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執一處山水 贈你一片明媚

執一處山水 贈你一片明媚

碧澗流泉

郭關古琴

郭關

00:00/06:27

水是眼波橫 煙是眉峰聚

一彎清泉緩緩流淌,山間飛鳥不時穿行,湖光山色掩映其中。春和景明時,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陰雨霏霏時,霧氣蒸騰,左右兩岸,濁浪逐清,山山水水變化之色,一眼望盡。

恍惚間,竟覺置身其中,和風輕拂臉頰,樹影斑駁參差。層巒疊嶂處,目光擴散,上下一體,煙波浩渺一覽無餘。

勾完最後一筆,畫家申大偉完成了創作。在細膩的筆鋒之下,山水相依的精緻畫面擴散開來,細品頓感心曠神怡。

唐朝著名詩人韓愈寫道「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動靜之間,盡顯山水風光的神韻意境。而山水畫便是如此,忽而靜謐安寧,忽而活潑跳躍。

方寸間氣象萬千,即使身處鬧市之中,仍然給人無限寧靜致遠,泉水叮咚之感,返璞歸真的情緒油然而生。

中國人的思想本質,本就是一個「和」字,而在申大偉的山水畫中,就把這種抽象的概念完全融入了畫作中的山水之間。

少一點不會空洞,多一點不會冗雜,而是恰到好處的天人合一,達到留白和山水內容的交相輝映,意味悠長,綿延不絕。

申大偉對於山水畫意境掌握,源於多年的創作生涯,親自遊歷多地的名山大川以及不知名的山嶽湖泊。

在山崖間、在孤舟上、在大雨滂沱、在烈日炎炎,森林湖泊戈壁峽谷都留下了他的汗水。身體會疲憊,但心靈卻未曾膽怯,儘管危險重重,他還是用自己的雙腳丈量了自己每一幅創作的畫卷。

每一顆頑石上有他的手印,每一條河流邊有他走過的身影。申大偉總說「畫畫不是憑空想像,而是用自己的身體用雙腳感受自然,親近自然,敬畏自然」,這是他一生創作的信條,也是他的山水畫里最純真的內涵。

每一幅山水畫都是一個全新的生命,一間草屋,一棵古樹,都是這幅畫生命的脈絡,而畫家的思想就是這些脈絡中的血液,給於畫作鮮活的靈魂。

當你細品之時,你會發現,這水蜿蜒動人,如美人的眼波一般攝人心魄。這山奇絕秀麗,山色天光互相掩映,給人風雨欲來的逼迫之感,如身臨其境,大驚失色。

而這種感受,正是申大偉用自己多年的繪畫生涯一點一滴的積累。用自己無所不容,自然無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豁達心胸,來完成畫龍點睛的每一筆,如置身山中,清泉流響,氤氳氣息撲面而來。

當你在炎炎夏日,厭倦了慾望紛爭, 人心猜忌,心倦神燥之時,敞開這樣一幅飽含自然純樸的畫作。

一壺香茗,伴著清茶淡酒,醉里頓足挑劍,清靜無為,怡然自得,又回到了自然的懷抱,找回了最純粹的自己,最純真的感動。而這就是申大偉對中國山水畫的執著,對畫作賦予的最真摯的感情。

弱水三千,只飲一瓢。

-end-

把美好的東西都給你們看

GIF/53K

但求有山水共作證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舞文弄默 的精彩文章:

照金記憶百年古鎮 千年爐火
長安畫派代表畫家王金嶺與青年畫家張修安探討書法和繪畫藝術之一
長安畫派代表畫家王金嶺與青年畫家張修安探討書法和繪畫藝術(二)
長安畫派代表畫家王金嶺與青年畫家張修安探討書法和繪畫藝術(一)
照金記憶焦坪鎮神兵天降

TAG:舞文弄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