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非洲:中國援非醫療隊側記
他是湖北省第25批援阿爾及利亞醫療隊的一名麻醉醫生,姑且稱之為『小麻糖』,閑暇之餘喜好文學習作,讓我們跟隨他的講述去了解一些援非醫療隊的歷史概況及日常生活花絮吧。
阿爾及利亞人民民主共和國(我們簡稱阿國)是北非國家,瀕臨地中海,南部是撒哈拉沙漠,陸地面積是非洲最大,有26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3千多萬,以前是法屬殖民地。
1962年阿爾及利亞人民民主共和國獨立,百廢待興,應該國請求,我國在1963年派出了由湖北組建的第一支援助醫療隊(包涵內外婦兒五官麻醉一應專業),自此每兩年派遣一批隊員無償援助,至今已持續五十多年。
阿爾及利亞是一個穆斯林國家,信奉伊斯蘭教,崇尚生命,醫療和教育全民免費,這裡沒有「醫鬧」,醫生是受人尊重並且有很高社會地位的,也是學子所嚮往和為之奮鬥的職業。
第25批湖北醫療隊於2016年7月成立,經過7個月的法語語言培訓後於17年3月12號和3月22分別到達阿爾及利亞東西部各駐地。第25批湖北醫療隊分為8個醫療小組,東部四個小組分別在漢什萊、巴特拉、塞蒂夫和首都及爾針灸隊;西部小組分別在艾因迪夫拉、蒂亞蕾特、瑪斯卡納和賽依達。
醫療隊主要是援助他們的婦產醫院,當然還開展普外科骨科燒傷整形和眼科業務,麻醉也是必不可少的。
到達工作駐地後,我們很快適應了所在醫院的工作,工作中發現了一些問題,也及時採取了相應措施,給予了他們規範性的指導。比如在門診接診中,我們發現很多早期妊娠出血甚至流產的患者,經齋月(禁性行為)比較和詢問,考慮與生活習慣和性生活頻繁有一定關係,便給患者進行了相關的健康指導,以使其了解相關知識。
阿國婦女不採取任何避孕措施,婦女生育比較多,四五胎的比比皆是,這也導致了在國內很少見的產科高風險併發症在這裡的發生率卻很高,危及母嬰的生命安全,而且他們這邊沒有開展常規孕期保健和產前檢查,完全是盲目的,直到臨產時來醫院才做檢查,往往胎死腹中還沒發現。
剛到阿國醫院時,發現產婦入院後沒有常規檢查,也沒有監測胎心音,針對這些不足,我們婦產科醫生言傳身教,積極帶動她們學習一些新的技術和監測手段,以期最大限度避免人為因素造成對母嬰的不利;這裡手術病人以前有的血常規都沒查,中國醫生來後嚴格要求,並就傳染病(梅毒艾滋)知識和自我防護措施方面作些講座,現在相關人員自我保護意識均得到提高,每個手術患者都有管床醫生,麻醉醫生和手術室護士幾方把關。初進手術室,見護士或麻醉醫生建立靜脈通道,綁上止血帶(橡膠手套),找到靜脈血管,一針見血,接液體固定,很熟練的一氣呵成,但穿刺時居然局部沒消毒!還有洗手護士上手術台不戴口罩,無菌觀念不強,這些我們都及時給予糾正並予以規範了。
手術只是治療的一個手段,術後護理用藥跟不上很容易出問題,但因國情不同,加上阿國公立醫院住院治療不收費,必然會發生一些工作懈怠及責任心不強的事件,特別是術後的病人護理。我們便一絲不苟的強化護理工作者的責任心,使得患者的安全保障更得力。當然,要想完全改變他們的觀念,那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我們只能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持之以恆常抓不懈,期望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他們。
我們每一個隊就像一個大家庭似的,相互關心相互幫助。一天夜班,準備吃泡麵的我迎來了全體隊友,飯後步行半小時給我送來了米飯,香噴噴的醉人,滿滿的溫馨。送走她們,望著靜謐的走廊,聞著病房裡散發的咖啡味,感動得不要不要的,即興吟聯一副,永存心頭:
上聯:咖啡米飯速食麵,面面俱香香氣陣陣撲鼻
下聯:兄弟姐妹異國情,情情皆溫溫言款款暖心(下聯)
橫批:援外情深
我們日常工作中是非常嚴肅認真的,但閑暇之餘也時常自己活躍下氣氛,調節情緒,畢竟離家這麼遠,親人不在身邊,更要照顧好自己,平常也收集了些平靜生活中泛起的小浪花,僅供一樂:
某日,中資公司來客人,輪小麻糖和隊長幫忙。飯後洗碗,見小麻糖喝了點酒,隊友甲小妹說:「麻哥,我幫你洗吧!」麻哥回曰:「洗?洗啥啊?不用你洗,我自己來」(這話對白得),旁邊乙大姐瞬間笑噴。
隊里僅廚師和小麻糖兩男,公共浴房。打羽毛球後一身的汗,小麻糖洗完在走廊吼一嗓子:『廚師付,洗澡嘍!』嘩啦啦,門帘掀開伸出幾顆頭,看著那好奇的眼神,暈,哥不是『』同志『』好吧!
一日,小麻糖(好咬文嚼字)和婦產科醫生甲小妹(風風火火,喜言簡意駭)夜班,甲發一微信:「下來!」。哦,懂了,有手術,遂從三樓值班室下到二樓手術室。術後過了半小時,又來一微信「下來繼續!」,懂了,又來一台!再下來。術畢,問:「值班室在一樓咋發?」,回答很快:「上來灑!」(昵馬,還帶上湖北方言了,哥明天就搬到一樓去!),半小時後:「上來繼續!」嚓,外人聽到打一趔趄:好猛!
乙大姐接夜班查房,見一體質極消的孕婦,群里說了句:「站都站不穩,還整懷孕了!」剛下班的丙妹妹回一消息:「乙大姐快活!」小麻糖又咬上了,這「快活『』是說乙大姐上班比較清閑呢,還是中間加個逗號:「乙大姐,快活!」解釋那懷孕的原因呢?答案最終也成了史上最懸疑事件:隔壁老王到底死了沒?
廚師平素任勞任怨少言寡語,宅男一枚,大家都擔心抑鬱了。於是乎,由小麻糖主導:喝酒,啤的一杯就上頭;唱歌,沒興趣就是不拿話筒;跳舞,被拉著遛一圈就跑;甚至以上街看異域風情的阿拉伯女人為誘餌,還是堅定不移,依然話少。忽一日,找出兩撲克,四人對坐『』雙升『』,遂笑逐顏開,激動處茶几山響;鬥地主,外帶彩頭懲罰下蹲,笑點倒是找到了,就是代價有點大,泥馬,蹲得起不來了。
瑪斯卡納隊和賽依達隊歡聚
繁忙工作之餘,離得比較近的隊也抽個天把時間相互走動串下門。大家在國內一起培訓了七個月,朝夕相處,早就結下一段深情厚誼,在這異國他鄉執行共同任務,不是親人尤似親人,再次見面也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他鄉遇故知』。每當看到合影就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附小詩一首以表戰友之情:
訪親
一路向西,再向南
將瑪斯卡納拋在了身後邊
順著灑滿陽光的大道
看著鴿子在藍天翱翔
聽著小鳥在行道樹上的歡歌
打開車窗
嗅著那清晨泥土合著花草的芳香
一路向前
越過阿特拉斯山
友軍賽依達駐紮另一邊
那裡,是中國醫療隊的第一個點
那裡,有幾多隊員揮灑的辛勞和汗水
那裡,有老一輩隊員的牽懷和羈絆
那裡,有多少前赴後繼和熱血情懷
如今,老鄉、摯友、夥伴
挺起了你們厚實的雙肩
正把中阿友誼傳
很快
那扇厚重的
透著歷史滄桑的『沙漠之門』
為這一群瑪斯卡納人
緩緩敞開
擁入她寬廣的懷抱
相見是激動,是思念,
更是一種欣慰
滿桌的佳肴
醇濃的美酒
最美的是那發自內心的笑靨
分別依然是擁抱不舍
匆匆一會
淚眼婆娑
那說不完的話題
敘不盡的情誼
只有,期待下一次的再相聚
道一聲:『』保重!『』
這就是援非醫療隊的隊員們,拋開大話說句很質樸的,他們有責任感有愛心,也是一群有情有義的人,他們並非聖賢,仍然只是一群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樂,離不開吃穿住行,期望生活更美好,並身體力行,為此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努力。
他們因種種原因聚在一起,有的家裡有老人需要贍養盡孝,小孩有的還沒就業,有的還在上大學或即將上大學,還有更小的在小學,甚至嗷嗷待哺,都是需要他們關愛的時候。在重重困難面前他們該要背負多麼沉重的精神負擔,但是他們沒有被壓垮,挺起脊樑,苦中作樂,笑對未來,以大無畏的樂觀主義精神在追求美好生活。
是的,這是一群可親可敬的人,在此也套一句:「願御風破浪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期待他們能開開心心,順利完成援外任務,安全回到祖國親人的懷抱!


TAG:見了 |
※中國人在非洲娶非洲媳婦雇非洲大塊頭當保鏢!還教他們中國話!
※巴基斯坦拍攝手記:戰火硝煙中的中國醫療隊
※太極拳的精髓或已不在中國 中醫教給外國人 跟著美國人學中醫
※中國霸氣:中國運營走出國門,在東非建成第一條現代化鐵路
※中國漁民在南海狂追美軍艦艇,美國人無奈向中國海軍「報警」求助
※專家:美航母赴南海試探中國底線 中國須做兩手準備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即將開始海試?國防部回應
※中國超越俄羅斯成導彈全球第一?美國聯合西方呼籲中國減緩出口
※最西方的「中國大街」被改稱為「中央大街」!中國風的西方建築
※美國鎮國神器「民兵」III型洲際導彈,是出自中國人之手!
※印度租非洲小島建海軍基地 媒體稱「緊盯中國」
※國乒剛拿4冠就閉關鎖國!中國乒協新規將平野美宇奧恰洛夫們擋於國門之外
※開門紅!中國海油又雙叕與非洲「牽手」了!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呼籲中國遊客注意安全,謹防購物陷阱!
※澳大利亞官員拋「中國援助無用論」 太平洋島國集體發聲駁斥
※中國戰略保障新力量: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或即將海試
※俄專家直言呼籲:俄軍向中國購買武器,找中國幫建航母也不丟人
※中國、美國、俄羅斯三國軍隊的內務比較
※尋路中國系列:變化中的中國人
※中國海軍的輝煌-中國南沙自衛反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