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在旅途——認真對待生命

人在旅途——認真對待生命

本文共5090字,需要閱讀13分鐘

生命——這個同樣很厚重的詞,與時間共同組成了世間萬物最美的姿態——時間賦予生命意義,生命讓時間無限延長,哪怕隨著時間的推移,生命也必然走向死亡的終點。但在時間無涯的荒漠里,在荒漠無邊的時間裡,唯有生命是需要我們認真對待的,一花一葉,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還有天際的飛鳥,海域的魚群,陸地的昆蟲、走獸......每一個生命體的存在,都是自然最好的贈予,唯有認真對待,才不會辜負自然的美意和生命的美好!

謹以此篇獻給那些願意認真對待生命的你我,願健康平安,一切安好!

——題記

從宇宙開始的生命

認真對待生命,其實很難寫,開頭反反覆復地修改了好幾次,最終才有了現在的這個版本。

因為如何認真對待生命是有多重標準的,這源於每個生命個體對生命本身的認知存在很多不一樣的思考。這種差異化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會讓認真對待生命成為一個「偽命題」。但基於生命寶貴的前提,我們卻又不得不認真對待生命,不僅僅是因為生命的珍貴和無價,更因為每個生命存在的意義。

所以,在表述認真對待生命之前,先讓我們來看看生命最初的樣子,從宇宙深處誕生的樣子。135億年前,我們今天所居住的地球自浩瀚的宇宙中誕生,地球上的生命也在漫長的時光里一步步演化,一步步變成我們所熟悉的模樣。

且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個相加總共只有13筆的字——生命——是怎樣耗費了幾十上百億年的時光,最終成就了人類生命體今天在地球上的至高地位。

1、135億年前,宇宙間的物質和能量在時間和空間的作用下,賦予了地球(如此說,地球也是一個生命,是宇宙孕育的生命)誕生的基礎物質。

2、在隨後的90億年間,地球作為一個龐大的生命體,在它的內部不斷進行演化,朝著它能孕育生命的方向演化。

3、46億年前,歷經90億年的蛻變(這真是一個漫長漫長的時光,漫長到我們只能以想像的方式去感受這演變的過程),地球——這個我們所有生命(人、動物、植物、山川河流)的載體——成功地出現在了宇宙空間,並且開始孕育屬於它自己的生命。

4、38億年前,在經過了8億年的「懷孕期」,地球迎來了最早的生命——微生物細菌,原始生命的到來,讓地球母親開始充滿色彩、充滿希望。

5、又是漫長的幾十億年過去,大約在250萬年前,類人生命(確切說是類人生物)出現,有魯道夫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梭羅人、直立人、智人等等,根據科學考證表明,智人才是我們今天人類的祖先,其他種類的「人」都是我們祖先的親戚,當然也包括我們一直認為是華夏人祖先的山頂洞人、河姆渡人等等。

6、一直到1萬多年前,我們的「叔叔、伯伯」都消逝了,只剩下我們的「父親」——智人,至於說這其中的原因,它太複雜,也不是我這裡要討論的,我只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八個字來表示好了。總之,就是作為生命體的智人,作為地球母親眾多孩子中的一個,我們的祖先一路跌跌撞撞地繁衍到今時今日,殊為不易。

而我們智人之所以能成為最後的贏家,是因為在大約7萬年前,我們智人的祖先開啟了認知革命——腦域的開發使得我們智人祖先的思維和語言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可以描繪未曾發生或本不存在的「虛構」事物,於是智人開始逐步朝著地球統治者的方向前進。一直到今天,智人也從普通的人屬人種,一躍成為食物鏈頂端的生命存在,睥睨天下、傲視群雄,成為了地球獨一無二的生命體。

漫長的時間流逝,成就了智人作為地球高等生命的存在。所以,今天的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認真對待漫長的時光所賦予我們的生命,以及源自生命的精彩?畢竟,生命之花在135億年前就已經種下,為的就是今日的嬌艷盛放!

生命需要什麼?

生命之花的盛放需要什麼?這又是一個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問題,因為每個生命個體對於所生存的世界存有不同的認知,不同的認知就必定讓我們對生命所需要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有著不同的理解和需求。

所以,也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需要:

生物學家說,人的生命需要:陽光、空氣和水。

營養學家說,人的生命需要: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維生素。

養生專家說,人的生命需要:愉快的心境、合理的營養、適當的運動、充足的睡眠。

而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亞伯拉罕·馬斯洛則說,人的生命有五大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這就是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但問題在於,我們是否能夠真切地知道——作為生命個體,我們需要什麼?這是一個即使是我們深思熟慮也難以得到確答案的問題,但我們又不得不去思考,而不僅僅只是聽專家、學者們所說的言論。

因為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專家學者也無法極其肯定作為個體存在的生命需要什麼。要知道,畢竟花草樹木是肯定聽不懂專家學者們的語言的,但它們依舊以個體生命的精彩與我們人類一起存活於地球,甚至有些比之我們人類的生命衍生還要悠長,還要震撼,還要精彩!

在非洲的戈壁灘上,有一種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紅、白、黃、藍。也許是神妒忌它的美麗,故意讓它默默無聞,不惹人注意,許多遊人以為它只是一株草而已。但是,它明白自己是「花」。所以,它是一直在告訴自己:「我不是草,我要開花!

然後想要在荒蕪的戈壁灘上嬌艷綻放,必須是根系龐大的植物行。而依米的根,卻只有一條。為了開花,它把這一條細細瘦瘦的根蜿蜒盤曲著插入地底深處,固執地尋找著沙漠里如珍珠般稀有的水分。它會花費五年的時間來完成根莖的穿插工作,然後一點一點地及收養分,在第六年的春天,才在地面吐綠綻翠,開出一朵小小的四色的花。

那無比絢爛的花朵,似乎要佔盡人世間所有的色彩——

紅色的花瓣,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般耀眼;白色的花瓣,像清晨山澗那晶瑩剔透的雪;黃色的花瓣,溫暖如冬日陽光的和煦和閃耀;藍色的花瓣,猶如那最美的晴空,乾淨到透明。

而讓人惋嘆的是,這種及極難長成的依米小花,花期並不長,僅僅兩天的時間,它就會隨母株一起香消玉殞,開花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和凋零。

依米小花的生長和蟬的生命歷程有著驚人的相似——它們只是自然萬千家族中極為弱小的一員,可是它們卻以其獨特的生命方式向世人昭告:生命只有一次,我們需要珍惜,更需要認真對待

我們人生的路途遠比依米花的一生漫長,可是,在這段漫漫求索的艱辛歷程中,我們卻不一定會比依米花做得更好——它耗盡畢生的光陰,全身的精力——只為48小時嬌艷盛放,證明「我不是草,我是一朵美麗的花!

那麼,我們人類呢?

如何認真對待?

這個標題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是的,生命固然需要認真對待,但怎麼樣才算是認真對待呢?這又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涉及到與人相關的問題,就難以有標準答案,只因人之獨立思想的存在,使得每個人類個體在不同的時間段都能產生不同的思想,進而影響對待生命的態度。

先來看一些案例吧:

案例一,2013年的6月,深圳光明新區的7名初二學生,相約到白鴿坡水庫游泳,結果一名學生溺死身亡。另外六名同學見此情況,一不呼救二不報警,反而將溺死同學的衣物藏起,然後佯裝無事人回到學校,繼續上課。

可憐溺死學生的家長,到處尋找兒子,最後在水庫附近找到兒子的衣物——家長實在無法理解,那幾個孩子,為什麼要藏自己兒子的衣物?

其實,無非就是那幾個孩子擔心家長責罰罷了。因為,在這幾個孩子看來,同學的生命事小,自己被責罰事大,所以他們才會做出隱匿死者訊息的事情來。將同學的生命置於比自己被責罰還要低的位置,扭曲了價值觀,也是對生命尊嚴的蔑視!

案例二,河南某高校礦業工程專業在讀研究生張勇,在2013年的時候和前女友露露分手,他對此懷恨在心,為了報復前女友露露,張勇雇請了「職業殺手」王威,要幹掉前女友。

在和王威交談期間,張勇對王威平時的「工作」產生了好奇心,還提醒王威「隨身帶刀上路,過安檢容易被查,使用化學製劑殺人更加隱蔽」。並且還詳細地向王威介紹了四種化學試劑,分別可以使人失明,乃至喪命。

兩人最終商定,由張勇提供相關化學試劑以及配比使用方法,以此來抵消王威為其辦事的五萬元傭金。幸好這四種方法還沒用上,殺手王威就被警方抓獲,當然,張勇也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

堂堂研究生,對生命如此漠視,在他這裡,生命還不如自己的面子重要。他將「被分手」的「恨」化作報復行動,踐行著草菅人命,這是對生命的極度漠視。

案例三,前兩個案例都是網路上的新聞,而最後這個案例則是我身邊發生的故事。早在今年的3月中旬,我無意間得知昔日的高中同學娟子(化名)因為肝硬化腹水(具體病症大家可自行百度了解)住進了醫院,這對於她那貧弱的家庭來說,是重重的一擊,真的是一場病拖垮一個家庭。更為悲戚的是,她的病症還未好轉,漢中中心醫院的醫生建議她去北京治療,重病與家貧的疊加,生與死的糾葛,讓年輕的她何從選擇?我能想像到,在那一刻她內心的痛苦,還有對於生命的渴望。

她在網路平台上發起了輕鬆籌,她渴望得到大家的幫助,憑藉充足的資金進行有效治療,讓生命能夠繼續綻放。因為她才二十六七歲,她的人生才剛剛開始,還有未來在等待著她。她有父母需要贍養,她有夢想需要實現,她沒有理由就此放棄。

當時,我們的高中同學們也發起了募捐,大家都希望能幫助這位善良的女生。在這場與病魔的鬥爭中,她沒有放棄,用積極的心態維護著生命存在的意義,而我們這些願意伸出援手幫助她的同學,則踐行了對生命尊嚴的尊重,我們用這種尊重認真對待每一個生命個體。

上面的三個案例,不知道哪一個會對你有所觸動。每一個案例背後,除了展現人性的缺陷,和社會、教育的不足,我在本文中更多的是關注對於生命的態度。前兩者對於生命都採取了漠視,甚至殘害的態度,這可以說是人性深層自私的使然,但更多的卻是他們後天所接受到的教育,讓他們失去了應有的對待生命的態度。即使他們會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但這種漠視和殘害的態度,也終將讓他們自己的生命打了折扣,或在日後良心的譴責中惶惶度日,或走進高牆鐵窗重新思考人生。

所以,在我看來如何認真對待生命最為基礎的態度就是:珍惜並尊重生命,維護生命應有的尊嚴!

生命——永不完結的話題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次生命,從呱呱落地直到老去,生命就是一場聚散!從那初涉人世的第一聲啼哭,拉開了生命相聚的序幕,直到最終死亡的歸宿,合眼長眠的那一刻亦是一場盛裝舞會的散場。

在那場舞會裡邂逅的人,發生的故事,隨著靈魂的飄逝,終究是灰飛煙滅。聚時的熱鬧與喧嘩,散時的清冷與凄涼,都是預料中的,也都自有定數,誰也無法更改!

而我們需要認真對待的就是從序幕拉開到散場之間的這一段生命旅程。是的,在時間的長河裡,日月山川似乎都是永恆,花草樹木也年復一年的更替,唯獨我們人類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就是一個極其短暫的存在,即使我們今天成為高等動物的存在,即使我們統治了地球,即使我們一直在探究如何突破生命的極限,但我們人類的生命對於擁有46億年生命的地球來說,依舊只是一段短暫的旅程,一段終點早就註定的旅程。

不同的是,這段旅程的中間,有的人過得快樂,有的人過得悲傷,有的人希望過得快一些,有的人希望過得慢一些,還有的人早早終結了自己的旅程,也有的人一直尋求不斷延長自己的旅程。

在這段旅程中,認真欣賞每一處風景,每一個人,每一段旅程中的旅程,若是懷揣美好上路,也必然伴隨有鮮花和掌聲;而要是懷著質疑和怠惰上路,也必定少不了荊棘和淚水。

當然,更多的時候,是歡樂伴著痛苦,這也是生命的常態,我們無需就此對這段旅程失去信心,甚至由此而厭世間的一切人或事,懷疑世間的一切存在。畢竟世間總有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除了黑白,也還有更多的色彩,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對待的。

我們追求醇美如酒的歡樂,也必定需要酸澀如醋的痛苦。任何光鮮亮麗的背後,都有我們所不知的艱辛和努力,而生命的意義也就在無盡的追求之中了——在追求中創新,在追求中超越,最終給了生命一個最美的詮釋。

寫到這裡時,我有意識地想到了這些年來招聘的實習生,從1987年出生,到1999年出生,年齡跨度13年,對於生命的理解也是截然不同,這種截然不同就體現在對於生活、學習、工作的態度之上。

我不去評價誰對誰錯,因為時代不同,很多價值觀也在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就好比到底要不要扶摔倒的老人,這種本可以肯定回答的問題,今天卻表現地無解,這也是時代變化的產物,是價值觀在變異。

但我想,不管如何變化,對於生命,我們始終都是要認真對待的,除非我們真的不想好好活著。如果想,那麼就從此時此刻開始認真對待吧,而想要認真對待,就不能僅僅從自我出發,還要從自然、從社會的角度出發,因為生命從來就不曾單一存在,我們人類生命也必定的符合自然的規律,社會的規則!

願我們都能如依米花一樣,用長時間堅韌不拔的進取和力盡艱辛的跋涉,綻放最嬌艷的花朵,哪怕會耗盡我們一世的光陰,畢生的精力!

七年之想之學習那點事兒2

七年之想之學習那點事兒1

讓思想碰撞出火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應建坤 的精彩文章:

TAG:應建坤 |

您可能感興趣

認真對待生活的人,生活也會認真回饋你
愛護身體,認真對待生命
認真對待閱讀,就是認真對待生活
對待生命要認真,對待生活要活潑!
出生這日子人,對待感情很認真
餘生,找一個認真對待感情的男人
像對待陌生人那樣對待家人
日本人對待生與死都太認真了
瑜伽從不會虧待認真對待她的人:認真對待瑜伽,他就會認真對待你
每個認真對待生活,都能過好自己的人生
認真對待生活的壓力
殘忍對待生命的人,真的需要懲罰
當基督徒認真對待地球,人們也會認真看待福音
做人心地善良,對待他人最真誠的生肖
樂觀對待人生算不準的苦惱事
智慧人生:人生本無常,樂觀去對待
把消遣作為一件認真對待的事情
運如此,不必怨,認真對待生活才是生存之道
人生需要不同對待的兩種人
對待傳統文化,我們是認真的!