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基礎研究也能經世致用

基礎研究也能經世致用

人文科學往往被許多人認為是「無用」之學,因為它大多做的是基礎研究,與當下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等相距較遠,很難起到經世致用的作用。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一些人文科學的經世致用功能並不亞於某些社會科學。這裡,我們不妨以人文科學中的小宗——歷史地理學為例,看看人文科學的經世致用功能。

歷史地理學是研究歷史上地理環境發展變化及其規律的學科。它一方面要研究歷史上氣候、植被、土壤、河流、湖泊、海岸、沙漠等各種自然要素的變遷,這種變遷當然離不開人類活動的影響;另一方面要研究歷史上人類各種活動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格局和變遷,這種分布格局和變遷當然要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簡而言之,歷史地理學就是研究歷史上人地關係的學科。研究歷史上複雜的人地關係,需要進行大量第一手歷史文獻的收集、考辨等工作,還要採用現代手段進行檢驗,只有這樣才能比較近似地恢復歷史的原貌。這是一項十分繁瑣細緻的基礎研究。但歷史地理學這種基礎研究的成果,對我國當前生態環境的治理、多民族統一國家疆域的保衛、區域經濟發展的布局、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數十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在自然環境方面的一個瓶頸制約就是北方地區水資源缺乏,這不但影響農業、工業生產,同時也直接影響群眾生活。因此,我國開展了大規模的異地引水工程,最大的工程當屬南水北調。然而,根據歷史地理學的研究,我國古代黃河流域的水資源並不缺乏。漢唐時期,關中地區水系發達,「八川繞長安」。黃河下游平原在宋代以前水資源也十分豐富,平原上河流眾多、湖澤密布。豐富的水資源使黃河下游地區從漢代到隋唐,一直都是全國糧食的主要產地,承擔了封建王朝各種物資供應的重任,造就了隋唐王朝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空前繁榮。

然而,經過千年變遷後,關中地區的水資源已今非昔比。關中地區在漢唐時長期是首都所在地,皇家宮殿和王公貴族私宅的建造以及民眾生活的需要,導致秦嶺、北山的大批森林被砍伐。農耕的開發和水土流失的加劇使涇河、渭河流域的泥沙與日俱增。中唐以後,黃河流域長期處於戰亂之中,人口逃亡、水利失修,加上中上游黃土高原的長期開發,水土流失加劇,黃河下游不斷泛濫,生態環境不斷惡化。所以,10世紀以後,黃河流域即便在政通人和的情況下,水旱災害還是非常嚴重,整個生態環境的惡化出現了不可逆轉的趨勢,造成了經濟的逐步衰退。由此可見,黃河中下游地區環境的惡化、水資源的短缺,並非當代的事,從歷史長河來看是有其千年根源的。在農業社會科技不發達的情況下,人口繁衍帶來糧食需求的增加,擴大耕地是無可奈何的事,但對自然界的過度索取導致生態環境惡化也是我們必須從歷史中汲取的教訓。探究這種人地關係的變化,對於當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無疑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再如,我國歷史上疆域的形成和變遷更與當下國家發展密切相關。從公元前2世紀形成以農耕區為主的大一統的秦漢王朝,到18世紀清乾隆年間形成包括農耕、畜牧、狩獵三大區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中國陸疆的開拓和包括釣魚島、南海諸島等在內的海疆的確立,經歷了十分複雜的歷史過程,都有確鑿的歷史事實可以證明。這類課題的研究無疑有著經世致用的功能。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歷史地理學的研究也大有可為。從2000多年前張騫完成「鑿空之旅」、打通東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到唐宋後海上陶瓷之路的發展,都有十分豐富的歷史地理文獻和遺迹的支持。可見,作為基礎學科的歷史地理學的研究成果,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無疑有著自己的獨特作用。

(作者為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作為「經世致用」的學科,社會學如今發展得怎麼樣?
徐經世 小方也能管大用
經世致用文化與教育自信
唐曉峰:經世致用的歷史地理學
鬼谷子:五句話講透遊說術,簡單易學,經世致用
講座信息|班瑪更珠:從融會貫通到經世致用:毛爾蓋·桑木旦大師的學術思想和文化遺產
以史為鑒 經世致用——專訪「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入選者周曉光教授
王陽明:經世致用,知行合一
越是社會腐敗、政治黑暗的時代,士人經世致用的精神越是高漲
未經世事做事欠缺思考,容易中套路的生肖
徐經世談中醫肝病證治
真正的幸福,是歷經世事喧囂後的感悟
歷經世故的人的標誌
鬼谷子經世智慧:教你五招人生處世潛規則,做個通透的老實人!
「以書經世」與「藏而為學」:管庭芬藏書思想芻議
曾經世界第一大手機系統,諾基亞塞班系統竟還活著!你用過嗎?
自我映射–藝術呈現神經世界
病逝前向道光皇帝舉薦林則徐的竟是「經世致用」的第一人
曾經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混的還不如土耳其?銷毀核武器並不是關鍵
清博與華晟經世共建新媒體智慧學習工場 助力大數據產教融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