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特朗普的太空雄心

特朗普的太空雄心


?

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登陸月球,圖為美國宇航員巴茲·奧爾德林。

圖片來源:pixabay



撰文 | 鞠 強


責編 | 陳曉雪






 

 



2017年6月30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正式重建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

(National Space Council,縮寫為NSC)

。與大名鼎鼎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

相比,這個重建的國家太空委員顯得有些陌生。



特朗普重建這個機構究竟有何打算,美國未來的太空戰略又將走向何方?







01


雄心勃勃的重建計劃








見證簽署儀式的有副總統麥克·彭斯

(Mike Pence)

、多位國會議員以及人類歷史上第二位登上月球的航天員巴茲·奧爾德林

(Buzz Aldrin)

。在白宮的簽署儀式上,特朗普表示這項行政命令向全世界傳達了一個清晰的信號,即美國正在重建自己在太空領域內的領導地位。他同時表示,國家太空委員會將成為政府制定太空政策的核心機構,他本人也會從這個委員會獲取各類信息、意見和建議。



此前,特朗普已經宣布麥克·彭斯將擔任這一委員會的主席。今年3月,彭斯在參加NASA的一項活動時曾發布特朗普總統已經決定重建國家太空委員會的消息。在簽署儀式上彭斯也表示,通過這一行動,特朗普總統已經為美國的太空政策注入新的目標,這個國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真正地從這一目標中受益。



除彭斯擔任主席外,委員會其他成員將來自美國國務院、國防部、商務部、交通運輸部、國土安全部等多個內閣部門和NASA。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重新審視美國的太空政策並向總統提出建議,同時促進政府部門和私有實體之間更加緊密的合作以及在技術和信息上的交流共享。



這項行政命令同時還要求成立一個「諮詢小組」,小組的主要工作是就太空議題向委員會提供一些外圍的建議。這個小組將特彆強調參與太空活動的工業界和其他非聯邦實體的利益能夠得到充分的重視。特朗普在發言中提及,一些世界上最成功的人士希望加入這個諮詢小組,這些商業領袖對參與這項工作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不過,他在發言中沒有提及這些人士的具體名字,也沒有透露任命小組成員的準確日期。



《華盛頓郵報》也注意到,一些重要人物缺席了本次儀式。首先作為執行美國政府太空戰略最重要的部門——NASA沒有高級官員出席儀式。當然,一個重要原因是特朗普上任至今,仍未為NASA任命新的負責人。不過在儀式之後,NASA執行局長羅伯特·萊特福特

(Robert Lightfoot)

發表了一份聲明,表示歡迎這一行政命令,同時認為這一命令再次表現出特朗普政府支持太空探索的鮮明態度。此外,雖然美國航天工業的重要製造商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代表出席了儀式,但是美國私人航天領域的大人物——太空探索公司的伊隆·馬斯克

(Elon Musk)

和藍色起源公司的傑夫·貝索斯

(Jeff Bezos)

都沒有到場。這也讓外界對美國政府看待私人航天的態度產生了疑問。








02


政策樞紐的前世今生







特朗普在講話中把國家太空委員會置於統籌美國未來太空戰略的核心位置,認為太空是等待美國去開拓的新疆界。



我們熟知的NASA,其前身為創立於1915年的美國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

(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for Aeronautics ,NACA)

。1958年,NACA改組為NASA,並在隨後的近60年間完成一系列改變人類太空探索歷程的大事。同樣是在1958年,時任總統艾森豪威爾創立了國家太空委員會。當時設立這一機構的主要目標是由接近總統的人來協調國家的太空政策。在蘇聯人加加林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後,委員會在時任總統肯尼迪的要求下提交報告,建議美國開啟登月計劃以奪回在太空競賽中的主動權。此後不久,肯尼迪即宣布美國將於20世紀60年代登陸月球。



美國成功實施阿波羅登月計劃後,在太空競賽中實現反超。此後,美國的太空戰略進行了調整,與蘇聯在太空的爭霸不再是首要任務,這個委員會的影響力隨之日漸式微,並於1973年解散。1989年到1993年,老布希擔任總統期間,這一委員會曾經短暫恢復過,隨後因為沒有展現出足夠的價值而被取消。奧巴馬在2008年競選總統期間曾經提過恢復這一委員會的想法,但最終在他的兩個任期內,這個想法也並未實現。


美國航天界對國家太空委員會持截然相反的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這個委員會只是在已經足夠繁瑣的行政層級中又增加了一級,除了徒增累贅別無其他。比如,在歷史上委員會的成員單位,特別是NASA和國防部,就對該委員會的失察和不作為提出不滿。支持者則認為,世界各國特別是中國、俄羅斯和歐洲在太空領域內發展迅速,競爭的局面日益複雜,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一個機構來協調整個國家的整體計劃。首先,商業航天公司近幾年異軍突起,同時極富雄心,直接瞄準最具挑戰性的課題。此外,過去幾十年里,NASA缺乏明確的前進方向也令很多人失望。這些都急需一個國家戰略來整合和調整,而這個戰略只可能來自國家太空委員會這樣的機構。







03


精明商人的太空算盤







作為一名成功的商人,特朗普當選總統後,一直倡導「美國優先」,希望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願景,為此不惜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領域內得罪盟友。提振美國經濟、處理朝核問題和敘利亞問題等內政外交事務是他主要的著眼點。



他的種種做法也讓他不受科技界的歡迎:他提出削減美國能源部的預算

(美國能源部的資助是美國物理學界最重要的資金來源之一)

,引發物理學界的不安;同時他否認全球氣候變暖,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更是直接招致科技界猛烈的抨擊。



實際上,特朗普政府對科技的「漠視」更多出於利益的考慮,例如認為執行巴黎氣候協定規定的減排目標,將對美國經濟的發展產生直接的負面影響。本屆政府的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

(Rex Wayne Tillerson)

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的前任董事長兼CEO,能源部部長里克·佩里

(Rick Perry)

曾在兩家石油公司擔任董事職位,因此政府對化石能源的支持態度可想而知。


雖然遲遲沒有任命NASA新局長,但特朗普對太空探索似乎另眼相看。在今年早些時候,特朗普曾經要求NASA完成一份可行性報告,看是否能夠在NASA最新研發的火箭

(SLS)

的首次測試飛行中搭載航天員。不過,NASA從技術角度出發,最終拒絕了這個想法。特朗普還提出,在自己的第二個任期內

(如果他能夠成功連任的話)

,美國要把航天員送到火星。



特朗普如此積極發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航天技術的發展對於經濟具有持續的拉動作用,不僅可以直接創造就業,還可以帶來相關領域的技術升級,這些都將帶來實實在在的回報。同時牢牢佔據美國在太空中的優勢地位,對於美國的國家安全也至關重要。顯然,特朗普此時需要國家太空委員會來為他謀篇布局。



此外,美國目前的太空戰略搖擺不定,「錢袋子」面臨巨大的考驗。NASA一直無法確定,究竟是把人類登陸火星還是重返月球擺在優先的位置。而在美國眾議院空間委員會的一次聽證會上,NASA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的前主管湯姆·楊

(Tom Young)

也對議員們表示,NASA無法承受同時開展兩個項目所需要的巨額開支。奧巴馬在任期內否定了重返月球的想法,突出強調前往火星的重要性。但在航天界,支持重返月球甚至建立月球基地想法的大有人在。隨著時間的推移,爭論會日益激烈,建立國家太空委員會並最終一錘定音就顯得迫在眉睫。精明的特朗普必須要打好算盤,思量哪筆投資的收益更大。



考慮到國家太空委員會曾經備受指摘的低效運行和特朗普不按常理出牌的執政特點,重建後的國家太空委員會究竟能發揮多大的作用還有待觀察。如果特朗普能夠協調好政府內各部門之間的關係,給予該委員會足夠的信任,保持對這項事業的熱情,那麼國家太空委員會也許能夠履行好它肩負的職責,美國在太空探索上新的大動作也值得期待。



作者簡介:


鞠強,英國杜倫大學粒子物理與宇宙學碩士,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編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


1.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speaking-of-science/wp/2017/06/30/trump-relaunches-the-national-space-council/?utm_term=.bfb1d28c74ee


2.https://www.space.com/35163-trump-administration-national-space-council.html


3.https://www.space.com/34677-president-trump-nasa-space-policy.html


4.http://spacenews.com/breaking-president-trump-reestablishes-national-space-council/


5.https://www.nasa.gov/press-release/nasa-statement-on-national-space-council


6.https://en.wikipedia.org/wiki/NASA


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ational_Space_Council



製版編輯:斯嘉麗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點擊查看相關文章


吳瑞獎名單

|超越AI的孩子|HHMI青年學者

|

上帝手術刀


青蒿素

|可燃冰|

西湖

|

農場

|

學術辯

|

日本獎


屠呦呦

|王曉東

|張啟發

|崔維成

|

張鋒

|

楊振寧

|

李佩


盧煜明

|

王小凡

|吳文俊

|袁鈞瑛

|

張純如

|

數學教皇





知識分子

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

The-Intellectual

投稿:

zizaifenxiang@163.com

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知識分子











點擊「閱讀原文」,牽手科學隊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在城市科學節,科學隊長與你一起發現未來!有直播呦!
大麻成癮探索:上海科技大學的進展
什麼新粒子、中國科學家對其發現有關鍵貢獻?
錢穎一:中國教育優勢或將被人工智慧超越
一群敢吃第一隻螃蟹的人:西湖高等研究院來了新同事

TAG:知識分子 |

您可能感興趣

特朗普「神操作」!雄心壯志欲買下格陵蘭,卻被丹麥人大罵弱智
組建太空軍失利,原空軍部長將要被解職:特朗普雄心破滅?
特朗普的基建雄心可能重塑世界經濟格局
雄心勃勃的中國太空計劃
M-略倫特: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雄心勃勃 離開皇馬時問心無愧
紐克斯爾?帶領有雄心的二流球隊是穆里尼奧最擅長的事情
馬克龍雄心勃勃,默克爾想幫他卻「有心無力」
袋鼠國的太空雄心,澳大利亞怎樣玩轉商業航天?
曼徹斯特雙雄心涼涼!內馬爾最鍾情的英超俱樂部竟然是它
東隅的雄心壯志
法國將建太空軍,雄心勃勃!然而歐洲伽利略導航系統卻「掛」了!
雄心勃勃!美國構建「深空之門」,確保在太空領域持續領先
英媒關注中國太空項目進展:太空雄心提升民族自豪感
配的起的雄心壯志
莫迪在達沃斯展雄心 外媒:心裡想著超越中國
曼聯小將表達雄心壯志,不懼怕B費和朗斯塔夫的挑戰,為主力而戰
C羅關係硬,尤文的壯志雄心將得到鞏固,神秘人物或將空降都靈
達成新伊核協議,特朗普雄心勃勃的計劃有多大可行性?
你需要有雄心勃勃的野心,這意味著雄心勃勃的目標
比武尖子陳志文:校準「脫靶」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