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隋唐英雄傳 之李密一生傳奇故事

隋唐英雄傳 之李密一生傳奇故事

582年,李密出生於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曾祖父為西魏八柱國將軍之一的李弼。祖父李曜,為北周的邢國公。父親李寬為隋朝的上柱國,封蒲山郡公。李密承襲父親的蒲山公爵位,為隋煬帝侍從官。某天煬帝見他相貌不凡,命人問其名字。李密認為煬帝殺心已起,遂逃亡,隱居鄉間在牛背上閱讀《漢書》。越國公楊素途經李密隱居之處,看見李密在勤奮讀書。回府後楊素對兒子楊玄感提及此事,楊玄感遂與李密傾心相交。

叛變投靠楊玄感

大業九年(613年),楊玄感趁煬帝東征高句麗起兵叛變,李密前往投奔,成為楊玄感的心腹謀士,頗受器重。李密向楊玄感提議攻取遼東,這樣可以使隋煬帝腹背受敵,但楊玄感沒有採納。李密又提議攻取長安和關中一帶,又不被楊玄感接受。最終楊玄感決定攻打較近的東都洛陽。但洛陽久攻不下,楊玄感被迫撤圍,最後在逃竄的途中兵敗被殺。李密在逃亡的途中被隋軍逮捕,但在押送的途中通過賄賂監軍的方式成功逃脫,在鄉間隱姓埋名。

投奔瓦崗軍

李密圖冊

大業十二年(616年),李密通過王伯當的介紹投奔瓦崗軍,並設計襲破了興洛倉,開倉放糧,他以「就倉吃米」號召群眾,得到了廣大百姓的支持。隨後又在滎陽大海寺擊殺隋朝名將張須陀。這使得瓦崗軍首領翟讓非常器重李密,凡事皆言聽計從。

大業十三年初(617年),李密獲准建立「蒲山公營」,逐漸掌握兵權。瓦崗軍的勢力越來越壯大,隋朝的越王楊侗派遣劉長恭、房崱、裴仁基等前往討伐。李密率單雄信、徐世績、王伯當等人大敗隋軍,東都震恐。隨著瓦崗軍的壯大,李密的威信越來越高。翟讓自覺才能不若李密,乃於二月推舉李密為魏公,置魏公府和行軍元帥府,改元永平。李密則任命翟讓為司徒,邴元真為左長史,房彥藻為右長史,楊德方為左司馬,鄭德韜為右司馬,單雄信為左武候大將軍,徐世績為右武候大將軍。四月,李密率三萬瓦崗軍圍攻東都洛陽,大批隋軍投降,其中包括隋朝虎牢關將領裴仁基。黎陽李文相、洹水張升、清河趙君德、平原郝孝德等河南地區起義軍首領紛紛前來歸附,瓦崗軍趁勢攻破了黎陽倉並開倉放糧。李密又與隋將王世充在洛陽附近激戰,互有勝負。瓦崗軍的祖君彥起草《為李密檄洛州文》,曆數隋煬帝十大罪狀,天下震動。孟讓、竇建德、朱粲、楊士林、孟海公、徐圓朗、盧祖尚、周法明等各地豪傑,紛紛建議李密登基稱帝,但被李密以「東都未定」為由拒絕了。據守太原的李淵(即後來的唐高祖)知瓦崗軍壯大,遣使前來通好,稱李密為兄長。[1]

設計殺翟讓

司馬王儒信勸翟讓自為大冢宰,翟讓不從,但這卻引起了李密的猜忌。有一次翟讓向長史房彥藻發牢騷,說他不把自己放在眼裡,房彥藻深感恐懼,告知李密:「翟讓剛愎貪婪,有無君之心,應早圖之」。十一月,李密借口置酒招待翟讓等飲宴,席間殺了翟讓兄弟及其親信。

與王世充東都之戰

大業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殺死隋煬帝,另立秦王楊浩,自封為大丞相。消息傳到東都洛陽,被稱為「七貴」的大臣們(段達、王世充、元文都、韋津、皇甫無逸、盧楚、郭文懿和趙長文)擁立留守洛陽的越王楊侗即位,改元皇泰。大丞相宇文化及擁兵十餘萬至黎陽(今河南浚縣北)。時王世充專橫跋扈,楊侗欲借李密之手除之,遂派人冊封李密為太尉、尚書令、東南道大行台行軍元帥、魏國公,聲稱平定宇文化及之後便讓李密前來東都輔政。李密接受了冊封,率軍大破宇文化及於黎陽。

與此同時,王世充在洛陽發動兵變,殺死元文都等人獨攬了朝政。李密得知王世充專權,拒絕入朝朝見,回到了瓦崗軍的根據地金墉城。此時的李密驕傲自滿,不再體恤將士,府庫中沒有什麼積蓄,甚至打了勝仗李密都不把戰利品分給將士們,使得瓦崗軍將領離心離德。賈閏甫、徐世績等人數度相勸,遭到李密的疏遠;李密反而對貪財的邴元真言聽計從。

618年(唐武德元年),王世充乘勢襲擊瓦崗軍,敗瓦崗軍數員驍將。李密得知後留王伯當守金墉城,親自率軍出征,屯兵於偃師。裴仁基建議李密偷襲東都,但李密不聽。王世充與李密之軍戰於偃師,王世充大破李密,瓦崗軍的裴仁基、祖君彥、程知節等被王世充所擒,邴元真、單雄信等人久不滿李密,相繼投降王世充。

投靠李淵

瓦崗軍遭到重創,李密與王伯當等將領,率餘眾二萬西走長安,投降唐主李淵。李淵大喜,拜李密為光祿卿,封邢國公,還將表妹獨孤氏嫁給了李密,稱呼李密為弟。但李密不甘居於人下,對自己的處境非常不滿。

同年年底,李淵派李密去黎陽安撫昔日的部眾,左武衛將軍王伯當隨同前往。李密率部東行至稠桑驛的時候,李淵突然反悔將其召回,李密大為恐懼,決定叛亂。王伯當試圖勸阻,但李密不聽。李密率部襲破鄰近的桃林縣(今河南三門峽市西南),掠奪畜產向南進入熊耳山,前往襄城(今河南省汝州市)投奔舊將張善相。[1]

被盛彥師殺死

李密的所作所為被熊州副將盛彥師得知,盛彥師率兵埋伏在的陸渾縣南邢公峴,臘月三十(即公曆619年1月20日),李密率部經過,被盛彥師全部殺死,傳首長安。李淵派人將李密首級送往黎陽招撫其餘部。徐世績獻黎陽投降,請求收葬李密的屍首,得到李淵的允許。隨後徐世績將李密葬於黎陽山西南五里處,墳高七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古探今 的精彩文章:

三國之諸葛亮 六次北劃 病逝五丈原
幹將鏌鋣愛情故事 幹將鏌鋣鑄劍的故事
三國之 諸葛亮為什麼會被萬世敬仰
杜月笙晚年燒掉幾十億欠條,告訴子女不要去討債!真相讓人暖心

TAG:尋古探今 |

您可能感興趣

醫林怪傑陳存仁的傳奇故事
廣為傳頌的唐宋八大家故事簡介
傳奇珠寶 傳奇故事
華夏民族始祖黃帝的傳奇故事
《妖貓傳》一部楊貴妃與唐玄宗的愛情故事!
雄縣的傳說故事之二 亞古城的傳說
二代醇親王載灃的傳奇故事
小黑傳奇(傳奇故事)
陰陽先生傳奇故事
史萊克七怪齊聚《龍王傳說》,帶你重溫唐三的故事
泰山神話故事之漢武帝與玉皇頂的傳說
《唐明皇》講述了李隆基的人生歷程及他與楊玉環之間的愛情故事
寧德屏南前墘啞王的傳說故事
從《三國機密》《隋唐英雄傳》《江山風雨情》開扒末代帝王不為人知故事
傳奇跑者的故事
馬場傳奇故事
泰山神話故事之竹林寺小和尚成仙的傳說
張騫與絲綢之路的傳奇故事
傳統小故事 灶王爺的故事
孔母講聖賢(一)黃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