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外語得下真功夫
清早,在微信圈看到一個朋友在「百詞斬」上浪費時間,忍不住提醒他,跟這樣的噱頭糾纏只是收集標本。標本有用,但沒有生命,收集再多,也只是擺設。「百詞斬」這類網上遊戲只是遊戲,是假功夫,連花拳繡腿都算不上;玩這類遊戲,只能製造虛假的「用功感」和「成就感」。真想學好英語,就得下真功夫。啟功先生談書法,說「工夫就是準確的重複」。成年後學語言,準確的重複也是不二法門。不過,同樣是下功夫,學外語與學書法有個重要區別。書法是一個字一個字地練,語言是一句話一句話地學,為了減少枯燥,最好是記誦自己特別喜歡的短文或段落。套用量化方法術語,書法的分析單位是字,語言的分析單位是句。至於怎樣下真功夫,不妨看看季羨林先生學語言的經驗談,網上很容易找到。我印象最深的,是季羨林先生這樣的語言天才也會「讀得結結巴巴,譯得莫名其妙,急得頭上冒汗,心中發火」。天才尚且如此,中人之材,想走捷徑,想圖輕鬆,只是自欺欺人;自欺可以長期有效,欺人頂多短暫管用。
我從來沒有玩過百詞斬,敢斷定它是「噱頭」,底氣是我下過死記硬背單詞的偽功夫。1983年上半年,領導指示我下學年頂替一個同事到華中工學院進修自然辯證法。我不知道領導的真實意圖是什麼,也許是不願冒險讓我上講台講馬哲。我講過兩次,台下的學生中,只有三人比我小,用車師母的話說:「壓不住台。」我的頂頭上司,哲學教研室主任金老師很開明,坦言派我這個南開大學哲學系畢業生去一個工學院進修自然辯證法是笑話,明確指示:「不用上課。」但是,我住進華工東四舍那間冬天寒入骨、春秋熱出油的宿舍,無事可做。想翻譯,找不到哲學資料。於是,我就天天背詞典。一個學期下來,梁實秋先生主編的《遠東英漢大詞典》的前50頁,明顯比後面的「閱痕」黑厚。現在回頭看,下的功夫基本上無用,只是留下一點談資。1983年寒假,我回南開,車老師指示我翻譯語言哲學資料,才把我救出想練槍法無子彈、天天「放空槍」的窘境(譯文就是1989年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現代語言哲學》)。1988年,我又下功夫背單詞,這次是為了考GRE。我住在滄州岳父母家中,天天用打字機敲打GRE辭彙,一是為了減少單調,二是因為我習慣了靠動手增強記憶。當時,鄰居對我岳父誇獎我用功,現在我悟到也許只是抱怨天天八九個小時噪音滋擾。回頭看,那個笨功夫有用。1990年9月初,我到俄亥俄州立大學政治學系報到,第一次見到歐博文教授,他就說,應系研究生錄取委員會的邀請,他看過我的申請材料,有一點讓他印象深刻,就是我GRE的語詞部分得分居然是85%,超過很多美國學生。但是,那些功夫,對於我的英語能力,只是花拳繡腿。
我學英語的經歷,是季羨林先生經驗之談的加強、加長版。我翻譯過三百萬字哲學和非哲學的英語文字,深知何為「譯得莫名其妙」。我的一點「創新」,是背誦《新概念英語》第四冊的課文,這是我經常跟朋友和學生誇耀的光榮事迹。季先生沒提背課文,我猜想是他壓根兒不需要特意下功夫背誦。他說:「過了一段時間,自己也逐漸適應了這種學習方法;頭上的汗越出越少了,心裡的火越發越小了。我嘗到了甜頭。」這甜頭自然包括能記住梵文的天書句子。長話短說,筆譯與背誦,都是真功夫,因為都符合啟功先生的定義,是「準確的重複」。啟功先生微言大義,我拿NBA巨星雷·阿倫練三分球做例子,斗膽發揮幾句。「準確的重複」有三個階段,一是為了基本準確而全神貫注地不斷重複,慢慢體會接近目標的竅門;二是為了完全準確而全神貫注地重複基本準確的動作,反覆琢磨命中目標的訣竅;三是為了保持完全準確而全神貫注地重複完全準確的動作,逐漸參悟出神入化的三分絕技。最後這個階段,最難堅持。李約瑟老師(與何兆武先生合譯羅素《西方哲學史》上卷、以海安為筆名翻譯海涅《論德國哲學與宗教的歷史》的李老師,不是英國那位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的李大師)說過,天下沒有不查字典的翻譯家。耳聽手追,下筆千言,是林紓式的翻譯,假得明目張胆,理直氣壯;「一名之立,旬月踟躕」,是嚴複式的翻譯,真得低眉順目,理屈詞窮。真假翻譯的雲泥之別,就在於是否有「準確的重複」。背誦課文,好處也是「準確的重複」。2015年12月,我在人民大學談過背課文的好處,原話照抄如下:「把課文背下來,這段話就刻在你的腦子裡了,就像牛、羊這樣的反芻動物把草吃進肚子了,吃下去可以反覆咀嚼,記住了可以反覆在腦子裡琢磨。如果你沒把成段的話裝在你的腦子裡,就沒條件反芻,沒辦法反覆琢磨、反覆體會。要培養語感,必須要反芻,不記誦成段的話無法體會語言的韻味。」還說了句看似自負的話:「我雖然已經過了五十歲,現在學德語仍然下功夫背課文。當然跟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相比,現在背起來難多了,但我知道這個功夫必須下。不下這個功夫,就永遠不可能『通』,永遠不可能學好一種語言」(《不發表就出局》)。現在跟各位確認,我說的是實話。這兩年,我花費了很多時間(沒有詳細記錄,所以可以用「數不清」這個含糊的誇張詞),斷斷續續背誦叔本華著作的選段,32段,1858個詞,最近終於背完了。雖然絕對不敢吹噓記憶百分之百準確,90%的信心是有的。投機取巧,搞單邊檢驗,可以在95%水平上放棄「準確的重複與記憶成績在我身上已經沒有關係」這個零假設。
最後再啰嗦一句,我學外語,最深刻的體會是「兩個千萬」:千萬要相信語言天才的話;千萬不要與天才攀比。語言天才的經驗之談,遠的,有卡莫·洛姆布的《我是如何學外語的:二十五年學用十六種外語經驗談》;近的,多如牛毛,不勝枚舉。千萬要信,因為這些天才說的是實話;千萬不要攀比,因為我們跟他們無法比語言能力,正如我們無法跟姚明比身高、比球技、比語言能力。天才極少,但總是出現,比如當年《光明日報》整版報道過的王同億先生,就是大語言天才。假如我跟他比,就慘了。我有三分自知,不跟天才比高低。


TAG:李連江跟你戲說統計 |
※越是聰明人,越懂得下笨功夫
※以色列最值得解放軍學習的地方,其空軍精髓值得下功夫研究
※越是聰明人,越懂得下「笨功夫」
※要學會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承諾,放得下一切
※越是聰明人,越懂得下「笨功夫」!
※如果父母能夠在這4件事上捨得下功夫,將來孩子鐵定不會差
※學書法需要容得下批評
※天下第一!莫斯科從未被佔領,就真的沒人打得下?
※笑得下巴脫臼
※《我就是演員》王媛可家可真夠大的,這麼大的哆啦A夢都放得下
※學書法,需要容得下批評!
※成功者就是膽識加魄力,魄力就是拿得起放得下
※人人都說做人要學會拿得起放得下,怎樣才算是真的放下了
※史上最優秀的皇帝,容得下功臣卻容不下妻子,留下人生一大污點!
※土豪「專屬」美食,做法卻極其殘忍,看完你還吃得下去嗎?
※如果沒有俄羅斯,敘利亞撐得下去嗎?
※冬天文竹照樣綠油油,平時就得下功夫
※大家都說做人要學會拿得起放得下,怎樣才算是真的放下了呢
※人生感悟——學會拿得起,就能放得下
※耐得住,傷得起,拿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