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學中的心理學

佛學中的心理學

佛學中的心理學

文 / 李不言

(見中國心理學家網專家專欄:李不言專欄)

把佛學看作是一門引導世人自我解脫、自我救助、自我實現的認知心理學和行為心理學,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積極有益的啟發——

1

「黃金規則」: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那就應該怎樣去對待別人

釋迦牟尼在王舍城說法時,城中出現了一個名叫「鬼子母」的女人,這女人生了許多孩子,她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但卻喜歡偷吃別人家的孩子。王舍城時有孩子丟失,引起百姓極大恐慌。佛陀為解放無辜幼兒,就將鬼子母最小的,也是她最愛的兒子偷著抱到竹林精舍。鬼子母失去最心愛的小兒子,痛不欲生,來精舍求佛陀幫助。佛陀說:你愛自己的孩子,別人也愛自己的孩子。誰失去孩子都是與你一樣的傷心啊!這是因果報應。鬼子母聽到佛陀的教誨,認識到了自己的罪惡,說只要能找回自己的愛子,她決心悔改。佛陀將孩子還給鬼子母,並為她規定了五戒:不殺生、不盜、不邪淫、不妄言、不吃不應吃的東西。從此,鬼子母做了天下孩子們的保護者。

2

行為矯正:立地成佛

在舍衛城北郊的薩那村莊里,住著一個力大無窮的漢子名叫央哥馬羅,他信奉一種邪教。但總是不能修練成功,他的老師告訴他,如果在一天之內殺100人,用被殺的人的小手指做成花環戴在頭上,就能受到神的保佑而得到永生。於是央哥馬羅從清早起就瘋狂地見人就殺,眼看日落卻只殺了99人,這時他母尋他吃飯,他成道心切,欲殺自己的母親,這時佛陀出現在他的面前,教導他說:你怎麼能信仰教人作惡的神呢?世上哪有殺人者會得到永生呢?央哥馬羅恍然大悟。但自覺殺人太多,欲一死贖罪。佛說:你一死反而不能贖罪,只有放下屠刀,從此行善,即能贖罪,亦可了脫生死。央哥馬羅拜在佛陀腳下成為佛弟子。「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出於這個故事。

3

正視現實:神奇的芥菜籽

有—個婦女,丈夫拋棄了她,她唯一的一個孩子又得病死了。這個婦女痛不欲生,抱著死去的孩子來到佛陀面前,請求佛陀發大慈悲,無論如何要救活她的孩子,否則她也不要活在人世上了。

佛陀說:要救活你的孩子,你必須去找到一戶從來沒有死過一個人的家庭,向這家人討來一粒芥菜籽,就能救活這孩子。這婦女走了無數的家庭,但沒有一個家庭是從來沒有死過一個人的。最後這婦女明白了:人總是要死的,每個家庭都經歷了死去親人的痛苦。佛陀教導這個婦女說: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要想解脫生死的煩惱,唯皈依佛門,達到正覺涅磐境地。於是這位婦女皈依佛陀,成為比丘尼。

4

心誠則靈

釋迦牟尼在印度北方遊歷傳播佛法時,在一個村莊說法完畢坐在一棵樹下靜坐禪定。這時走來一個貧窮的少女,她受到佛法的感召,對佛陀十分崇敬,一心想供奉給佛陀一點禮品,但少女是一個給富家當傭人的,一點錢財都沒有。少女只好去採集了一些鮮花,供獻到佛陀的面前,但少女總感到禮品太輕,心裡羞愧。佛陀對少女說:布施多與少都是善舉,只憑自己的能力去做就是了,千萬不能輕視小的施捨,只要是出自誠心誠意,所創造的福田是同樣的。少女領會佛的教誨,出家成為比丘尼,法號(出家後起的僧名)妙花。

這就是人們常講的:心誠則靈。

5

煩惱因慾望而生

釋迦牟尼在北方傳教時,聽到焦沙羅國的國王要屠殺大量的牲畜。於是他立即趕到焦沙羅國去見國王問他為什麼殺生。原來國王經常做惡夢,婆羅門教徒讓他殺大量的牛羊祭鬼神。佛陀對國王宣講佛法,告訴他要愛惜一切生命,發揚善良慈悲之心,心情自然平靜,不生邪念,魔鬼就沒有機會侵擾。人的慾望太強、煩惱太多,惡夢才多。要解脫煩惱,就要修習佛法,使自己覺悟。

焦沙羅國王接受了佛陀的教誨,皈依佛陀,成為佛教弟子。

6

認知重建:「諸行無常」

釋迦牟尼在舍衛城說法時,在聽講中有一位婦女,向佛陀講述了她自身的悲慘遭遇:這位婦女的丈夫很愛她,他們有兩個兒子,有自己的田地和房子,生活十分美滿。沒想到災難接連降臨這位婦女身上:房屋被燒毀,丈夫被毒蛇咬死,一個兒子被大水沖走,另一個兒子又被老鷹抓走。這位婦女從最幸福的人一下變成了最不幸的人。她痛苦得不能自拔,請佛陀幫助她解除痛苦。佛陀就以這個婦女的遭遇,來說明四諦中人生皆苦的道理,和「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佛理,覺悟明理,才能認識這個世界,才能掌握指導自己的行為,才能脫離苦惱。這位婦女得到佛陀的啟發,出家成為一名比丘尼。

7

是河水重要,還是生命重要?

有一年,釋迦牟尼的家鄉一帶遭到了較大的旱災。釋迦族人要引沓提河水灌田,沓提河對岸的考利亞族人也要引沓提河水灌田,因這是一條界河,於是釋迦族與考利亞族人之間爭水,眼看就要發生流血的爭鬥。釋迦牟尼聞訊,立即趕到沓提河邊,向就要動武的兩族人說:是河水重要還是你們的生命、鮮血重要。就是爭到了水,沒有了性命還有什麼意義。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才是人類的大智慧。

在佛陀的教誨下,兩個民族經協商互相利用河水,避免了一場流血的衝突。

8

找回自我

釋迦牟尼在走向伽耶山途中,經過一座樹林時他坐下來休息,這時他看見一個年輕的女人拿著一個很大的包裹從他面前匆匆走過。不久,樹林中走出來30個精壯的男人。看這些人的舉止和所佩帶的.刀劍,都是些王公大臣和富豪的子弟。他們看見在樹下休息的佛陀,就詢問佛陀見到一個拿包袱的女子沒有。佛陀問為何找這女子,這些男人說女子是他們找來的妓女,這妓女哄騙了他們,把他們的衣物都偷走了。佛陀說:找東西重要還是找回你們自己重要?快找回你們自己的身心吧!佛陀的這一句話,使這些公子哥猛醒。佛陀又為他們講解四聖諦的苦集滅道,使他們都皈依了佛陀,成為比丘。

【釋迦牟尼經典語錄】

心靈是先驅,是首領;萬法唯心造。

我們即是本身所想的模樣,一切行為來自內在的想法,這些想法使我們造成今日所處的世界。

心靈是很難理解的,它十分敏銳且游移於意志間。智者會守護它,因為小心維護心靈常會導向幸福。

不論恐懼源自何處,它總是來自愚人而非智者。

即使是最壞的敵人,也不能像自己毫無防禦的內心般傷害自己,然而一旦心靈被操縱了,即使是父母或任何親人也不能幫你。

痛苦的原因不外乎源於自私貪婪的欲求,以及事物無法與我們的精力和環境的改變相配合。

怨恨並不因怨恨而終了,而是因愛而終止。

自愛者將不會傷害他人。

每個人皆具有行善的潛能,即使是最邪惡的人也可以經由努力,變成最有道德的人。而且,無論是多大的罪惡,皆不能以無止盡的痛苦來懲罰他。

控制自我勝過控制世界,對世俗享樂的自製勝過全世界的財富。

雖然一個人必須在戰爭中征服數千人才能獲得勝利,但是,征服自我的人,方是最偉大的征服者。

文章作者:李不言;圖片攝影:劉新(中國EAP學院簽約心理諮詢師)

GIF/1K

作者簡介

李不言

全國首屆優秀心理學工作者,著名實戰派心理學家,中國EAP學院名譽院長、首席督導,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特聘研究員,中國員工心理關愛項目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高級EAP簽約諮詢師,山東公安邊防總隊等多家黨政軍企事業單位和媒體特邀心理健康服務專家、專欄作者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EAP學院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EAP學院 |

您可能感興趣

心理學
心理學的任務——《普通心理學》學習
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普通心理學》學習
學心理學的最終目的
跟著大腕學心理學
學點心理學,四大心理!
奧妙的心理學
從偽學霸淪為學渣的心理路程
論「曹學」與「紅學」的內在溝通——心理視點中的「曹學」
心理學理論的科學研究及應用
心理學:心理學是什麼?
為什麼孩子不愛學習:心理學和腦科學研究的最新發現
科學神話:心理學者對科學的誤解
為啥要學習心理學?
心理學者對科學的誤解
心理學中的群體影響
有趣的心理學
學好數學也要懂點心理學
心理學的洞見
占星學背後的當代心理學研究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