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條70多年前的舊軍毯,重慶一位山東籍抗日戰士的戎馬一生

一條70多年前的舊軍毯,重慶一位山東籍抗日戰士的戎馬一生

80年前的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的槍聲打破了整個中國的平靜。為紀念全面抗戰爆發80周年,家住巴南區龍洲灣的張先生,將父親生前最珍貴的軍毯捐贈給了沙坪壩教育博物館,這也是父親的遺願。

.

父親總愛展示一條舊軍毯

這條跟隨張殿啟戎馬生涯半世紀的八路軍軍毯,子女捐贈給了沙坪壩教育博物館。

「父親名叫張殿啟,山東費縣梁邱鎮張家莊人,離休幹部。」張先生告訴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父親有三兒一女,他是家裡排行最小的兒子,父親參加抗日戰爭的故事,幾兄妹從小聽到大。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了解到,張殿啟老人生於1923年,1942年在家鄉參加中共領導的地下組織「抗日先鋒隊」。他和戰友們探情報、拔據點、斗日頑,每次都順利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

「期間曾被日軍懷疑,抓到據點,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父親昏死多次也沒暴露個人身份和黨的秘密,後來組織營救才脫險。」張先生稱,父親這輩子,講得最多的就是他參加抗日戰爭時期的點點滴滴,這也是父親最自豪的經歷。1943年4月,父親成為抗日敵後武工隊鋤奸隊員,1944年3月轉為八路軍115師某部戰士,後為費縣八路軍武工隊隊長。每當回憶起軍旅生涯,張殿啟總愛談及並展示他的一條舊軍毯。

幾十年一家人精心保養

在抗戰艱苦的歲月,山東抗日根據地遠離大後方,深陷日佔區,部隊供給非常困難。根據地軍民響應黨中央「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號召,開展大生產運動,軍民攜手,共渡時艱。

「父親生前告訴我們,這條軍毯就是魯南費縣婦女救國會組織根據地婦女在1944年深秋日夜加工而成,並送與駐該地的八路軍115師他所在連隊。」張先生回憶,即便時隔多年,但父親依舊能記起在分發物資大會上師長陳光說的講話:「同志們,有人民群眾的幫助,我們的革命事業一定會成功。希望你們寒時用它暖身,傷時用它拭血,死時用它裹屍!這樣才對得起人民!」首長的話語激勵著戰士們為了挽救中國的危亡而努力戰鬥。

1943年4月,張殿啟(左)成為抗日敵後武工隊鋤奸隊員,1944年3月轉為八路軍115師某部戰士。

抗戰勝利後,張殿啟帶著這條軍毯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後來又隨西南服務團挺進大西南來到重慶。

從黃河兩岸,到長江之濱,從魯南山區,到西南山城,這條軍毯伴隨張殿啟走過了戎馬倥傯的歲月。它御風寒、擋霜露、拭汗水、暖身骨,雖然有些破舊,但老人家一直捨不得丟掉,幾十年來,家人都用烤煙葉和樟腦精心保養,每年夏天還會拿出來晒晒。

生前最大心愿將軍毯捐博物館

.每次拍照,父親總要隆重的將勳章戴上。

7月6日,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來到張先生家中,父親生前留下的各種紀念章,他和妻子都珍藏著。在他們家,每年的8月15日,家裡總要聚會,像過年一樣熱鬧。「父親召集整個大家庭成員,當天到場聚會,因為那天是日本投降紀念日,父親穿得很隆重,把各種勳章戴上,吃飯的時候就開始擺他的經歷。」張先生說,一家老小聽了幾十年。記得有年8﹒15紀念日,家裡做了很大一盤辣子雞,父親講得太投入就會忘了吃東西,不過晚輩們飢腸轆轆一邊聽一邊埋頭吃。等父親講完才回過神來,大盤的辣子雞已經沒有一塊肉了。

張先生稱,父親去世前擔心自己記憶越來越差,年紀大了講不出曾經的抗戰故事,就讓他負責傾聽並記錄,最後出本專著。不過,這事一直也沒好好的完成。「那時候工作忙,為了省事,我就買了錄像帶,讓父親沒事在家對著錄像機說話,等我空了來整理,他錄了一段時間覺得一個人講沒人聽沒人記錄也就放棄了。」對張先生來講,這也是一個遺憾。

老人家裡保存著抗戰勝利60周年紀念章

兒媳婦倪女士說,老人家2010年去世,生前的最大願望就是希望能把那條他視為珍寶的軍毯捐給博物館。

沙坪壩教育博物館:

軍毯具有重要的館藏價值

在紀念全面抗戰爆發80周年之際,張殿啟的子女們將這條軍毯捐給了沙坪壩教育博物館。博物館工作人員將這條軍毯真空保存,開館之後將放在展廳的重要位置展出,同時會向前來參觀的市民介紹這條軍毯的故事。「這條魯南抗日根據地人民用手工紡織的羊毛線編織成的毛毯,以現在的標準來看,工藝、染色都很簡單和粗糙,但是在那個物資十分匱乏的年代,卻是非常珍貴而實用的後勤保障物資,用它抵禦了沂蒙山區的風雪嚴寒,增強了在冰天雪地中與日本侵略者周旋戰鬥的能力。具有較高的館藏價值。」

沙坪壩教育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條軍毯體現了根據地軍民魚水的情誼,人民對子弟兵的濃濃情誼,被一針一線地織進于軍毯之中。一條軍毯,一段革命歷史的回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據悉,為充實和豐富沙坪壩教育博物館館藏展品,該館向社會各界廣泛徵集有關抗戰時期以及抗戰以前的文物和史料。

相關鏈接

沙坪壩教育博物館面向市民徵集展品

1、轄區內(含各個時期「沙坪壩」轄區範圍,以下同)各級各類學校受國家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表彰的獎牌、獎章、證書和照片等實物;

2、中央領導、省市主要領導、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院士、全球有較大影響的專家學者、「三胞」及國際友人來區、到校視察、參觀、講學等形成的照片、題詞、贈送的禮品等資料、實物;

3、轄區內有較大影響的校慶、校史材料,如有史料價值的教案、教材、試卷、教具、學具、工作證、學生證、飯菜票、徽章、印章、校服、校旗、校報、校訓、著作、信函、照片、公文、音像資料、校辦企業產品等;

4、各個時期知名師生的重要成就、事迹、著述,以及對當時社會產生過重大影響其他業績的實物、照片、國家級報刊的宣傳報道等;

5、早期的私塾、學堂、書院、學校的校園建築、校園風光、捐資辦學者和師生情況等各類史料、圖片和相關實物等;

6、在歷史有重大影響的其他教育教學活動、師生參加的社會活動的新聞資料、實物等;

7、反映各個時期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主張的文件、著述等。

(投稿爆料請加微信:mxw966988)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全心關注重慶,深度解讀重慶,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客戶端。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周小平 文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慢新聞 的精彩文章:

重慶沙坪壩區率先試點在公園設儲物櫃
如何買到放心肉、放心菜 重慶潼南區這樣做
突發:G75蘭海高速重慶綦江—一品段發生交通事故
重慶又多了張城市名片——建在恐龍脊背上的城市
二維碼也有假!重慶警方破獲二維碼盜竊案

TAG:慢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1920年,山東省長和一位將軍等他出生,唯一的工作:祭祀孔子
一百多年前,14萬名山東勞工闖蕩歐洲,娶走三千法國姑娘
老照片:1937年的山東,日軍侵略前的幸福平靜的生活
山東一對姐妹成為世界上最長壽的雙胞胎,105歲生日後去世
山東一座山上有1泉水,考古專家:下面葬著2700年前的皇帝!
山東100歲老壽星,兩年骨折兩次,手術後多年的高血壓竟然神奇恢復
漢末三位山東籍名將,一個逍遙津威震東吳,一個因投敵被罵千年
幾千萬年前,世界最大的恐龍,生活在山東省這個地方
中國最美的10座海濱城市,一個比一個美,山東佔了三個
中國船長的故事:1903年山東一個普通船長一家的寫照 歷史變動中老百姓的生活
山東省一個縣,人口超100萬,誕生了兩員三國大將!
祖籍山東的7位最美女星,范冰冰鞏俐上榜,最後1位50年難遇!
山東小伙成為中國第一矮星,經歷4次婚姻,妻子一個比一個漂亮
山東最有錢的一家人,一天入賬10個億,坐擁兩個世界第一
山東舊影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前的生活
山東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00萬,誕生了一位聖人!
山東出生的4位女神,第1位國際巨星,最後一位卻臭名遠揚
1937年山東漁村老照片 日軍侵略前的幸福生活
山東一城市,有6000年歷史,擁有全國最大的城市湖泊,還是梁山好漢的故鄉!
山東省最新的一個區,曾是一個市,建制歷史超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