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王李自成的結局竟是這樣,難道天命如此?
三百六十多年以前,闖王李自成舉兵起義,與大明朝斗的如火如荼。可是如今,起義之事早已物是人非,幾乎再無人提起。然而,關於闖王李自成的最終命運卻成了人們茶餘飯後永恆的爭論話題。當年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李自成遭遇阿濟格大軍的重創,帶領大順軍退至湖北後,竟然從此不知所蹤了。闖王此後的歲月是在戰爭中死而後矣了嗎?又或者像傳聞說的那樣隱居養老了呢?
李自成,1606年(萬曆三十四年)八月出生。 自成出生在米脂河西200里的李繼 李自成遷寨,距他的老家長峁鄢60多里(兩地現均為橫山地)。李自成的祖籍是米脂縣李家站,在米脂縣殿市鎮有個村落,名叫李繼遷村,當地人也叫做李家站,村裡的人代代口口相傳,是李繼遷的後人。 李自成先祖由甘肅太安遷入陝西省米脂縣李家站(西夏李繼遷兵站)居住.其祖父李海因生活所逼,遷至原米脂地長峁村(現屬橫山縣)。人們所說李自成「生在李繼遷寨,長在長峁村」,即指的是這段事。《米脂縣·李自成族裔考》中記載到:"自成籍本縣太安里二甲,世居北鄉,距城七十裏海會寺溝之李家站。"
李自成少年喜好槍馬棍棒。父親死後他去了明朝負責傳遞朝廷公文的驛站當驛卒。明朝末年的驛站制度有很多弊端,明思宗在1628年(崇禎元年)驛站進行了改革,精簡驛站。李自成因丟失公文被裁撤,失業回家,並欠了債。同年冬季,李自成因繳不起舉人艾詔的欠債,被艾舉人告到米脂縣衙。
崇禎二年(1629年),李自成在陝西米脂揭竿而起,聚眾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滎陽大會時,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領的贊同。高迎祥犧牲後,他繼稱闖王,成為明末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李自成很會用兵,他知曉明軍的實力,很會利用地形有時聚殲敵人。在他的領導之下,起義軍連戰連捷,先後攻陷了很多明朝州府,並順利的進入四川,擊殺明朝總兵侯良柱。崇禎十年的冬天,李自成率眾圍攻成都,因實力懸殊,攻城失敗,後又在梓潼遭到明朝總兵左光先的伏擊。將士傷亡慘重,幾乎全軍覆滅,李自成僅率領部將劉宗敏等十八騎勇士突圍逃入陝西的深山之中。
李自成在攻陷北京之後,開始被勝利沖昏了頭腦。這些農民出身的起義軍將領以為攻陷了北京,除掉了明朝的皇帝,就是大功告成,可以坐享天下了。李自成和劉宗敏等人也都開始忙於修建宮室,搜羅美女,對明朝的官員進行追贓。他們沒有及時的追剿依然據有江南的幾十萬明軍,也忽視了重兵在握的山海關總兵吳三桂。起初的時候,李自成還想招降吳三桂。但是,由於義軍將領在追贓的過程中,致使吳三桂的父親吳襄自殺殉國,更讓他不能忍受的是,自己心愛的寵妾陳圓圓也被義軍大將劉宗敏搶了過去。吳三桂一怒之下投降了清朝的多爾袞,打開城門引兵入關。
後來,李自成率軍到達九宮山一帶,此後便失去了蹤跡。幾十萬的大順軍也像蒸發似的,一下子就沒了,而關於李自成最終的結局,後人也提出了許多不同的看法:其中一種最具代表性說法是李自成在九宮山被地主團練攻殺。提出這種說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清朝靖遠大將軍阿濟格給朝廷的奏報和南明王朝駐湘將領兵部尚書何騰蛟給唐王的報告。阿濟格的奏報中稱:「李自成兵儘力盡,僅帶親信20人,竄入九宮山中,被村民圍困,無法脫逃,自縊而死。


TAG:兩個書生 |
※闖王李自成起義的真正原因,你知道嗎?竟是為了吃飯
※闖王李自成兵敗後結局如何?一老者揭開真相,專家卻說:是假的
※闖王李自成不是死於戰場,他死得這麼憋屈你知道嗎?
※農民幹掉闖王李自成,事後說:我不知道他是誰,只是看上了那匹馬
※農民幹掉闖王李自成,結果居然不知道闖王是誰,只因看上他的馬
※一個李自成,三處「闖王墓」,誰真誰假?
※闖王李自成死後他手下的大將結局如何?結局引人深思……
※闖王李自成的成敗之路,最終竟然落得如此下場
※闖王李自成為啥失敗?當劉宗敏殺了這個女人時,就註定了一切
※《道德經》的這句話,說盡了闖王李自成悲劇的命運!
※歷史上的闖王李自成到底是怎麼死的?
※李自成去向之謎被找到,後人拿出家譜作證,還能知道闖王的墳墓
※李自成沒有宋獻策成不了李闖王,被捉時他說了一句話逃過一劫
※闖王李自成為啥沒有皇帝命?
※李自成竟然是第二代「闖王」,很少有人知道第一代「闖王」是誰
※闖王李自成為啥沒能奪得天下?謀士太菜是主因!
※闖王「李自成」戰敗後,到底死了沒?非但沒死,而且活的還很自在
※終於找到李自成去向之謎,後人拿出家譜作證,還能知道闖王的墳墓
※李闖王3個條件如此簡單,崇禎為何寧死不從,面子那麼重要嗎?
※闖王「李自成」戰敗後,到底死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