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微信求人手冊

微信求人手冊

讀書時候,大多數事情都可以在既有資源下解決。例如寫篇課程作業一個人就能搞定,做展示則是跟幾個好友一起開心完成。

但是,工作之後,面臨的問題千差萬別,很多時候需要求教一面之交、甚至陌生的朋友。

這時候,如何開口表達就成了問題。

今天分享幾點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一)一個通病:想表達的內容太多

收到一條微信,幾百上千字,看完也不知道到底想表達什麼。

這種情況很普遍,有時候一個人上來就丟出文字炸彈,例如:

這是一個朋友在上班時候發來的微信,一共300多字。看完以後,才明確他的核心問題:

如何開拓自己的人際圈。

在人際溝通時,有個基礎原則,那就是:

假設他人很忙。

簡明扼要是最「體貼」的方式,也最容易收到回答。

(二)簡明扼要兩步走

第一步,刪減多餘信息。

說實話,沒人關心你到底最近生活怎麼樣,沒人在意你最近參加了什麼活動。大家只想趕緊解決問題,然後處理自己的事。

刪減多餘信息,留下主幹內容,大家都輕鬆。如果對方已經同意回答,想要知道更多背景,就再補充。

你好,我上周去參加了一場培訓,關於人際交往的。老師挺有名的,在這個領域是大家。他講了很多有意思的東西,關於個人成長,也關於人脈擴展。聽完以後我想起了今年我已經工作5年了,(我的)圈子很窄,有時候一個月都只在公司和住處活動。偶爾的娛樂活動也都是和公司同事看看電影吃個飯,因為離市中心遠,所以跟老同學也很少見面。剛開始覺得工作忙,很有收穫,但是慢慢的感覺到了一些無奈。我已經27歲了,仍然單身,不開拓圈子感覺很難找到另一半。而且我越來越意識到目前這份工作沒什麼成長空間,想要做一些改變。但是圈子太窄,也不知道怎麼轉變。現在每天晚上都失眠,感覺很苦惱。我不知道你有沒有什麼解決方法。上次和你見過一面,覺得你還挺有想法的,所以聯繫你。真的很急,希望能得到解答。

第二步,按照基礎公式重新組織內容。

基礎公式就是:問題+背景。

這個公式本質上就是「金字塔原理」:先說結論,再說論據。只是這裡的「結論」變成了「問題」。

所以,之前的提問可以直接變成:

結論

如何拓展人際圈?

背景

今年27歲,單身,想要通過拓展人際圈找到男朋友,同時認識更多行業的人,為下份工作做準備。

(三)寒暄的兩個重點

1.避免「在嗎」

我們經常會遇到的寒暄就是「在嗎」。

能理解這條信息背後的心境:

也不熟,不知道會不會打擾到他,不如先試探一下。

但是,收到信息的人得到的不是你的體貼,而是:

他到底有什麼事?會不會耽誤很多時間?好忙,要不要回?回了的話萬一事很多怎麼辦?如何拒絕?

你看,信息的兩端,都在糾結。

2.你到底是誰?

現在大家見面,無論親疏,都習慣加個微信,似乎就真的成為了好友。但問題是,你把對方當好友,對他了如指掌,他可能對你完全不了解。

所以,在沒有過互動的情況下,最好一開始做個自我介紹,說明一下自己的工作、學校等信息,以及兩人之間的聯繫,比如誰誰誰是我們共同的朋友。

一般來說,有自我介紹比沒自我介紹會更容易得到回復。

因為這背後會傳遞出一層微妙的交換許諾:下次有相關需要,也可以找我。

(四)跟對方有什麼關係

一群人拍合照,出片後大家圍在一起看效果,所有人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先看自己有沒有拍好,再順帶看一下其他人的面容。

人都是更關注自己的。

所以,在表述問題和請求時,最好明確兩個內容:

到底需要他幹什麼。

這件事對他有什麼好處。

關於第一點,借用開頭的例子,可以將問題改成:

請問你是怎麼開拓自己的圈子的?

關於第二點,舉個例子,是當初小巴希望我去「秋葉PPT」開專欄時的表述:

曹將,我們想邀請你來「秋葉PPT」開專欄。有兩個好處:

第一,這可以增加個人曝光。

第二,我們會提供給你稿費。

文章之後也可以在自己的公眾號發。

可以考慮一下,最好這周給個回信。

(五)留足餘地

由於是求人,如果不是火燒眉頭,千萬不要說什麼「我很急」「快回答」之類的催促語。

這句話的後果是:

啊,他這麼急,我又沒有時間,那算了,假裝沒看見。

對沒有情感聯繫或者上下級關係的人來說,他沒有任何責任和義務幫忙。所以,盡量創造舒適的語境,讓人產生愉悅感,更容易收穫回答。

前面小巴末尾的「可以考慮一下,最好這周內給個回信」,就很好地實現了這個效果。

(六)短暫小結

到目前為止,我們可以對求人表述公式做一個完善:

寒暄+問題+背景+餘地

【寒暄】

你好,我是**公司的***,之前我們在**活動見過一面。

【問題】

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你是怎麼拓展自己的人際圈的?

【背景】

為什麼提出這個問題:

1.今年27歲,單身,想要通過拓展人際圈找到男朋友;

2.也希望認識更多行業的人,為下份工作做準備。

【餘地】

如果有時間,請麻煩回復一下,謝謝!

(七)表達感謝

如果最後對方確實幫助到了你,那麼及時感謝,可以讓這次溝通不是最後一次交流。

表達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包括:

發個紅包。如果只是小問題,那麼一個紅包可以很好的加深關係。

請客吃飯。如果在同一個城市,那麼可以約出來吃飯。約飯時,可以強調店家的特別,體現出誠意:「最近發現一家不錯的店,雖然不貴,但是味道很特別,要不去試試?」

寄個禮物。這種禮物沒必要大手筆,特別就好。比如我比較喜歡送朋友對自己影響很大的書,有味道的手賬。

(八)幾個小技巧

1. 微信分段

微信求助時,最好將問題分段處理。有三個方法:

第一,在Word里編輯好後,粘貼到微信端發送。

第二,手機端長按「發送」鍵實現分段。

第三,桌面端長同時按「Ctrl」(或「Shift」)和「回車」實現。

分段

2.朋友圈互動

有意識地增加朋友圈互動,增加熟悉度。

3.偶爾分享公司信息

偶爾分享公司的信息,讓他人知道你的工作情況,潛意識裡知道你的價值點。但千萬不要變成廣告圈。

4.有意識收藏一些美食店

吃過的好吃的店,可以有意識地收藏起來。

我的廣州美食地圖(2015版)

我是尾巴

四年前準備《PPT煉成記》時,遇到過一個案例,很受啟發。作者通過五張幻燈片,在一年內,為兩個創業公司融資 3 輪。

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獲得融資的 5 張PPT

用最濃縮信息,呈現對方最關注的問題:創始團隊、規模收益、客戶信息、未來發展等。

當然,他準備的內容肯定不止於此。產生興趣後,投資者自然願意聽更多信息。成功的概率也高了。

表達都是相通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曹將 的精彩文章:

TAG:曹將 |

您可能感興趣

電腦黑屏不求人!
求人須求大丈夫 濟人須濟急時無
不求人!萬能手機選購法,教你輕鬆挑手機
美女為給自己手臂充電,乞求人們拔掉手機充電器,結果無人響應
不用求人,自己動手卷劉海
人生,不求人人理解,但求盡心儘力
人幫人最暖心,人求人最為難,人騙人最寒心!
嘎瑪仁波切:不求人人滿意但求無愧己心
自己動手不求人,手把手教你清洗空調,簡單快捷又省錢!
認真畫完這120張手繪,手繪不求人
求人不如求己,自信方可自強
張養浩:求人不如求己 不做職場的煩人精
認真畫完這120張手繪,手繪不求人!
髮型師分享超仙又簡單的編髮教學,手殘黨也可以不求人
不靠別人!始終相信求人不如求己的生肖女
人窮莫入眾,言輕莫求人
「男人斷掌打人,女人斷掌不求人」是啥意思?斷掌這麼厲害?
父親寫給兒子的信:坐著學習 站著做人 將來不用跪著求人
電路改造不求人
不求人人理解,但求無過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