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成立到聲名鵲起,百度收購的 KITT.AI 與 Amazon 有著怎樣的密切關係

從成立到聲名鵲起,百度收購的 KITT.AI 與 Amazon 有著怎樣的密切關係


KITT.AI 從成立到聲名鵲起都與另一家科技巨頭亞馬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其成名作熱詞檢測引擎「Snowboy」正是與亞馬遜 Alexa 聯合開發的產品,而 Alexa 的喚醒功能也來自於 Snowboy。

撰文 | 杜夏德

2017 年 7 月 5 日,百度度秘事業部總經理景鯤在首屆百度 AI 開發者創業大會上宣布全資收購人工智慧創業公司 KITT.AI,將把 KITT.AI 的語音能力和自然語言處理能力融入百度平台,全面免費向百度的合作夥伴賦能開放。

從成立到聲名鵲起,百度收購的 KITT.AI 與 Amazon 有著怎樣的密切關係

KITT.AI 於 2014 年成立於西雅圖,主要技術人員來自於谷歌和 CMU。

從成立到聲名鵲起,百度收購的 KITT.AI 與 Amazon 有著怎樣的密切關係

KITT.AI 技術團隊,CTO 陳果果曾參與 Google 助手喚醒功能的底層技術研發

KITT.AI 致力於打造讓開發者更容易理解的語音識別。其技術覆蓋了主要的問答、語義理解、解釋自然語言命令、熱詞探索和離線實時處理以及自動語音識別。此外 KITT.AI 還開發了一個對話識別系統,專註於多方會談服務。

從成立到聲名鵲起,百度收購的 KITT.AI 與 Amazon 有著怎樣的密切關係

KITT.AI 的主要技術

KITT.AI 的成名作是熱詞探測引擎「Snowboy」,「熱詞」也就是喚醒詞,比如你在喚醒 Alexa 時的那一聲「Hi,Alexa」。Snowboy 發布半年後,使用者超過5000名,用自定義熱詞 3000 多個。在此次百度 AI 開發者創業大會上,KITT.AI 聯合創始人、CTO 陳果果演示了如何使用 KITT.AI 語音喚醒技術快速打造一個語音喚醒設備。演示中,陳果果首先進入 Snowboy 的喚起詞庫並新建喚起詞「你好景鯤」後,接著說了三遍「你好景鯤」,便完成喚起詞的訓練。在測試環節,設備只會對喚起詞「你好景鯤」進行響應。據陳果果介紹,目前 KITT.AI 成了全美國最大的喚醒詞開發社區。

事實上,在被百度全資收購之前,KITT.AI 與亞馬遜關係密切,該公司的啟動資金來自於亞馬遜 Alexa Fund,而 Snowboy 也是 KITT.AI 與亞馬遜 Alexa 合作開發的產品。KITT.AI 最初專註的是亞馬遜 Alexa 平台,去年 10 月它與亞馬遜聯合開發的熱詞檢測引擎 Snowboy,其目的是讓開發人員更方便地使用 AVS(Amazon Voice Service)來創建語音控制產品,其中Alexa 的喚醒功能就是建立在該引擎技術之上。

對於 chatbot 開發平台,亞馬遜有著自己的打算,Snowboy 發布一個月之後,亞馬遜就發布了自己的聊天機器人開發平台 Amazon Lex,並於今年 4 月推出,亞馬遜並希望將其打造成聚集全世界的聊天機器人開發者的社區。

而在開發了 Snowboy 之後的 KITT.AI,也把研發重點轉向了開發自己的語音平台框架 ChatFlow,該平台可讓用戶擺脫複雜的編程,直接在上面創建各種 Bot,比如 Moivebot、Yelpbot、Lyftbot 以及 Uberbot,同時 ChatFlow 可以幫助開發者把自己的聊天機器人部署到 API 上,目前 ChatFlow 支持的 API 有 Alexa、 Facebook Messenger、Kik、Skype、 Slack、Telegram 和 Twilio。現在,與亞馬遜分道揚鑣後的 KITT.AI 成為了百度的一部分,因此,百度也擁有了自己的 chatbot 開發平台。

創始人姚旭晨在談及成立 KITT.AI 初衷時提到,目前類似 Wit.ai 這樣的競爭對手在做的幾乎都是在現有的自然語言理解項目上做對話分層,但是「沒有人在做對話」。同時編程對話的傳統方式是先畫出一段對話,然後輸入對話,而 ChatFlow 上的每個輸入/輸出端點和 Web 服務都是流程圖中的獨立節點,只需要簡單地拖放在界面上就可以開始進行 chatbot 編程。

從成立到聲名鵲起,百度收購的 KITT.AI 與 Amazon 有著怎樣的密切關係

自 2016 年 Facebook、Line 發布 chatbot API 之後,chatbot 已經成為各大公司、機構、政府與消費者和公眾溝通的重要渠道。「互聯網女皇」Mary Meeker 也曾指出語音是「計算機輸入最有效的形式」。另一方面,科技巨頭紛紛部署了 Bot 開發平台,旨在量產聊天機器人。2015 年 1 月,Facebook 收購了 Wit.ai ,Wit 孵化於 Y Combinator,其開發的也是語音激活 API 結構,在被收購之時,Wit.ai 平台已吸引了 6000 多名開發者,創建數百個應用。2016年 Facebook 推出了自己的chabot 開發平台 Facebook Messenger,現在該平台上開發的 chatbot 超過了 11000 個,近 23,000 個開發人員註冊了 Facebook 機器人引擎。去年 3 月,微軟在 Builder 大會上打出「對話即平台」口號,推出Bot Framework,允許開發者將自己開發的機器人集成到一系列平台中。另一巨頭 Google 也在去年9月收購了 API.ai,加入 chatbot 布局整列。API.ai 提供的應用程序介面能進行語音識別、意圖識別和語境管理,並且能讓開發者向自己的聊天機器人提供某領域的專業知識。收購 KITT.AI 後,百度也加入了Chatbot 開發平台的大軍。

除了巨頭外,ChatBot 開發平台也吸引了大量初創公司,它們很多也擁有自己的開發框架和功能性產品。較小的交流平台,如 Telegram 和 Slack,也推出了「Bot Stores」,並成立基金吸引開發人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之心 的精彩文章:

百度Create 2017:AI核心技術全面開放
讓照片走兩步:骨骼框架輔助的人物動作生成模型
阿里入局智能音箱,爭奪智能家居語音交互入口
百度Create 2017:AI核心技術全面開放,與開發者共享未來
運籌學專家葉蔭宇:在物流、零售與金融行業,優化演算法如何改變決策方式?

TAG:機器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