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湯思退生平簡介

湯思退生平簡介

湯思退(1117年-1164年),字進之,處州人,南宋宰相。

湯思退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年)考取進士,授建州政和縣令,後中博學宏詞科,除秘書省正字,負責修撰國史。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六月,湯思退任禮部侍郎。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湯思退升任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負責處理軍事文書的樞密使副手)。當時值秦檜當國,湯思退對秦檜的各項決定都不持異議,不久得以進入中樞。秦檜病危時,召見參知政事董得元和湯思退,囑咐後事,各贈黃金千兩。董德元擔心秦檜懷疑自己想置身事外,不敢推辭;湯思退則擔心秦檜懷疑自己在盼著他去世,不敢接受。高宗得知後,以為思退不是秦檜朋黨。紹興二十六年開始負責樞密院事務。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任尚書右僕射,成為宰相。

紹興二十九年四月,國子司業黃中慶賀金主完顏亮生辰歸國,稱金國重修汴梁,是為了遷都以便軍事威脅南宋,南宋應加強戰備。宰相沈該和湯思退認為形勢並非如此,湯思退更與黃中發生言語衝突。九月湯思退改任左僕射,參知政事陳康伯任右僕射。紹興三十年冬,侍御史陳俊卿譴責他內心機巧奸詐,為政多似秦檜(「挾巧詐之心,濟傾之術,觀其所為,多效秦檜,蓋思退致身,皆檜父子恩也」)於是思退被免相,以觀文殿大學士奉祠。完顏亮南侵後,湯思退被任命為臨安留守,當時重病中的劉錡寓居都亭驛,當時金國聘使前來,臨安留守湯思退遣人讓劉錡移居他處,劉錡發怒嘔血而卒。

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張浚主導的北伐遭遇符離之敗,孝宗召回思退為相兼樞密使。金元帥紇石烈士寧給宋廷寫信,索取海、 泗、唐、鄧四郡,思退主張割棄四郡議和,派盧仲賢持回信同意。孝宗不同意割海、泗,湯思退則立刻奏請王之望和龍大淵前往金國交割四郡。張浚知道消息,派兒子張栻入朝說明盧仲賢辱國,孝宗大怒,將盧仲賢下獄,十二月拜湯思退左僕射,張浚為右僕射。

隆興二年,張浚奏請孝宗前往建康,以圖進兵,孝宗准奏,傳諭王之望帶禮物返回,各地邊境做好戰備。思退深為不安,上疏稱此事應奏請太上皇趙構決定。孝宗批示湯思退上書和秦檜無二,湯思退恐懼,暗中讓王之望和龍大淵上疏稱四郡兵少糧乏,難以久守。孝宗被蠱惑,接受張浚辭職,命思退修書,答應將四郡割給金。不久金又挑起戰事,孝宗甚為後悔。湯思退密令孫造告訴金軍以重兵威脅南宋,孝宗下令抵抗,並命思退督江、淮軍,思退推辭。金兵自清河口渡過淮河,宋軍節節敗退。朝野強烈譴責思退議和撤備之罪,思退被罷官, 貶往永州。太學生張觀等七十二人上疏,論湯思退等人誤國,要求孝宗斬之,思退得知消息,憂懼驚悸而死。

更多歷史,敬請關注王昆明細說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昆明細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宋孝宗生平簡介
胡瑗生平簡介
張叔夜生平簡介
朱熹生平簡介
高俅生平簡介

TAG:王昆明細說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湯思退:南宋提線木偶似的悲催宰相,歷經兩朝,七次拜相無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