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28年蔣介石北伐勝利祭告孫中山,催人淚下!

1928年蔣介石北伐勝利祭告孫中山,催人淚下!

歷史上的今天:1928年7月6日,蔣介石主持北伐勝利祭靈大典

1928年5月中旬,獨立第8師在國民革命軍第4集團軍(總司令李宗仁)前敵總指揮白崇禧的率領下,沿京漢線北上,5月底和李品仙、廖磊各軍一起克複保定,張作霖率奉軍向山海關外撤退,白崇禧與國民革命軍第3集團軍總司令閻錫山聯袂進入北京。7月6日上午8時,蔣介石偕同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李濟深、李烈鈞、吳稚暉、戴季陶、張靜江、張群、白崇禧、鹿鍾麟等30餘人去香山碧雲寺祭奠國民黨先總理孫先生。祭典開始,奏哀樂、主祭者獻花,行三鞠躬禮;繼之,由商震代讀祭文,讀畢,開棺瞻仰,覲見孫中山遺容。

商震代讀的祭文,即《克複北平祭告總理文》,全文精警痛切,既令人肝腸寸斷,也促人奮力前瞻。

馮玉祥在其回憶錄最後一章狀寫當時情形。祭靈那天,「蔣先生謁見總理遺容,哭得不能抬頭,大家都不免百感交集,空氣又是悲壯,又是嚴肅。蔣先生哭了很久,還不停止,我走上去如勸孝子一般,勸了多時,他始休淚」。

7月6日的蔣介石日記是這樣寫的:「讀畢祭文,為之俯伏慟哭者久之。全堂亦無不淚下。回含青舍,謂夫人曰:方祭告總理時,聞哀樂之聲一作,雖欲強抑悲懷,仍淚滿襟肊,體力幾不支矣!及瞻仰遺容,哀痛更不能自勝,嗚呼!悲哉!三年有半之歲月,中正所受之冤屈讒謗,直不知何自而可聲訴也。言次,不禁又淚下如雨。」含青舍,即涵青舍。月初蔣介石到北京,和宋美齡住在西山碧雲寺的涵青舍,以盡守靈之儀。

這可以說是薄海騰歡的日子,民眾在飽受艱難備嘗痛苦之餘,應該慶祝鼓舞的日子。想念孫中山先生,告慰民國開國導師在天之靈,也可以告慰抗清烈士之靈和國民革命先烈之靈。兩三代國人經歷四十餘年來無比的痛苦和犧牲,始結成今日光榮的果實。

此時,自孫中山在檀香山組織興中會、致力國民革命以來,已經過去了三十四年的歲月。

克複北平祭告總理文

蔣中正

-中華民國十七年七月六日於北平-

維中華民國十七年七月六日,國民革命軍既奠北平,弟子蔣中正,謹詣香山碧雲寺,致祭我總理孫先生之靈曰:溯自我總理之溘逝,於今已三年余矣。中正昔侍總理,親承提命之殷,寄以非常之任,教誨拳拳,所以期望於中正者,原在造成革命之武力,剷除革命之障礙,以早脫人民於水火。乃荏苒歲時,迄於今日,始得克複舊都,展謁遺體,俯首靈堂,不自知百感之紛集也。方總理哀耗抵粵之時,正中正剷除陳逆,駐軍興寧之日。追憶總理「政綱精神不在領袖」之遺言,不啻對我同志永訣之暗示。中正服務在軍,病不能視藥餌,歿不及視殯殮。惟我父師,不可得復,戎衣雪涕,疚憾何窮。自茲以還,唯以繼志述事,痛自策勉,恪遵全部之遺教,益為革命而戮力。三年之間,本黨基礎瀕於危亡者,先後五次,革命勢力,幾於復敗者,凡十五次,而軍事危機,尚不與焉。每當艱危困厄之來,中正唯一秉遺教,追隨先進,勉圖靖獻,盤根錯節,更歷已多。洎乎本年中央第四次全會,方克安渡艱難,重現團結。回憶曩時同志,在紛歧離析之中,主義遘晦冥否塞之會,若非總理有灼然昭垂之遺教,將不知何術以復歸於共同。至若橫逆之紛然而來,毀謗之無端而集,若非總理有成敗不計,與各用所長之寶訓,亦幾不能力排艱難,奮鬥以迄於今日。茲當肅祭靈前,懷過去則撫創而思痛,念未來則臨冰而知危,所欲復告於總理者,萬緒千端,更仆難盡,已往不追,固不欲瑣瑣陳述,以瀆靈聰。而來日大難,輒敢以微願所寄,奉祈昭鑒。謹籀其概,為我總理陳之。

我總理昔日為集中革命勢力而容共,為聯合平等待我之民族而聯俄。乃自總理逝世,中國共產黨竟忘服從三民主義之前言,壓迫本黨,恣行搗亂,破壞革命,加害民生。我同志為保持國民革命之目的,於是有去年四月清共之舉。然對於蘇俄,猶冀其能尊重宣言,不相凌犯也。不料共黨作困獸反噬,而蘇俄則為窮寇齎資糧,借外交關係之掩護,有參加暴亂之行為。我同志以其顯違平等待我之精神,轉為革命時期之障礙,爰於本年一月,繼清共之舉而絕俄。凡茲政策之變更,皆經同志反覆考慮,認為無背於總理之遺教。然使總理迄今健在,共黨當不致逞如是之狡謀,人民庶可免蹂躪之浩劫。是則我總理之中道殂謝,奚止國民革命之不幸。今總理既不可復作,而全國同胞困窮凋敝之餘,又何堪再受劇烈之犧牲。是唯有闡明主義,以遏止異說之傳播,戮力自強,以致邦交於平等,廢除不平等條約之遺囑,必貫徹於最短期間。此中正所兢兢自勉,以勉同志,敢為我總理告者一也。

憶昔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開會時,我總理垂誨諄諄,以紀律廢弛,人自為戰為厲戒,以精神結合,團結一致相詔勉,誠有見乎革命之危機,往往伏於內部之渙散。乃自總理逝世以來,同志之間,每因觀點之偏差,輒肇意志之分裂,或因互信之動搖,妨及共信之根本,言行趨向,遂有異同。質直言之,不獨二百萬之武裝同志,未能悉明黨義,竭誠信仰,尊重中央。即我黨員之間,對於主義,亦未能全體一致,有確切不搖之認識。黨基未立,胥坐此故。總理之靈,應有遺憾。今軍事掃蕩,幸將告成,建國伊始,尤需要有統一堅強之黨。若非全黨同志,精誠結合,悉泯已往之糾紛,共圖今後之建樹,過則相忘,善則相勸,犧牲個人之自由,確守嚴明之黨紀,一致同歸於三民主義指導之下而努力,將何以絕反動之覬覦,負救國之大任。抑亦何以對我奮鬥畢生之總理。此中正所兢兢自勉,以勉同志,敢為我總理告者二也。

溯自辛亥革命,我總理即主張以南京為國都,永絕封建勢力之根株,以立民國萬年之基礎。以袁逆為梗,未能實現。我同志永念遺志,爰於北伐戰爭戡定東南之日,即遷國民政府於南京,而建立中華民國之國都。今北平舊都,已更名號,舊時建置,悉予接收,新京確立,更無疑問。凡我同志,誓當擁護總理夙昔之主張,努力於新都精神物質之建設。徹底掃除數千年傳統之惡習,以為更新國運之始基,庶異日遺櫬奉安,得借靈爽監臨,而普耀主義之輝於全國。此中正所兢兢自勉,以勉同志,敢為我總理告者三也。

革命首先革心,為我總理重要之遺訓,而於革命垂成之時,尤宜切實服膺。今革命軍事,已達告終之時期,人民疾苦,亟待切實之解放。凡我同志,若不於此日檢束軍心,痛自省惕;則虛榮利祿之誘,地盤權位之私,個人主義之企圖,封建思想之留遺,處處皆有政客包圍之危險,時時可中官僚墮落之惡習。稍存疏懈之心,即不免蹈辛亥革命之復轍,使先烈赤血凝成之豐碑,頃刻碎為虀粉。自唯有遵總理革命之訓,懍履霜堅冰之戒,而後過去成績,始能保持,循環革命,得以防止。此中正所兢兢自勉,以勉同志,敢為我總理告者四也。

三民主義之國民革命,依據我總理遺教所詔示,全部事業,異常艱鉅。軍事告終,僅系破壞時期告一段落,並非國民革命全部之成功。我國人民狃於法美諸國革命之先例,以為軍事勝利,政權移轉,即系革命完成,此實不明國民革命之真諦。蓋繼此以後,關於「心理」「物質」「政治」「社會」之建設,及民生幸福國際平等之蘄求,有需於全體同志全國同胞之共同奮鬥者,殆十倍于軍事時期。譬之徵途千里,甫發其軔,既不宜矜功自劃,尤不可中道懈弛。總理有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必至三民主義完全實現之日,方為全黨同志克盡厥責之時。此中正所兢兢自勉,以勉同志,敢為我總理告者五也。

本黨為解放民眾而革命,破壞期間,民眾已飽受不可免之犧牲。軍事既終,若于軍隊問題,無適當之解決,不獨國家財政,不勝鉅額軍費之負擔,人民膏血,不能再應無量之供求,而以二百萬少壯同胞之勞力,悉令棄置於不生產之軍隊生活,尤為社會經濟之損失。我總理昔當軍閥未除,尚以實行裁兵,望國內軍閥之覺悟,化兵為工之政策,博大仁慈,昭垂天下。今北伐完成,久困之民,渴望天日,值茲更始之際,合國防計劃與兵工政策,為整個之計議。確定兵額,分別裁留,以裁兵者強兵,且以裁兵促全國庶政入於正軌,此實千載一時之良機也。吾國之苦兵禍久矣,唯貫以革命之精神,乃可望徹底之解決。此中正所兢兢自勉,誓以全力督促武裝同志,務底於成,敢為我總理告者六也。

溯自我總理和平救國之主張,格於軍閥官僚之頑梗,而不克實現。本黨欲剷除障礙,不得已而用兵,惟當轉戰之際,日擊戰區同胞之困苦,以及前線將士犧牲之重大,常覺革命成功之後,應有根絕內戰之圖,誠以國家兵力,當為捍衛民族利益而用,國內戰爭,實為無上之恥辱。此次北伐,動員數逾百萬,轉戰豈止千里。殘破者均中國之領土,死傷者皆中國之同胞,痛定思痛,祗有哀矜。自今以往,宜使全國皆知內戰為可恥,而注全力於國防。明恥教戰,唯以自衛,卧薪嘗膽,以求貫徹總理民族獨立自由之遺訓。此中正所兢兢自勉,以勉同志,敢為我總理告者七也。

至於破壞之後,亟待建設,我總理遺著之建國大綱,建國方略,對於程序節目,早有顯明之規定,祗須全體同志,篤信力行,即不難建築三民主義之國家,以竟國民革命之全功。值此軍政告終之時,若不以實際政治之設施,表示革命建國之力量,則武裝同志奮鬥而得之成績,將因人心失望,而不易保持。故今日最要之計,宜使一切政治,完全無背於建國大綱,而軍政訓政,交替時期,尤須遵照建國大綱之規定,克日實施地方自治之基礎工作。舉凡調查戶口,測量土地,辦理警衛,修建道路,首應訓練民眾,努力實行,輔之以主義之宣傳,證之以實行之成績,務使全國人民之思想,悉以三民主義為依歸,全國政治之設施,悉從本黨之指導,厲行總理以黨治國之主張,俾中國能得系統之建設。此又中正兢兢自勉,以勉同志,敢為我總理告者八也。

中正海隅下士,未嘗學問,得聞大義,追隨革命,胥出我總理教誨裁成之所賜。竊見總理遺教,崇高博大,論其精意,實古昔聖賢所未發,中外宏哲所未規。語甚平易,實天理人情之結晶,野老村婦所共解,奚止具興頑振懦之功,實亦為生命建樹之本。今當建國伊始,而總理已長辭人世,不復能躬親指導,千鈞之責,寄於後死之同志,唯有戮力同心,勉為祖繼。以總理之精神,團結本黨之精神,以總理之思想,統一全國之思想。國家之基本既立,人民之解放可期。中正自許身黨國,久已矢之死靡他之決心,初不意百戰餘生,尚能留此微軀,詣總理之靈堂,而致其瞻禮。今後有生之日,即為奮鬥之年,竭其全力,濟以忠貞,成敗利鈍,未遑計也。靈爽匪遙,唯昭鑒愚誠而默相之。

1945年11月,中國北平市,抗戰八年後光復河山,蔣介石和宋美齡伉儷向安葬於西山碧雲寺的國父孫中山先生衣冠冢鞠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80年前的今天,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珍貴中國抗戰老照片,不看可惜了
一篇點評現當代人物最有深度的文章
一組老照片見證香港百年滄桑巨變!
回到過去:1970-1980年代初的老廣州

TAG:民國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1912年孫中山袁世凱北京會晤的背後
1925年3月12日,國父孫中山去世
百年回望之1918:孫中山護法失意,毛澤東初上北京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去世後,連襟孔祥熙如何走出事業困境
叛徒or信徒:蔣介石與孫中山的碰撞與衝突(1917—1927)
孫中山三位夫人葬於何處?分別逝於1952、1960、1981年
孫中山逝世93周年:國家為何曾給他這麼高的評價?以及藏品出手諮詢:18312508816梁總
1912年,孫中山為何不北伐滅掉清朝,反而讓位給袁世凱?
蘇炳添,1989年8月29日生於廣東中山,中國男子田徑隊短跑運動員
2019年3月4日,當年今日,孫中山被迫離
李連杰日本紅顏知己《精武英雄》中山忍「苦等」23年44歲至今未嫁
孫中山逝世93周年 馬英九 吳敦義 宋楚瑜獻花致敬
美國人拍1925年孫中山葬禮,送殯者十五萬人
她20歲當皇后,40歲當太后,46歲病逝,孫中山稱她是女中堯舜
南京1911:孫中山當選臨時大總統
1918年,孫中山規劃「中國夢」,共4大目標,100年後實現了嗎?
100年前的今天,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寓所……
武漢中山公園,90年,謝謝你!
他15歲到香港,18歲初識孫中山,45歲後三次上任南京市長
2018年孫中山故里——中山市經濟斷崖式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