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是一個起于海豚,但不僅僅結束于海豚的故事……

這是一個起于海豚,但不僅僅結束于海豚的故事……

行研君說

導語

這是一個起于海豚,但不僅僅結束于海豚的故事。時至今日,他已經八十,可他依然精神旺盛,穿行於叢林之間,遨遊在南海之上,與葉猴為伍,與海豚為伴。一切都關乎生命,關乎愛,關乎大美的一切。山、海、動物、人,是他最為關注的一切……

PS:打開微信,搜索微信公眾號「行業研究報告」或者「report88」關注我們,點擊「行業研究報告」微信公眾號下方菜單欄,有你想要的!

原標題:《他放棄北大的優遇條件,堅守荒野四十年,尋找人類的出路》

引子

我為什麼來到這裡?

這裡荒無人煙,這裡冰天雪地,這裡烈日灼目。這裡,寂靜得聽得到自己的腳步聲。

是命運的安排,還是生命的召喚?

很多年以後,當談起與山的羈絆,與海的情緣,他總會想起七十年前那一個驚濤駭浪的傍晚。

1.

七十年前,廣東汕頭某處海灘。

海是黑色的。

十餘米高的海浪衝天而起,穿過驚雷閃電,似乎要與翻滾壓城的烏雲相接。

漁船在簡陋的港灣里瑟瑟發抖。

誰也沒有注意到,黑水白沫的海面上,有一個瘦弱的少年在拚命的掙扎。

他在巨浪中浮浮沉沉,鹹水灌進他口鼻,他無力呼喊,伸出的手淹沒在巨濤之中。

漸漸地,他連掙扎的力氣也沒有了。他開始懊惱自己為什麼要在這樣的天氣到海邊游水,最後,他連懊惱的力氣也沒有了。他只能拚命仰著臉,在海浪中呼吸一口空氣。

也就在這時,他突然感覺下面綿軟如無底的海水變得充實起來,腳彷彿踏在了一塊光滑但有力的石頭上面。

一股力量把他托出海面。

2.

「弟弟,你怎麼在這裡?」一雙手伸過來,將他一把從海里拉了出來。眼前是一個陌生青年的面孔。

少年全身癱軟,勉強坐在地上。

「你救了我?」少年問道。

青年人搖搖頭,指著海面,「是它們。」

少年一回頭,看到兩頭粉紅色的海豚在海中冒出半個身子,嘴朝著他發出啾啾的聲音。彷彿在跟他打招呼。

隨即,海豚沉入海里,但僅僅過了一分鐘,海豚,這海上的精靈,又鑽出了水面,倒立於海面上,朝著少年啾啾的叫。

又過一會,它們鑽進海里,數分鐘後,出現在更遠的海面上,這一次,它們從海里翻騰而起,在天空划出奇妙的弧線。

這是它們打招呼的方式,也是說再見的方式。

3.

「弟弟,你住在哪裡?要不要我送你回家?」青年問道。

他搖搖頭,光著身子從海邊走到家裡。

「小弟,你這是怎麼了?」看到有些失神落魄的兒子,媽媽關切的問道。

「哦,沒什麼。」害怕被指責,他撒了一個小謊,然後一頭倒在沙發上,睡著後,從沙發滾到地上,一直睡了一天一夜。

媽媽以為他只是玩得太累,沒有去打擾他,也沒有察覺到兒子的心中,正充滿著難以描述的複雜情感。

那是一種有關生命的最原始感覺,它在少年的心中翻騰如海浪、燃燒如火焰,又平靜如山,冥冥之中,他跟這顆星球上的生命,突然有了不一樣的聯繫,而要解讀這種聯繫,進而尋找到生命的最終本質,他需要半個多世紀的時間。

從此,在那片海灘,你或許能看到一個少年在海面遨遊,而他的身邊,經常會有海豚出沒。

它們跟少年一同在海浪里穿梭、翻騰。

少年可觸摸它的皮膚,被海豚噴出的水淋濕。

他在海面上凝視它,海豚亦在海面上凝視他。

一如七十年後,每當他出海,總會有海豚尋找到他的身影,隨即從海下飛躍出來。

或許,我是海豚之子。

或許,我就是一隻海豚。

4.

三十年後,他走向群山。

那一年,他四十歲。

那時的他,已經從北大生物系畢業,參加過中國第一支珠穆朗瑪峰探險隊,在國際權威科學雜誌發表了重量級論文。

他背起背包,決定走向群山。

他不想再在封閉的實驗室里進行他的研究,他渴望著更原始,更直接,更廣闊的研究天地。

這是一次尋找自我的征途。

少年的時候,他痴迷於生物的美學。他一遍又一遍的翻看《達爾文在貝格爾艦上的旅行日記》。每一本有關自然的書,都成為他搜羅的對象,直到他翻到了傑克·倫敦的小說。

《白牙》、《野性的呼喚》、《熱愛生命》、《海狼》、《鐵蹄》、《馬丁·伊登》……「我最喜歡的是《野性的呼喚》」他說道,「而這裡面,我最喜歡的是一條叫布克的狼。」

布克是一條狗,南加州一位法官家裡的護院狗,因為流落北極,成為冰原上的狼,而在小說《白牙》里,一頭真正的狼崽,卻因為進入文明社會,變成了看家護院的狗。

我也可以繼續留在實驗室里,做研究,出論文,一年出個十來篇,然後晉陞名教授甚至更高的職位。

但那終究不是我,那樣的人生,不是我渴求的人生,我渴望呼吸新鮮的空氣,品嘗冰冷的泉水,我渴望在荒野里留下我的足跡,我想聽到山野中不明動物的嘶吼。

我想改變。

生命,只有在不斷掙扎才能獲得力量,只有不斷尋求邊界,才能找到意義。

在眾人的不解目光中,他離開了北京,走向了秦嶺。

別人問他:這一次去了,什麼時候回來?

不是啊,我現在的出發,不是離開,而是歸去。

我啊,不想做城市裡看家護院的寵物犬,我要去做荒野中的一匹狼。

相比人,我還是更喜歡跟動物相處。

5.

秦嶺的風光真美啊,青山綠水,連錦千里。

秦嶺的水真甜啊,腳踏在積雪上聲音,就如用手指按在琴鍵上一樣。

秦嶺的風像情人的撫摸,秦嶺的空氣,可以洗靜人的靈魂。泰嶺的天空,白天是雲朵的練舞台,晚上則是鑲滿鑽石的天幕。

他抱起一隻熊貓的幼仔,貼在自己的耳邊,數它的心跳。他的心醉了,這可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聲音,如同嬰兒的第一聲啼哭,是生命的大美。

但秦嶺也真殘酷呵。

百里見不到人煙,積雪有膝蓋那麼高,夏天的烈日將人的皮膚曬開,冬天的風雪如刀一般。

這裡沒有電,沒有空調,沒有暖氣,沒有床,沒有一切的一切。

這裡沒有八小時工作制,從早上睜開眼,到半夜,隨時隨地,都需要記錄跟觀察。

最後,就算他回到了都市,他也無法回到一睡八個小時的狀態,他只能睡二個小時,然後醒來工作,然後再睡一會。

從繁華的北京,來到寂寞的山野,他有後悔過嗎?

6.

有一天,他從山上摔了下來,幸好從小愛運動的他抱住了一棵杜鵑花樹。

命保了下來,但肛門裂開了,他沒辦法進食,一吃就會拉血。

躺在病床上,他一天只能吃一勺蜜和一個雞蛋,以確保不會產生排泄物。

離開山野,躺在病床,無法工作的他第一次產生了懷疑。

他出身歸國華僑的家庭,在優雅與富足的環境中長大,而現在,他覺得自己是一頭受傷的荒野孤狼。

這樣是值得的嗎?我能不能有第二條路可以選擇。

在病床上,他給自己的父母寫了信。

「我是不是該結束這裡的工作,或許,我可以出國?」他問道。

接到父母的回信後,他離開了病床,重新回到了秦嶺的懷抱。

「很多人到外海是為了鍍金,難道你也想渡金?我們要求的是純金,既然是鍍的,就不是真金。望你更堅強些,渡過眼前的難關。目前的野外研究正是你從小就夢想和選擇的生活道路,我們相信經過各種磨難之後,你會變成一塊真金!」

7.

1983年,四川卧龍的竹子開花了。第二年,在山區發現了八隻死去的大熊貓。

熊貓是吃竹子的,竹子開花後迅速死亡,熊貓沒有竹子可死,熊貓死亡。

一個結論出來了。

進而,產生了另一個結論。

熊貓無法在大自然生存下去了,必須圈養起來。

國內的專家如是說,國外的專家也這樣說,最後,連老百姓也這樣認為了。

可他總覺得哪裡不對。竹子六十年開一次花,這是自然的規律,如果說竹子開花,熊貓就要滅亡,那熊貓這個在地球上生活了兩百多萬年的生物早就滅絕十餘萬次了,怎麼可能還活到現在?

這樣的結論絕不是科學的結論。但反駁它,需要科學的方法。

他一頭扎進深山裡,觀察熊貓的生活。他發現,大山裡的竹子有許多種,不是每一種竹子都開花,就是開花的那種竹子,也不是全部都開花,而熊貓,只秦嶺大熊貓每年對竹林的 消耗量實際上都不超過其中一種竹林當年生長量的2.0%可以生活下去。

8.

明明真相就在大山裡,他們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他似乎捉摸到了這個草率結論後的商業邏輯。

竹子開花,熊貓會餓死,那就建養殖中心,把熊貓圈養起來,這樣,熊貓就能保護起來,科學家不必去野外,在實驗室里就可以做研究,那些空出來的棲息地也可以拿來做開發。

這是一個多贏的局面。

唯一沒有考慮的,是對生命的尊重。

生而自由,它們不應該被關在飼養場裡面,就跟我自己一樣。」他說道。

回到山下,他提筆寫了一封信,儘管他知道自己是在挑戰很多未知的東西。但他相信,追求真相是科學唯一的目標,真實是所有力量的源泉。

他說: 「大熊貓經曆數百萬年的演化而生存至今,並不是為了在動物園裡取悅人類。動物園裡的大熊貓不會是真正快樂的大熊貓。大熊貓需要生活在它們的自由王國里,在那裡經風雨,見世面;在那裡自由覓食,追求愛情,在野地里生,野地里死……」

它經歷滄海桑田,穿越幾百萬年。它活著,是證明生命的力量,而不是人的力量。

我們要做的,不是圈養,而是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地球的某些區域,是地球給其它生靈的饋贈,人類不是地球的主人,人類也需要遵守地球的法則。

慶幸的是,他的信得到了積極的回應,竹子開花導致熊貓滅絕的錯誤觀點被中止了。

9.

十年後,秦嶺大熊貓保護區建立了起來,當地的伐木場關閉了。

從山上下來時,他蓬頭垢面如同野人,內心卻喜悅如同得到玩具的小孩。

保護區有了,伐木場關閉了,伐木的工人拿到了補貼,得到了轉業安置,原始森林又還給了大熊貓。

但接近山下,他開始困惑起來。

山下是一個千年的古鎮,是當年唐玄宗避難走過的地方,是李白、杜甫呤唱不朽詩篇的地方。

可是,往日因伐木業而熱鬧的小鎮變得冷冷清清。

「街上,連一條狗都沒有。」他說道,內心開始忐忑起來。

最後,他在一間小屋子裡看到兩位老人。

「大爺, 這鎮上的人呢?」他小心翼翼問道。

「走了,都搬走了。」

「為什麼啊。」他有一種不好的感覺。

老人氣憤地說道,「聽說有一個北京來的教授,他要斷我們的絕路,不讓我們砍樹,年青人都走了,只有留下我們這些走不動的在這裡等死……」

他如同被雷擊中一般,失魂落魄般離開,在回京的列車上,他再沒有了初建保護區的興奮跟喜悅,而是充滿著痛苦跟困惑。

因為一個保護區的建立,一個存在千年的古鎮行將消失。人類的存亡跟動物的生存真的是相背離的嗎?自己這樣做,真的是正確的嗎?

他苦苦思索著答案。使得那個他親自推動,現在唯一能夠看到野生大熊貓的保護區,他一直都不敢回去看一眼。

直到他在另一個地方找到了答案。

10.

1996年,六十歲的他來到了廣西。聽說當時有一種獨特的葉猴,這種猴子因為環境的改變,不再吃果子轉而吃樹葉,棲居在懸崖峭壁上,極為稀少。

他內心一動,這也許是驗證他一個假想的最佳機會。

在長達二十年的大熊貓研究中,他發現大熊貓有一種利他的行為,熊貓會替父母照顧兄弟姐妹。

那麼是不是越高級的動物利他性越強?比如海豚會有救人的行為,人有犧牲自已保護他人保護集團的行為。

這些行為能不能在更高級的靈長目猴子身上得到驗證?人的社會行為是不是受到了早期動物遺傳傾向的影響?

他想去非洲研究猩猩,可他實在沒有經費,連去非洲的機票都買不起。

那好,就來研究這些葉猴吧。

這一研究,不僅僅揭示了利他這個秘密,也解開了他在秦嶺的心結。

11.

雖然有在秦嶺大山研究二十年的艱辛,但廣西新研究的艱苦依然超出了他的想像。

這裡沒有科研所,所有的工作必須在野外進行,沒有經費,他從自己的家庭里拿出錢來,但就算有了錢,也無法買到補給品,因為這裡沒有商店。

買不到蠟燭,只好從外地寄過來,想買一包草紙。當地的村民指了指稻草告訴他,這個就很好用,沒必要用紙。沒有住所,他要麼住在山洞裡,後面找了一處部隊存放彈藥的倉庫。沒有食物,他常常是一壺水一袋餅乾撐過一天的研究。

沒有床,他在地上鋪上門板,沒有被子,他弄來稻草。他在門口高興的寫下「君子之居,何陋之有」

這些,他都可以克服。

他只想保護好這群獨特的猴子。

但他發現,問題不僅僅是他能否克服物質上的困難。

12.

「弄官山的百姓真窮啊。」回憶著他第一次來到白頭葉猴生活的大官山,他說道。

這裡的村民常年掙扎在貧困線附近,因為水質不好,女性得宮頸癌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五十,男性里找不出一個符合徵兵條例的人。

有一天,他看到一位村民用夾子夾住了一隻老鼠,三月不知肉味的他咽了咽口水:今天可以吃點肉了吧。

村民白了他一眼,「這個我要拿到鎮上飯店,賣錢後買油的。」

又有一回,他從北京回來,帶了一些點心給嚮導,讓他帶給自己的孩子吃。

第二天,嚮導來了,他高興的問:「怎麼樣,孩子們喜歡那些點心嗎?」

嚮導的臉紅了,他低下頭,「點心,我走到半路,自己沒忍住全吃了。」

一個大人都對點心無法抗拒的地方,一個抓住老鼠都是重要生活資源的地方,這是人與自然殘酷角逐的地方。沒有肥沃的耕地,所有生活的資源,都必須以殘酷的方式跟自然索取。

為了燒水做飯,他們只能上山砍柴,為了賺點錢,他們只能開山取石,為了找點鹽油錢,他們會上山捕捉葉猴,然後賣到餐館。

山腳的樹被砍光了,葉猴失去了生存的屏障,山被炸開,石被取走,葉猴失去了棲身的家園,為了菜里有點油加點鹽,葉猴被做成野味端上了餐桌。

可是,如果像秦嶺一樣,把這裡簡單劃為保護區,禁止人類的進入,那人的生存怎麼辦?

熊貓是國寶,葉猴是山中精靈,可人,不也是大自然的傑作,是一個又一個美麗的生靈嗎?

「我圖的就是一切生命形式都能夠在這個小小的星球上共同生存下去。」

在秦嶺,他知道要保護秦嶺的大熊貓,就必須保住秦嶺的森林。

而他站在弄官山下,他突然明白了,要保護山上的葉猴,就要保住山腳的叢林,而要保護山腳的叢林,要保護生存在這裡的人。

要救葉猴,必須先救人!

13.

他在自己的住所,貼出了告示:收購牛糞。

村民們一下轟動了,牛糞也能賣錢?他們半信半疑挑著牛糞過來。他收集起來,挖了一個池子,將牛糞填埋進去。

不久後,池子里產生了沼氣,他用管子將這些沼氣引出來點燃。

「你們看,以後你們不用上山砍柴了,用這個就可以生火。」灶火閃耀,照亮了他興奮的臉。

他四處奔波,求朋友,找政府,給村子修起了沼池,挖起了水井,鋪上了道路,建起了小學,在山田裡種上了甘蔗,找來投資建起了糖廠,又請來外地的醫生給當地的村民檢查身體。

「後來,他們漸漸有了存款,這是以前從來都沒有的事情。現在,有的家庭都買上了汽車。」說到這,他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就跟他說起,當年他來到這裡時,這裡的白頭葉猴不足百隻,現在卻有八百隻一樣高興。

拯救一片村莊,保護一群葉猴。

這不但不矛盾,反正是相生相成的。

這是他最為驚喜的發現。

14.

「你是一個好人。」這是村民對他最簡單最質樸的評價,也是他最為欣慰的評價。

他沒有刻意勸說村民不要捕殺葉猴,但村民不再上山砍樹,不再上山抓猴,取石的石場也關閉了。

現在的弄官山,人跟葉猴共同生活在一片星空之下。

最低處,是被小道切割方方正正的甘蔗田,再往上,是叢林茂盛的山裙,再往上,是葉猴棲息的懸崖峭壁。人與猴共同分享著大自然母親的饋贈。

「山歌從來由心唱,不添油來不添醋。山上葉猴來伴舞,田間老牛把聲和……」

人與動物是可以共存的,前提是相互的尊重,保有自己的界限,正如他在秦嶺的研究。秦嶺海拔一千三百五十米是人該停步的地方,以上是動植物的家園,以下才是人類的家園。

15.

在寂寞的大山中, 是漆黑的峭壁下, 在傾盆大雨中,他抬頭仰望。

天亮了。

陽光從山峰之間的透過來,照亮了硝壁,山上的猴群一個接一個醒來,它們在懸崖上攀爬,然後來到叢林中尋找食物。

它們熟悉了那個十餘年來守護在它們身邊的老人。

它們似乎知道,這個老人就是它們的守護神。

可在他看來,這群葉猴也是人類的守護神。

叢林,不僅僅是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也是人類的精神家園,是人類安放自己靈魂最純潔、也可能是最後的聖地。

他在峭壁之上,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猴群的未來,是野生動物的生存希望,更是人類在這星球的希望。

這個希望就是生命的利他性。

16

在猴群中,他發現了隔代照顧的現象,外婆會照顧外孫,兄長會照顧弟弟跟妹妹。生靈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相互殘酷的競爭,還有相互保護的天性,越是高級的動物其利他的特徵越強。

而人類,做為地球最為智慧的生靈,應該去發揮自己利他的一面。因為利他,最終保護的就是我們自己。

他決定回秦嶺看看。

秦嶺,這個他奉獻了自己最旺盛生命的地方,他已經久違十餘年。

他無比渴望再看一眼大山裡的熊貓,那些他的孩子們。

但他害怕再回到那裡,在眼前的是一片荒涼。他可以從容面對野外大熊貓的尖牙,卻不敢面對人幽怨的眼神。

他始終記得秦嶺山下古鎮老人的眼神。那句話,依然在他的耳邊迴響。

「都是北京來的那個教授,斷了我們的活路。」

17.

他還是決定回去看看,或許,在廣西葉猴的保護工作讓他有了一點點的底氣。

汽車在秦嶺的盤山公路上上上下下,他的心亦上上下下。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大概可以言表他心情的一二。

「終於到了,我下車時,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這裡太好了!」談及數年前下車時的一幕,他現在依然激動的不能自己。

曾經荒廢的小鎮充滿了生機,這裡已經成為了旅遊的聖地。

當地的人見到他,竟一眼認出了他,紛紛走上前抱住了他。

「感謝您,幫我們保住了這方水土。」

這是他聽過最多的話,也是最欣慰的話。

當年,他以一個科學家的直覺,認為人類要繼續生存,就必須要保護身邊的環境,熱愛跟我們一同生活在地球上的生靈。今天,他終於親眼得到了驗證。

地球母親是何其的仁慈,就算我們曾對她做過傷害,但只要我們還以善意,她就會加倍的恩賜我們。

18.

他該追尋少年時的夢了。

那些在他夢中永遠揮不去的海中精靈,那些引領他走向荒野的神奇生物。

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易經》六十四卦 之中孚卦卦辭。

你要尋找風的方向嗎?那就去尋找海豚吧。它高高躍起的地方,就是揚帆的方向。

你要尋找生命的線索?那就去尋找海豚吧,只要有海豚的地方,必然是生命的樂土。

在廣西的欽州,穿越六十年的時空,不知道是他找到了海豚,還是海豚又找到了他。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聽說欽州要建工業港口,而就在港口旁邊的三娘灣,生活著一群特有的中華白海豚。

他又記起了六十年前,自己踩到的那塊光滑的「石頭」,想起了那一聲聲啾啾呼喚,想起了大海里共同遨遊的情景。

他像赴一個老友的約會,來到了海邊,在那片依然純凈的海面上,他找到了久違的身影。

從此,海面上多了一條船,它不打漁,也不觀光,它只追逐風的方向,尋找海豚的身影。

十三年過去了,這裡的海豚熟悉了他的身影,他也了解了每片海洋下的生靈。

極為詳盡的報告遞交上去,欽州的工業港選址遷移,為海豚留下生存的空間,也為人類留下發展的未來。

「人類不能孤獨地行走於天地之間,人類應該與萬物眾生同生共存。」

19.

時至今日,他已經八十,可他依然精神旺盛,穿行於叢林之間,遨遊在南海之上,與葉猴為伍,與海豚為伴。

一切都關乎生命,關乎愛,關乎大美的一切。

這是一個起于海豚,但不僅僅結束于海豚的故事,因為他還在野外進行著他的考察,他依然在尋找著美。

山、海、動物、人,是他最為關注的一切。如果還有什麼讓他要去實踐的,可能就是教育了。

這是父親對他的期望。

父親是歸國的華僑,也是一位教育者,歸國後參加革命,曾經單槍匹馬從日本人手裡接收過一個縣城。解放後,父親依然選擇了教育事業,對兒子最大的期望就是讓兒子把自己的教育事業接管下去。

可父親沒想到,那個他沒有親見的暴風雨的海面,兒子跟動物結下了如此深的緣份,這個緣用了七十年,依然在延續。

「你研究動物已經如此成功,是不是該搞點教育了。」父親曾經對他說。

可熊貓之後是葉猴,葉猴之後,還有海豚,海豚之後還不知道會有什麼動物會讓他痴迷再付出一二十年的時間。

可教育又是如此重要,因為「方舟是在大水之前建成的。」

20.

在欽州,他守護的白海豚的附近,一所傳遞愛的教育的文實中學成立了。

這是一所高標準的中學,它除了傳授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將生命的教育注入到教育當中。

就像他十歲時,感受到了生命的美。他想把這種對生命的敬畏,對生命之美的感悟注入到教育當中。

只有懂得生命之美的孩子,才能在人生的軌跡上划出美麗的線條。才不會在尋求自我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

21.

是時候說出他的名字了,這位依然在野外一線工作的老人。

他有很多名字。他是潘文石,是生物學界泰斗,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是北京大學大熊貓及野生動物保護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崇左生物多樣性研究基地主任,世界野生生命基金會最高獎Paul Getty獎獲得者,是荷蘭金諾亞方舟獎獲得者。

但他最喜歡的,大概還是熊貓爸爸、海豚之子、猴王、荒野之狼布克吧。

現代人正在迅速覺醒,依靠明智的倫理抉擇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可以為自己繪製出可持續生存的藍圖,並能夠謹慎地在21世紀有限的時間內引導自身及其它物種走出生存瓶頸,保護地球上大部分的生物多樣性和爭取人類繼續過上較好的生活是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

我們要用新的生態文明和可持續文明來指導人類的行動,我們要負起保護自己和保護所有生命的這種責任。

在今後幾十年,我們要爭取讓大多數人過上較好的生活、甚至是相當好的生活,同時努力做到保護生物的多樣性,這樣一個偉大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潘文石教授在北京論壇上的講話

堅守荒野四十年,最終是為了尋求人類的出路。

——END——

行研君的項目

海外投資項目——馬來西亞燕屋房

在東南亞有句諺語叫「有財富百萬,不如有間燕屋」。說的就是燕屋的投資,一旦引燕成功,一間燕屋的盈利不僅穩健,而且年年看漲。

行研君的課程

北京大學PPP實戰研修班課程

北京大學雄厚的PPP專家資源,聯合財政部、發改委、交通部、住建部、等領導;國家開發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香港)投資公司、摩根盛通等投資機構高管打造精品課程。

北清智庫PE課程

由北京大學專家系統設計,為您全面解析資本市場,揭露資本的本質,讓資本不再神秘,讓資本變得簡單,讓資本不再成為斂財的工具,解除資本騙局的亂像;

行研君的文章

上任4年遭遇27次已知的暗殺,不得不說的一位中國高官!

對於腐敗份子:寧遇閻王,莫遇老王;對於人民:寧遇老王,不要天堂。

真正的高手都是悄無聲息的擺渡人

真正的高手思維與常人不同,他們能夠跳出一己私利的小圈子,通過成就他人,幫別人擺渡,最終惠及所有人。

特朗普稅改,美國將成避稅天堂,中國跟進不跟進:沒增值稅、沒遺產稅、所得稅僅15%

這麼大規模的減稅,美國之外的國家能夠承受得了嗎?比如中國,減稅跟不跟進,不跟進,可能意味著大規模的資本外流,可能意味著本國企業競爭力大幅下降,從長遠看,不跟進,還意味著中國外匯儲備存在雪崩的風險。

一個好的管理者:場上暴君,場下朋友;工作魔鬼,生活好人

胡林翼曾送給晚年的曾國藩一副壽聯:「以雷霆手段,顯菩薩心腸」。曾國藩閱後百感交集、熱淚盈眶。委屈誤解是人生的必修課,雙重人格是領袖的鐵布衫。送給每一位管理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業研究報告 的精彩文章:

全球比特幣發展研究報告

TAG:行業研究報告 |

您可能感興趣

它是最珍惜的海豚,卻因另一種魚被捕而瀕臨滅絕,目前僅剩5隻
其實,我是一隻海……海豚
全世界最小的海豚就只剩12隻了,罪魁禍首竟然是……
貓咪第一次見到海豚,竟和海豚如此親昵,主人都要吃醋了!
海豚不僅軟萌可愛,它還是一個高明的獵手!
貓咪第一次見海豚,竟如此親昵,主人都要吃醋了
海豚真的喜歡救人?其實我們都錯了,它只是把我們當成了……
世界上最小最瀕危的海豚。它沒有魚鰾,卻可能要滅絕在一種魚鰾上
這隻海豚不斷用尾巴拍打海底,是有原因的!
鯊魚為什麼怕海豚?情況原來是這樣,不怕不行啊
鯊魚在深海那麼殘暴,為何卻不吃海豚?快來看看真相是什麼樣的!
海豚極為聰明,你可能只看到它溫和的一面,卻從未見過它兇狠的一刻
一種稀有的鼠海豚屬,也是世界上最小的海豚
貝爺同事抱著擱淺的海豚游進大海,一個半小時後,一臉失望地回來
林心如曬做蛋糕照片,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做糕點,小海豚真有口福
鯊魚這麼嗜血,為什麼偏偏不找海豚的麻煩?真相竟然如此簡單!
最近火了「孤單」壁紙:海豚有海,風箏有風,而我什麼都沒有!
罕見的海豚被衝上海岸,專家說這是個「獨一無二」的機會
為什麼鯊魚不吃海豚,現在才知道,原來海豚這麼厲害
人類第一次真正的看到,海豚眼裡的我們長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