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國至今實力突出的四大姓氏家族,人才輩出!

我國至今實力突出的四大姓氏家族,人才輩出!

家族,主要是指具有血緣關係的人組成一個社會群體,通常有幾代人。而名望則是依靠家族家族能力來展現。《管子·小匡》:「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連以事,相及以祿。」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家族有春秋時期的晉國六卿,即趙氏、韓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隋唐時期的五姓七望,即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等。還有弘農楊氏、潁川陳氏、吳越錢氏等等,除了這比較熟悉的之外,下面四個也是不容小覷。

1、三槐王氏

三槐王氏,是當今王氏中最大的一支,聞名天下,枝繁葉茂,是王姓太子晉系一分支,屬太原王氏的分支。三槐王氏是王氏子孫繁衍最大的支派,在《中國家譜綜合目錄》的王氏家譜目錄中,冠以「三槐堂」堂號的家譜目錄,佔有堂號的王氏家譜總數的40%左右。

三槐王氏名人輩出,比較著名的有:

1、王詡:即鬼谷子,又稱王禪老祖。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謀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縱橫家的鼻祖,被譽為千古奇人,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孫臏、龐涓、尉繚子;縱橫家:蘇秦、張儀、毛遂、被譽為商聖的范蠡等。

2、王翦:秦代傑出的軍事家。是繼白起之後秦國的又一位名將。王翦領兵先後攻破趙國、燕國、魏國,翦滅楚國的第二年,王翦軍繼續南征百越。平定了江南,降服越君,江南地置為會稽郡。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王賁攻入齊都臨淄,虜齊王建,六國中最後的齊國也滅亡。

3、王莽:職業皇帝、改革家。中國歷史上新朝的建立者。

4、王充:字仲任(公元27~96年),會稽上虞人。王充是東漢時期傑出的思想家, 唯物主義哲學家。整個東漢二百年間,稱得上思想家的,僅有三位:王充、王符、仲長統。范曄《後漢書》將三人立為合傳,後世學者更譽之為漢世三傑。三家中,王充的年輩最長,著作最早,在許多觀點上,王充對後二家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王充是三家中最傑出,也最有影響的思想家。著《論衡》等。

5、王羲之:東晉書法家。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自幼學習書法,曾師從衛鑠,後遍學眾家,在漢魏質樸淳厚書風的基礎上,博採眾長,創造出一種妍美流便、雄逸俊雅的新書風。對後世具有深遠的影響,被譽為「書聖」。真跡無存,唯有唐人雙鉤廓填的行書《姨母》、《奉橘》、《喪亂》、《孔侍中》及草書《初月帖》等。王羲之亦長於文學,原有文集10卷,已佚,明人輯有《王右軍集》2卷,見於《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6、王安石:人稱「王荊公」。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官至宰相,主張改革變法。

2、沛縣劉氏

沛縣朱王莊劉氏是沛縣有名的望族大姓,相傳屬於中山靖王劉姓大宗,出自三國蜀帝劉備次子劉永。但劉氏明確可知的始祖,則是明朝初年的劉元、劉真、劉冠、劉啟4兄弟。

據1998年劉鴻愛主編的(沛縣藜照堂五修)《劉氏族譜》記載,最早遷回劉邦當年發跡起家的根據地沛縣開基始祖,是劉備的曾孫、劉永的孫子劉乾玄。當年劉備的次子劉永受封為為思王,後改封為甘陵王。蜀漢亡國後,劉永隨後主降魏,徙居洛陽,被削去王爵,貶為鄉侯、奉車都尉。劉永生子名叫劉晨,劉晨,字耀輝,娶妻張氏,生3子:劉乾玄、劉乾鎮、劉乾清。魏晉之際,洛陽一帶戰火頻繁。後來又發生"八王之亂",洛陽再度成為兵荒馬亂之亂。

遷居於此的蜀漢劉氏皇族,為了避難,又開始向四處遷散。劉晨的次子劉乾鎮和三子劉乾清均南遷江浙和福建,而長子劉乾玄則遷回沛縣故里,落籍沛縣西北老劉庄。從此,這支劉氏皇族就以庶民的身份在沛縣世代居住下來,形成沛縣的劉氏望族。他們以劉邦為本族始祖,以劉乾玄為回歸沛縣開基祖。劉乾玄的後裔,第10代有劉永祥,唐太宗貞觀時官任青州知府;劉永祥的兒子劉賢,顯慶年間進士,官任滕縣縣令。第15代有劉崇,長慶年間官任彭城刺史。宋代有劉贊,宋寧宗嘉定二年中武舉人,後官封盪邑將軍。沛縣劉氏傳到明朝初年,有劉元、劉真、劉冠、劉啟4兄弟,相傳是劉乾玄的第29代孫,則成為沛縣藜照堂劉氏4大房的房祖。

3、清河張氏

上古時代,軒轅部落與未全進化的蚩尤部落爭戰,八戰不勝,節節敗退。軒轅的第五子揮,夜觀天象,發現流星飛渡弧矢星,頓生靈感。於是製造了弓箭,並輔佐軒轅發起第九次對蚩尤的殊死決戰。弓箭威力無邊,勢難抵擋。蚩尤大敗後逃遁入海而亡,軒轅從而定天下,稱黃帝。黃帝奠定君臨天下的地位後,對揮公大加封賞,並賜姓為張,世居清陽,即今天的清河縣。

翻閱張氏譜書,大多寫有「清河堂」字樣。如清河張、始興張(廣東曲江)、犍為張(四川宜賓)、吳郡張(江蘇吳縣)、馮翊張(陝西大荔)、東河張(江西貴溪)、中山張(河北省北部)等等。來清河尋根的香港張氏宗親會及馬來西亞分會譜書中,也多標有「清河堂」。首次來清河尋根問祖的馬來西亞張氏公會,就稱是「沙巴州清河堂張氏公會」。清河之外的海內外張姓人士,其家乘譜書標有「清河堂」,一是說明他們的先祖居清河,二是說明他們這一支族是從清河遷出的。海內外有這麼多張氏支族由清河遷出,足可以說明張氏的根在清河。如湖南省《張氏宗譜卷首(清河堂)》記載:「閱先代著籍江西豐城,來自明初,堂號『清河』。因思天下之姓張者,共出清河一脈,而茲何異焉!」

4、聞喜裴氏

聞喜裴氏是中國封建社會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為贏秦始祖非子之後。周僖王時,六世孫陵封為解邑君,乃去「邑」從「衣」,以「裴」為姓。

後裴氏分為三支,分居河東、燕京、西涼等地,但考其譜系源流,皆出於聞喜之裴氏,故有「天下無二裴」之說。 裴氏家族自古為三晉望族,也是中國歷史上聲勢顯赫的名門巨族。裴氏家族「自秦漢以來,歷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極,五代以後,余芳猶存。在上下二千年間,豪傑俊邁,名卿賢相,摩肩接踵,輝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偉人,彪炳史冊。

裴氏家族千餘年來,將相接武,代有偉人,確實是中外歷史上的一大奇觀。所以,在我國的歷史劇中,表現裴家的戲劇就有好幾個,像《游西湖》、《李惠娘》、《裴恆遇仙記》、《白蛇傳》等,演的都是與裴家有關的事。名劇《白蛇傳》里的法海,是唐末政治家、書法家裴休的兒子。歷史上的法海,本來是正面人物,可明清小說出世後,法海便成為反面人物了,這也算是一奇。

作為一種獨特的歷史文化現象,兩千餘年來,裴氏家族的興隆與輝煌,引發著人們的深思。

」其家族人物之盛、德業文章之隆,在中外歷史上堪稱獨無僅有。裴氏家族公侯一門,冠裳不絕。正史立傳與載列者,600餘人;名垂後世者,不下千餘人;七品以上官員,多達3000餘人。據《裴氏世譜》統計,裴氏家族在歷史上曾先後出過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與皇室聯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駙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謂「將相接武、公侯一門」,中國「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歲月的記錄 的精彩文章:

人們都知道山西大槐樹是中華民族的根源之地,這其中有什麼秘密呢
為何只有20幾萬人口的清朝能夠打敗明朝?只因使用了這條計謀
普通的麥地里,埋葬著一個著名的皇帝,不是景區,進入不需要買票
快看!中華姓氏樹,姓氏地圖,看看你的祖先在哪裡遷徙!

TAG:歲月的記錄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五個中國姓氏,在中國沒出過皇帝,在此國出過,有你的姓氏嗎?
中國最老實的姓氏:人口近一億,卻從未出過皇帝,是你的姓嗎?
我國最尷尬的三個姓氏,老百姓都以為是日本的,其實出自中國古代
我國這三個姓氏,大家都誤以為是日本的,其實出自中國古代
中國有一人才輩出的姓氏,雖從未出過帝王,但有一個比帝王更厲害
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數千年來從未出過皇帝,卻出了上帝
中國人口近億的第一大姓,不出皇帝專出貴族,你是這個姓氏嗎?
我國第一大姓氏,沒有出過一位皇帝,歷代皇帝都要與他家搞好關係
中國這個姓氏人口一億多,卻始終未出過皇帝,是你的姓氏嗎?
人口最多的中國姓氏之一,幾千年為何沒出過皇帝,卻出了個管皇帝的皇帝
中國人口最多4大姓氏,姓張的沒出一個皇帝,此姓出了92位皇帝
中國最「沒出息」姓氏,一億多人口,卻沒出過一個皇帝!
我國最冤枉的三個姓氏,大家都以為是日本名字,其實出自中國古代
中國最顯赫的一個姓氏,走出一個世界級偉人,至今我們都在受他影響
我國最悲催的3大姓氏,明明出自我國古代,卻常被認為是日本人
我國最尷尬的三個姓氏,常被誤以為日本人,其實出自中國古代
中國最「羞人」的姓氏,自己叫出來都臉紅,大部分都改姓了
《百家姓》都沒有的一個姓氏,念出來都難以啟齒,大部分人已改姓
中國這個姓氏,名人一大堆,就是難出皇帝,好不容易出一個,還被罵死
這個姓氏,出了近百位皇帝,一稱呼至今影響著國人!是你的姓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