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弟子如何對待色情的誘惑?

佛弟子如何對待色情的誘惑?

了幻法師開示選——

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

「一切眾生皆以愛欲而正性命」,愛欲是三界眾生輪迴的根本。如《圓覺經》云:「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慾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也就是說有愛欲之心,就會輪落三界之中而不得解脫。

佛教把有意識的生命稱為「有情」,如人、狗、鬼、神等皆是,佛教認為其組成要素:除地、水、火、風、空外,最重要的是要有「識」,即有知覺與認知的功用。在《增一阿含經》卷十二「三寶品」:「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因緣識來受胎,云何為三,於是,母有欲意,父母共集一處與共止宿,然若無外識應來報,便不成胎,……」這段話說明受胎,除了父母外,還要有外識(神識)前來參與才可。

「神識」即現代人所說的靈魂,「神識」之所以來投胎,驅使它的力量就是愛欲心。

對普通人而言,人生最重要的是兩件事,就是「飲食男女」。飲食是維持肉體生命的存在所必須,而男女欲愛則是維持人類種族延續的必要活動。

古人說:「飽暖思淫慾」,在飲食、安全等有保障的前提下,男女慾望的滿足,往往上升成為第一需要。兩性之間的迷戀,經過多生累世的熏染,於是在人們的意識深處,它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性,以至變得痴迷堅固。故佛陀曾指出:眾生對淫慾的執著,甚深甚巨;如果對世上還有一種事物,其迷戀程度若能與它相等的話,那麼,便沒有任何眾生能超越生死,我也無法度眾生了!如《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由此可見,淫慾的力量何等巨大,這也是眾生始終在六道中的輪迴之因。

《佛說四十二章經》又云:「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佛言:愛欲於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佛說八師經》:「淫為不凈行,迷惑失正道;精神魂魄馳,傷命而早夭。受罪頑痴荒,死復墮惡道;吾用畏是故,棄家樂林藪。」

下面,我們來看看愛欲在婚姻中的作用。

就男女的感情產生來說,最核心的元素是情慾(貪)。男女從相識到產生感情,是因為彼此愛慕的欲貪,因此通過交流、協調,而有可能發展成為夫妻。從貪的角度來分析男女的感情。貪的對象有很多,其中色貪第一、眷屬貪第二,其它還有財、名、食、睡等,譬如有人貪對方的美貌,有人貪對方的錢財,有人貪對方燒的好菜,有人貪甜言蜜語等,這都是貪著。但是男女之間最深 的貪著是情慾,這是維繫男女感情最根本的東西。

男女的情慾有四個層次,這四個層次本質是一樣的,但是程度有差別。

(1)色:也就是貪著外在的美貌;

(2)情:所謂情是兩個人心靈有了溝通點,不管任何溝通點,都會產生情。不但男女之間如此,朋友之間也是這樣;

(3)愛:愛已經是一種執著,就是不管你愛不愛我,反正我愛你!這跟情是不一樣,它是不需要溝通的;

(4)淫慾:淫慾是生理的反應,比較污濁,不管有沒有色、情、愛,它是一種經常出現的生理需求,屬於動物性(眾生性)的層面。

這四個層次,就是男女之間互相貪著的情執。所以如果沒有辦法超越這四個層次,就一定會墮入男女情慾的漩渦而苦惱。因為有愛欲,我們心性便無法達到最深刻的純凈。

不少男女今天為什麼會離婚?一定是彼此的貪著已經沒有了,或是外面的貪著比對妻子的貪著更強烈;今天為什麼他會愛一個不該愛的人,而捨棄他該愛的人,就是因為他煩惱、愚痴,善性太弱了。如果人的心靈純凈,他站在任何角度,都會把他的煩惱降伏,讓他的善性激發,面對再大的困難,他都不會使感情破滅。今天我們看到任何感情的案子,都可反省到人性的缺憾,知道必定是有煩惱障蔽人的心性,讓他陷入愚痴執著的狀態,而造成錯誤的決定。

所以如何激發人的善性,降伏人的煩惱,才是徹底解決人與人之間感情問題的關鍵。

問:如何對待色情的誘惑?

答:在物質與精神的發展不能並重兼顧的今日,我們的社會充滿著貪暴力與色情。此二者有時相連存在,有時各別發生。二者相較,暴力之心易制,而色情之欲難防。因此,今暫舍「暴力」而談「色情」。

一般正常健康的人都會有色慾。問題出在色慾若不受控制,便易引生許多煩惱或罪惡,猶如其他各種慾望不控制,便易引生許多煩惱或罪惡一樣。

孔子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生存在今天的環境中,控制色慾大為不易。色情的畫面鏡頭隨時會映入我們的眼睛、腦海中,擾亂我們的思想情緒,減低我們讀書、聽課、工作與睡眠的效率,最糟的是破壞我們的健康,甚至做出傷天害理之事。

對治之法:

白骨觀:設想自己的眼睛變成X光攝影機,將人體透視成為一具骨架。經常如此,色心自可漸次淡去。

不凈觀:設想自己的眼睛變成大型放大鏡、透視鏡或顯微鏡,看到人體皮膚上沾滿汗垢、細菌、微生蟲,更看到包裹在表皮下的腦髓、五臟、大小腸、膀胱、血肉、筋骨、耳垢、鼻屎、大小便,無一處香潔美好,自然不起非非之想。

佛教為了防止色情誘惑而提出以「九想」來排斥「六欲」,六欲是指男性對女性膚色、形貌、儀態、語言、細滑、人相六方面的慾望;「九想」是膨脹想(想像人是膨脹的屍體)、青瘀想(想像人是遍體青瘀)、壞想(想像人是壞爛的屍體)、血塗想(想像人體血肉塗糊)、膿爛想(想像人體濃爛腐臭)、嘬想(想像死後鳥獸來嘬咬屍體)、散想(想像被嘬咬屍骨散亂)、骨想(想像人是一堆白骨)、燒想(想像人死後火化成骨灰)。有了這「九想」,男女就成了極其醜陋不堪的東西,情慾自然就會消失。

無常觀:心想一切美色只是一種短暫的現象,暫有還無,所謂「花無百日好」、「色衰則愛弛」。美色不是永恆的價值,猶如一切有形的物質,都不是永恆的價值;心靈的真、善、美才是永恆的價值。

親屬觀:看到一切色情的場面、畫面與鏡頭,心想假使這些人是我的兄弟姐妹,或是我的子女、父母親,我當作何感想?是否覺得羞慚?是否尚有淫慾之想?

心靈觀:孟子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人之所以為人,乃在於他有仁、義、禮、智等四端,如果一個人整天心中儘是飲食男女之想,此人與禽獸何異?經常如此觀察自心,其心自可日趨凈化。

西方諺語云:「美只是一層皮。」皮下的血肉筋骨令人不忍卒睹,皮下那顆無形的污染與清凈交雜的心,事實上不如想像中那般可愛。一般來說,暴露色相的人不是心靈低俗,便是為生活所迫;前者可鄙,而後者可憐。有了這層了解,人還會為色相所迷嗎?

佛家將邪淫戒視為修身第一戒。古人說:「色是殺身之斧。」孔子也說:「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因此,自古相傳「萬惡淫為首」。為了健康、品德、學業、事業、前途、幸福著想,我們應該淡泊色慾,做到孔子所說的「賢賢易色」(尊崇賢德,便不在意外形是否美貌)。

古語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在今天女權伸張的社會,何嘗不可說:「淑女難過俊男關。」過美人關者乃為真英雄,如關雲長是也;過俊男關者乃為真淑女。而真正的淑女不會搔首弄姿,拋媚眼,或矯揉造作,表現「有氣質」狀,使假英雄顛三倒四,魂不守舍。

色慾是人的原始本能,也是生命力的表現,控制它的方法不在防堵或壓抑,而在於轉化或升華。佛家說:「火焰化紅蓮。」就是把慾望轉為的意思。東西方有許多宗教家、哲學家、藝術家,他們保持獨身,但是他們不但不苦悶,反而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對社會做出偉大的貢獻。

中國古代也有許多男女僧侶、道者,他們作為人格清高的模範,過著寧靜、和諧的生活,大多獲得而高壽。足見色慾的享受並非人生的第一義。要使生活真正過得多彩多姿,當知飲食男女之外,尚有人生「向上一路」。

來源: 網路 編輯:大力

GIF/18K

戳原文,更有料!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戒色專家 的精彩文章:

足球巨星隕落全因好色
結婚後不手淫就可以了嗎?
一生縱慾風流,有20個女友,身價幾十億,臨終時給兒子留下了…
沒有錢咋辦?——索達吉堪布開示沒錢也能積累大福報的竅訣

TAG:戒色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