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學社團「退社潮」,你知道為什麼那麼猛烈嗎?

大學社團「退社潮」,你知道為什麼那麼猛烈嗎?

每年的開學季是學生社團集中招新的黃金時期,一些高校將之稱為「百團大戰」。然而,「百團大戰」的熱鬧背後,一些社團接連出現活動無人問津、會員流失的尷尬局面。「退社潮」讓曾有「第二象牙塔」美譽的學生社團,在高校里愈發顯得底氣不足。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發放以「大學生參與社團情況」為主題的調查問卷, 651名受訪大學生中,98.24%表示在大一開學季曾加入過社團,其中61.14%現在已經退出社團。

被稱為「第二象牙塔」的學生社團,如今卻遭遇"退社潮"的風波,活動無人問津、會員流失成為其「常態」,用「尷尬」來形容目前的一些學生社團再合適不過。學生社團擁有「百團大戰」的熱鬧,但熱鬧之後,迎來的卻是冷清,光環漸漸淡去。將這兩種相差甚遠的狀態進行對比,再聯繫高校學生社團的現實狀況,考慮大學生的真實心態,去進一步考量,或許更能琢磨出"退社潮"風波的深層原因,進而達到「冷思考」的期望。

一般來講,剛剛進大學的學生對社團所懷有的期待是要高於實際的,這種純樸的期待就造就了百團大戰的熱門。但是,等到了日後,由於社團的現實原因,這份期待就會慢慢契合於實際,回歸於平淡,甚至會慢慢低於實際。這樣一來,學生在前後期的心理落差便會越來越大,等到落差累積到一定程度時,量變引起質變,這時候,退社的想法就會產生。

這一轉變的過程中,交社費是第一道坎,學生交了社費就會主觀的提升期待,甚至潛意識裡會給社團提要求,有更實際的期許,只要社團的活動達不到學生內心的要求,學生對社團的滿意度就會下降,而現實中「交了社費就再也看不到社團的影子」這種狀況的頻現無疑加重了學生與社團的分離情況。第二道坎,目前高校社團的通病是內部組織結構鬆散,成員聯繫度不高,舉辦的活動缺乏創新,缺乏吸引力,刷不出存在感,留不住人心。這兩道坎,交叉影響,潛移默化的造成了如今「退社潮」的窘境。顯然,高校學生社團的現實問題,把前後期熱門與冷清狀態的差距凸顯出來了,成為社團「退社潮」的主因,亟待理性的審視,更要懷著批判的眼光反思,整改。

如果脫開高校學生社團本身的問題,去關注大學生的真實心態,在「冷思考」的狀態下,又會發現另外的問題,而這問題直擊大學生的思想弊病,更應該引起重視。正常來講,大學生加入社團,興趣愛好的原因是大頭;而加入學生會,可能更關注於能力的提升和職務的獲得等實際的「好處」。在加入社團一段時間後,除非是特別深厚的興趣愛好,否則一般來說,學生對興趣愛好的熱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銳減,再加上除了興趣愛好之外學生看不到更實際的東西,興趣的癮過完,學生無法在社團獲得其所期待的「存在感」以及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學生就更容易放棄社團,轉向更實際的學生會,甚至是一些其他更能見成效,得到期待「好處」的地方和工作。

也就是說,大學生離開社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生內心深處的思想實質是「興趣讓步於現實」,可以說這樣的大學生更務實,更實幹,但是不是也可以說他們更「功利」?過於的看重實際,而忽視了所謂的「詩和遠方」?看不上興趣愛好帶來的獲得感,更在乎學生會的「虛名」,更在乎外面世界的「小利」。這樣的學生心態如果是真的,那真的急需警惕。

高校社團"退社潮"的冷思考,更應該是理性的判斷和審視,用平視的眼光去看高校社團存在的問題,去看大學生的真實心理狀態,混合著思考,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吧。需要提醒的是,高校里以興趣來連接的社團組織,不應該被輕視,更不應該弱化,因為興趣是最純潔的導師,沒有被侵染。大學裡需要這種的組織去守護學生的初心,回歸真誠。而現在,就需要認識存在的問題,並有規劃的去整治,才能感化大學生真實的心理狀態。讓大學生更多的去追求自身多元化的發展,而不是過早的鑽入「現實」的漩渦之中,無法自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孤二十一世 的精彩文章:

婦女取環的「痛」我們現在得知道,所以請善待他們!
送給即將上大學的學弟學妹們的話,學長只能幫你到這了!
你敢代孕嗎?開放代孕,需兼顧法律與倫理!
第一份榴槤味報紙出爐,還要唱衰創意營銷?
《楚喬傳》這麼爛,還有人說好?都是趙麗穎腦殘粉?

TAG:獨孤二十一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