題不支持退款及退換貨服務,請您予以諒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茶杯犬」激萌可愛的背後,藏著不為人知的殘酷真相
今夜,泡一壺好茶給自己。
福建百強縣排行,共7個縣上榜,基本被兩個城市包攬雨夜客來茶當酒,茶亦醉人何必酒
不懂岩茶的「香」,你可能無法分清茶的質量好壞
十八歲美女模特家中練習瑜伽,茶道與瑜伽一脈相承講究的是修心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