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通向 ITC 和聯邦法院對蘋果提起 6 項專利侵權訴訟

高通向 ITC 和聯邦法院對蘋果提起 6 項專利侵權訴訟

1.高通向 ITC 和聯邦法院對蘋果提起 6 項專利侵權訴訟;

2.台灣地區專利訴訟案宣判賀利氏重申對光伏行業專利的立場;

3.新專利曝光:未來MacBook或配備虹膜解鎖功能;

4.蘋果申請揚聲器均衡器專利 或應用到智能音箱HomePod上

1.高通向 ITC 和聯邦法院對蘋果提起 6 項專利侵權訴訟;

集微網消息,高通今日宣布已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 ITC )提起訴訟,指控蘋果公司非法進口和銷售了侵犯高通六項專利中的一項或多項權利要求的iPhone手機,這六項專利覆蓋了支持iPhone手機中重要功能的關鍵性技術。

高通請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針對蘋果公司的侵權進口行為發起調查,並最終發布有限排除令,禁止向美國進口相關iPhone手機和其它產品,以制止蘋果公司對高通技術的非法和不公平使用。高通尋求的有限排除令僅針對非採用由高通關聯公司供應的蜂窩基帶處理器的iPhone手機。

此外,高通還請求了禁止令,以禁止繼續銷售已經進口的蘋果公司侵權產品,並停止在美國境內與這些進口產品的銷售和使用有關的一切市場營銷、廣告、展示和倉儲活動。

高通執行副總裁、總法律顧問唐·羅森博格表示:「高通的發明是每一部iPhone手機的核心所在,而且這些發明的覆蓋範圍遠不止於數據機技術或者蜂窩移動通信標準。高通的專利組合包含數以千計的專利,我們本次主張的專利代表了其中六項重要技術,每一項技術對於iPhone的功能都是必不可少的。蘋果公司持續性地使用高通的技術,卻拒絕為此支付費用。此次訴訟旨在制止蘋果公司對我們六項專利技術的侵權行為。」

這六項美國專利的專利號分別為:8,633,936、8,698,558、8,487,658、8,838,949、9,535,490和9,608,675。這六項專利技術使得智能手機在實現高性能的同時延長了電池續航時間,其中每項專利技術都以不同方式為智能手機中不同的常見功能實現了上述效果。

雖然這些專利覆蓋的技術對於iPhone手機的性能至關重要,這六項涉訴專利並非是移動終端中所實施的任何標準的必要專利,也不受任何許可承諾的約束。

高通還於同日在美國加州南區聯邦地區法院對蘋果公司提起了訴訟,指控蘋果侵犯了高通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起的訴訟中所涉的相同六項專利。該訴訟中,高通同時請求了損害賠償和禁令救濟。

高通預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調查將於8月份開始,並將於明年進行開庭審理。

2.台灣地區專利訴訟案宣判賀利氏重申對光伏行業專利的立場;

集微網消息,全球領先的光伏行業金屬化漿料提供商賀利氏光伏今日宣布,「台灣智慧財產法院」(即知識產權法庭)決定駁回賀利氏訴碩禾電子材料侵犯賀利氏台灣專利號I432539的訴訟案。賀利氏正在仔細研究判決詳情,並保留上訴權利。2015年6月10日,賀利氏對碩禾電子材料提出專利侵權訴訟,所涉專利以金屬化漿料生產中的含碲玻璃原料作為核心技術組份。

賀利氏光伏總裁李海德先生認為,判決結果將對光伏行業的創新造成重大影響,而創新對光伏在全球的加速推廣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對法庭的判決結果表示震驚和失望,因為在兩年的訴訟期中,曾有數次有利於我方的判決結果。在我們在考慮上訴的同時,也注意到這樣的判決結果對投入巨資研發的光伏行業的公司意味著令人心寒的信號。合法權益和知識產權得不到保護,最終將使得整個光伏行業的研發投資意願深受打擊。」

在漫長的訴訟期間,出現了數次直接或間接有利於賀利氏的裁定或決定:2015年12月,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確認了賀利氏「中國專利號201010529562.7」的有效性,該專利與賀利氏在台灣地區的專利訴訟中所依據的專利具有技術上的相關性。2016年8月,「台灣智慧財產法院」駁回碩禾電子材料提出的所有關於賀利氏專利無效的說辭,並確認了賀利氏專利的有效性。2016年碩禾電子材料對賀利氏的反壟斷投訴也被台灣公平交易委員會駁回。近日,2017年6月30日,台灣知識產權部門再次駁回了對賀利氏專利提出的無效申請,並確認了賀利氏台灣1432539號專利的有效性。

無論判決結果如何,賀利氏光伏總裁李海德先生明確表示,公司所採取的法律行動,積極捍衛了其在光伏行業金屬化漿料領域創新的領導地位。目前,賀利氏擁有300多項全球已授予和正在申請的專利。專利集中在太陽能電池漿料領域,尤其以玻璃成分為技術重點。李海德先生指出:「作為一家公司,我們勇往直前。我們將持續投資,不斷快速創新,並將不遺餘力地保護和捍衛我們的知識產權,從而為顧客提供所需的卓越產品品質和光伏電池效率的不斷提升。」

3.新專利曝光:未來MacBook或配備虹膜解鎖功能;

每一代 iPhone 都擁有一個讓它脫穎而出的獨到之處,但是在即將到來的 iPhone 8 身上,它的亮點不止一個(比如全面屏)。根據近期的報道,蘋果可能不會在 iPhone 8 的屏幕下方嵌入指紋感測器,而是採用足以取代 Touch ID 的虹膜掃描儀。此外根據一項新發現,實用的虹膜掃描技術亦有望出現在未來的 Mac 產品線上。儘管很多人對手機虹膜解鎖不感冒,覺得還是指紋感測器更方便。但是在筆記本平台上,其優勢會更加明顯。

近期有報道稱,蘋果的虹膜掃描技術非常強悍,甚至不用正眼看手機都能解鎖。

Patently Apple 挖掘出了名為「Presence Sensing」的一項新專利申請,其描述了如何在計算機上運用類似的技術,即檢測用戶是否在某個空間里出現,然後給出適當的響應。

該解鎖機制可以檢測身處一台 Mac 附近的用戶,驗證其面部 / 虹膜是否對得上。

在閑置的時候,Mac 也可以在多個電源模式間進行切換。比如在低功耗模式下幫助監控房間里是否有人,並在需要真正掃描虹膜或面部時切換到高功耗模式。

cnBeta

4.蘋果申請揚聲器均衡器專利 或應用到智能音箱HomePod上

據外媒報道,美國專利和商標管理局(USPTO)周四公布了一份蘋果專利申請,似乎與蘋果即將推出的HomePod智能音箱有關。這項專利特別提到了一種通過使用麥克風、數字信號處理器和高級計算演算法來平衡和優化音箱輸出音頻的方法。

這項專利的名稱為「揚聲器均衡器」,蘋果在專利申請中提到將揚聲器放置在特定房間中可以對揚聲器輸出的音頻造成巨大的影響。例如,將揚聲器放置在房間的角落裡可能會增加低頻聲的輻射聲功率,從而發出低沉的聲音。

同樣,用戶與揚聲器的相對位置也許會對該用戶感知到的音頻效果產生負面的影響。

為了補償失真和其他效果,音頻設備製造商一直通過數字均衡技術來優化音頻輸出。

例如,像環繞立體聲家庭娛樂系統這樣的產品可以在設置時利用不同位置的遠程麥克風來測量輻射到房間不同位置的聲音功率。其他的系統則利用內置麥克風來檢測聲音輸出,並推斷出一種全局反應或輻射到某房間的總聲音功率。

麥克風獲得的數據會被傳輸到一個類似於處理器和DSP的內部電路中,然後這個電路對音頻信號進行過濾或優化,再傳輸給揚聲器驅動程序。

蘋果的解決方案建立在之前的全局均衡解決方案之上,該解決方案需要在一個密封的揚聲器外殼內部和外部安裝多個麥克風。在某些情況下,內置麥克風位於揚聲器外殼的後部,或者放在低頻驅動器下的空腔內。第二個麥克風或多個麥克風位於揚聲器外殼的外部,用於測量驅動器附近的聲壓。

這個系統利用片上處理系統來確定基於輻射阻抗的均衡濾波器,這需要通過內部壓力水平、揚聲器位移數據、外部壓力和麥克風整列提供的其他檢測數據計算得出。這個濾波器隨後會被發送到DSP以實現音頻信號。

通過對比內部和外部麥克風的數據,蘋果的揚聲器系統能夠動態地對周圍環境作出反應。更重要地是,輻射阻抗可以通過一系列頻率實時計算,從而讓整個系統在沒有預先校準的情況下進行持續的聲音優化。

其他的應用實例包括用兩個或更多揚聲器來協作監控聲音輸出。例如,可以通過給在特定頻率上顯示出較高輻射阻抗的揚聲器分配更多的功率來提高整個系統的效率。

或者,系統也許可以應用自適應均衡濾波器,這樣兩個或更多的揚聲器就能產生相同的聲功率。當某個揚聲器在特定頻率上的輻射阻抗相對較高時,它的功率就會超過第二個或第三個揚聲器,在這種情況下,第二種應用方案就更加可取。

目前還不清楚蘋果是否會將這項專利技術應用到即將推出的智能音箱HomePod中,但是它上個月展示該設備時提到了類似的技術。

具體而言,HomePod配備了A8處理器和用於聲學建模的至少6個外部麥克風、帶有音頻波束成型和多頻道回聲消除功能的7個波束成型高頻揚聲器和1個中央4英寸低音揚聲器。據蘋果稱,該設備可以自動檢測周圍的環境,然後調整音頻輸出來進行匹配。此外,如果將兩台HomePod連接在一起,它們會自動協同工作,將聲音填滿整個房間。

蘋果最早在2016年1月提交揚聲器均衡器專利申請,該專利的發明人包括席爾瓦因-凱賽爾(Sylvain J. Choisel)、馬丁-約翰遜(Martin E. Johnson)和傑克-達格達甘(Jack Y. Dagdagan)。 騰訊科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集微網 的精彩文章:

晶圓廠滿載到10月;2017最新感測器技術匯總;傳索尼即將發布自研發CPU;英特爾、高通對決VR/AR、AI全新領域
科通芯城否認失去博通代理權;中芯國際激進 華虹半導體在吃老本;兆易推面向指紋識別專用MCU
酷派2016年年報還是發不出,因審計問題再次推遲;研發中心落戶無錫,華勤:未來十年營收增長十倍;今天起手機預裝軟體必須可卸載
麒麟970處理器第三季量產,華為Mate 10首發;力晶合肥廠年底進入量產階段;北大彭練矛碳納米管成果上《科學》雜誌
外媒曝光蘋果新發明的毫米波「充電盒」;對決華為專利 三星在深圳中院也危險了

TAG:集微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蘋果跟觸覺科技公司達和解:3D-Touch曾被控專利侵權
iPhone暗中減速或違法:美聯邦機構調查蘋果公司
法國對蘋果公司的「濫用商業行為」提出法律質疑
傳聯發科7納米Wi-Fi ASIC打進蘋果供應鏈
蘋果AirPod設計專利;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高清顯示技術
5款蘋果新iOS設備獲得歐洲EEC認證 疑似全面屏iPad和SE2
聯發科7納米ASIC首次打進蘋果供應鏈?
7納米ASIC 傳聯發科首次打進蘋果供應鏈
錯失高通,博通新收購目標瞄準聯發科;蘋果秘密研發Micro-LED顯示技術……
蘋果召回部分iPhone 7手機 涉及無法正常聯網等問題!
7nm ASIC:傳聯發科首次打進蘋果供應鏈
申請新專利 蘋果研發Micro LED屏幕技術
蘋果就侵犯觸覺專利案達成和解:涉及iPhone6等手機
蘋果、LG 及 Valve 投資專為 VR/AR 提供 OLED 微顯示屏公司
OPPO R15官宣,劉海屏專利設計,網友:顏值比蘋果高
蘋果、LG和V社投資eMAGIN: 精通OLED微型屏幕的公司
Immersion與蘋果和解並達成專利授權協議
蘋果 VR/AR 新專利被公布 證實其正研發 VR/AR 技術
傳余承東將卸任華為終端CEO,本人否認;蘋果召回部分iPhone 7手機,因無法正常聯網
蘋果申請VR/AR設備光學顯示新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