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自行車時代到來 你騎對了嗎?

自行車時代到來 你騎對了嗎?


我一直都是騎自行車上下班,有天給「寶座」充氣時,冷不防扭了一下腰,頓時痛得厲害。但我想起自行車運動能「運氣消淤,舒筋活血,強身健骨」,於是就慢慢騎上,並有意識地對疼痛的腰肌部位進行有節奏的運動,疼痛居然漸漸消失了。此後,我就常常在自行車上運動鍛煉,並形成了一套鍛煉方法。

先從腳板、腳趾關節練起,讓這些部位的骨關節跟隨自行車行進的速度,有節奏地運動。還可以有意識地對某一部位、關節「加油」訓練,例如給腰部關節使暗勁,有節奏地運動腰部骨件,或左右前後使暗力作用於肩胛骨關節,或對脖頸骨部分進行運動,做適度的左右前後扭動……

當然,也要注意一些問題,例如在在扭動脖頸的運動時,要注意頻率適中、用力適中、次數適中。切莫操之過急,運動劇烈,導致扭傷,甚至缺氧而頭暈摔倒傷身。

自行車時代到來 你騎對了嗎?


專家點評

騎自行車是目前全世界最時尚的一種低碳交通出行方式,很多西方國家從汽車道中專門划出自行車車道。而在中國這個「自行車王國」,騎車的隊伍反而越來越小,有些人以開車,尤其是開好車為榮耀、尊貴,筆者不能苟同這種價值觀!王先生不隨大流堅持騎車難能可貴,值得發揚。


讓人健康快樂的運動

?使人心情愉快 讀者喜好騎車,能堅持多年,而且挖掘出自行車運動新作用,樂此不倦!這是體育運動給人帶來的最大益處。同時,適量運動也是心理疏導、心理減壓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

?減除多餘體脂 每天半小時中速騎車可以消耗300~400千卡,每周五天可消耗2 000千卡,每月可以消耗8 000千卡,相當於減去1公斤體脂。一個體重超重10公斤的中青年人,堅持騎車1年可以恢復到正常體重!

?提高心血管功能 騎行中,心率如果達到「170-年齡」(如35歲者心率達到135次/分),對提高心血管功能非常有益。如果不在出行高峰期,也不在人流車流裡面,騎得快一點,心率是可以達到這個水平。但是如果為了快,在人流中穿梭搶紅燈,就得不償失了!

?鍛煉股四頭肌 有保護膝關節的作用。如果出行在10~15公里,提倡能騎車不坐車,不開電動車多騎自行車,每天每次騎0.5~1小時是合適的。


驢友不得不防的風險

任何運動都不是絕對安全的,自行車運動也不例外,而且在運動項目中發生安全事故的幾率位置靠前,比步行、跑步高。

?安全風險高 讀者在自行車上的各種小動作筆者聞所未聞,讓人聯想到雜技動作!由於我國自行車道有被汽車道擠壓收縮的趨勢,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又較多,他的練習方法大多是不穩平衡,在提高柔韌性、靈活性、平衡能力的同時,也給安全帶來了隱患。

?肌肉受傷應休息如果已經有肌肉損傷的癥狀,應該在24小時內先休息,絕不重複受傷動作。局部先冷敷,減少局部毛細血管破損後的滲出,48小時後適當活動和熱敷。大部分腰痛是不能通過自行車鍛煉解決的,而且有時不一定是肌肉受傷,彎腰打氣的動作也可能誘發腰椎間盤突出。此時儘快平躺才是正確方法。

?腰椎間盤受損過低的車把(如山地車),使騎車時腰部脊椎處於非生理彎曲狀態,向後凸,對腰椎間盤壓力過大。王先生騎車時的扭腰動作,如果有意伸直立起是對的,若還加大錯誤方向的扭動,就錯上加錯了!

?性功能受損過窄的自行車車座,過長的騎車時間(1個小時以上),對於男士的陰囊壓迫過大,局部溫度過高,有害於精子的數量和質量,前列腺的血液循環也有妨礙。

?骨折風險55歲以上的女性和65歲以上的男性大多已有骨質疏鬆,摔倒後骨折幾率大,骨折癒合比年輕人慢得多。因此,老人騎車的風險增高,出行不妨選擇「公交+走路」。

?關節軟骨磨損一位年輕人騎車上班數年後,膝關節疼痛,到醫院檢查發現膝關節半月板完全磨損,只能安裝人工關節。這是極個別的案例,發生幾率非常小,如果發現騎車後腿痛加重,要看醫生。

總之,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採用騎自行車的運動方式,還是要權衡各種利弊,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文/王春華/浙江杭州)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學 的精彩文章:

養發:是否洗洗更健康
今天你秒殺了嗎?
孩子發燒,不能以降溫為治療目的
別把炎性乳癌當乳腺炎
心梗的厲害,你感受到了嗎?

TAG:家庭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