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港口區白沙村「閑田」變「錢田」 小小芋蒙巧變致富寶

港口區白沙村「閑田」變「錢田」 小小芋蒙巧變致富寶

芋蒙開胃爽口,既可當鹹菜食用,又可配以海鮮烹制,風味獨特,是市民餐桌上常見的菜肴。在港口區王府街道白沙村,村民們就充分利用閑置荒廢的土地發展芋蒙加工產業,使「閑田」變「錢田」,小小芋蒙巧變致富寶。

百畝綠油油的芋苗,不僅能給群眾帶來財富,同時也是村莊里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新鮮的芋苗採摘回來後,要經過剝絲、切斷,海鹽腌制15天方可做成酸芋蒙。」謝中珍向筆者娓娓道來芋蒙的製作工序。今年63歲的謝中珍是白沙村芋蒙種植大戶,2016年她把家中5畝閑置的土地全種上了芋蒙。以前她家以上山種樹打零工為主要經濟來源,常常在山上幹活就是一天,月收入也僅僅七八百元,很是微薄,由於年紀漸大,並且老伴患病在身不能從事重體力活,種植芋蒙便成了謝中珍家比較理想的謀生手段。

謝中珍將製作好的芋蒙挑到附近菜市銷售,由於她家的芋蒙可口、賣相好、又衛生,常常都是供不應求。謝中珍告訴,單靠種植銷售芋蒙這一塊,她每個月可以收入1500元,家庭有了盼頭。

白沙村是港口區實施精準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村之一,村裡有大量土地閑置荒廢。如果能夠充分利用起這些閑置土地發展芋蒙產業,會不會是一條增收致富路呢?去年5月,白沙村黨支部書記嚴聰在村民大會上說出了心中這個想法,沒想到大家一呼百應。「選擇芋蒙種植加工產業,主要是因為芋蒙沒有污染,還可以使污水變清,推進清潔鄉村這個問題又解決了,腌制加工芋蒙對我們群眾來說是收益又短又平又快的項目。」港口區王府街道白沙村黨支部書記嚴聰說。

現在白沙村已有15戶貧困群眾參與種植、加工芋蒙。曾經雜草叢生的閑置荒廢土地,如今變成了綠油油的百畝芋苗地。其中,在扶貧產業項目資金支持下,該村引進適宜本村種植的優良芋蒙品種進行科學種植和管理,打造出50畝連片芋蒙種植示範點,白沙村芋蒙特色種植已初步形成規模。據估算,芋蒙種植畝產2000公斤,可腌製成品750公斤,市場價格6~8元/公斤,種植一畝芋蒙可增加收入5000元。

白沙村決心打造芋蒙品牌,嚴聰和村幹部專門組織20多戶種植戶到防城區那良鎮芋蒙種植基地參觀學習,學習芋蒙種植和加工的先進做法。注重科學種植,該村實行統一的種植標準,定期邀請相關技術人員到基地進行種植規格、病蟲防治、水肥管理等全程技術指導,確保產品的產量和品質,主打白沙村綠色無公害芋蒙品牌。

在港口區扶貧資金支持下,白沙村如今已經建成了「白沙芋蒙」加工廠房以及芋蒙種植示範基地進村道路,逐步完善芋蒙產業配套設施。

「現在我們廠房已經做好了,計劃在本村尋找一位能幹的人擔任負責人,讓白沙芋蒙實現批量生產,實現由分散給貧困戶自腌自賣逐步轉變到集中加工銷售,把這個廠搞起來,把周邊的群眾全部帶動,打造一個『綠色芋蒙村莊』,讓村民們走上一條環保並舉的致富路。」 嚴聰對未來充滿信心。

來源|防城港市新聞網-防城港日報

采寫|李林霞

編輯| 盧昭昭

審核|時 楠

防城港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字美圖視頻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防城港城市獵人航拍 的精彩文章:

看他如何從一個「小豬倌」轉型為會長
防城港市供給側改革系列報道之點燃工業發展新引擎
激動!下半年廣西人可以坐高鐵去香港啦!預計最快4個多小時即可到達
今天,防城港藍顏值爆表啦
防城港市北部灣高級中學2017年9月正式開學!

TAG:防城港城市獵人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