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愛我媽,光輝偉大——看《明月幾時有》的最大感受

我愛我媽,光輝偉大——看《明月幾時有》的最大感受

標題源自張藝興同學一次採訪時的原話,聽起來略好笑的一句話,之後每次想起,都深有感觸。

私以為,全世界範圍內,可以永無止境地被作為題材且不斷挖掘出新意的角色,只有兩個。

一是孫悟空,一是母親。

孫悟空有七十二般變化,上天入地降妖除魔,神通廣大難以預測。

那母親呢?

小說《上帝創造母親時》中提到:

「她必須能夠經受任何的蕩滌,但不是塑料製品;有一百八十個活動零件,可以任意更換;靠不加奶和糖的濃咖啡及殘羹剩飯運行;具有站立起來就不會彎曲的膝部關節;擁有一種能夠迅速醫治創傷和疾病的親吻,從骨折到失戀都能治癒;此外,她必須有六雙手……」

「她還必須具有三雙眼睛。她需要一雙能透過緊閉的房門洞察一切的眼睛,然後她才可以胸有成竹地問:『孩子們,你們在裡面幹什麼?』另一雙眼睛將長在她的後腦勺上,用來專門看她不該看到而又必須了解的事。當然,在前額下面她也有一雙眼睛,當孩子們有了過失或麻煩時,這雙眼睛能夠看著他,不必開口,就能夠明確地表達出『我理解你並且愛你』的意思。」

「你根本想像不出她有多麼能幹,也根本想像不出她有多大的忍耐力。她會思考,還會說理,商量,妥協……而她的眼淚,能表示歡樂、悲哀、失望、憐愛、痛苦、孤獨、自豪……」

聽起來,母親,似乎比孫悟空還要強大。

之所以會有這種感受,是因為最近看了一部電影。

電影是講家國情的,是大的題材,卻從小處入手,講述平凡小人物的生活、情感以及轉變,細膩又動人。

這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個為保護女兒和更多人選擇犧牲自己的母親。

在很多人看來,這是震撼的犧牲與成全,但在很多母親看來,卻是再正常不過的選擇。

只要她是心甘情願。

她就會變得強大。

她想把世間一切美好都留給你,即使那方式很幼稚

《老友記》有一集,一向樂觀積極的菲比偶然發現,自己小時候跟母親看過的喜劇原來都是悲劇,所有的大團圓原來都是殘酷收場。

原來她母親總會在結局到來之前關掉電視,然後再虛構一個美好結局給她。

相反地,在中國,很多母親為孩子虛構出的,是一個充滿危機的世界:「不要跟陌生人說話,否則會被抓走。」「晚上早點回來,否則會被大灰狼吃掉。」

很難說哪個方式是對的哪個又是錯,只知道那個生下我們的女人,有時候真的很幼稚。

她天真地以為只要你這樣做了,你就不會被傷害,她忘了你終將長大。

所以,理解她,別怪她。

她願意為你挑戰一切不可能,即使有時候真的不可能

2010年,有一條廣告片感動了無數人。

一個從未出過國、一句外語都不會的母親,獨自一人坐了三天飛機飛往國外,

在機場,面對眾人懷疑的目光,她焦急地尋求著幫助,拼盡全力想要告訴所有人,她只是想去委內瑞拉給剛生產的女兒煮雞湯。

「堅韌,勇敢,愛,不平凡的平凡大眾。」是這則廣告想要表達的核心。

這四項加起來,等於母親。

她願意為你身入地獄,即使再也回不到天堂

2002年,阿根廷,一個23歲的女孩外出看醫生,從此再也沒回來。

女孩的母親發瘋般地到處尋找,得知女兒可能被拐賣到賣淫集團後,她冒著生命危險扮成妓女和老鴇混入賣淫集團,在接下來的十年里,輾轉多個國家,轉換各種身份,沒能找到女兒,卻救出了上千名被拐賣作為性奴的女孩。

她已經哭不出來了,但永遠不會放棄尋找女兒,「我知道她還活著,我一定會找到她。」

在中國,有很多這樣痛苦的母親,兒女被拐賣之後,她們每天都逼著自己活下去,無非就是希望,有生之年能再見到孩子,哪怕一面也好。

這一世,我願為你身陷無間地獄,但你永遠是天堂里投射下來照亮我的那道光。

她願意為你變成惡魔,即使萬劫不復

韓國有兩部電影:《奧羅拉公主》和《媽媽別哭》,刻畫了同一種母親形象。

她們溫柔,甜美,堅強,但當女兒被殘忍虐殺,審判遭遇不公對待之後,原本柔弱的她們終於化身惡魔,對兇手舉起了屠刀,不惜雙手沾滿鮮血,也要為女兒討回公道。

她們讓我想起了微博上那個東京被害女留學生的母親。

那個原本和女兒相依為命的女人,現在每天在微博上近乎瘋狂地表達著對女兒的愛和思念,被質疑,被謾罵指責,都沒能阻止她瘋狂地為女兒尋求一個公道。

對於她來說,女兒沒了,一切都沒了。從此人間如同煉獄,活著只是為了死去。

這樣的母親,你怪不得她,也恨不起她。

她願意無條件支持和守護你,即使她並不全懂

在我國,主流媒體一直以來都把母親塑造得很教科,但事實上,比起臉譜化的聖母,最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始終是那些人性化的母親形象。

《明月幾時有》里的方母,一出場就很讓人意外:從頭到腳都是滿滿的煙火氣,有點貪心,有點雞賊,好面子又想佔便宜,最有趣的是,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寫在她臉上,跟茅盾夫人談租房的時候,每一句話都滴水不漏,每一個眼神都是心機,每一條皺紋都在算計。

她會對女兒說「打鬼子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但她也會告訴女兒「死不重要,不要連累隊友」;她嫌棄女兒瘦弱蠢笨,卻又把傍身的戒指給了她去應急;她嘴上埋怨女兒不管自己,卻又在接下來的每一個夜晚期盼著女兒平安回來。

她並不懂女兒為什麼選擇加入游擊隊,因為「打日本人的都是英雄好漢」,但女兒不是,她就是個小學老師,如果日本鬼子沒有打到香港,她可能就跟那個李錦榮結婚了,到時候,不管家裡還剩多少米,她都要拿出來在婚禮上灑掉,因為灑米喂金雞,女兒一輩子不受欺。

她膽小怕事,卻能站在日本人面前保護別人的孩子;她被嚴刑拷打的時候也會疼得直哭,轉過身卻又能笑著對別人說「沒事,不疼,沒有生第一胎疼」;她直到最後還在囑咐戰友:「告訴方姑,我什麼都不會說的。」

她不識字,不懂很多事情,但她留給孩子的,比什麼都多。

她跟你相互嫌棄,卻願意隨時為你付出生命

《明月幾時有》講的是家國情,或許太大太沉重,很多年輕人不屑聽。

但影片上映後,所有的爭議都在方母這裡達成了共識。

如果說,之前提到的那幾位母親都是個案,那方母,或許是最像我們母親的那個人。

母親從來不是完人,早在生你的那天起,她的生命就被撕裂成了各種各樣的形狀。她會有很多小缺點,會任性,會糊塗,會打著「都是為你好」的旗號擅自做出讓你不開心的決定,會跟你有分歧且總不能和解,會跟你爭吵但絕不會恨你……

但,無論怎樣都不會妨礙她當初用生命許下的承諾,從她生下你那一刻起,她就已經決定:這一世,無論怎樣都會守護你,直到最後。

為母則剛,為母則強,為母則無處不在,為母則無所不能。

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一個女人,你可以帶她去看這部電影,然後記得握住她的手,讓她知道,即使你們相互嫌棄,但依然願意永不分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想聚焦 的精彩文章:

所有路過這裡的人,人生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聽著這些歌游遍香港,總不會迷路!
是什麼讓「90」、「00」後激發愛國情懷
婁藝瀟:從演員到歌手,不設局限的前進
遇見了好的愛情,才知道當年跳過多大坑

TAG:思想聚焦 |

您可能感興趣

「爸,你早就不愛我媽了吧」孩子是從哪裡看出他不愛媽媽了?
獻給所有覺得爸爸不愛我媽媽也不愛我的孩子
情感丨「爸,你早就不愛我媽了吧?」
爸,你早就不愛我媽了吧。
爸,你早就不愛我媽了吧
為什麼我很愛我媽卻不想和她聊天
爸,你是不是不愛我媽了?
「爸,你早就不愛我媽了吧。」
「爸,你早就不愛我媽了吧」
● 「爸,你早就不愛我媽了吧」
「爸,你早就不愛我媽了吧?」
「爸,你早就不愛我媽了吧。」女兒的這句話驚醒無數人,很扎心!
那個因為「不夠愛我媽媽」,被我「嫌棄」了半輩子的我爸
「爸,你早就不愛我媽了吧。」女兒的這句話驚醒無數人
「爸,你早就不愛我媽了吧」?沒做到這點,千萬不要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